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供暖系统的混杂自动机建模与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混杂自动机理论 ,分析了集中采暖分户计量供暖系统的混杂特性 ,针对供暖系统的混杂特性 ,提出以混杂自动机为描述工具对供暖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 ,建立了基于混杂自动机的供暖系统的控制结构模型 ,并且结合模糊控制给出了控制器的控制算法 ,最后通过仿真说明了所建立的关于供暖系统的混杂控制模型及所给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电锅炉供暖系统的价值,建立了价值工程模型,通过功能分析、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计算得到价值系数,以价值系数最小为决策准则,优选电锅炉供暖方案。算例分析表明蓄热供暖系统的初投资比直热供暖系统的初投资高、但是运行成本低。蓄热供暖系统的寿命周期成本低、价值系数高。  相似文献   

3.
当电网中大量接入风电供暖系统时,若对含储热的电供暖系统采用完整模型进行调度计算,会导致计算量显著增加。为此考虑风电供暖系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简化,提出了储热式电供暖简化线性调度模型,决策变量只包含风电供暖系统的用电功率,模型只有线性的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仿真分析表明,采用简化线性调度模型可以满足电网调度运行要求,大大减少了含储热风电供暖系统加入电网调度系统时增加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在常用的集中供暖系统,设计了一种由组态软件、PLC和变频器组成的集中监控系统。通过PLC编程,结合传感器技术和变频器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集中供暖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了监控界面,实现了过程信息的集中处理和显示,提供了预定曲线或历史曲线的调用功能以及报警信息的查询功能。在现行的集中供暖系统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供暖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传统供暖系统由恒速泵加压供水,令水泵工作效率低、使用寿命短,且电气的频繁启停对电网造成极大冲击,提高了设备故障率。本文基于电机变频调速实现了供暖系统补水泵的恒压控制,弥补了传统恒速控制的不足,具备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爱国 《陕西电力》2003,31(6):42-44,50
根据国内已采用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的情况及特点分析,结合宁夏地区的具体条件因素,以及供电企业开拓电力市场和需求侧研究方面的具体应用,对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在宁夏地区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在宁夏推广这一供暖系统的方式、优势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已采用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的情况及特点分析,结合宁夏地区的具体条件因素,以及供电企业开拓电力市场和需求侧研究方面的具体应用,对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在宁夏地区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在宁夏推广这一供暖系统的方式、优势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铭 《吉林电力》2015,(5):26-29
针对核电厂常规岛布置特点,结合投入运行的核电厂以及在建的三代核电厂的系统配置、暖通空调系统功能及非安全级的特点,介绍了暖通空调设计依据,据此分析了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的设计特点,指出核岛供暖系统、常规岛及辅助建筑供暖系统、保护区外供暖系统需要分开设置;常规岛厂房采暖系统以散热器系统为主,热风系统为辅;汽机房的地下部分应采用机械进风,优先选用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电厂采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用于供暖系统的热经济性。研究表明,采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用于供暖系统,可节约加热蒸汽36.8%,每年节约加热蒸汽9 420 t、节约标准煤444.3 t,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舒适家居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独立供暖系统来解决冬季的取暖问题。对于初次接触采暖的家庭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供暖系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包括户型特点、装饰特点、家庭人口等诸多因素都应该纳入考虑中。那么家庭供暖系统的选择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1.
热电厂供热系统的优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铭 《电力建设》2003,24(10):44-0
伊敏地区由小热电车间 3台 75t/h蒸汽锅炉和伊敏热电厂主厂房的热网加热系统供热。由于供热效果不好 ,失水量较大 ,为节约用水 ,改善供热效果 ,必须对供热系统进行改造。为了不影响伊敏地区当年的供热 ,制订了近期改造方案和远期改造方案。在利用电厂抽汽进行供热 ,对伊敏地区供热系统进行改造后 ,系统得到优化 ,解决了部分供暖用户不热的问题 ,并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12.
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第二热电厂为例,分析了该电厂热负荷、热经济指标、主要供热系统的设计原则.通过两年的运行说明了其供热系统设计合理,满足供热要求,可供其他用类型机组供热系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汽轮机乏汽余热用于供热,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以某300 MW直接空冷供热机组为例,建立了基于热泵回收乏汽余热的供热机组性能计算模型,分析了供热量对热泵辅助供热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热泵辅助供热方式下机组的调峰性能。结果表明,回收乏汽余热的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为1.73,热泵辅助供热方式的火用效率较传统供热方式提高了15.6%。采用热泵辅助供热可节省供热抽汽64.7 t/h,机组净增功率11.1 MW。随着供热量的增加,热泵辅助供热系统中乏汽利用量及节省的汽轮机抽汽量增多,而机组净增功率先增加后减少。采用热泵辅助供热后,机组的可调峰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4.
以含蓄热式电采暖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运行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蓄热式电采暖系统运行的各种特点,建立了含蓄热式电采暖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调度模型。将某典型蓄热电采暖用户场景作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蓄热式电采暖运行情况进行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其对电网的负荷冲击,减小电网峰谷差,提升电采暖设备的使用效率,大幅降低用户采暖的运行费用。该方法可为蓄热式电采暖用户参与和电网互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采暖系统经济运行水平、降低电网峰谷差以及促进蓄热式电采暖系统推广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合考虑热网传输延时及储热的优化调度,可显著提高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在实现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对此,文中提出考虑热网传输延时及储热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描述热网的传输延时和储热的供热系统模型;接着结合具体的能源设备,将热网作为调度资源参与到日前优化调度中,提出一种热网传输延时及储热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实现对热网虚拟储能的调度利用。最后对不同场景下含风电的电-热综合能源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利用热网传输延时和储热进一步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风电的消纳率。  相似文献   

16.
热网热损特性作为热力系统温度动态过程的重要驱动因素,在电热联合调度中受热网管道铺设方式的影响显著。针对不同的热网管道铺设方式,分析了热网热损特性在电热联合调度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在不同热网管道铺设方式下的特性差异,提出了一种计及热损特性影响的热网管道温度动态过程约束模型。基于此,计及风电出力与负荷的不确定性,建立了考虑热网管道铺设方式影响的多场景电热耦合系统调度模型及其信息间隙鲁棒优化求解策略。算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管道约束模型,所提出的管道约束模型反映了热网实际结构对于热力系统运行约束的影响,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储能供热技术是电网消纳富余风电、实现移峰填谷的有效手段之一。储能供热系统利用电网低谷时段的富余电力对储能供热模块进行加热储能,在系统需要热能时将其释放,从而实现能源的储存利用。以内蒙古地区某储能供热示范项目的储能供热系统为例,对储能供热设备的性能及综合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能供热模块的综合热转换效率为91.4%,供热水效果和供暖效果良好。如果在内蒙古地区推广储能供热设备,还需要考虑城市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及其投资成本,地区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以及系统的统一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方地区传统冬季供暖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且存在供暖反馈滞后的问题,引入一套新型控制系统。结合目前分户供暖现状,设计了一套基于改进PID的供暖阀门直流电机控制系统。通过遗传算法对电机控制系统的PID参数进行整定,得到在不同角度下的最优控制曲线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系统中。同时利用远距离无线电(LoRa)建立用户插座与供暖阀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并通过485总线将二者温度、角度等信息发送给供热公司实现监测与控制。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性能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600 MW燃煤锅炉受热面变蒸汽压力吹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锅炉受热面积灰污染导致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下降。在华北某电厂1号机组锅炉上利用开发的基于锅炉运行热力参数的在线计算系统对受热面污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进行了受热面变蒸汽压力吹灰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和实时监测结果优化了监测模型。分析表明,在线监测系统能有效反映各受热面的污染状况,不同蒸汽压力下吹灰对受热面污染特性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涛  刘伉  陶然  王清川  黄明娟 《电力建设》2023,44(1):109-117
传统热电联供联合调度中,燃气轮机(gas turbine, GT)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极大地限制了系统的调峰能力。提出一种光热电站(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CSP)参与供热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并在调度过程中考虑供热网络和供热区域的热惯性。首先,构建光热电站参与电热联合系统调节模型,发挥其供能潜力。其次,构建热网管道和建筑物集群的热惯性模型,挖掘其虚拟储能的特性,在满足各项约束的条件下实现两类热惯性与CSP的协同优化运行。在仿真分析中构建5种对比场景,验证了热网和供热区域的热惯性与CSP储热系统(thermal energy storage, TES)相互协调在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风电上网率和降低系统碳排放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