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田春灵 《山西建筑》2009,35(16):112-113
从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桩筏基础的优化设计,即以沉降控制为原则设计桩筏基础,介绍了减沉设计与变刚度调平设计的内容、原理和设计步骤,以改变传统桩基设计概念,取桩基与天然地基之长。  相似文献   

2.
提出以生态健康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理念,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4E,即以自然生态为导向的设计(NE)、以人工生态为导向的设计(AE)、以环境舒适性为导向的设计(CE)、以节约能源为导向的设计(EC)。基于4E理念总结出四项议题和四个目标,提出了四方面的设计策略与模式。其中,NE策略包含适应性对策、保护性对策和补偿性对策;AE策略包括VOD与OOD、AOD与NOD、COD与IOD、HOD与WOD、EOD与SOD等五类模式和对策。在此基础上,对八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
该文从跨学科的角度开展对环境设计与符号学、文学、叙事学的交叉研究,以环境设计的形式语言与空间叙事理论发展为脉络,进一步展开对环境设计叙事语言的研究,剖析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文字性描述与环境设计作品的场景性表达之间的关系,以丰富环境设计的人文意蕴,拓展环境设计的形式语言和空间叙事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4.
以某科学研究院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设计为例,对该文体中心的设计构思进行了介绍,分别探讨了建筑平面功能布局与流线设计、立面和体型设计、节能设计、声学设计等手法,以达到舒适、美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上海临港地平线总部大楼的设计实践为例,探索关联企业文化和场地特征的总部办公设计策略。设计以水平折板为原型,以此原型的演化来处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空间与形式的联系。同时,我们进行了建筑、幕墙、机电、节能、结构等多专业一体化设计,以实现折板原型的简洁与纯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对当代城市设计的理解。城市设计与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城市景观与城市、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现代城市设计是以建筑外部公共空间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形体秩序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的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  相似文献   

7.
试论适应居民心理需求的居住区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晓萍 《山西建筑》2009,35(11):31-32
阐述了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含义,分析了目前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居住区居民的心理需求,提出了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原则与设计方法,指出居住区环境设计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为核心,才能设计出适合居民心理需求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8.
卢峰 《城市设计》2023,(2):50-59
在存量时代背景下,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城市更新需求,我国城市设计的研究重点和实践对象已发生了显著变化。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教学在课程结构与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居住建筑设计、场地设计、高层建筑设计等与城市形态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与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等课程深度整合,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涵盖中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研究性课程群,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9.
王宇 《山西建筑》2003,29(3):7-8
对门厅与起居厅的设计、卫生间功能与空间的细划分、厨房与餐厅的设计、阳台的设计、贮藏空间的设计、管道井的设计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探讨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以逐步完善功能不合理 ,居住条件不尽舒适的住宅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与设计协同的造价:理论与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探讨造价与设计协同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实现造价与设计协同的技术方案,并简要介绍了一个软件实例.在计算辅助设计与计算的帮助下,造价与设计同步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以推进造价和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佛教自东汉时自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大规模融合,成为中古以来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外来文明之一。以佛教建筑为例,中国佛教在寺院形制、佛塔和寺院景观三个方面作了调整,以促成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从而形成了与印度原始佛教迥异的中国佛教建筑。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国佛寺的文化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青  郑洁平 《山西建筑》2007,33(18):7-8
指出作为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语汇,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制,从佛寺的由来,儒家和道教思想对佛教的影响、世俗观念的融入以及佛塔的演变几个不同的方面,对中国佛寺的文化进行了阐述,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佛寺文化。  相似文献   

13.
宗教建筑主要是以物质形态来表达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对当地的民族社会文化及日常生活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构成了民族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文章从历史、文化及建筑技艺等多种角度进行论述,以期获得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在云南的产生、发展演变、建筑特色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郑颖生 《福建建筑》2009,(10):51-52
木兰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北部,是木兰将军的故里。木兰山道教佛教共存一山,和谐共处,并且道教佛教文化与木兰传说结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木兰文化和建筑。本文从木兰山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入手,着重分析了木兰山的道教建筑特点和佛道共存的建筑文化以及木兰干砌的表皮特色。  相似文献   

15.
海南南山佛教文化区植被调查及景观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顺 《中国园林》2012,28(7):75-79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形成南山佛教文化区的概念规划,采用普遍踏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南山岭一带的植被和土壤进行了详细调查。该地域次生植被主要分为滨海移动荒原植被群落型、山麓热带季雨林植物群落型、村落周围栽培植被群落型、山岳次生林植被群落型等类型。在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结合创造佛教文化景观的主题特点,对佛教文化园、南海风情园、民俗民居区和福寿文化园的植物景观构建进行了探讨。进而从地形改造、景石设计、建筑小品、水景布设及园路分级等造景手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史俊燕  武建林 《山西建筑》2012,38(18):24-25
基于峨眉山大庙飞来殿古建筑文化、佛道共存、风水文化与峨眉山景区其他景点形成了互补,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指出在峨眉山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形势下,应该充分利用大庙飞来殿的资源优势,以拜佛问道、古建筑观光为主题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使其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从而更好地宣传了古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7.
禅宗于日本镰仓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影响并催生 当时各禅宗派别寺院建成。其中的庭园作为禅宗寺院内禅僧日 常参禅礼佛、居住坐卧等日常活动的重要空间,其风格同时受 到禅学宗派文化及日本庭园地域性等多因素影响。以类型学的 基本思维为研究思维框架,对日本禅宗多个派别寺庙的庭园空 间特征及造园手法进行空间聚类分析,总结概括出极简枯山水 式、普式枯山水式、池庭枯山水式、山水林泉式和阔水林泉式 5类庭园空间原型,并最终结合各类禅宗庭园所处时代的山水 观念、政治经济背景及禅宗文化思想进行综合讨论,形成了 类型化、符号化的日本禅宗庭园空间构成特征结论与研究方 法范式。  相似文献   

18.
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古今日本建筑庭园空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艺  吴隽宇 《中国园林》2003,19(9):72-75
中国佛教传入日本,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佛教众多派别中,其中影响日本造园最深远的是禅宗思想。文章通过分析禅宗思想对日本古代庭园——枯山水园和茶庭的影响以及该思想在日本当代建筑中的延续,试图揭示出日本庭园建筑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9.
李旭佳 《华中建筑》2009,27(7):178-181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在园林结构还是表意手段上都与西方古典园林以及日本古典园林有着很大的差别。究其根源,则不可不察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框架,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对中国园林施以影响:“道”之自然为其提供形象化的基础,“佛”之自我为其提供抽象化的依据,“儒”家的中庸思想则在二者之间提供了适当的“度”,来取得平衡。中国园林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园林美学。  相似文献   

20.
川西北高原地区作为我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藏文化广泛影响着该地区及其周边居住的各民族人民。代表藏传佛教具体形象的寺庙建筑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了这一区域最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集中而广泛地体现了这一地区建筑艺术与技术的特点与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