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新宇 《通信世界》2008,(37):I0022-I0022
随着电信重组方案的尘埃落定,中国的三大运营商都成为了全业务运营实体。为了能够在全业务竞争格局下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各大运营商都把如何进行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才能尽快转向全业务运营作为当前考虑的重点。而毫无意外的,所有运营商都把建设一张综合承载语音、数据、视频和移动等业务的IP承载网作为全业务运营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三屏合一、三网融合、固定移动融合的推进,IPTV业务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一种基于IP网络的交互式多媒体业务,承载网络的带宽、时延、抖动等指标对于IPTV业务发展非常重要。从IPTV业务运营角度出发,结合本地电信运营商运营情况,从服务质量QoS、组播、承载网合理化、平台资源策略调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个组网优化方案,该方案成功提升了某市电信运营商IPTV的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3.
宽带接入业务和宽带增值业务的发展对电信运营商现有的宽带接入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运营商宽带接入网络的现状和宽带业务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在电信运营的宽带接入网络中建设以VPLS为关键技术的3层宽带接入汇聚网络的方案,并对宽带接入汇聚网络进行了具体的规划。  相似文献   

4.
在5G快速推进和百兆网络迅速普及的当下,大视频被电信运营商作为新业务掘金点,从网络到业务展开全面布局.但激情背后,电信运营商已经意识到,这个对网络带宽、业务质量有着超高要求的“第四大基础业务”,完美运营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其不仅加快了运营商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速度,更对运营和网络重构提出了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5.
首先论述了视频业务对电信运营商的重要性,结合电信运营商视频业务运营的探索和实践,分析比较了IPTV、OTT TV、IPTV+OTT融合架构等体系架构的产生背景和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既吸取OTT TV开放化、智能化的特点,又保持IPTV可运营、差异化网络优势的“互联网化IPTV”是电信运营商视频业务技术架构的演进方向,并针对视频编解码、流传输、CDN、多播、用户交互界面、端到端质量保障等关键技术提出技术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韩建亭  柯卫  万象 《电信科学》2012,28(5):92-98
从网络实现架构、业务开通方式、功能、可靠性、接入协议、号码、QoS、终端、与现有业务的互通性等多方面对互联网模式的视频通信和运营商实现的IMS视频通信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提出了"去电信化"是影响运营商视频通信业务成功的关键要素,即终端非定制化、体系架构开放化、管理流程互联网化、部署集中化、运营集约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对运营商如何提供融合视频通信的产品实现方案、产品形态以及推广策略给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媒体、通信等产业开始呈现出跨界融合的趋势。2012年,OTT(互联网视频业务)取代三网融合成为视频行业最炙手可热的词汇。文章阐述电信运营商承载网络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分析IPTV业务网络承载的现状以及IPTV+OTT业务网络承载面临的挑战,提出IPTV+OTT业务网络承载方案,对方案的利弊进行比较,旨在为电信运营商承载网络承载IPTV+OTT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归纳现有运营商增值业务运营的特点,对认证、鉴权、控制方案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为电信运营商相关系统建设及业务运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全业务运营下,WLAN已成为各电信运营商发展宽带业务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目前WLAN网络建设及运营管理尚待成熟。通过分析WLAN业务发展、网络建设、组网方案、技术风险、合作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WLAN网络建设及运营管理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以视频作为信息展现和交互形式的富媒体呈现无处不在的数字化生产和视频共享形态,大视频已成为拉动电信运营商营收增长的新业务引擎。基于大视频产业政策环境和国内外大视频业务发展现状,阐述电信运营商的大视频业务类型及发展趋势,从平台、网络和生态角度分析大视频能力建设需求,提出大视频业务的端到端能力体系架构,并对电信运营商的全栈视频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1 发展模式概述 1.1 IPTV产业链 IPTV产业链的成员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视频业务提供商和终端用户等,如图1所示.从IPTV的实践来看,视频业务提供商一般由网络运营商承担,或者拥有网络,或者租用网络,而拥有网络的电信运营商占据视频业务提供商的大部分比例.内容提供商是视频内容的来源,内容集成商的功能是内容的集成管理和运营,在多数情况下,由业务提供商充当内容集成商的角色,欧洲也出现了单独实体充当这一角色的情况.在IPTV的发展中,拥有网络的电信运营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石振荣 《电子测试》2010,(12):17-21,78
随着IPTV、手机电视等IP以太网基础上的多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电信运营商面临各自的接入网在"三网融合"形势下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目前的基于铜缆宽带接入网虽然能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但距离真正大规模三网融合业务的运营仍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对GPON光网络架构分析,给出了多业务承载网络的QoS功能的实现,并实现端到端QoS质量的保证,通过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针对国内某省电信运营商GPON试点局建网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一套满足电信运营商的三网融合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转型,而在转型过程中,网络的转型开始得最早,范围也最广.绝大多数的电信运营商都已经制订并实施了网络升级换代计划,期望通过网络的升级改造以更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丰富、灵活、个性化的业务.通过分析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升级方案可以发现,其共同之处就是建设IP化的下一代网络,以统一的网络提供多种类型的业务,实现有线和无线之间以及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之间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14.
网络资源管理主要映射电信运营商的实际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作用已经逐步渗透到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市场营销、业务开通以及网络维护等方面,在电信运营商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实际上,电信运营商各运营实体资源管理水平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制约资源管理的作用和效益。通过建立稳定、完善的网络资源管理集约化成熟度评估模型,评估电信运营商各运营实体的网络资源管理水平,引导网络资源管理工作聚焦企业热点,提高响应,支撑电信运营企业对网络、业务的统一部署,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信运营商的重组,我国已步入4G通信时代。随着重组和4G牌照的发放,运营商间的业务相互渗透,不仅仅是进行无线或者固话之间的竞争,而是全方位的全业务竞争。本文通过对全业务运营下传送网建设的具体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TD以及宽带接入网络的建设方案,为了给全业务运营下的传送网建设提供相关的技术方案,更好地解决目前网络存在的瓶颈和限制,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网络基础,争取在全业务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6.
伍绍林 《移动通信》2014,(18):23-26
随着电信运营商重组及全业务运营的到来,电信运营商的光缆接入网络将由单一的满足基站接入向承载、接入综合业务的功能进行转变。结合移动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光缆网络接入方式--按区域划分接入的建设方式,并详细探讨了该方式的建设、业务接入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通信2G向3G技术的演进,以话音为主的移动业务向着话音和数据业务并重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业务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拓展需求推动着移动业务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本文介绍了IPRAN的发展背景,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主流的IPRAN技术做了一定的介绍;特别针对PTN的技术原理以及组网策略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全业务运营环境中,如何以IP RAN作为切入点来构建一个融合承载移动、视频及宽带等综合业务的承载网络架构。最后,通过某电信运营商的实际网络部署策略方案为案例,对IPRAN网络部署策略做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一位广电运营商专家指出,虽然三网融合在推动广电系与电信系业务的互相渗透,然而广电运营商很难向语音和宽带等电信业务渗透,缺乏全国性的互联互通网络,VoIP和宽带业务更无从谈起。2012年,电信运营商继续深入推进宽带提速工程的实施,接入带宽大幅提升,IPTV等高清视频业务也开始规模运营,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推进,电信运营商的带宽优势日益突出,同时业务模式也逐步多样化。反观广电系的NGB网络建设以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则推进缓慢,近两年来,广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互联网电视业务发展的驱动力及互联网电视业务对电信运营商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建设和商务模式.在电信运营商之间、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视频业务竞争中,进一步思考,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强化业务体验,有效占据用户家庭电视屏;创新商务模式,优化业务资费;改良业务内容和终端;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和计费优势;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业务优势开展特色业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传统电视业务面临来自电信运营商IPTV的全面挑战,广电运营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设一个视频、数据、语音三网融合的可运营、可管理、可维护及可扩展的网络,推广互动电视、Internet上网和VoIP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