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险工坝岸是防洪的前沿阵地,根石是坝岸工程的基础,根石走失又是经常发生的险情,及时掌握根石的变化情况是保证险工坝岸工程安全的关键。因此,多年来我们坚持了险工坝岸工程根石的探摸工作。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丁坝根石走失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德本 《人民黄河》1997,19(6):9-11
黄河下游丁坝根石走失是坝岸工程出险的主要原因。本文对丁坝根石走失的原因,从水流条件、根石断面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管护人员应该对坝岸和基础情况、河势变化、险情判断、抢护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使防护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同时着重指出抓发管理,注意正确防护是防止根石走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根石走失问题是坝岸根石堆稳定性研究的关键,通过及时识别根石大量走失的前兆来避免险情发生。根石走失的预测并不能靠主观臆断,将传统人工探测方法的判断依据信息化是本次研究的关键。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在对171处坝岸根石堆实时监测的基础上,按灰色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将有限的根石堆变形特征进行处理,再通过与缺陷形态数据库的图形进行迭代比对,生成更多的信息使根石大量走失的前兆问题尽可能变得清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灰色理论构建的系统模型,能够客观地反映走失的根石与根石堆整体稳定性的关联度,以及根石堆变形的发展趋势,从而帮助防汛部门对坝岸根石堆稳定性快速、准确地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水流作用下坝垛根石的走失,基于Flow-3D软件中GMO模型和RNG k-ε紊流模型建立了根石走失特性研究的数值模型。进行了水流作用于立方块体的数值水槽试验,将水流对立方块体作用力的数值模拟值与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基本一致,说明数值模型可用。随后对某一实际坝垛工程进行了根石走失的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坝垛周围根石走失最严重的区域为坝前头,上跨角次之,坝前头处根石起动的时间最早,拖曳力上升最快,走失的距离最远;上跨角靠近坝前头处的部分根石走失时间早,程度严重,靠近迎水面处根石走失时间较晚,在水流流速进一步加大时逐渐走失;迎水面与下跨角处的根石受水流作用力较小,基本无走失现象。根石走失后并未随水流持续运动,大部分根石散落在坝裆间。  相似文献   

5.
黄河坝岸根石走失原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险工坝岸是抵御洪水、确保黄河安全的重要河工建筑物。坝岸从总体结构来看,可分根石部分和坝身两部分,其中根石是坝岸稳定的基础。根石传统结构是散抛石块裹护根石土胎,这样在水流冲刷下,一部分石块容易离开坝体,被冲刷揭走,这种现象称根石走失。根石走失使根石坡度变陡,严重时使根石发生坍塌,破坏坝岸基础,危及坝岸安全,因此,根石走失是引发坦石变  相似文献   

6.
2013年汛期,黄河山东段河道较大流量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河道整治工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根(坦)石走失、坍塌险情,有的工程甚至出现了较大、重大险情,防洪工程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通过对黄河山东段河道工程险情情况、特点、出险原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工程抢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及时加固根石,防患于未然;切实做好工程的监测和日常管理、维护;抢早、抢小,争取抢险主动;有计划地拆改、加固结构不合理的坝岸;研制、推广新型根石探测设备;探索适合黄河下游的根石加固方式方法,确保根石抛投到位,为其他河道工程管理、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河道整治工程根石走失机理,根据混凝土四脚锥体重心低,稳定性强等特点,提出采用四脚锥体对根石进行加因,以防止根石走失。经过试验,加固坝段根石走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再发生险情,根石断面基本稳定,坡度变陡。利用混凝土四脚锥体加固或补充根石,有 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防止根石走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走失原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家全  董强  王辉 《人民黄河》2003,25(11):17-18
针对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走失严重这一问题,指出根石走失的原因主要是水流冲刷、根石埋置深度不足、根石断面形态不稳定和根石直径偏小等,提出了管护人员要加强工程管理与养护、对险情采取正确的抢护方法、主动进行根石加固等3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控导工程的根石是坝体的基础,根石走失是目前控导工程出现险情的主要原因。加强观测,及时补抛根石,是保障控导工程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遂芹  边鹏  李老虎  尚青松 《人民黄河》2003,25(7):10-10,45
为探索出一条防根石走失的新途径,河南黄河河务局曾在马渡险工85坝一个附垛上修建了一个铅丝网罩石垛,但实践发现铅丝网罩易腐蚀,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解决铅丝腐蚀问题,1999年该局又在马渡险工22~39坝之间的13个坝垛上,采用CEl5l土工网网罩固根技术来防治根石走失。实践证明,土工网网罩固根技术是新技术在黄河上的一次成功应用,它施工技术难度较低、施工工艺不复杂,防治根石走失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根石走失是造成黄河下游坝岸出险的重要原因,也是下游防洪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利用大面积铅丝网将坝岸松散根石罩护起来的防护方法,经室内外动床模型试验和原型试验证明,理论正确,操作简便,能有效防止坝岸工程根石走失,可以在险工、河道整治工程中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2.
黄河坝岸网罩护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石走失是造成黄河下游坝岸出险的重要原因,也是下游防洪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利用大面积铅丝网将坝岸松散根石罩护起来的防护方法,经室内外动床模型试验和原型试验证明,理论正确,操作简便,能有效防止坝岸工程根石走失,可以在险工、河道整治工程中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2月凌汛期间,大王庙险工在河道流量250-400m^3/s的情况下出现较大险情,主要表现为根石严重走失,堤身坍塌后退,通过采取加抛根石等一系列措施,控制了险情。分析表明:河势溜向变化是引起小水出险的主要原因,建议今后加强河势和工程观测,以确保工程完整。  相似文献   

14.
最近,山东黄河河务局为防止险工砌石坝岸发生裂缝、滑塌等险情,提出了坝岸墙背应用土工织物加筋土的设想。根据这一设想,以历城盖家沟险工21号坝为例,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和经济比较。结果是,抛石固根、墙背填土不加筋,根石坡度1:1.5时,基底抗滑安全系数k=0.81;根石坡度增至1:2,k值增为0.96。墙背填土加筋以后,稳定性提高,k值增至1.3。在安全系数相同条件下,根石坡度1:1.5、墙背填土加筋比根石坡度1:2、墙背填土不加筋,每米工程长可节省投资204元。  相似文献   

15.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走失及加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目前有各类坝岸9000多道,根石不足的情况较为多见,势必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根石稳定取决于根石的厚度、坡度和深度,根石走失与水流流速、水深、块石粒径及断面形态等有关。只有加强日常养护、实时了解坝岸基础动态、及时补抛根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堤防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杨集上延工程由于来水来沙条件变化、工程位置线突出、新修坝岸尚未稳定、河势变化、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自1996年建设以来重大险情不断,工程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杨集上延工程重大险情的分析研究,提出防御措施:杨集上延工程处于修建初期,坝岸没有达到稳定要求,还可能发生重大险情,应做好抢大险的各项准备;重点坝垛应提前加固,防止重大险情发生;加强工程巡查与观测,全面掌握河势和根石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抢护险情;积极推广应用根石探测新技术、新器具,提高险情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7.
崔庆瑞 《人民黄河》1997,19(5):56-57
陶城铺险工9号坝是陶城引黄闸扩建时改建的新坝,坝基坐落在沙基上,基础浅。在“96.8”洪水期间受大溜顶冲和回溜刷,发生了根石坍塌的险情。采取捆抛柳石枕固基,编抛铅丝笼稳定险情,抛块石进行加固等抢护措施后,险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8.
河道整治工程根石走失的力学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河道整治工程根石受力状态的分析,建立了根石走失的物理模型,从而导出了天然河道根石走失的力学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黄河河道整治工程丁坝根石走失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张俊飞  潘磊  刘嘉森 《人民黄河》2022,(S1):12-13+16
2019年9月21日23时马渡险工28护岸、29坝发生根石台墩蛰的较大险情。2019年汛期马渡险工河段在3次行洪期间总体变化不大,河流基本按照治导线流动,且对险情发生前留存照片研究发现,在较大险情发生以前,河道中间有明显的水位骤降线、出现工程坝前河底泥沙上翻的现象,进而判断险情发生与局部河床下切、坝前水位急剧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在发挥控制主溜、稳定河势作用时,长期遭受洪水淘刷,坝前经常形成冲刷坑,导致根石走失,危及坝垛安全。传统的根石探测方法是采用人工探测,费工、费力,且受水流的影响较大,探测成果不尽准确。2011年5月,引进非接触式仪器(3200-XS浅地层剖面仪、双机RTK移动测量GPS定位仪)进行根石探测,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