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内张性盆地的不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内张性盆地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盆地三维结构、断裂构造格架及其活动性、沉积体的发育、岩浆活动与火山岩的展布和油气的生成与分布等方面。这些特征都与大规模的拆离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精细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技术在腰英台地区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南长岭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二段Ⅲ砂组以三角洲前缘相为主要沉积特征,砂体较为发育,但砂体变化快,地层为砂、泥岩薄互层,地震速度变化快,圈闭类型主要发育构造[CD*2]岩性复合型隐蔽圈闭。采用层位精细标定、精细构造解释、层位自动追踪和变速成图等技术,落实了目的层构造形态和断层展布;采用地震属性分析和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技术,弄清了砂体的横向分布规律及其分布特征,为腰英台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断层的发育控制着断陷盆地的几何形态和沉积建造,决定了盆地的不同区带各有其沉积构造演化特点,并形成其特有的油气藏类型。沾化凹陷四扣洼陷区是受张性及张扭性应力控制的箕状断陷区,断裂体系及活动特征分析是对其沉积构造演化、圈闭类型及油气运聚规律研究的基础。洼陷区断裂活动从古生代持续至第四纪,多期断裂活动导致了断裂体系的复杂性和构造类型的多样性,基底断层的活动对四扣洼陷油气生成与运聚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其继承性活动又控制了盖层断层的发育特征。主要结合该地区的断裂系统特点,论述该地区断裂体系及其对四扣洼陷区油气运移与聚集成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A井珠海组发育潮汐沉积,以细砂、粉砂和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含有泥砾。根据A井岩心观察,按岩石学特征出发在珠海组识别出4种岩石相以及4种岩石相组合。据岩相类型和沉积构造特征,可从A井珠海组潮汐沉积内识别出2个沉积亚相和4个沉积微相,其中潮下带包括潮汐水道和潮汐水道侧缘,而潮间带则发育有砂坪及混合坪2种微相。描述了发育在珠海组的潮汐沉积构造及其微相组合特征,并预测出潮汐水道是砂岩储层分布和发育的最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Jake地区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体系分布规律,应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和方法,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Jake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将早白垩世进一步分为7个三级层序,确定了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Jake地区白垩系由于构造活动较为活跃,水深的变化造成快速的沉积相变,其中Abu Gabra组沉积类型由深水沉积变化为浅水沉积,由下至上依次发育扇三角洲-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Bentiu组沉积时构造较为稳定,垂向上从辫状河-曲流河演化为三角洲。  相似文献   

6.
利用岩心观察、录井及测井等资料,结合岩石粒度特征,对大民屯凹陷西部斜坡带沙河街组四段(Es4)沉积类型及其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发育浊流沉积和重力流沉积2种类型,沉积物多为强水动力下快速堆积;主要沉积相类型包括近岸水下扇、浊积扇、扇三角洲、湖泊共4种;Es4沉积早期构造活动强烈,物源主要来自于西部斜坡,发育为扇三角洲沉积和近岸水下扇沉积,中后期,受湖盆扩张影响,研究区主要发育滨浅湖-半深湖沉积。  相似文献   

7.
基于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及三维地震资料,研究涠西南凹陷流一段上亚段重力流类型、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流一段上亚段主要发育碎屑流、浊流和滑塌沉积3种重力流类型,碎屑流和滑塌沉积在研究区最为发育。碎屑流沉积据其岩性构成可细分为砂质碎屑岩和泥质碎屑岩,砂质碎屑岩以发育块状构造,见泥质撕裂屑、漂浮泥砾为典型特征;滑塌沉积塑性变形构造发育,既体现重力流沉积特征,同时还部分保留牵引流沉积特征。湖平面变化、物源体系、坡折带及沟源通道等耦合控制重力流沉积类型及分布,在研究区建立了北西物源三角洲-断裂坡折-侵蚀水道和西物源三角洲-同沉积坡折2种经典的重力流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8.
渤海海域古近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布与演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海域古近系为断陷盆地充填沉积,主要富砂沉积体系为三角洲,三角洲类型多样,其类型和平面分布明显受构造-古地貌和物源通道的控制,其中扇三角洲受凹陷断裂边界控制并分布于凹陷断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断陷挠曲斜坡,曲流河三角洲发育于沉积缓坡带.从沙河街组到东营组,渤海海域古近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有规律地发生变化:沙三段沉积时期构造差异活动强、地形高差大,沙三段以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为主;沙一二段及东三段沉积时期构造差异活动减弱、地形高差减小,造成扇三角洲数量减少、规模减小,辫状河三角洲数量增多、规模增大;东二段沉积时期构造活动主要为整体沉陷,造成沉积体系类型以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为主,仅辽东湾局部地区存在由走滑断裂引起的构造差异活动,形成了扇三角洲;东一段沉积时期发生大规模的整体构造抬升,湖区范围缩小,沉积体系类型以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为主.  相似文献   

9.
发育同沉积构造坡折带是断陷盆地的基本特征。根据对渤海湾盆地的凹陷构造发育特征与层序发育形式的研究,同沉积构造坡折带按成因可划分为两类:同沉积断裂构造坡折带和同沉积背斜构造坡折带。前者根据其平面组合特征划分为5种样式:帚状断裂构造坡折带、陡坡平行(断阶)状断裂构造坡折带、缓坡平行(断阶)状断裂构造坡折带、交叉状断裂构造坡折带和梳状断裂构造坡折带;后者据成因划分为2种样式:同沉积披覆背斜构造坡折带、同沉积逆牵引背斜构造坡折带。盆缘沟谷与7种构造坡折带样式的组合不但控制了层序低位域砂岩、砾岩体的发育及其展布方向,而且控制了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和油气的运聚特征,从而控制了岩性油气藏富集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单宝忠 《特种油气藏》2007,14(1):19-21,33
在区域构造、地层等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边界断裂样式、发育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其对盆地构造、地层发育、沉积体系、油藏分布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坳陷边界基底断裂演化程度的提高伸展量增大,相应的沉积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所决定的各项油气地质指标也随之优化。对于东部新生代伸展盆地,这可能是一个普遍规律,对盆地先期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八面河油田南区沙三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八面河油田南区沙三段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粒度分布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确认为一套三角洲相沉积。可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其内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远砂坝、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微相,并建立了该区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2.
孤南洼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孤南洼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沉积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地区构造演化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洼陷北部孤南断层的构造演化控制了整个洼陷沉积体系的发育。孤南断层的活动呈现明显的分段性和分期性,其东段的活动强度强于西段,整个洼陷北部构造活动强于南部,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断层活动较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强烈,并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沉积模式和准层序叠加方式。与断层活动分段性相对应,洼陷东部地区的三角洲及扇三角洲向潮盆推进的面积较小,而西部地区推进面积则较大。洼陷北部在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由于断层活动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正旋回准层序叠加方式;在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随着断层活动减弱,则发育正常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反旋回准层序叠加方式。  相似文献   

13.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以新生代为主要成盆期的大型板内裂谷盆地,断裂和裂陷活动是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主导方式,对含油气系统形成及其特征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数量众多、走向不同断裂的活动,形成多断块多断陷和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奠定了多含油气系统发育的基础。断裂幕式活动,引起沉积空间和湖盆范围周期性扩张与收缩,控制了生储益及其组合特征。裂陷中心从盆地外带向盆地中心迁移,使得盆地不同部分凹陷发育史不同,形成三种类型凹陷。不同类型凹陷的含油气系统特征明显不同,其主要生储盖组合时代、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作用过程、圈闭形成史和油气分布特点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垦东凸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揭示垦东凸起构造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在明确构造格局及油气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垦东凸起由前古近系潜山与古近系一新近系超覆、披覆构造层组成,在古生界、中生界潜山的基础上,由构造变动与沉积作用控制形成了多级次东西相间、南北延伸,且被多条断层切割的鼻状构造格局。受构造控制,该区油气也具有东西分隔、南北成带的分布特征。构造格局控制的连通砂体及断层分布决定了油气的运移指向;圈闭类型及其发育位置、断层发育特征决定了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成藏期断层活动强度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15.
新滩油田所在垦东凸起四面临近生烃凹陷,油气资源丰富,上第三系披覆沉积在中生界之上,馆上段为曲流河沉积,是主要含油层系,发育了构造,岩性及构造-岩性等多种油藏类型,断层发育程度,构造部位,储层岩性是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深水碎屑流沉积特征及其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深水重力流沉积为研究对象,综合测录井资料、岩心观察分析、薄片分析和定量统计,分析碎屑流沉积特征、总结沉积序列和探讨成因机制。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深水碎屑流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和泥流3种类型。砂质碎屑流沉积以块状砂岩最为常见,漂浮状泥质碎屑发育,单层厚度分布在0.24~1.10 m,平均厚度为0.55 m。泥质碎屑流沉积包含孤立块状沉积和与下伏块状砂岩成对产出两种类型,前者内部大量发育漂浮状泥岩撕裂屑及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后者富含漂浮状泥质碎屑与砂质团块,单层厚度分布在0.21~1.29 m,平均厚度为0.60 m。泥流沉积包含孤立块状沉积和与下伏块状砂岩成对产出两种类型,前者整体为泥质砂岩或砂质泥岩,后者内部可见漂浮状成层排列的毫米级泥质碎片,单层厚度分布在0.20~0.60 m,平均厚度为0.30 m。高浓度砂质沉积物或泥质沉积物搬运过程中环境水体卷入导致的流体转化是形成砂质碎屑流、孤立块状泥质碎屑流和泥流沉积的主要原因。与下部块状砂岩相伴生的泥质碎屑流沉积多为流体侵蚀成因或砂体液化成因;与下部块状砂岩相伴生的泥流沉积包含流体减速膨胀导致的流体转化和碎屑颗粒的差异沉降等成因。  相似文献   

17.
西北侏罗系煤成油研究中的煤田地质学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煤田地质学方法分析、研究了西北侏罗系盆地的煤沼沉积环境演化类型(以下简称煤沼演化类型),划分出:①没有发育湖相建造;②含煤建造上覆缺失湖相建造;③具有完整湖平面变化旋四层序的三种煤沼演化类型;研究了西北侏罗系含煤盆地,尤其是第二和第三煤沼演化类型的煤显微组分组成和烃源岩的成熟度特征.根据西北侏罗系含煤盆地煤成油田形成和分布规律,依据煤沼演化类型、盆地沉积构造背景、有机岩组成特征等条件,提出了天山及其以北和塔里木周缘和祁连山两侧山前的前陆盆地等同沉积构造活动性较强的盆地是西北侏罗系煤成油勘探的有利区域,发育第一和第二煤沼演化类型的盆地及其伊犁和三塘湖盆地没有找到煤成油田的可能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深层包括古中央隆起带、东部断陷带和西部断陷带3个一级构造单元,每个构造单 元又可划分为断阶带、洼槽带、斜坡带和单元间的隆起带,每个构造带由受断裂控制的多个 断背斜、断块组成;深层断裂体系由基底断裂、同沉积断层及局部小断裂构成。指出各构造 单元具有火山活动与构造运动双重成因机制,断裂与火山活动共同控制了深层的构造格局及 地层发育,也控制了火山岩相的类型与分布;断裂活动引起的或与断裂活动伴生的火山活动 导致火山物质对盆地的充填、改造或塑造盆地次级单元构造样式和盆地构造格局,使得不同 构造部位地层发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火山岩的特征表现为高位喷发,低位填充的特征,沿 火山口一带厚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王威 《中国石油勘探》2008,13(4):14-17,21,1
在对辽河断陷构造、沉积、储层等石油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发育的各类构造油气藏和非构造油气藏发育特点、分布特征等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在辽河断陷发育的油气藏类型可分为两大类7个亚类14种油气藏类型;并对其油气整体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后认为,辽河断陷油气藏分布具有广泛性、层次性和分带性特征,深层油气藏及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程度较低。指出了下步勘探工作应围绕洼陷带深层砂岩油气藏及斜坡带、凸起带的潜山油气藏展开,尤其应该重视各构造带潜山深部油气藏的成藏条件研究并进行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20.
陆相断陷盆地独特的地质结构决定了其发育多种成因类型的坡折带,控制了多种类型的隐蔽圈闭的形成与分布.南堡凹陷多凸多凹,存在断裂坡折带、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4种成因特征的坡折带类型,其分布受构造与沉积因素的双重影响,归根结底受长期、多期活动的断裂控制;坡折带控制了坡折砂的形成与分布,研究区发育断裂坡折砂、挠曲坡折砂、沉积坡折砂和侵蚀坡折砂4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它们受各成因类型坡折带控制,其有规律的分布构成了陆相断陷盆地坡折带控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