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宁乡晒黄烟     
一、历史与现状宁乡晒黄烟大约起源于明末清初。据《宁乡县志》[清同治六年版·24卷]记载:“明万历年,征镇师旅多染瘴砺,独一营以食烟无恙,由是传遍天下……”。对种植状况有这样记载:“春初下种,春末栽,连山接岭,肥者叶大,茎高五六尺,叶连茎参差,膏可粘手,六月摘,夹以竹折,曝之,民多此业……。”这是湖南省发现的关于烟草最早的文字记载。说明宁乡是湖南省烟草种植最早的地区。宁乡晒黄烟不仅种植历史悠久,而且在很早以前就发展成为大宗名贵产品。“为宁乡土产外销之大宗。”  相似文献   

2.
芥菜,又叫挂菜,属十字花科芥属。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芥有数种:青芥,又名刺芥,似白菘,有柔毛。有大芥,亦名皱叶芥,大叶皱纹,色尤深绿,味更辛辣。……有马芥,叶如青芥。有花芥,叶多缺深,如萝卜英。有紫芥,茎叶皆紫如苏。有石芥,低小。”可见早在明代,我国芥菜就有许多的品种。据福安县志卷之七记载:“福安芥有二  相似文献   

3.
沙县晒烟     
沙县晒烟栽培历史悠久,据《沙县县志》清同治年初记载“烟属奢侈品其纳税故较他货为重然在沙之东北区如十四十五十七十八都皆以烟业而出大宗”“烟叶即芋叶有盖露机尾中卜秋烟等名制以丝人多吸食其骨用以种田夏茂者良出产一万六七千担运销顺(顺昌)将(将乐)延(南平)建(建欧)以及省垣收款十四五万。”解放初期沙县植烟面积6645—8761亩,年产烟叶10304~10902担,1952年以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逐年下降,至1980年种植面积只有480亩,年总产量仅有604.5担。  相似文献   

4.
一、棉花的溯源我国为世界主产棉国之一。有棉历史悠久。使用棉花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夏书》有“织贝”。《汉书》有“布帛叠之”记载。《书经》指出:“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书经集他》〈蔡沈( 1167—1230年南宋学者)注〉:岛夷。东南海岛之夷。卉,草也。葛越木绵(棉)之属。织贝。锦名。织为贝文。诗曰贝锦是也。今南夷  相似文献   

5.
葡萄卷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 研究概况葡萄是果树中感染病毒病最多的树种之一,病毒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截止到1996年,世界各地报导的葡萄病毒病有43种,其中危害比较大的主要有葡萄扇叶病(GFL)、卷叶病(GLR)、栓皮病(GCB)和茎沟病(GSP) 、铬黄斑花叶病毒(MARBURE)等5种。其中葡萄卷叶病是仅次于葡萄综合退化症(GFL)的一种世界性葡萄病毒病。由于不规范地频繁引种和长期繁殖,导致多种葡萄病毒病迅速蔓延,使各国的葡萄园受到严重的威胁。而葡萄卷叶病在几乎所有的葡萄园中都有发生,欧美主要酿酒葡萄品种感病明显。日本的无味…  相似文献   

6.
(续上期 )三、红色植物染料红色染料植物中有茜草、红花、苏木以及棠叶、山石榴等 ,以前三种常用。1 茜草茜草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红色植物染料。其别名有茹、茅、地血等。在《诗经》中已有种植茜草的记载。《郑风·东门之掸》 :“茹在阪”。《汉宫仪》注有“御园出茜 ,供染御服”等记载。茜素本身属蒽醌类媒染染料 ,《说文》曰 :“茜 ,茅也”。“茅 ,茹 ,人血所生 ,可以染绛”。郑玄释注《周礼》时列举的染草中也有茜草 ,说明自战国至秦汉时期茜草一直是一种很普遍使用的红色植物染料。在四川茜草种植的历史很悠久 ,应用很早。…  相似文献   

7.
某县志记载清末时代“岁时”所列食物录下: 元旦:设肴馔馄饨,自幼至长称觞岁谱注曰馄饨,一名不托,即今扁食也。然今馄饨与扁食分二种,而馄饨之名则甚古,杨子方言饼谓之馄或谓之饨,是两汉时已有此称,盖馄饨及面皮包饀之总名,故今之水饺,古亦通谓馄饨也。 立春:食春饼用葱蒜椒姜芥合切而食谓之曰辛盘。 《四时宝镜》立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四时月令》曰立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又《摭  相似文献   

8.
《美食》2023,(2):46-49
<正>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日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日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新的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相似文献   

9.
《酿酒》2014,41(5)
有关金祖酒的历史渊源,可从当地史料记载中清晰可寻:1985年,黑龙江省肇源县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编的《肇源县志》第四章“县城乡镇”,第一节“县城(肇源镇)”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荒务行局总理都尔苏奉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之命,为防止俄人在沿江开拓商埠,遍择沿江紧要处丈放街基,创设商埠之举.最后选定骆驼脖子“九龙镇守之地”为城基(今肇源城址).  相似文献   

10.
营养保健型佳蔬--荠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荠菜(capsellabursa-pastonsL.)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护生草、血压草、净肠草、香包草、荠荠菜、香善菜、田儿菜、雀雀菜、地米菜等。据考证,荠菜原产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开始有了文字记载。如《诗经·邶风·谷风》有句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篇》曰:“荠冬生而夏死,其味甘”。其栽培历史也很悠久。如魏曹植的《藉田赋》有句云:“好甘者植乎荠”。明陈继儒的四言诗曰:“十亩之郊,菜叶荠花,抱瓮灌之,乐哉农家。”荠菜在我国,可在露地或棚室分别于春、夏、秋、冬进行高效栽培,实现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中,素有重视丝织品质量和规格的优良传统。《礼记》上说:“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正是概括的说明。据《汉书》(卷廿四下)记载,姜太公为西周立法时,规定“布帛广二尺二寸,长四十尺为匹”。这为后代布帛规格订立了标准,汉魏一直沿用不变。唐代开始,要求“好不过精,恶不过滥,阔者一尺八寸,长者四丈”。后周则长阔都有了变化,幅阔定为二尺五分”,长四十二尺。宋承周旧,元代规定“段匹各长五托半之上(托的长度不明),依官尺阔一尺六寸”。明代规定织造缎匹,阔二尺,长三丈五尺。匹长有所缩短。清代按不同品种规定,内用各样袍衣缎纱俱阔二尺,长二丈或四丈不等;妆蟒织金唐锦、宋锦、官素平花闪缎、帽缎、蟒纱各阔二尺,长四丈二尺。自周迄清,数千年间,织品规格基本上仍沿用周制,虽然略有上下,但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2.
常见淡水鱼类下脚料的鱼头、鱼尾、鱼鳞、鱼子及鱼皮的烹调利用,在报刊上已屡有介绍。这里介绍的是几种一般不常用的下脚料。 一、鱼骨 鱼骨,系指一般常见淡水鱼的脊骨、肋骨等。《本草纲目》云:“鱼骨曰鲠,曰刺。”可用于熬胶和提取蛋白质,亦可用于食疗治病。对此,古代医书多有记载。如梁陶弘景《名医别录》:“(鲤鱼骨)主治女子赤白带下。”唐苏恭《唐本草》:“(鲤鱼骨)主治阴疮,鱼鲠不出。”宋大明《日华本草》:“(青  相似文献   

13.
紫菜     
紫菜属于红藻门、原红藻纲、紫菜目、红毛菜科、紫菜属,全世界有70余种,我国有十几种。 紫菜,又称“紫突”、“索菜”、“子菜”、“春菜”。《闽书》曰:“散生时正青,干时紫色”,故称“紫菜”。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已开始采摘食用野生的紫菜。利用菜坛养殖紫菜,最早见于宋代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9  相似文献   

14.
魔芋(Amorpnopnallus Vivieri Durleu)又称为蒟蒻,各地俗名为蒻头、鬼芋、蛇六谷、花梗天南星、南星、花麻蛇、铁芋等。属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2~3尺,源于中国野生(也有报导原产于印尼、斯里兰卡)。我国种植很早,大约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古书“开立本草”、“本草图经”、“纲目”均有记载。魔芋生长在山坡草丛与树林下阴湿草地上,具有巨大的地下扁块茎。我国四川、湖南、福建、浙江、湖北等都有丰富的魔芋资源。国内传统魔芋制品有魔芋干、魔芋粉、魔芋豆腐。目前在广西以魔芋为原料的工业和食品制品种类还很少。由于它的健美保健作用和容易种植,生长快等特性、是应该广泛开发的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是中国文化书籍中的特有一种,极有地方特色,也充满了各自的文化意识,而饮食文化的体现更为突出。象“宴会”的内容,就不乏其例,其中有列为“礼”者,有列为“俗”者,而所记载内容则是礼、俗两者皆有之。今以山东清末《宁津县志》(清光绪二十六年)为例,谈点读志印象,先录原文: (讠燕)会 乡人以齿为序,惟尊亲远宾高爵者则另序。今俗,(讠燕)会肴品通称为酒席。按:古无卓椅,皆席地而坐。故凡肆筵必先设席,今则置卓为筵,而仍称设席,亦仅存其名矣。若齿序另序 则犹孟子庸敬斯、须贵尊贤之义耳。顾常  相似文献   

16.
年夜,又叫除夜和除夕。即旧年将去的年三十。年夜是我国古老而隆重的节日,每逢年夜,都有许多俗事,通常人们把通宵不寐.称为“守岁”,把互相赠送物品,称作“馈岁”。然而,年三十夜晚最重要、最传统的一件俗事,当属吃“年夜饭”了。人们酒食相邀.全家聚之一堂.面对精美可口的年饭,一边举杯畅饮,尽情欢歌;一边回顾旧岁,憧憬新年。 “年夜”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大傩逐除,《论语》中有“乡人(大)傩,孔子朝服而立”的记载。《吕氏春秋·季冬纪》也记载说,前岁一日,众人击鼓驱疫病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汉张衡《东京赋》…  相似文献   

17.
苦荬菜又名苦菜,属菊科植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苦菜即苦荬,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其茎中空,折之有白汁,茎上之叶抱茎,开黄花如初蕊野菊,结子后有白毛随风飘扬,落地即生。”可见苦荬菜生命力非常顽强。从分布来  相似文献   

18.
2.4 豆酱及酱油2.4.1 汉代的豆酱及酱油关于汉代豆酱及酱油的文字记载,可以举出西汉史游《急就篇》、东汉崔实《四民月令》及东汉王充《论衡》。(1)史游《急就篇》中的豆酱史游是汉元帝时代的人,在其《急就篇》中有:“芜荑盐豉醯酢酱”的话。唐·颜师古注曰:“酱以豆合面而为之也。以肉曰醢,以骨为臡。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给豆酱的含义作了明确的解释,是古籍中以豆和面粉生产酱的最早记载,但这并不是生产工艺的记载,仅从文中“合”及“为”  相似文献   

19.
漫话胡饼     
胡饼,亦称胡麻饼,原是西域食品,早在汉代就传入中原,影响深远,流传至今,这是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 胡饼是什么呢?《释名》卷四·释饮食曰:“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氵互)心,亦言以胡麻著上也。”《释名》的第一种解释:“胡饼作之大漫(氵互)也”,“大漫(氵互)”,不详。今日学者  相似文献   

20.
马兰头     
马兰头是马兰的嫩叶,是人们春季常吃的野菜。马兰属于菊科“家族”,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略带红色,叶长卵形而尖,有大叶脉。茎头枝梢开花,浅蓝紫色,所以又名紫菊,也可供观赏用。明代李时珍说:“其叶似兰而大……俗称物之大者为马。”此外,还有马兰菜、鱼鳅菜、鸡儿肠等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