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TD-LTE专网优化难点进行了介绍,随之基于海量数据对关键参数与下载速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TD-LTE专网优化难点从站址选择、组网规划和邻区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并对高速铁路的CSFB优化邻区设置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提升回落精准性的策略。最后,对未来的高铁覆盖提出了两种覆盖模型展望,其中明确指出了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车载分布系统将更能为终端用户提供较好的业务体验。  相似文献   

2.
虞文海 《电信快报》2016,(4):33-37,40
分析高铁覆盖特点,讨论LTE时代高铁场景多运营商无线信号覆盖的困难点,针对多系统间干扰、小区重叠区域设置、隧道内/外的链路预算模型等影响网络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LTE技术的高铁无线覆盖解决方案及网络部署策略。结合合福高铁福建段三家运营商的公网建设情况,将本覆盖方案应用在工程中,通过拉网测试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为后续其他高速铁路的无线网络覆盖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高速铁路的两大覆盖难点进行了介绍,并归纳总结了国内现有高速铁路主流的4种覆盖模式,尤其对高铁专网结构进行了简介。同时,辅以国内某高铁GSM和TD-SCDMA专网海量测试数据为基础,通过载干比、话音质量剖析了有效覆盖电平范围值。其次,对高铁专网分场景下的站间距、有效覆盖电平和成本三因素点进行了综合考评并提出相应站点设计建议。最后,结合高速铁路的两大覆盖难点对未来高铁覆盖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梁松柏  李文生  魏宁  刘伟 《电信科学》2014,(4):162-166,172
双(多)载波专网是高铁WCDMA网全覆盖下保证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的唯一解决方案。以邻区配置策略实现双载波专网,对用业务分配策略、频率复用策略、回落策略、关键参数策略等加载和优化双载波专网进行了充分分析和论述,并在京广高铁河南段进行了有效验证。为高铁WCDMA专网建设、规划、设计和优化相关策略的采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高铁LTE专网建设现状,根据大量前后台数据,分空闲态和业务态分析了高铁LTE终端脱网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孙兵  范才坤 《信息通信》2014,(7):175-176
LTE初期的部署将会在密集城区,以满足有高速数据需求的客户,与现有的2G/3G语音业务形成互补。同时,今后超过70%的业务尤其是高速数据业务会发生在室内,因此良好的网络覆盖特别是室内覆盖是移动通讯获得成功的关键。文章研究了LTE室内覆盖的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的应用解决方案,为如何最大化地发挥该技术在网络质量提升方面的优势提供相应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铁覆盖建设对WCDMA网络有重要意义,既可以为发展较高端用户特别是其在高速数据业务方面提供网络支持,也有助于提升中国联通品牌。根据高铁覆盖建设的特殊性,对高铁覆盖的规划要点进行研究,确定浙江联通的高铁覆盖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相比静止状态或低速状态下的无线通信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讨论了建设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所需完成的要求,并给出了基于LTE技术的高铁无线覆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高铁网络覆盖规划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在高速移动的环境下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移动通信网络服务,是自有高速铁路以来移动通信企业一直在进行分析解决的问题。LTE技术在高铁无线通信的覆盖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文章主要是对LTE技术在高铁无线通信覆盖进行分析,并且对其在应用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高铁优化难点出发,在仔细研究传输模型理论和3GPP2 CS.0024协议的基础上,基于大量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对高铁的射频优化、同PN RRU覆盖、直放站覆盖等问题提出了全新优化思路,并在现网中进行实践和验证,最终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斌 《电信科学》2019,35(11):88-95
为实现对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处理,满足高速铁路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多维铁路运输需求,在分析现有高速铁路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在其他行业广泛应用和推广的MEC技术,提出了基于MEC的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方案。通过实验室搭建仿真环境,对比两种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方案模型,并对基站和车站MEC服务器功能及MEC平台架构进行阐述,通过高速铁路应用实例,系统地描述基于MEC的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方案,为后续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网络时延、无线传输优化、虚拟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攻关提供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12.
王子瑞 《通信技术》2015,48(11):1280-1284
为了提升高铁沿线LTE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提供最理想的覆盖与容量性能,在传统单agent学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多agent联合调整相邻eNodeB的天线下倾角从而实现覆盖与容量优化的模糊强化学习算法。并在LTE网络下的高速场景中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多agent学习算法与传统学习算法相比在高速环境下达到全局最优解的速率更快,特别是在应对环境突变的情况时恢复到最优解的速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3.
高铁是4/5G建设的窗口场景,高端用户密集且近年来持续增长。随着5G建设,网络结构更为复杂。覆盖场景的多样性、各厂家设备能力的差异、已有公网组网结构及翻频退频等后期优化调整导致高铁专网存在丰富的载频配置方案。本文针对高铁专网的差异性及传统“一刀切”容量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载频配置方案的高铁负荷评估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评估高铁专网不同场景下的负荷状态,为及时进行容量保障、提升客户感知、促进流量增长提供优化思路,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高铁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5G时代为高铁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移动通信网络非常重要。首先分析了进入5G时代后高铁建设面临的诸多技术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5G高铁组网关键技术、设备选型、传输资源需求分析等角度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根据5G网络建设需求提出多场景网络建设方案。基于以上技术分析,结合各地实际网络的建设需求、建设场景,现网条件和投资额度等因素,可因地制宜、精准高效地制定5G高铁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5.
徐騄 《信息通信》2012,(2):53-54
随着武广高速铁路、海南东环铁路、广珠城际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的运行通车,语音和数据通信在铁路行车安全与效率方面的作用也显得日益重要,通信网络已经成为承载各种列控、管理、信息等系统的基础网络.为了保证建成后的高速铁路能够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营,就必须提高高铁通信系统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扩展性.本文从ASON技术的特点入手,以调度枢纽传输系统的建设为例,探讨ASON技术在高铁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顺熠 《电子世界》2014,(4):144-144,F0003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铁路车地之间以乘客为主体的宽带数据业务也逐渐成为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人的主要业务,而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宽带无线网络建设已经明显滞后。本文从系统的需求出发,研究了几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LTE技术是目前车地间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建设方案中比较理想的技术,结合车载宽带接入系统,既能提供安全、可靠的车地间宽带无线通信,又是今后车地宽带无线通信发展的方向,同时还符合目前国际铁路联盟确定的GSM-R向LTE-R的基本演进策略和步骤。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高铁LTE网络质量,提升客户感知,及时识别并解决高铁LTE网络故障至关重要.现有技术识别高铁故障主要依靠道路测试与网管后台数据,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由于高铁专网多采用拉远与小区合并建设方式,故障具体点位和隐性故障难以定位.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针对高铁网络特性的天馈故障识别方法,可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湖北公司针对区域内高铁的评估优化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测试手段时效长、成本高、用户覆盖与质量感知难以反馈.创新的利用软采成本低、海量高铁用户信息的特性,成功建立基于用户移动轨迹行为的“高铁用户识别模型”和“用户位置定位技术”,全面实现高铁网络性能监控与评估,并可深度输出高铁覆盖、切换、干扰等网络问题,结合用户多信息关联分析法快速定位问题的原因,全面高效助力于高铁网络优化。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高速铁路智能化发展对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提出的新需求,基于第5代(5G)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铁移动网络将采用宽带毫米波频段以提高传输容量。基于此,该文首先结合高铁传输需求及场景特殊性,分析了定向毫米波通信在网络覆盖鲁棒性、移动支持能力及链路稳定性与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探讨了通过融合传统6 GHz以下频段(简称sub-6 GHz)与毫米波频段以兼顾网络覆盖与传输容量的新一代高铁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其中全向覆盖的sub-6GHz频段提供鲁棒覆盖,定向毫米波通信提升传输速率。最后,在该网络架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业务特征与传输环境的预测,并智能决策sub-6 GHz与毫米波双频段的无线资源分配、波束对齐及切换优化,最终实现高可靠、低时延、大容量新一代高铁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