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东  范嗣斌 《城市规划》2003,27(B06):82-84
北京市中轴线核心区南起规划南五环路,北至北五环路,长度约25km,核心区宽度约1000m(图1)。中轴线的中段是北京旧城传统城市中轴线,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建筑艺术线,以此轴线为脊梁的北京旧城的总体布局和城市艺术赢得了各种赞誉。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以及面临2008年奥运机遇,城市面貌处于快速变化中,如何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筑创作》2005,(6):137-137
《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 进入21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北京城市建设改变了城市面貌,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确定空间形态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了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研究及方案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轴线概述 中轴线状况 1980年以后,首都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1983年国务院批准施行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肯定了北京“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建”的城市发展格局,确定了继续改造旧城的建设思路,北京的中轴线开始经受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脊梁。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都保护并发展了旧城中轴线的独特风貌。旧北京城中轴线从永定门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而经过50多年的变迁,今日的中轴线从南苑至奥体公园已长达25公里,是世界大城市规划建设中独一无二的精品。 北京城中轴线的规划思想,通过定线工作得到了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5.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外平房区问题的提出 划定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意义及问题 自20世纪新中国成立至今,关于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讨论和争议反反复复从未停止过,当然也正是在这些争议中,保护的思路逐步清晰.从建国初期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保护旧城,在旧城外建新行政中心方案被否定,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北京旧城城门城墙拆除,再到90年代末北京市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划定,2004年永定门复建,2011年北京中轴线申遗工程启动,可以清楚地看到北京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历程及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轴线是北京旧城规划设计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中轴线上具有文化内涵的场所有些已不能满足现代需求,且历史感日渐退化。以传统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广场为例,从遵循北京旧城整体布局的中轴空间营造、中轴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展示、历史场所氛围的塑造、多种功能需求的满足4个方面进行解读,探讨了城市中轴线场所有机更新在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地块的具体应用,指出渐进式"微更新"是旧城环境改造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王逸凡 《新建筑》2016,(4):120-123
北京城中轴线是中国传统建造智慧的结晶,包含了北京自建都以来多个朝代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信息,是古都文化的一个符号。2011年,北京启动"中轴线申遗"工程,在媒体、学者、民众间引发了一系列争议。针对中轴线申遗引发的争议,通过解读"真实性"的概念和其在旧城保护领域中的演化,探讨在旧城遗产保护中真实性界定的复杂性,提出旧城保护的真实性界定不能脱离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和现状的多元特征。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理念——面向2049探讨中心城区整体创造理念 一直以来,中心城区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核心,也是北京城市定位的集中体现,中心城区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旧城保护、空间布局调整等也是长期以来首都发展建设工作中的焦点问题.面对旧城保护与新区发展这个围绕着北京发展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矛盾,如何实现中心城区的有序发展仍然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金磊 《建筑》2021,(7):61-6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2035年要建设“文化强国”,其中守正创新是核心要素。2021年恰是中国营造学社创立者朱启钤最初动议且领导北京中轴线测绘工作启动80周年(1941~1944年),是测绘工作身体力行者张镈大师诞辰110周年(1911~1991年),是为北京旧城保护呕心沥血的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1901~1972年)。笔者之所以要列举这些内容,不仅因为北京中轴线文化亟待保护传承,还因为其城市与建筑艺术的意境亟待向公众普及。  相似文献   

10.
我们眼中的北京城市中轴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0月,AS&P建筑事务所接受了一份非同寻常的委托。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请我们提交一份有关北京城市中轴线城市设计的报告。一方面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另一方面也意识到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毕竟规划区域相当庞大,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且该项目提出的要求远远超过一般的标准。该项任务的重要性还不止于此。北京城市中轴线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最重要象征之一,聚集了诸多著名的重要建筑和场所,如紫禁城、毛主席纪念堂和天安门广场等。位于旧城内的中轴线长7.8公里,可作为历史的延伸。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中轴线向南、北…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中国的传统城市,对轴线的刻意追求和创造与整个城市的布局密切相关。即按照一个理想范本,不断探索表现集权统治和宗族礼法的城市中轴线系统,最终达到美学上的高度一致与和谐。北京传统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建设的集大成者,初步形成于元大都时期,经明清两代的发展建设并保留至今。其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以紫禁城为中心,以景山为制高点,两侧文物建筑众多,空间收放自如,景观变化万千。“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统领整个城市的中轴线,正是北京城市规划的精华所在。城市已迈入21世纪,我们必须认知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轴线在未来发展中的问题,立足于长远的、整体的和具某种理想色彩的战略设想,广泛借鉴国际经验,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和长远的矛盾。这正是此次进行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之目的所在,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理想的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期待。世界上距离最长、最伟大的贯穿全城的7.8公里南北中轴线,曾给古老的北京带来无尚荣光;而今,纵横25公里的恢宏的北京城市中轴线,必将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多的梦想。 ——编者北京城市中轴线既是传统的轴线,更是  相似文献   

12.
北京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是中轴线的重要组 成,与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共同构成中轴线的遗产本体。中轴线 园林绿地是北京老城历史累积叠加形成的具有生命的历史文化遗 产,对北京传统中轴线申遗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研究传统中轴线 遗产区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厘清了不同时期园林绿地在有形要 素“位置与格局”“建筑与景观”和无形要素“功能与传统”三 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得出中轴线园林绿地的五大历史遗产 价值。结合中轴园林绿地的历史遗产价值和保护现状,提出传统 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磊 《住宅产业》2011,(5):24-28
北京旧城是我国历史性城市的典型代表,被誉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其北京传统中轴线(南起永定门中心点,北至钟楼的中心点,全长7.8公里)更称作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本文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研究了北京中轴线的演变史,探讨了加大传统中轴线保护的思路与方法,旨在为启动北京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城市设计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旧城是世界城市史上的“无比杰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后结晶”。目前,北京旧城在城市快速发展中虽已遭到一些破坏,但还保留有大量的文物建筑群、大片的四合院民居和园林等,基本保持原有平缓开阔、严整有序的空间格局。因此,北京;日城的保护与发展一直得到海内外多方面人士的关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系)自1946年成立以来,在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垂范下,几乎没有停止过关于北京旧城保护的研究工作。历届清华师生付出了艰苦努力,进行了大量工作。我本人也是自1950年回国后就开始投身北京的规划建设。1979年,在北京什刹海…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路珂 《城市规划》2003,27(4):37-44,51
北京旧城传统城市中轴线作为北京旧城总体布局的核心 ,在北京市的历次规划中都是保护和发展的重点。本文从轴线的概念出发 ,运用文献、实证和比较的方法 ,指出北京城市中轴线区别于其他城市轴线的特征为 :第一 ,城市轴线在不同的尺度层次上存在等级的秩序 ;第二 ,在每一个尺度层次上都自北面发端而向南延伸。通过对中西方都市轴线发展过程的分析 ,从对称、方位、方向、功能、延伸、层次几个方面归纳了中西方城市轴线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发展首都壮美秩序重振北京古都风貌吴良镛要把北京建设好,把旧城保护好。这就要从加强城市设计,提高新建筑的创作两个方面加强引导!旧城的保护工作要保护历史遗留下来需要保护的文物建筑。从项目上看,有故宫、景山、北海、天坛……内容固然不少,但从绝对数量上看已并...  相似文献   

17.
研究背景 北京中轴线(图1)是北京城市格局中最值得保持、最富有原创精神的城市建设基准.在新时代背景下,亟待创造出既能够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又能够显示21世纪国际化大都市格局的中轴线.现实状态下,沿中轴线方向建设的新的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中心,与旧城中轴线体系共生.  相似文献   

18.
《建筑创作》2003,(3):106-110
城市空间总体规划。延续北京城已有的旧城中轴线,运用现代空间处理手法强调中轴线北延长线,通达奥运公园中心区B-1区北部的升旗广场和人工湖。北五环路以北,奥运森林公园内(C-2区)。中轴线上的人工山为城市中轴线塑造了新的高潮与终结,突出反映首都北京的新时代、新发展和新风貌。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第61条"旧城整体保护"第1项规定:"保护从永定门至钟鼓楼7.8公里长的明清北京中轴线的传统风貌特色".应当说,这是抓到了保护北京旧城的重中之重.但中轴线上的"传统风貌特色"几经变化,应当具体分析.为此,笔者仅就有关内容试为述略.  相似文献   

20.
钟鼓楼地区是北京城市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是最敏感的地区之一。新中国建立50年来,中央和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发展,成功地扩建了天安门广场,兴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因此,钟鼓楼这一段中轴线能否保护、建设好,不仅仅是这一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