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滨县凸起南坡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滨扇、浊积扇四种不同成因砂砾岩扇体。本文对砂砾岩扇体沉积类型及各类扇体进行地震沉积相研究 ,建立滨县凸起南坡砂砾岩扇体沉积模式及地震识别模式 ,总结砂砾岩扇体平面和剖面分布规律。根据沉积模式及勘探开发实践经验 ,总结滨县凸起南坡砂砾岩扇体成藏规律。针对砂砾岩扇体的复杂性 ,选择了识别与描述扇体的层位标定、时频分析、储层的横向预测、多参数分析、三维可视化等技术与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总结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沉积类型、分布规律、组合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钻井、地质与地震资料,建立了砂砾岩扇体的地震识别模式;通过对砂砾岩扇体的地震地质特征的总结,指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湖盆边缘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砂砾岩扇体;根据扇体的地震识别模式可以在地震剖面上直接寻找各类扇体,并判定其成因及储层物性,分析有利含油气部位和油藏类型,以此来指导勘探部署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王庄-宁海地区亿吨级稠油藏的发现,稠油成藏类型的砂砾岩扇体隐蔽油气藏勘探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和储量增长点之一.利用现代沉积学、测井学和地震勘探等手段,通过对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特征研究后认为:王庄地区在早第三纪以形成沙三、四段的较高水动力能砂砾岩扇体(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为主,其中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是本区最主要的砂砾岩扇体类型,并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是本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体;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沉积,强烈地受制于边界构造条件;本区的砂砾岩扇体沉积及其形态均受沉积相的控制,并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从而直接导致了本区油气藏的聚集和分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油气成藏特征——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由于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特殊的构造背景,其沉积地层中各种成因的砂砾岩扇体极为发育,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以济阳坳陷为例,按成因把陡坡带分为断阶型陡坡带和单断型陡坡带2种类型,并研究了不同类型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类型,油气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套以综合地质分析为基础,以地震、测井等新技术为手段的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综合勘探方法,对类似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砂砾岩扇体发育特征及地震描述技术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刘传虎 《石油物探》2001,40(1):64-72
箕状断陷盆地陡坡带具有坡度陡、物源近及构造活动强烈、古地形复杂等特点,以断裂带为依托发育了洪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滑塌浊积扇等6类砂砾岩扇体。本文在对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类型及特征、地震相模式、成藏规律细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于砂岩扇体的地震描述技术,应用于DY、ZC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勘探中,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6.
砂砾岩扇体油藏是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油藏类型之一,针对该类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描述精度低等难题,以岩心观察、测井响应分析和地震正演为基础,采用精细期次划分、合成记录标定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Y22井区砂砾岩扇体进行了亚相、微相的井震联合精细划分.研究表明:砂砾岩扇体各沉积亚相不同的沉积结构使其具有...  相似文献   

7.
赵红兵  严科 《断块油气田》2011,18(4):438-441
近岸水下扇是在陆相湖盆陡坡带发育的一种重要油气储层类型,沉积特征复杂,扇体多期叠置.在系统观察岩心和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详细分析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胜坨地区坨123断块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和扇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近岸水下扇岩性以砂砾岩、含砾砂岩为主,粒度特征、电性特征、沉积构造、...  相似文献   

8.
随着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王庄—宁海地区亿吨级稠油藏的发现,砂砾岩扇体成藏类型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已经成为现阶段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和储量增长点之一。文中利用现代沉积学、测井学和地震勘探等手段,对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及其油气成藏特征研究后认为:王庄地区在下第三纪以形成沙三、沙四段的较高水动力能砂砾岩扇体(冲击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储集体为主,其中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是本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体;油藏类型以岩性-地层型圈闭为主,油气的聚集和分布均受沉积相的控制,油藏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因坡度陡、距物源近、古地形起伏大且构造活动强烈,在沙三、沙四期沉积多种砂砾岩扇体。砂砾岩扇体油藏已成为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目标。在系统观察岩心的基础上,通过粒度、综合地质、地震及测井等资料分析,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各扇体的识别模式。此研究,对研究区砂砾岩扇体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乔俊 《断块油气田》2005,12(4):17-19,27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成藏机制与勘探技术的研究是勘探目标评价的基础.以测井、钻井、地震为基础,对东营凹陷北带胜坨地区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相、微相特征及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扇体的扇中亚相有效储集层最为发育;同时结合试油及分析化验资料,分析了砂砾岩扇体的成藏机制,认为砂砾岩扇体的油气运移遵循"T-S"运聚-控藏模式.进而总结了东营北部陡坡带扇体的勘探方法和基本流程,完善了砂砾岩扇体地震地质综合描述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扇体勘探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孔凡仙 《石油学报》2000,21(5):27-31
东营凹陷是东部陆相断陷湖盆一典型代表,其北部陡坡带特殊的构造背景,使沉积地层中各种成因的砂砾岩扇体极为发育,并成为勘探的重要目标.近几年,针对北部陡坡带6种成因的砂砾岩扇体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地震相模式研究,确立了扇体在同层沉积的平面分布、纵横向演化及剖面组合模式,并针对扇体的复杂性,总结了识别与描述扇体的层位标定、横向追踪、综合描述和预测技术及勘探方法,提高了该带的勘探效果,也为类似陆相断陷湖盆砂砾岩扇体勘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营凹陷民丰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沙三中亚段砂砾岩扇体类型认识的不统一,在工区26口取心井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及沉积物粒度特征等资料,对民丰地区沙四段—沙三中亚段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及深水浊积扇等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底部和沙三中亚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沙四下亚段中上部、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在各个时期均有发育,但规模较小。在识别不同层段砂砾岩扇体类型的基础上,综合民丰地区各时期构造活动特征、边界断层形态、气候条件、水体深度及湖盆的"敞-闭"状态等,分析了不同时期主要沉积相的沉积演化及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断陷湖盆演化过程中"板式高角度断层-铲式高角度断层"继承性控制的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沉积演化模式,旨在对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前陆盆地隆后坳陷区湖底扇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利用岩心、分析化验、钻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塔北轮南地区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T油组的湖底扇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富砂型湖底扇,其岩性以砾质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以及中粗砂岩为主,垂向上见鲍马序列,递变层理、块状层理以及变形层理发育,测井曲线则具有微齿化线型-箱型或钟形-微齿化线型的组合特征,地震剖面上对应于中强振幅高连续或中强振幅透镜状或短轴状地震反射,均方根振幅属性可见典型的下切弯曲水道。同时,识别出3种亚相、5种微相类型,其中内扇亚相发育补给水道和堤岸微相,中扇亚相发育辫状水道和水道间微相,外扇亚相发育远源浊积岩。区内湖底扇分布在南部坡折带之下,发育多条典型的补给水道,辫状水道连片展布,水道间零星分布。本区湖底扇具备滑塌重力流的成因机制,是西北部和东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堆积坡度过陡重力失稳下切形成补给水道,并经补给水道搬运堆积于深水环境形成的,其发育受到了前陆盆地幕式构造活动、古地貌以及物源供给等多个因素的控制,其中构造活动是湖底扇发育的诱因,古地貌影响其平面分布,物源供给则决定了湖底扇的岩性、物性和规模。  相似文献   

14.
塔中地区西北部石炭系已开发TZ10、TZ40等多个海相碎屑岩油藏,CⅢ油组(石炭系III油组)含砾砂岩段为其主要的产油层段。通过岩心观察、分析化验资料、测井及地震资料等对含砾砂岩段的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含砾砂岩段主要为细砂岩、含砾细砂岩,形成多期相互叠置的正韵律砂体,砂岩岩石类型以岩屑质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为主,成熟度中等;发育冲刷面、滞留沉积、平行层理、交错层理等层理构造;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以2段式为主,悬浮总体含量较高;含砾砂岩段灰色泥岩、褐色泥岩均有发育;泥岩微量元素反映出淡水、咸水古盐度特征;测井形态组合、三维地震属性均显示河道沉积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研究区CⅢ油组含砾砂岩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平原的分支河道、越岸沉积以及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及席状砂等多种微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河道的频繁侧向迁移垂向上形成了砂体的多期叠置,平面上形成了砂体的大面积分布,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寻找以河道砂体为主的岩性地层油藏是滚动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官屯油田孔店组一段碎屑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芯描述和岩芯样品的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及铸体薄片图像分析,王官屯油田孔店组一段枣Ⅱ,Ⅲ油组砂岩储层按砂质河道砂坝砾质河道漫流泥石流沉积的次序物性依次变差。依据孔喉类型与岩石组构间的关系可建立六种相应的储层孔隙结构模式,Ⅰ,Ⅱ类储层以颗粒支撑原生粒间孔和胶结物溶蚀孔隙型结构模式为主,Ⅲ类储层以溶孔-微孔复合型结构为主,Ⅳ类储层以填隙物微孔型结构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以来,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勘探发现了巨大的油气资源,但由于百口泉组砂砾岩内部结构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给油藏评价和高效开发带来了困难,需要对砂砾岩体的沉积成因和建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运用建筑结构要素层次分析法,对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的建筑结构进行了解剖。通过对82口取心井1 922 m岩心的详细描述,提出了以岩石粒度、沉积构造、颜色和颗粒支撑方式等4种属性为主的多属性岩石相命名方案,在百口泉组砂砾岩中识别出227种岩石相类型。依靠岩心、测井和地震信息,在研究层段划分了11级沉积界面。与11级沉积界面相对应,划分了11级建筑结构要素,重点对与岩石相和沉积微相对应的建筑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以第9级建筑结构要素为基本单元,通过地震资料约束下的连井对比,刻画了黄羊泉扇和夏子街扇的沉积体系演化过程,认为黄羊泉扇和夏子街扇百口泉组皆为一套砂砾岩粗粒沉积,都以河流为主要搬运动力,但黄羊泉扇沉积体系较短,具有更多冲积扇和洪积扇的特征,夏子街扇沉积体系规模大,更具有河流扇的特征。从百一段到百三段,随着湖泊水位上升,沉积体系从冲积扇和河流扇,逐渐退缩演变为扇三角洲。杂基含量低的中细砾岩是良好的储集岩石相,季节性河道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是有利的储集微相,百二段是油层最发育的有利层段。  相似文献   

17.
冲积扇的地震反射特征及沉积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许多断陷湖盆内,普遍发育水下冲积扇。这些冲积扇沿湖盆的陡坡分布,它们在地震剖面上具有独特的反射波特征。根据外形,可分为陡崖楔状反射、陡崖串珠状反射、平行陡崖空白反射及陡崖丘状反射等四种类型。每种反射类型和一定形态的扇体相对应。根据扇体在地震剖面上的几何形态并结合其它资料,可以分析冲积扇的油气圈闭类型和含油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东营凹陷箕状断陷盆地陡坡带丰深1和丰8井岩心的精细观察和描述,结合地震资料的分析,发现本区广泛发育了不同时期的砂砾岩扇体,主要类型有:冲积扇、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等。这些砂砾岩扇体伴随着断裂活动而产生,其岩性以分选较差的粗碎屑为主,夹在湖相暗色泥岩中,综合分析认为其具有重力流性质。在地震剖面上,这些砂砾岩扇体呈现出独特的多期次的叠置沉积特征,它们的形成受构造活动、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控制形成了这种陡坡带特有的反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方法,对莺歌海盆地D13区新近系黄流组大型海底扇逐级解剖,并通过多属性融合地震切片技术对海底扇内水道进行雕刻识别,利用地震剖面上的“平点”反射特征预测含气甜点。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大型海底扇为古蓝江三角洲再次搬运而形成,发育了自南东向北西依次退积的4期扇体,并识别出11期砂体,早期扇的顶部地层被晚期扇不同程度侵蚀,相邻扇砂体间纵向局部连通。②海底扇中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沉积能量强、高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海底扇水道中,扇体内发育串珠状、复合型、曲流河形等类型的水道,其中“大、厚、宽”的水道为厚层优质“甜点”储层发育区;③地震剖面上的“平点”反射特征可用于识别水道沉积中的含气甜点,莺歌海盆地D13区平点具有水道内部近水平反射、水道底面反射能量变弱、平点向构造低部位略倾斜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