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现存预应力值,利用应力释放法对已经服役20年的预应力空心板梁进行切槽法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切割位置,切割缝间距对测点应力释放速度的影响;分析了切槽法释放混凝土工作应力随切槽深度、切割缝间距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梁体混凝土工作应力得以全部释放的切槽深度;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建立切割深度与测点残余应力之间的拟合函数,从而推断出梁底表面的初始应力;根据推导的混凝土现存预应力的计算公式,将推导得到的初始应力代入计算公式,获得梁体现存预应力,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对梁现存预应力的准确预估,以期对混凝土结构有效预应力的评估和桥梁结构评定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双洎河渡槽探讨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槽槽身结构型式.采用平面结构力学法和三维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槽身结构方案进行配筋和混凝土应力计算,并对槽身混凝土应力、施工方案和投资进行比较,得出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渡槽宜采用边墙和底板均无肋的板式结构,此种结构混凝土应力更均匀、利于抗裂,亦便于机械化施工,为今后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渡槽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使用阶段增加和减小外载过程中截面应力的变化特点,将几种常用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用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使用阶段全过程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分析更炙合理和准确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相似文献   

4.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外预应力筋和梁体在受力过程中变形不协调,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确定一般需要通过结构的总变形求得.在试验基础上,利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计算公式,对体外预应力梁进行计算,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运用现行主要规范或规程中体内无粘结筋的计算方法计算体外预应力结构体外筋的极限应力,都存在较大误差,如何合理地进行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计算应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钻孔法估算在役混凝土结构现存预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存预应力的准确估算对于在役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小孔应力集中的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把钻孔法应用于有效预应力的检测中,并通过测试钻孔前后孔边应力的变化,推导出简便近似公式,能够准确有效的实现对预应力的预估.  相似文献   

6.
现存预应力的准确估算对于在役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小孔应力集中的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把钻孔法应用于有效预应力的检测中,并通过测试钻孔前后孔边应力的变化,推导出简便近似公式,能够准确有效的实现对预应力的预估。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由于预应力钢筋不可避免地出现应力损失,其在服役期间的现存预应力值往往很难获得。通过建立外部集中荷载作用下预应力简支梁动力方程,基于模态叠加原理,提出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动力方程,进而求出梁内现存预应力值。研究方法可为获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现存预应力提供新思路,研究结论可为预应力桥梁设计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简支槽型梁静载弯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是一种新型桥梁结构,由道床板、主梁及端横梁等部分组成.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16 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槽型梁1:1模型进行静载弯曲试验研究,该试验是国内首次进行的大规模实桥静载试验.对槽型梁的裂缝发展规律、变形特征、支座沉降、应力发展规律等基本受力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槽型梁在静载作用下其裂缝宽度、刚度、抗裂情况和预应力度满足要求;槽型梁的应力变化符合平截面假定,且受力过程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形态;试验桥梁的静载弯曲试验合格,其研究成果可为此类桥梁的设计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弯性能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是在普通型钢混凝土梁基础上采用预应力技术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它综合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点。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力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中预应力技术的采用改善了梁的正常工作性能(如挠度和挠度),更有利于材料强度的充分发挥,提高了正截面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计算理论的基础上,指出这些结构计算理论的优缺点,结合预应力度法、荷载平衡法、名义拉应力控制裂缝宽度法,提出适合低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