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桑椹果酒专用酵母的诱变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筛选到的一株桑椹果酒专用酵母Y11进行单倍体细胞的制取,分别先后进行紫外辐照和微波处理诱变,利用三级筛选模式,从大量的平板中筛选出一株具有酿造桑椹果酒的优良酵母ME44菌株。筛选结果表明,紫外辐照20-40s内可获得较好的诱变结果(正变率31.1%~41.2%),微波处理15s可获得理想的诱变结果(正变率22.1%),增大剂量可增加正变率。ME44菌株在7d的发酵周期内酒精体积分数为11.7%Vo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以上,且菌株起酵快,可提高果酒品质。  相似文献   

2.
《酿酒》2015,(4)
将筛选到的一株桑椹果酒酵母酒J,对其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UV)与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利用三级筛选模式,,筛选出一株具有酿造桑椹果酒的优良酵母A2菌株。该菌株在7d的发酵周期内酒精体积分数为10.3%(v/v),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以上,且该菌株在起酵时间及果酒品质方面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波诱变技术对红法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 TY-Ⅰ)进行了诱变。结果表明,红法夫酵母TY-Ⅰ对微波辐照非常敏感(120s时菌株存活率只有4.67%)。在最佳处理时间100s,加盖冷却的条件下进行微波诱变、二苯胺推理筛选,最终筛选获得1株遗传稳定性良好,虾青素产量高的突变菌株TY-Ⅰ-8,虾青素含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02.51%。  相似文献   

4.
以自然选育的酵母菌为出发菌,对其进行紫外辐照诱变育种,从中选育出在较高的糖浓度下发酵良好的菌株,结果表明最佳诱变条件是:稀释率为10-6,辐照距离d=15cm,辐照时间t=30s,该诱变菌在30%的初始糖浓度下生长良好,在温度20~22℃条件下的鲜枸杞汁中发酵,产酒产香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复合诱变对酵母产脂的影响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丰丽  黄翠  陈睿 《中国油脂》2007,32(7):34-37
采用紫外、微波以及紫外和微波复合诱变,对假丝酵母进行诱变处理。结果显示,不同的处理方法效果不同。与紫外、微波诱变相比,复合诱变在提高油脂产量、产油率方面效果较好,通过复合诱变获得1株油脂高产菌株B2。在最佳条件下,菌株的生物量、油脂产量最大提高率分别为38.99%和35.62%。同时对诱变中所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找出了一种适于高产油脂菌株筛选的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选育苹果酸乳酸转化活力高的乳酸菌,为果酒的苹果酸乳酸发酵生物降酸提供新菌源。采用适宜的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条件处理植物乳杆菌R23,以降酸量及苹果酸乳酸转化活力为指标,对诱变获得的菌株进行筛选。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的适宜条件是:菌液浓度107cfu/mL,亚硝基胍质量浓度1.8 mg/mL,诱变时间60min。紫外线照射用功率15 W的紫外灯,距离20 cm,照射时间20 s。最终选育出1株降酸能力和苹果酸乳酸转化活力分别比出发菌提高77.5%与15.4%,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良菌株RF17。  相似文献   

7.
研究选育高产脂肪酶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微波诱变和紫外微波复合诱变出发菌株H3,测定比较酶活,确定最佳诱变效果。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微波诱变后,所产脂肪酶的最高酶活分别为57.984 U/m L和57.1 U/m L,比出发菌株H3提高了38.3%和36.2%,经微波辐射40 s和紫外线照射80 s的复合诱变菌株M3产酶活力最高,达61.6 U/m L,比出发菌株H3提高了46.85%。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波诱变技术对产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枯草芽孢杆菌W195进行了微波诱变效应的研究。通过对微波辐照不同时间及不同强度的实验,对突变菌株的α-ALDC产量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诱变剂量和诱变效应的关系及诱变的最佳剂量,同时测定所得较高产量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诱变剂量越大,菌体的致死效应越大,而诱变效应是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值。本实验最佳诱变剂量为微波低强度间歇辐照40s,得到的突变株M3-14产量为0.375,相对出发菌株提高了55%,遗传性状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
主要通过3种诱变方式对酵母进行诱变,这些诱变方式包括紫外照射、化学剂诱变和复合诱变,并筛选出高产耐铬菌株。结果表明:通过紫外诱变,当诱变时间为100 s时,致死率达到80%,所以把100 s确定为最佳诱变时间,并筛选出了5株菌株,分别命名为Z1、Z2、Z3、Z4、Z5;通过不同体积分数的DES对酵母进行诱变,最佳致死剂量是体积分数为4%的DES,与此同时,在这个酵母诱变过程当中,5株菌株被筛选分离出来;对酵母进行复合诱变时,选用4%的DES对待处理的菌样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5 min,再利用紫外照射对菌悬液照射60 s,筛选出长得好的10只菌株,命名为F1、F2、F3、F4、F5、F6、F7、F8、F9、F10;针对上述经过单一诱变和复合诱变的菌株进行第二次筛选,选出铬含量高的菌株F1、F2、F6、F9、Z1,其中F9的铬含量最高,达到13.4 mg/g。  相似文献   

10.
以实验室保藏的2株耐糖酵母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法对这2株酵母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耐高糖且具有高发酵度的酵母菌株并进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紫外诱变条件为30 W紫外灯,照射距离50 cm,对于酵母CX1菌株照射时间为(60~150)s,而CXJ-1菌株照射时间为(120~150)s;诱变后菌株的耐糖特性和产酒精特性均有提高,菌株CX13对糖、SO_2、pH及酒精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65%、500 mg/L、1.5、14%vol。且菌株发酵度比工业菌株提高6%,酒精度提高1.4%vol,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张龙  马辉  邓娜娜  王行  严蕊  马永昆 《中国酿造》2012,31(4):182-185
以黑莓为原料,研究黑莓白兰地原料酒发酵工艺。从4种酵母中筛选出AWRI 796酵母作为黑莓白兰地原料酒发酵用酵母,其起酵时间短,发酵平稳、彻底且产酒率高,原料酒香气协调,黑莓酒发酵香气典型。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参数,当发酵温度为14℃,酵母接种量为0.40g/L,发酵液中(NH4)2HPO4添加量为0.5g/L时黑莓白兰地原料酒中甲醇和杂醇油含量最低,分别为422.62mg/L,130.54mg/L。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试验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及其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均  黄传书  赵珮  刘艳 《中国酿造》2021,40(1):98-104
以桑葚为原料,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初始糖度和酵母接种量为自变量,以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桑葚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26 ℃,初始糖度24.5 °Bx,酵母接种量0.10 g/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所得桑葚果酒花色苷含量为208.79 mg/L,残糖量为3.1 g/L,酒精度为12.7%vol,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5.55%、97.82%。桑葚果酒呈澄清透明的紫红色,酒香馥郁,口感柔和,带有明亮的桑葚风味。  相似文献   

13.
以桑葚为原料,安琪活性干酵母SY为发酵菌种,采用全汁发酵法酿造桑葚果酒,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了桑葚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起始糖度为204 g/L,活性干酵母接种量为1.4 g/L,不添加偏重亚硫酸钾,起始pH自然,发酵温度为30 ℃,发酵时间8 d,制备得到的桑葚果酒的酒精度可达到9.3%vol,残总糖18.48 g/L,总酸8.12 g/L。该条件下,桑葚果酒酒液澄清透亮,颜色纯正,酒香果香浓郁,酸甜适口,口感醇厚,风味独特,感官评分为88.7分。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桑葚酒发酵的非酿酒酵母,改善桑葚酒的口感及香味,以桑葚及桑园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的72株酵母菌为出发菌株,经杜氏管发酵、酒精发酵与感官品评进行初筛。将初筛得到的酵母分别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O213按1∶1的比例接种到桑葚汁中发酵,通过感官品评与理化分析优选出一株非酿酒酵母JM-7,经鉴定该酵母为异常威克汉逊酵母(Wickerhamomyces anmalus)。其与菌株BO213混酿的桑葚酒感官评分为90.2分,总酯含量为3.21 g/L,还原糖含量为3.9 g/L,酒精度、总酸、挥发酸含量分别为11.7%vol、7.97 g/L、0.51 g/L。研究菌株JM-7生长曲线及耐受性发现,该酵母生长速率快,5 h即进入对数期,36 h达到稳定期,最高菌体浓度为4.5×108 CFU/mL,对温度、pH、SO2都有较好的耐受性,在16~36 ℃、pH 2~10、SO2质量浓度0~100 mg/L均能正常生长,但对酒精的耐受性较差,在酒精度为8%vol时生长受到抑制,在12%vol时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15.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在黄酒发酵过程中尿素是它的前体物质。该研究通过紫外诱变和基因过表达筛选获得改良黄酒酵母菌种,并对黄酒产品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可知,与出发菌株相比,改造菌株的发酵性能和黄酒的出酒率、酒精度、总糖、总酸、氨基酸态氮和β-苯乙醇没有明显的差异,而诱变菌株JF501-A62发酵产物尿素含量降低了67%,EC含量降低了59%;基因过表达菌株JF501-B5发酵产物尿素含量降低了88%,EC含量降低了63%。两者均有很好的发酵性能,并取得了较好地降低产品中尿素含量、进而降低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效果。与紫外诱变相比,基因过表达的改良方法获得了尿素含量更低的菌株,并贮存6个月之后产品中的EC含量更低。  相似文献   

16.
桑椹果酒酵母筛选及发酵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桑椹成熟果实、桑叶以及桑果园的土壤采样,进行桑椹果酒专用酵母的筛选,得到一株在性能上优于对照菌葡萄酒干酵母的酵母菌Y11。该菌起酵快,从第2天开始糖度大幅度下降,酒精度快速上升,发酵第4天酒精体积分数即可达到10%以上。发酵过程pH值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发酵结束后高级醇量符合要求。综合发酵性能及感官评定,表明该菌能代替葡萄酒干酵母用于桑椹果酒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孙敏  高鑫  李博  梅俊 《中国酿造》2018,37(4):196
以糯米和桑葚汁为原料,酿造桑葚糯米黄酒。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发酵过程中酒曲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桑葚汁用 量对桑葚糯米黄酒发酵的影响;以发酵酒精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桑葚糯米黄酒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 发酵条件为酒曲用量0.60 g/100 g、发酵温度25.0 ℃、发酵时间10 d、桑葚汁用量17.0 g/100 g。 在该优化条件下,酒精度最高为14.46%vol, 感官评分为9.05分,酒体呈紫黄色、清亮透明;口味醇和、爽口,具有少量的桑葚味;酒体协调。  相似文献   

18.
柿子果酒酵母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柿子果皮及柿果园土壤中筛选出1株适合柿子果酒酿造的酵母菌,命名为GS212。其发酵的酒精度能达到10%(v/v),且产香良好,此酵母菌能耐受20%(v/v)的酒精度和325mL/L的二氧化硫浓度。另外,此酵母菌有较强的凝聚性,本斯值达到3.6mL。  相似文献   

19.
以呼市周边各旗县果园的果实和土壤中筛选出的具有乙醇耐受力酵母菌株HJ-1为实验菌株,猕猴桃为原料,探究了猕猴桃果酒的发酵工艺。通过紫外诱变处理后经TTC法筛选、杜氏小管筛选等四级筛选,挑选正向突变酵母菌株,并应用于猕猴桃果酒发酵。后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研究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pH等因素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经紫外诱变最终筛得一株高乙醇耐受力正向突变菌株HJ-1E,其乙醇耐受力可达18% vol,产酒精能力为11.9% vol。猕猴桃果酒生产的最佳工艺为菌株接种量3.5%,初始pH5.7,SO2添加量70 mg/L,发酵温度为21℃。诱变所得正向突变菌株HJ-1E在此发酵条件下生产的猕猴桃果酒果香浓郁,酒体醇厚,酒精度为13.3% vol,为猕猴桃果酒的酿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实验室保藏的产酯酵母T1及耐酸酵母菌株YM1-1为试验菌株,野生蓝莓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菌种复配比例、接种量、发酵温度、SO2添加量等对蓝莓保健酒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主发酵工艺。结果显示,蓝莓果酒的最佳主发酵工艺为SO2添加量60 mg/L,产酯酵母∶耐酸酵母接种比例1∶2(V∶V),接种量6.0%,果胶酶添加量30 mg/L,发酵初始pH值3.8,发酵温度26 ℃。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果香浓郁、口感醇厚的低酒精度蓝莓酒,其酒精度为4.2%vol,残糖量为5.0 °Bx,感官评分为87分,花青素含量为368.5 mg/L,糖醇转化率为3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