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专题分为以下四部分:背景、材料、技术以及防护车辆,分别对世界装甲车辆防护发展历史和面临威胁的变化,车辆肪护陶瓷材料与透明装甲、"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以及车辆信号管理和数字模拟技术在车辆防护中的应用、防护在车辆设计概念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专题分为以下四部分:背景、材料、技术以及防护车辆,分别对世界装甲车辆防护发展历史和面临威胁的变化,车辆肪护陶瓷材料与透明装甲、"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以及车辆信号管理和数字模拟技术在车辆防护中的应用、防护在车辆设计概念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信号管理     
吴磊 《国外坦克》2010,(7):33-35
本专题分为以下四部分:背景、材料、技术以及防护车辆,分别对世界装甲车辆防护发展历史和面临威胁的变化,车辆肪护陶瓷材料与透明装甲、"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以及车辆信号管理和数字模拟技术在车辆防护中的应用、防护在车辆设计概念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周燕  王雄高 《国外坦克》2010,(7):25-26,31-33
本专题分为以下四部分:背景、材料、技术以及防护车辆,分别对世界装甲车辆防护发展历史和面临威胁的变化,车辆肪护陶瓷材料与透明装甲、"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以及车辆信号管理和数字模拟技术在车辆防护中的应用、防护在车辆设计概念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专题分为以下四部分:背景、材料、技术以及防护车辆,分别对世界装甲车辆防护发展历史和面临威胁的变化,车辆肪护陶瓷材料与透明装甲、"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以及车辆信号管理和数字模拟技术在车辆防护中的应用、防护在车辆设计概念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2010—2011《简氏军用车辆和后勤年鉴》杂志(Jane’sMVL,第31期)的执行编辑综述。与往年相比,本期杂志内容编配有些变化:"地雷战装备"部分被取消了,构成一个新的以车辆为中心的"地雷战装备"部分;登载了有防护的车辆和车辆防护方案的内容。作者对收录条目的变化也做了交代,便于读者查对。  相似文献   

7.
吴磊 《国外坦克》2010,(7):40-44
装甲车辆是火力、机动和防护的集中体现。而机动和防护二者相互依赖,因为机动是防护的一种形式,而防护则提供了在炮火下的机动,同时装甲重量又直接影响了车辆设计概念。本文主要对最近几十年间车辆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车辆设计方面,而车辆概念的发展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车辆防护的发展。本文所涉及战斗车辆,包括主战坦克、步兵战车以及履带/轮式装甲输送车和多用途车,大部分都是由具备坦克设计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国家在近几十年研制、批量生产并广泛列装的车型。  相似文献   

8.
轻型车辆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约STANAG 4569文件以明确的语言定义了小型装甲车以及后勤车辆必须向乘员提供的抵御小型武器、炮弹碎片以及地雷的不同的防护级别,该文件被计划制定者和战场指挥官当作指南,来决定当面临作战行动中的特殊的威胁时应启用哪种车辆。  相似文献   

9.
雷电作为航天特种车辆全天候环境适应性的气候条件之一,有必要对其防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雷电的频谱特性、能量等级等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雷电间接效应对特种车辆的危害,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技术和措施。最后,结合某特种车辆模拟雷击试验测试结果,并对后续特种车辆雷电间接效应防护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德国陆军对当前和今后使用的战斗车辆提出了多项要求,除了火力和机动性之外,乘员对直接和间接射击以及弹片的足够防护也是绝对必要的。由于履带式车辆因重量原因在防护能力方而要明显优于轮式车辆,所以目前德国陆军装备的战斗年辆大部分为履带式。本文介绍的是德国陆军战斗部队目前使用的一些履带式装甲战车。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车辆技术状况变化对可靠性的影响和维修类型对车辆技术状况变化的影响。说明在计划维修中车辆技术状况参数的极限水平、维修时机、维修间隔期与车辆零件堪用概率、应修概率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在计划监测周期与车辆(零件)报警概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石秉良  王显会  张云  何建清 《兵工学报》2016,37(10):1902-1914
底部防护对提高军用车辆的战场生存性和形成有效的乘员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军用车辆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综述了军用车辆底部防护技术研究、基于数字仿真的防护能力分析与结构优化、车辆底部防护能力评价、防护策略及其应用、主要车辆底部防护技术措施及能力现状。阐述了 “V”形底部结构、基于新型材料的平板形底部结构、车辆内部结构及乘员约束系统等车辆底部防护技术措施;论述了数字仿真技术在车辆底部防护能力分析及底部结构优化方面的应用及研究情况;分析了爆炸冲击对车辆内部乘员的影响及车辆底部防护能力试验评价研究现状;归纳了局部简易防护、局部加装防护组件、专用防护车身加组件和整体综合防护解决方案等车辆底部防护策略;统计了现有主要防护型车辆底部防护技术措施及能力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军用车辆底部防护技术研究重点,并对不同类型车辆底部防护能力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国外装甲车辆主动防护系统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主动防护系统是提高装甲战斗车辆防护和生存能力前景最为看好的技术手段,也是装甲战斗车辆整体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实施的主动防护系统发展项目和研究计划至少有20多个。而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研制厂家对自己的项目情况非常保密,透露的细节很少。  相似文献   

14.
黄梅芳 《国外坦克》2009,(2):26-26,31-36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由于地雷、火箭弹以及简易爆炸装置给人员和非装甲轮式车辆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极大地刺激了防护机动车辆的发  相似文献   

15.
对超薄型双波浪带管带式水散热器技术在履带式车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部件的台架对比试验、车辆的环境适应性跑车试验以及对部件的体积、质量分析表明,超薄型双波浪带管带式水散热器技术在履带式车辆的应用得到了在系统散热能力提高、水散热器部件散热能力不降低的前提下减轻散热器组件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越野车技术分会主办、总装备部军车车辆技术专业组协办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越野车技术分会2014学术年会暨军事轮式车辆装备论坛"将于今年10月16~17日在浙江省温州召开。本次活动将采取主题发言、分论坛交流、车辆装备展示等形式进行。征文正在进行中,希望大家积极投稿。论文发送邮箱:milauto@126.com;lunwen@suvcn.cn。征文截止日期:2014年9月25日。具体详情请登录http://xuehui.suvcn.cn网页查看。  相似文献   

17.
在非对称作战中.为陆军研制有防护车辆和可在防护下操纵的武器站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两栖车辆在海洋环境下的使用情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两栖车辆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情况,并针对腐蚀问题和规律,提出两栖车辆腐蚀综合控制的理论及防腐设计原则。重点介绍了两栖车辆Al-Zn-In-Mg-Ga-Mn六元牺牲阳极材料、陶瓷型耐磨蚀涂层、复合防腐涂覆层、异种金属电位匹配、高分子密封防腐等专项腐蚀防护技术,提出树立全系统和全过程腐蚀综合控制的思想,制定以预防、控制和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工艺规程,构建腐蚀控制维修保障的配套技术手段,从顶层完善工腐蚀控制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于装甲车辆来说,应通盘考虑生存力、机动性和承载能力等各种竞争性需求。提高生存力需求体现在"洋葱式生存力"的每一层防护中,这推动了采用复合材料的轻型车辆的发展。一般来说,超高硬度钢、轻质高分子化合物和陶瓷等装甲材料,层层叠附于金属车体,这种材料虽可以提高乘员防护力,但会减少车辆有效载荷,降低机动性,  相似文献   

20.
面向车辆装备通信能力呈现出的信道多、频段宽、速度快应用要求与持续发展需求,结合车辆装备电子设备综合集成化要求,以及综合电子技术在软硬件通用化、平台化应用支撑能力方面的推进,通过分析车辆装备通信设备的运用以及集成形态,梳理典型特征,提出通信设备紧密与综合电子系统融合的一种体系结构,主要包含通用基带处理部分、数字交换部分以及宽频段功放部分,阐述了体系结构各层次的功能、关系及技术特点,并分析了该体系结构的使用运用、发展趋势和工程实践中的基本技术路线。结果表明:该体系结构在车辆装备领域推广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车辆电子设备的综合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