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淠史杭灌区水稻灌溉效益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家先 《水利学报》2001,32(9):0035-0040
水稻是淠史杭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现代农田灌溉和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产量不断提高,其增产效益显然是水利和农业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水利工程的经济分析,制定合理的水价标准,淠史杭灌区灌溉试验站按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和特别干旱年4个典型降雨年型试验分析灌区供水的灌溉效益。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并根据灌区历年降雨和粮食产量资料,按降雨频率测算各年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计算出灌区的农业供水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2.
应用动态水利经济学方法,分析计算韶山灌区工程1992-1995年供水成本。以供水成本为依据,剖析,评价水费征收现状,并对改革水费计征办法,逐步建立灌区工程良性运行机制提出探索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都江堰供水区渠道纵横交错使得岷江与沱江形成了一个不闭合流域,灌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频繁,使计算灌区内水资源量成为一个难题。摸清灌区内水资源情况才能更好地合理调配水资源,为灌区的工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保证。本文按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对都江堰供水区水源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表明,都江堰供水理论可利用水资源量为286.7亿m^3。  相似文献   

4.
都江堰供水区渠道纵横交错使得岷江与沱江形成了一个不闭合流域,灌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频繁,计算灌区内水资源量成为一个难题,摸清灌区内水资源的家底才能更好地为灌区的工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保证,合理调配水资源。按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对都江堰供水区水源进行分析计算,都江堰供水理论可利用水资源量286.7亿m^2。  相似文献   

5.
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建立灌区水资源需水计算的数字模拟模型,并对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以都江堰灌区为例,将灌区分为若干子区,分析该流域的供水能力、供需现状及供需发展情况。讨论各规划水平年水源工程和解决分区内水资源紧缺问题。  相似文献   

6.
1.灌区概况滦河下游灌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灌区.由于灌区供水面广量大,水费计收一直是灌区管理的难点。2003年以来,灌区进行了信息化供水管理系统建设,其中供水收费管理系统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运行供水收费管理系统,滦河下游灌区实现了水费收缴工作的"先付费、后取水",水费收缴率连续5a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利用产量与水分关系递推模型和多阶段供水决策模型,制定作物节水灌溉制度,并以晋中区冬小麦为例,使用山西省潇河灌区灌溉试验站的试验资料,通过分析计算,求得冬小麦三种水文年各种供水条件下的产量与供水时间。这些计算结果可试用于区域内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系统分析和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决策。同时该方法为灌区灌溉管理中进行灌溉预报、浇关键水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分析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制定的节水供水制度较一般的灌溉制度。可提高单位水生产量0.12~0.25kg/m ̄3。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宝鸡峡灌区水利产业政策、灌区概况、灌区水资源、灌区多目标供水的可行性、供水市场需求等四个方面的论证,分析了宝鸡峡灌区向农业、城市、工业等多目标供水的潜力。可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
就我国南方灌区供水水价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其基本思路、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南方灌区供水水价改革要与时俱进,以保证工程良性运行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由于瓦西干渠灌区工程状况差,且采取分割管理,造成上下用水不均衡,供水矛盾大,影响了灌区效益的发挥,这种现状在淠史杭灌区具有典型性。本文针对该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庞庄水库灌区用水优化管理计算机系统是为灌区优化调度而研制的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报告生成系统,辅助系统和人机对话界面等5部分组成。成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了实用性,科学性,灵活性等原则,也兼顾多数水库灌区的工作特点,做到了通用性。应用该系统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灌区河减少弃水量31.7%,多灌溉0.3万公顷次,并可增加水费收入5-1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引黄工程通水后,在供水区设立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用引黄置换超采的地下水开采量,实现供水区水环境的改善、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引黄工程的良性运营。  相似文献   

13.
李成振  孙万光  陈晓霞  徐小武 《水利学报》2015,46(11):1272-1279
针对有外调水源的库群联合供水调度常规方法存在的不足,在调水规则和共同供水任务分配方面进行了改进。在调水规则方面,提出了一种调水过程控制的双调水控制线法,该方法在调度图中引入上下两条调水控制线,两线之间形成一个调水启闭的"缓冲区",有效克服了单调水控制线法调水启闭频次过多的缺陷,易于实际应用。在成员水库共同供水任务分配方面,提出了一种附加调节系数的动态分水方法,通过与成员水库蓄水状态相关的调节系数对共同供水任务进行"二次分配",与常规分水方法相比,供水任务分配更加合理,有效降低了供水成本。在大连市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实例,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松溪供水工程概况及兴利调节和洪水调节过程,对121上水库进行计算,最终由兴利调节计算得出在保证下游河道内生态基流的前提下,水库的供水量,洪水调节的结果可以得出水库各种特征值,在此结果的基础上,可以作为确定坝顶高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衡量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因其影响因素多而在实际测算分析中遇到不少难题。以杭州市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为参照,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提出建议或措施。转变观念与加强技术观测力量,是南方丰水地区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成果准确性与可靠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引黄工程南干线通水后,合理分配调度各种水源,使长期处于超采状态的太原供水区地下水“休养生息”,从而达到供水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墨玉灌区是新疆南部古老的灌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腹地,干旱、风沙夏热冬寒是灌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灌区水资源非常缺乏,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要扩大绿洲面积,只有靠节水,目前渠道防渗是该灌区最常用的节水措施,而渠道冻胀破坏是影响渠道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合理的工程防渗、防冻胀等措施,控制工程造价.依据该地区地面气候资料,结合规范的规定,计算渠道的设计冻深,确定渠道设置防冻体垫层的临界水深,判断衬砌渠道是否设置防冻体垫层.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中,并网施工是最关键的一环。本文将实际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并提出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供大家在今后类似的工作中参考,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低水位运行”灌区是近年来在实际生产中自行发展起来的地表水灌区。论述其优缺点和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提出应尽快把这种形式灌区提到黑龙江省正式规划设计日程,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某中水头供水泵站的设计及泵组失电过渡过程的计算分析及技术研究,提出了解决泵站过渡过程满足规范要求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