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婷 《中外建筑》2014,(6):48-50
遗址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结晶,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宝贵的国有资产。它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遍布于全国各地,展现着灿烂的文明,是我们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的精神动力。遗址景观含有多种价值,通过研究遗址景观的历史、艺术、科技、社会、经济、教育等价值,我们从中探索研究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模式,并且进行创新和发展,使遗址能够完整、原始的的展现在世人面前。本文首先介绍了老司城遗址概况,然后分析了遗址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模式,最后结合老司域遗址探讨了老司城遗址展示规划要求和老司域遗址本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的定义 国内外用于文化遗产的准确定义需要辨析.在大多数情况下,辨析文化遗产的定义富含个人的价值观,以及文化遗产的公共性,因此对文化遗产研究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广泛认同的概念.比较权威并且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文化遗产"可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来定义,下列各项可列为"文化遗产":一是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二是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三是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相似文献   

3.
朱小地 《建筑创作》2009,(12):50-57
文化遗产.在概念上分为“无形文化遗产”和“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又称“物质文化遗产”。“大遗址是近10年来我国的文物工作者根据我国文物保护的实际工作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它专指物质文化遗产中规模大、文化价值特别突出的古代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4.
大遗址保护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遗址保护概念 大遗址是近10年来我国的文物工作者根据我国文物保护的实际工作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它专指文化遗产中规模大、文化价值特别突出的古代文化遗址。陈同滨将大遗址分为八种类型.其中的一个类型——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即为本文重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8)
牡丹江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牡丹江发展史的见证,是牡丹江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牡丹江流域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牡丹江流域多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和谐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同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其最大特点是文化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性,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将其提升到文化资源的高度,认真分析研究它的潜在价值及开发保护机制,这对于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牡丹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史悠久,前人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其中如秦始皇陵一样在规模和文化价值上异常突出为数不少,以遗址公园形式实行大遗址保护是多种保护形式中的一种。遗址公园有别于一般公园,具有遗址保护、历史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职能,因此在景观规划上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本项目通过对景观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遗址公园的景观空间规划应尊重遗址景观动态的发展过程、尊重遗址的空间格局、尊重遗址的历史环境、尊重遗址原貌、尊重遗址所形成的文化斑块的景观规划理念,使秦始皇陵这一人类的共同财富,更好地、更长久地伴随着我们,成为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永恒记忆。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洪洞大槐树遗址是中国封建历史晚期影响最大的移民集散地,亦是中国八大移民寻根文化遗址地,体现出寻根文化具有全国意义、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移民文献史料佐证翔实的三大特色.大槐树遗址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物质载体.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入手,阐述了洪洞大槐树遗址的历史背景、遗产价值与保护规划,提出了进一步保护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筑》2017,(4)
<正>一、工业遗产价值亟待发掘因工业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址和非物质表现,称为工业遗存。工业遗存中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部分,称为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是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人类工业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重要的记忆,体现城市特色,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美学及生态科学价值,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1,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物质基础。价值评估是开展遗产保护的首要工作2,为遗产地历史价值认知、文物清单盘点、空间区划与保护管理提供重要依据。20世纪以来,城市扩张导致的古迹侵占、历史风貌改变等问题使得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面临新的挑战。从“层积性”视角建立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厘清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存与状态并提取核心价值,回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以实现遗产活态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晨  薛玉峰 《中国园林》2022,38(3):129-133
2019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提出了对部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利情况的批评,重点强调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的“真实性”要求。以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探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大遗址“真实性”保护与展示利用的途径。提出大遗址保护应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及可逆性”的保护展示原则,以遗址片区“最小干预”为规划理念,充分考虑遗址公园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从考古资料中分析挖掘史料信息,对遗址价值进行研究判定,从而构建遗址价值载体的展示阐释体系,最后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角度,提升遗址公园社会效益的大遗址“真实性”保护展示途径。  相似文献   

11.
毕景龙  王慧 《华中建筑》2011,29(2):146-148
遗址具有突出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遗址的保护,不仅是指对遗产本体的保护,还要通过规划等各种有效手段采保护遗址周边环境.文章以大唐西市保护与规划为例,通过对大唐西市空间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解读,认识到了遗址环境的塑造对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遗址保护对于当代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二者矛盾也十分突出。阐述遗址多元价值内涵,建立多元价值分析框架,采用多案例综合分析方法,从城市发展的宏观层面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城区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不同模式,探讨遗址的保护利用如何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在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实现其多元价值。总结多元价值理念对于当代城市遗址保护的意义,并对遗址多元价值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和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园林》2018,(10)
正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增强文化自信与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兴盛上具有重要意义。大遗址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为国家所高度重视,"大遗址保护"持续列入国家"十一五(2006~2010年)""十二五(2011~2015年)"和"十三五(2016~2020年)"专项规划,截至目前为止,已启动全国范围内150处重要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新建成10~20个专门的考古工作基地(站)、20~30个遗址博物馆、10~1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转型,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增长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也是国家转型发展取得胜利的关键环节。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内涵丰富、城市风貌特色突出、经济活力强劲,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研究和活化利用价值。以嘉兴为例,浅析嘉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价值,为江南水乡特色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整体设计是一种综合协同的设计观念。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对于文化遗产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址建馆"的特点、与遗址文化相关联的特征,决定了遗址博物馆建筑在对待与遗址环境的时空环境关系上,更应该进行整体设计。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基于遗址环境保护的遗址博物馆建筑,应当在整体上做到建筑与遗址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和谐,以实现对遗址环境进行可持续性保护、延续地域文化、保护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苑金生 《石材》2007,(3):40-45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探讨了重庆黄山陪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在分析黄山陪都遗址价值构成多元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体性、真实性、综合性相结合的保护思想与方法。文章试图揭示山地历史文化遗产这一人类文化资源的保护观念。  相似文献   

18.
炮台是我国明清时期重要的海防设施,亦是西方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汕头崎碌炮台遗址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前留下来的深刻记录历史的城市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军事、建筑等多方面的价值,从建筑特征和历史、艺术、社会和科学价值等方面对崎碌炮台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公园、自然、自然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国家风景遗产)。它是以具有突出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主要满足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需求,属国家所有,受法律保护的地域空间综合体。它源于古代的天下名山大川,是人与大自然精神联系的圣地,是江山社稷的代表,君民皆可登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许多仁人志士、文人学士、民族英雄、高僧羽士、名君百姓热爱祖国名山大川,为多娇江山留下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山水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20.
加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手段,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经历了从遗产分类保护到整体保护到综合保护的发展过程,二者在空间上呈现融合共生的分布特征,但现阶段综合保护利用工作中仍面临对综合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整体保护利用框架和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任务边界不清晰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有必要探索新时代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路径。主要结论包括:挖掘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建立系统性、整体性的保护利用框架,明确不同层次国土规划的保护利用重点与传导机制等,以期对正在编制中各层次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彰显国家生态文明价值,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