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宋奇 《丝网印刷》2007,(12):45-47
热转印工艺是指以涂有颜料或染料的转印纸为媒介,通过加热、加压等方式,将媒介上油墨层的花纹图案转移到承印物上的一种印刷方式。热转印的基本原理是将涂有油墨的媒介与承印物直接接触,通过热印刷头和压印滚筒的加热、加压作用,媒介上的油墨就会熔解并转移到承印物上,得到所要的印刷品的过程。除织物外,还可以转印到陶瓷、金属等制品上。热升华转印技术的主要优势是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效果可与直接印刷媲美。  相似文献   

2.
油墨是表现印刷图像的基本要素,油墨的厚薄直接影响图像的层次、色彩、清晰度等,因此控制油墨的转移十分重要。油墨转移一般是指油墨从印版或橡皮布向承印物表面的转移,是印刷的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印刷完成了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任务,保持油墨转移的稳定、均匀和适量,是保证高质量印刷品的关键。油墨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又在瞬间完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热转印工艺,化妆品包材表面处理中常见的一种工艺,是指以涂有颜料或染料的转印纸为媒介,通过加热、加压等方式,将媒介上油墨层的花纹图案转移到承印物上的一种印刷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将涂有油墨的媒介与承印物直接接触,通过热印刷头和压印滚筒的加热、加压作用,媒介上的油墨就会熔解并转移到承印物上,得到所要的印刷品的过程。因为印刷方便,且色彩、图样可以自定义设计,所以也是受到品牌商较喜欢的一种工艺,但热转印工艺也经常遇到相关的质量问题,本文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案,供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丝网     
白天 《印刷杂志》2003,(1):72-74
<正> 丝网是丝网模板的载体,在印刷过程中,图文区呈裸露状态,油墨在胶刮的压力下透过丝网图文区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案;非图文区呈封闭状态,不能透过油墨,所以在承印物上形成空白区。  相似文献   

5.
凹版印刷简称凹印,与平版印刷、凸版印刷、丝网印刷并称为四大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印刷的方式,如图一所示,在印刷过程中,印版网穴中所含的油墨通过压印滚筒的压力直接压印转移到承印物上,其所印图案的浓淡层次是由网穴的大小及深浅决定的,如果网穴较深,则网穴内所含的油墨较多,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厚;相反如果网穴较浅,则所含的油墨量就较少,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薄。  相似文献   

6.
网点网线和加网技术 印刷是用油墨(成色剂)转移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的.印刷技术并不能直接传递原稿图像,必须把原稿图像变成可以传递油墨的"点",才能进行油墨传递,才能将原稿图像传递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获得印刷品.  相似文献   

7.
在印刷复制过程中最主要的印刷材料是油墨和承印材料,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显示出图文信息,因此油墨在印刷中作用非同小可,它直接决定印刷品上图像色彩还原、清晰程度等;而承印材料是能够接受油墨或吸附其它色料并呈现图文信息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常见的承印材料有纸张和塑料等,在数码印刷领域中同样需要上述印刷材料.在数字印刷中常见的呈现图文颜色材料是墨水、电子油墨以及色粉.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述过,在此不再赘述.本章节主要讲述纸张材料.  相似文献   

8.
网版印刷墨层厚、遮盖力强,图文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印刷方式灵活多样,且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因此在印染、电子、商业装潢、出版印刷、工艺美术、建筑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网版印刷的工艺过程是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油墨,用刮墨板以一定倾斜角度及压力刮动油墨.使油墨通过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实现图像的复制.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正>热转移印刷技术不仅具有印刷信息变化灵活,而且适用于不同承印物及各种异形表面的印刷,随着技术不断完善和材料的发展,在未来药品包装印刷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热转移印刷应用于软包装印刷可谓是一项新兴的印刷工艺,由国外传入我国不过10多年的时间。它是利用特殊的转移印刷纸或转移印刷薄膜先印上图案,然后再转移印刷到承印物上,多用于陶瓷贴花印刷、  相似文献   

10.
正热转移印刷技术已在包装中得到推广应用,不仅具有印刷信息变化灵活,而且适用于不同承印物及各种异形表面的印刷。热转移印刷是一种间接转移的特种印刷,利用特殊的转移印刷纸或转移印刷薄膜先印上图案,然后再转移印刷到承印物上,多用于陶瓷贴花印刷、纺织品印刷、商品标签印刷等。热转移印  相似文献   

11.
把印刷机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印刷油墨在转移过程中所施加的压力称为印刷压力。进行胶版印刷时,印版上的油墨首先转移到橡皮布上,然后再转移到承印物上。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称为印版压力,简称版压;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称为压印压力,简称印压。印刷压力的大小与印刷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印刷压力不仅直接影响着油墨转  相似文献   

12.
<正>印刷过程中,印刷速度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油墨转移、纸张定位等多方面的变化,印刷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因印刷速度改变带来的各种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印刷过程和印刷质量的稳定性,其中,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最为严重。印刷中油墨转移实质上就是墨层在橡皮布和承印物之间分裂并转移的过程,油墨转移率的高低取决于墨层的分裂位置。分裂位置越靠近橡皮布,则转移到纸张上的油墨越多,油墨转移率越高,反之,油墨转移率  相似文献   

13.
网版印刷,顾名思义,其印版上图像部分的网孔能够透过油墨,而非图文部分的网孔在制版过程中被堵死,不能透过油墨.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从图文部分的网孔漏印到承印物上,完成油墨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正印刷有五个要素,包括原稿、印刷版、承印物、油墨、印刷设备。其中,印承印物、油墨、印刷设备。其中,印刷油墨在表现颜色、色彩方面提供了重要作用,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是印刷图案的载体。在承印物、印刷设备一定的情况下,油墨质量的优劣往往对印刷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印刷技术和设备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随着材料学的发展,油墨作为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类,日益受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引言 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和印刷设备是构成传统印刷的五大要素。其中印版是存储永久性图文信息的载体,可称为图像载体。包含不同内容的连续页面记录在印版上,再通过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直接成像印刷系统出现后,这一工作方式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只是改变了印版的生产方式,因而印版仍然是构成印刷生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 凹版移印技术适印范围很广的一个原因,就是凹版移印油墨的性能独特及可以进行图像的移印。与丝网印刷油墨和胶印油墨不同,为了使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凹版移印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必须经历几个流变状态。如果油墨的组分调配得当,印刷时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油墨转移效果,而且印刷品的分辨力和印刷速度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丝网印刷及其特点 丝网印刷是通过刮墨板以一定的倾斜角及压力将油墨透过网版转移到承印物上,实现图像复制的印刷技术,印刷原理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正转移镭射纸是把镭射膜和涂胶纸复合后,再将镭射膜剥落使镀铝层通过胶粘层粘贴到底纸上。转移镭射纸的亮度高,镭射图案不易擦掉,而且有很好的防伪性,适合用于烟、酒、化妆品类包装产品印刷。一、转移镭射纸印刷适性分析1.油墨吸收性差转移镭射纸表面有光滑的镀铝层,结构紧密,表面几乎没有毛细孔,因此转移镭射纸属于非吸收性承印材料,无论使用快干型油墨还是合成纸胶印专用油墨,油墨中的连接料都无法渗入纸张内部,而全部滞  相似文献   

19.
<正>丝网印刷被称为"万能印刷",而且由于设备操作简单、制版简易、成本低廉、墨层厚、色彩鲜艳、承印范围广、印刷压力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板、丝网版画、商品标牌、包装装潢以及印染纺织品等,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印刷压力使油墨透过图文部分的孔洞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文,而非图文部分油墨不能透过。  相似文献   

20.
术语选登     
压印体 Pressure element 在印刷机上,相对印版或某个中间体表面动作,为油墨传递提供必要压力的机件。(ISO 12637—2丝网印刷术语) 印刷 Printing 利用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或其它成象原理,把图象和/或文字信息通过有色或无色的介质(例如油墨)再现于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ISO 12637—2 丝网印刷术语) 印版 Printing forme 一种工具型的印刷图文载体,用来将文字和/或图象通过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ISO 12637—2 丝网印刷术语) 印刷油墨 Printing ink 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物质。(ISO 12637—2 丝网印刷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