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为了预防空气预热器出现堵塞问题,阐述了空气预热器堵塞的生成机理,硫酸氢铵堵塞与冷端腐蚀为空气预热器生成堵塞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氨逃逸测点进行优化,同时采用高声强调频吹灰器去除灰渣,可有效防止空气预热器出现硫酸氢铵堵塞现象。利用陶瓷材料作为空气预热器冷端的传热元件,并将耐腐蚀材料作为空气预热器受热面的制作原材料,始终保持空气预热器的冷端壁温高于烟气酸露点,有利于降低空气预热器出现低温腐蚀现象的概率。将优化后的空气预热器应用于燃煤锅炉中,可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江苏国华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2号锅炉排烟温度偏高,且两侧排烟温度偏差大,为此展开了技术分析,指出导致排烟温度高的因素主要有一、二次风对空气预热器冷却不足,硫酸氢铵黏结空气预热器;导致两侧排烟温度偏差大的主要原因是脱硝副产物硫酸氢铵黏结空气预热器。针对各类原因,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脱硝后由于工况的变化,空气预热器的冷热段对传热和阻力有不同的需求,提出了三种不同波形(DE-1、DE-2和DE-3)的新型传热元件来适应脱硝后的这种变化。不同雷诺数下的试验结果表明DE-1的传热性能优于DE-2和DE-3,DE-3阻力性能最好。分析认为DE-3适用于空气预热器的热段,DE-1适用于冷段。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热段采用DE-3,冷段采用DE-1可以有效地缓解空气预热器脱硝过程中的堵灰和冷段腐蚀问题,适用于冷段和热段的脱硝。试验结果可为优化空气预热器的传热元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蔡明坤 《锅炉技术》2021,52(z1):1-6
基于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性能计算,分析了3.5分仓空气预热器方式和设置封闭热风再循环分仓方式空气预热器的循环热风进入空气预热器转子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和传热元件壁温的变化情况,得出2种方案都只能有限提高空气预热器冷端局部深度的壁温,在超出一定深度后传热元件壁温反而会下降,导致硫酸氢铵凝结堵灰区向空气预热器热端移动,因而不能解决空气预热器堵灰问题的结论.同时也指出,2种方式均存在导致空气预热器传热量下降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几点治理空气预热器堵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火电机组脱硝系统超低排放改造的实施,因生成硫酸氢铵导致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堵塞问题已变得日趋严重和突出,因此导致的风烟道通风阻力增大风机电耗上升、风机出力不足、风机失速等情况比比皆是。从硫酸氢铵生成的机理出发,分析空气预热器发生堵塞的根本原因,重点对几种空气预热器防堵的方法进行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为有针对性处理空气预热器堵塞问题提供最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空预器硫酸氢铵堵塞的原因,详细介绍了燃煤锅炉硫酸氢铵堵塞的各种预防和治理技术,包括相应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效果,为空预器硫酸氢铵堵塞的有效预防和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电站SCR装置催化剂出口NO_x存在浓度偏差,采用均匀喷氨的方法会导致氨逃逸率居高不下,硫酸氢氨生成物增多,在影响催化剂寿命的同时易造成空气预热器快速堵灰,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合理的氨氮比对系统的脱硝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经本次优化调整试验后,SCR装置喷氨量有明显的降低,空气预热器快速堵灰情况有明显好转,局部氨浓度过高的情况也有明显缓解,同时能有效减少硫酸氢铵的生成,保障电厂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燃煤锅炉常用的脱硝技术,其工程应用中对锅炉系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文中从SCR反应过程中副产物硫酸氢铵的产生机理及形成堵塞的温度范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空气预热器发生硫酸氢铵堵塞的原因及危害,分析了锅炉空预器改造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减少SCR改造对锅炉系统的影响,为锅炉脱硝改造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在烟气顺流-逆流,二次风顺流-逆流,一次风顺流-逆流等流动布置方式下,流体和蓄热元件温度分布以及硫酸氢铵(ABS)沉积区域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流动布置方式由逆流改为逆流-顺流混合型式后,流体与金属温度场分布改变显著。在二次风顺流-逆流,一次风顺流-逆流布置方式下,烟气分仓蓄热元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平均温度随元件高度的分布曲线,随改变流向(顺流)空气流量比例的增加而趋于上凸;在烟气顺流-逆流布置方式下,烟气分仓蓄热元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平均温度随元件高度的分布曲线,随改变流向(逆流)烟气流量比例的增加而趋于下凹;与采用烟气顺流-逆流布置方式相比,采用二次风顺流-逆流或一次风顺流-逆流布置方式,提高中温段和冷端平均壁温的效率更高,通过调节改变流向的流体流量比例,可以有效控制硫酸氢铵(ABS)沉积区域完全在吹灰通透性较好的冷端范围内,是更推荐的流动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电站锅炉脱硝系统投运尤其是超净排放改造后,因硫酸氢铵造成的空气预热器堵塞腐蚀日益严重,导致空气预热器差压增大,引风机电耗增加,严重时可影响锅炉带负荷能力。空气预热器在线高压水冲洗作为一种解决空气预热器堵塞的技术措施正逐步被电厂接受并采用。高压水冲洗相关压力、喷口流速、流量、冲洗水是否完全汽化、烟气酸露点等进行了相关计算,为空气预热器在线高压水冲洗参数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提出了在线高压水冲洗操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刘亮 《锅炉技术》2011,42(1):16-18
结合具体项目从性能、结构配套件和投资收益上对2台布置三分仓预热器和1台布置四分仓预热器比较研究.提供一些有关此方面的背景知识,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设计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何刚  罗腾 《锅炉制造》2020,(2):17-18,26
本文针对贵州某电厂2×660MW机组2号炉运行中空气预热器差压高的问题,通过配煤掺烧煤硫份高、喷氨调节不当,氨逃逸率大、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低及空气预热器吹灰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运行处理措施,得到了有效控制,以供同类问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煤气锅炉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漏风的原因和危害,提出了漏风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重点分析了空气预热器冷端漏风和热端漏风对排烟温度和排烟热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端漏风对排烟温度的影响较大,但不会对排烟热损失造成影响;热端漏风对排烟温度的影响比冷端小,但对排烟热损失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空预器低温腐蚀危及电厂锅炉的运行安全,需要对解决燃煤机组空预器低温腐蚀的不同方案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方法]  分析了空预器的低温腐蚀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分析、能耗分析对提高空预器冷端空气温度暖风器方案和热风再循环方案进行了技术探讨。  [结果]  暖风器方案和热风再循环方案在解决空预器的低温腐蚀问题上各有其技术特点,暖风器方案虽然设备初投资比较大,但其系统特点具有明显的优势。  [结论]  对于空预器的低温腐蚀问题,暖风器方案的适用性更广。  相似文献   

15.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热变形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漏风率高是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面临的最大问题,预热器转子热变形导致的径向漏风是主要的漏风方式。针对空气预热器转子的热变形,提出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求解,利用ANSYS软件,以某电厂300MW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转子径向隔板的温度场和热变形进行了求解和分析,并与经验公式求解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有限元分析法用于分析转子的热变形是可靠的,且具有一定的优势,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前言在现代煤粉锅炉中,制粉系统是锅炉设备最重要的辅助系统之一。直吹式制粉系统与锅炉设备的联系尤为密切,直吹式制粉系统的运行条件不但影响进入锅炉炉膛的热量大小和燃料进入炉膛的着火燃烧条件,而且还会影响流经空气预热器的空气量和出口热空气温度,导致空气预热器在尾部  相似文献   

17.
装设锅炉暖风器有效的避免了空气预热器冷端低温腐蚀,但除极寒地区外,暖风器作为阻力件长期闲置在风道,无谓增大送风机电耗.旋转式暖风器可以克服这种弊端,将暖风器旋转一定角度,过程中不需要停运送、引风机,同时提出方案解决在运行实践中也出现的泄露、堵塞、结冰等问题.针对某厂300 MW机组提出暖风器改造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停运期间暖风器阻力显著下降,有效降低一二次风机电耗,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三维内肋管管式空气预热器的设计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强化传热性能优良的新型三维内肋管与传统热能力强、漏风系数小的热管双级布置的方案对300MW电站锅炉机组空气预热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空气预热器总的漏风系数设计值为5%,加热一、二次风的上级三维内肋管卧式空气预热器的布置空间分别为螺纹管空气预热器的64.46%和47.87%,相应的受热面积为42.61%和37.32%,这有效地解决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系大,以及一航管式空气预热器体积庞大、难以布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e heat transfer analysis of variable conductance heat pipe air preheater was carried out. The temperature trans-fer matrix was obtained for the air preheater that comprises several discrete heat transfer units with same or different heat transfer surface area in a parallel or counter flow mode. By using the temperature transfer matrix, the outlet fluid temperatures could be easily calculated for a given air preheater and inlet fluid temperatures. The active length of condenser in a variable conductance heat pipe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flat interface model. With the same initial conditions,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variable conductance heat-pipe air preheater and regular heat pipe air preheater has been analyzed and tested in terms of heat pipe wall temperature, heat transfer surface area and outlet fluid temperatures. Based on the re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the variable conductance heat pipe air preheater has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anti-corrosion and anti-ash-deposition especially at the variable working condition and the sulfur coal (5%-6% mass fraction of sulfur) condition.  相似文献   

20.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的数值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机理,通过理论分析,把金属蓄热元件视为某一假想的流体,将非稳态传热与金属蓄热元件的机械运动等同于稳态换热过程,采用控制容积法建立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流体动力学传热微分方程组与对应的差分方程组,详细给出了数值解法的计算过程,并以某220 MW锅炉机组的三分仓冷、热分段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结合实际运行参数进行了校核热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数值解法合理、收敛快且具有合理的计算精度,可以得到空气预热器运行中金属蓄热元件、烟气与空气的温度分布;经与实际运行参数校核,与设计工况参数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