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5·12汶川大地震3周年暨第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为配合防震减灾宣传及《汶川大地震冲击波》纪实文集的宣传,北京市地震局邀请首都多家媒体,专场举办北京市防震减灾工作集体采访活动,特邀《汶川大地震冲击波》作者代表讲述地震现场历险经历,并向记者和社区志愿者赠书。  相似文献   

2.
UED: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请你谈谈5·12一年来的感受。王明贤:5·12汶川大地震后,大家都觉得有义务要投入到这方面来做一些工作。作为一个公民,这是生命的意识,和整个民族的意识在起作用。但是我觉得还有另外一部分的意义,就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和建筑师要具体如何去做。不仅是作为一个公  相似文献   

3.
正宋春华Song Chunhua原建设部副部长时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1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在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今年5月12日在成都召开了"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大会致信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指导下,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国际社会开  相似文献   

4.
<正>5·12汶川大地震七周年,"逝者如斯夫,生者长已矣"。恩格斯有句名言:"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大地震灾害的惨痛教训时刻警示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普及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常识,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救互救能力。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公众普遍达成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首先需要从娃  相似文献   

5.
2013年,是汶川5·12地震巨灾五周年,同时也是青海玉树地震三周年,再联想到十年前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公共卫生事件——非典……面对这些有惨痛教训记忆的史实,面对它们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灾难史上黑暗一页的史实,我们该如何纪念:仅仅是因为树起了灾区的纪念碑就万事大吉;仅仅是召开纪念大会就以示重视;仅仅是复建了灾民的住区、建成了新城就抹去灾难的印迹?我以为绝不尽然.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是我国乃至世界灾害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为缅怀大地震中罹难的人们,提升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以及应对灾害能力,《城市与减灾》杂志社拟于汶川地震3周年、玉树地震1周年之际出版"汶川大地震专集"。  相似文献   

7.
白宇飞 《中国消防》2009,(12):42-43
时间飞逝,又是一年的五月。“5·12”这个让人铭刻的日子,让我们多了几分凝重。在这个日子,我们没有眼泪,有的只是一种力量,一种信念。为纪念“5·12”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我们走近那些难忘的日子,走近曾经带给我们无限感动的人。  相似文献   

8.
市县地震部门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县地震部门是防震减灾事业的组成部分,是防震减灾系统中的基础单元。汶川大地震后,如何确定和突出工作重心,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没有一次灾难不是以人类的进步作为补偿。时值唐山大地震40周年,汶川地震8周年之际,人们愈加深刻认识到地震对灾区民众造成的巨大心理冲击和持久的心理创伤。面对一次次地震灾难,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的严峻考验,我国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能力得到极大提升。"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心理援助是我国灾难救援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心理救助活动。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遇到范围如此广大的需要心理救助的人群,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组织如此强大的  相似文献   

10.
震后思震防震减灾重建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12"汶川地震给震区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让全国和全世界为之震惊.目前,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大规模的恢复重建工作正在顺利进行.此刻我们震后思震,辩析事实,厘清思路,对今后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多震的国度,遭受地震灾害在所难免,要认真总结我国(包括外国)在防震减灾和震后重建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加深对我国地震发生及危害的规律性认识,以提高应对地震灾害.尽量减少震灾损失的能力与水平,并在震后能及时评估、科学规划、尽快恢复重建,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贾宝印  白羽  陶忠 《山西建筑》2008,34(15):3-4
经过对宁洱地震的研究,介绍了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破坏现象和破坏特征,并分别对两类房屋的震害进行了分析,找出原因,最后给出一些建议,以提高这两类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formulates a conceptual basis for regarding earthquakes as a problem of social and economic risk which is part of everyday life, rather than regarding them as ‘acts of God’.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problem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are identified. It is argued that one should act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an earthquake rather than simply reacting to the losses it inflicts.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response of helical stairs as helicoidal shells in earthquake zones. The response of helical stairs under gravity loads was analyzed by both the membrane theory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The non-linear response of helical stairs, when subjected to UBC (Uniform Building Code) dynamic and static equivalent earthquake loads, were obtained using finite element models. These responses were compil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draw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helical stairs in earthquake zones.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that helical stairs are stiffer and lighter than regular ones.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防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奋斗目标是根据我国防震减灾以往经验和现有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和中长期地震灾害趋势;根据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要求做出的科学判断和决策,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防震减灾能力的具体要求,标志着防震减灾工作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5.
陈志军 《山西建筑》2009,35(23):53-56
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部分灾区的建筑震害的现象进行分析,为了防止建筑的整体倒塌,指出了结构设计中应重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希望引起建筑界同仁的共鸣,切实做好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2005年11月26日08时49分,江西省九江县与瑞昌市交界发生5.7级地震(后续简称九江-瑞昌地震)。微观震中位于29°41′N、115°44′E,宏观震中位于九江县港口乡(29°42′N、115°42′E),极震区烈度为Ⅶ度,受灾范围波及江西省九江县、瑞昌市以及湖北省黄梅县、武穴市。江西南昌市、九江市、彭泽县、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武宁县、修水县以及湖北省通山县、  相似文献   

17.
指出建筑结构的强震反应观测是地震动观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建筑结构强震反应观测系统布设的目的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就观测系统的构成及测点布设原则作了详细介绍,从而有助于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大地震,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沉重和太多的感动。如今,地震灾害已过去一年,地震荡起的尘土已渐渐落定,灾害给我们创下的伤口在逐渐的愈合,心中荡起的情感波澜已逐渐平复。痛定思痛,在这场空前的大灾难中,还有哪些我们需要汲取的教训?在这次大地震中,防震减灾工作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经历了空前的考验,特别是灾区第一  相似文献   

19.
季易 《山西建筑》2009,35(21):60-61
基于地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从土木工程的技术、管理、教育、研究方向等方面阐述了地震对于土木行业从业人员的启示,对今后土木的完善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从而优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芳 《山西建筑》2010,36(9):69-70,75
通过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针对多道抗震防线、防震缝、楼梯间、强柱弱梁、填充墙等抗震设计问题,对照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所规定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设计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和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