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综述了近几年用于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聚合物主体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聚咔唑类主体材料、聚芴类主体材料、聚苯乙烯类主体材料和聚间苯基类主体材料的结构单元的设计与修饰以及磷光器件性能的研究进展。同时,还展望了磷光聚合物主体材料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磷光聚合物主体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孔治国  李文连  王丹  陈丽莉  张光 《功能材料》2007,38(10):1575-1576
采用真空沉积法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60nm)/m-MTDATA(20~60nm)/Cu(Ⅰ)-complex(20~60nm)/LiF(1nm)/Al(100nm)的有机光伏(OPV)器件,其中m-MTDATA作为电子给体,Cu(phen)((DPEphos))BF4是一种作为电子受体磷光Cu(Ⅰ)配合物.该OPV器件在可见区几乎没有响应仅仅在长波紫外区有响应, 这种可见盲区OPV器件在1.5mW/cm2的365nm紫外光从ITO玻璃方向垂直照射下的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和填充因子FF分别为1.95V,107.9μA/cm2和0.283,能量转化效率达到3.97%.还研究了不同紫外光照射强度对器件主要PV性能与照射强度的倚赖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效稳定性有机黄光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微  张方辉  黄晋  张思璐 《功能材料》2013,44(13):1936-1939
主要通过红绿磷光材料R-4B和GIr1掺杂的方法,制备了黄光OLED器件,器件结构为ITO/MoO3(X)/NPB(40nm)/TCTA(10nm)/CBP:GIr1 14%:R-4B2%(30nm)/BCP(10nm)/Alq3(40nm)/LiF(1nm)/Al(100nm),TCTA和BCP分别为电子和空穴阻挡材料,同时结合TCTA和BCP对载流子的高效阻挡作用,研究了MoO3对器件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当增加MoO3的厚度为90nm时,在较大的电压范围内,器件都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色坐标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7.13mA/cm2时,器件达到最高电流效率29.2cd/A,亮度为2081cd/m2;电流密度为151.7mA/cm2时,获得最高亮度为24430cd/m2,电流效率为16.0cd/A;器件色坐标稳定性较好,当电压为5、10、15V时,色坐标分别为(0.5020,0.4812)、(0.4862,0.4962)、(0.4786,0.5027)。器件性能的改善主要归因于载流子注入与传输的平衡以及阻挡层对发光区域的有效限定。  相似文献   

4.
短寿命铱(Ⅲ)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OLED)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Ir(ppi)2acac和Ir(MeO-ppi)2acac,其中ppi和MeO-ppi分别为2-苯基苯并咪唑和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acac=乙酰丙酮,Ir(ppi)2acac和Ir(MeO-ppi)2ac,Ir(Ⅲ)配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磷光寿命(τ)分别为52.0和43.6ns,在CBP 薄膜中的τ分别为3.7和3.3ns,如此短的三重态寿命目前尚未看到报道.研究发现高效的Ir(ppi)2acac的绿电光致发光(EL)性能与短三重态寿命密切相关,7%(质量分数)Ir(ppi)2acac掺杂的器件给出55060cd/m2的最高亮度(L),对应13.4% 最大外量子效率(η),比Ir(ppy)3掺杂的参考器件提高了67.5%.  相似文献   

5.
铱配合物是最重要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之一,不同结构的铱配合物可以发出绿色、红色和蓝色等颜色的磷光,甚至颜色可调,从而实现全彩色电致发光.量子化学计算对于开发高效电致磷光材料具有重要的作用.分子设计、配体修饰等将是提高电致磷光材料发光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是当前国内外平板显示器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8HQM)以其优良的电致发光性能成为研制高效率的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的首选材料.针对近十年来8HQM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状况,对其电致发光机制、分子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关系、分子种类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稀土Eu的有机配合物Eu(DBM)2(AA)phen的光致光发特性,用Eu(DBM)2(AA)phen作光发层,分别用N,N-双(3-甲苯)-N,N’-二苯联苯胺(TPD)和聚乙烯基咔唑*PVK)作空穴传输层研制了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空穴传输材料H40,以其制成的器件(ITO/H40/Alq3/LiFAl)最高发光强度达到10300cd/m2;未经封装的另一种器件(ITO/H40\Alq3\MgAg),发光强度由150cd/m2衰减到50cd/m2的时间达到1h.与传统的空穴传输材料TPD相比,H40制成的器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器件的工作寿命也长得多.同时发现通过适量的掺杂能够调节器件的发光颜色.  相似文献   

9.
以有机膦配体双二苯基膦甲烷与溴化亚铜不同比例合成2种不同结构的Cu(I)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的测定其结构发现在1∶1的比例下生成的配合物由内界配离子[Cu3(μ3-Br)2(dppm)3]十和外界阴离子Br-组成的,2∶1的比例下生成的配合物是一个中性配分子。以甲基橙的降解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现出配合物的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稀土(RE)配合物(RE=Sc、Gd或Lu)(RE-配合物中的RE离子为三价离子)的有机二极管,在电驱动和紫外光照射下分别表现出电致发光(EL)和光伙(PV)特性.作为EL二极管时,m-MTDATA(4,4',4"-tris[3-methyl-plaeny(pltenyl)-amino]triphenyl-amine)和稀土配合物分别用作空穴和电子传榆材料,EL发射仅仅来自m-MTDATA和稀土配合物层间界面激基复合物,当配合物的中心金属分别为Sc、Gd或Lu时,EL发射峰分别为656、607~590nm.作为PV二极管时,m-MTDATA和稀土配合物分别作为电子给体(D)和受体(A),它们的开路电压(Voc)分别为1.17、1.65和1.92V.还讨论了EL和PV特性与配合物中中心稀土离子的核电荷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芴类小分子衍生物材料(BDHFLYD-FLQ)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制备了OLED器件,考察了BDHFLYDFLQ分子和空穴传输材料(NPB)分子之间形成的激基复合物发光的现象,激基复合物发光峰位于542nm左右。在激基复合物发光的影响下,器件的亮度和效率都不高。为了调制激基复合物发光的强度,用薄层的CBP作为隔离层加入到NPB和BDHFLYDFLQ材料之间。随着CBP厚度增加,激基复合物和电致激基复合物发光都被消除。当器件中CBP厚度为6nm时,器件中只有BDHFLYDFLQ激子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要明显高于有激基复合物发光的器件,同时器件的启亮电压也更低。  相似文献   

12.
以2-甲基苯并噻唑、苯甲醛为原料,通过与三氯化铱配合,得到一种新型红色金属铱(Ⅲ) E-2-苯乙烯基苯并噻唑(SBT)乙酰丙酮(acac)配合物(SBT)2Ir(acac).通过质谱、核磁、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SBT)2 Ir(acac)在428和471nm处的紫外吸收属于单线态和三线态金属铱到配体的电荷转移吸收(1MLCT和3MLCT);在632nm处有强的金属配合物三线态磷光发射;(SBT)2Ir(acac)金属配合物的EHOMO=-4.8 eV,ELUMO=-2.5eV,磷光量子效率Φ (SBT)2Ir(acac) =0.19.(SBT)2Ir(acac)可能是一种极有潜力的电致磷光材料.  相似文献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其成本低、重量轻、低阈值电压、高亮度、无需背光源而自身发光、宽视角并易于加工等优点成为现代平板显示的研究热点.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OLED的器件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然而,距离实用化还有一定差距,如发光效率低以及器件寿命短等问题,成为制约其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OLED的器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器件中的界面结构所决定.简要介绍OLED中的界面研究进展,围绕金属/有机界面、有机/有机界面、阳极/有机界面以及层内部材料界面展开叙述,讨论界面结构与OLED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以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研究OLED界面分子结构、能带结构、激发态特性及反应等获得的主要结果,在此基础上预测OLED界面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1H—~1H COSY,HMQC等2D NMR技术对一种新的配体N—(对硝基苯基)—N’—(甲氧基羰基)硫脲(H_2pmt(Ⅰ)进行~1H、~(13)C NMR谱数据分析与归属;对于它与Cu~+离子配位的化合物Cu(H_2pmt)_2Cl(2)也作了~1H、~(13)C NMR的测定,归属了它们的所有谱线,对于它们的化学位移与配位行为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5.
方蓉  张达  王正祥 《包装工程》2020,41(17):91-102
目的 介绍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原理、分类、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高性能稀土铕配合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各种研究文献,对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主配体种类及应用进行整理总结。结果 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主配体有四大类,即β-二酮类、羧酸及羧酸盐类、有机高分子类与超分子大环类,该配合物主要应用于荧光材料、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和生物等四大领域。结论 铕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良好,且高分子类配合物易加工成型;有机高分子类铕配合物可以结合Eu3+和高分子的优点,在提高其与聚合物材料相容性的前提下,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6.
周禾丰  王华  张婷  陈柳青  许慧侠  郝玉英 《功能材料》2011,42(6):1054-1056,1060
分别以1,10-邻菲啰啉、三苯基氧膦,2,2'-联吡啶为第二配体,并以苯甲酰丙酮为第一配体,合成了3种铽(Ⅲ)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确定了其结构,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其发光机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铽(Ⅲ)配合物的光吸收以第一配体为主,激发下均能发射Tb3+的5D4→7F4的电子跃迁特征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稀土Eu的有机配合物Eu(DBM ) 2 (AA) phen的光致发光特性。用Eu(DBM) 2 (AA) phen作发光层 ,分别用N ,N 双 (3 甲苯 ) N ,N 二苯联苯胺 (TPD)和聚乙烯基咔唑 (PVK)作空穴传输层研制了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 ,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8.
方景礼  方欣 《材料保护》2007,40(11):76-80
铜和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焊性,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之一.但它在潮湿工业大气中很容易发生腐蚀变色,变色膜会降低铜的各种性能,严重影响它们的使用效果和寿命.评述了铜与铜合金的腐蚀变色,无铬防铜变色工艺以及防铜变色配合物膜的组成与结构.  相似文献   

19.
8-羟基喹啉类配体及其配合物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8-羟基喹啉类配体及其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用作电致发光材料是近年来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以8-羟基喹啉为核心,较详细地评述了近10年来8-羟基喹啉类有机分析试剂在光度分析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及研究现状,较全面地概述了8-羟基喹啉类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邻氨基苯硫酚、苯甲酰氯为起始原料,通过与三氯化铱配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金属铱的(2-苯基苯并噻唑)配合物(bt)2Ir(acac),产率为45.47%,熔点为303~304℃.通过质谱、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配合物在350~450nm存在单线态和三线态金属铱到配体的电荷跃迁,在566.0 nm处有强的金属配合物三线态磷光发射,配合物(bt)2Ir(acac)是一种新型的磷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