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对配电网重构带来诸多影响,使含DG的配电网重构难以用传统模型来描述。为了充分发挥DG对配电网的有利作用,将DG视为可调度设备,建立了以网络开关组合、DG注入功率、DG位置为控制变量的配电网综合优化重构模型,采用量子进化算法(QEA),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模型进行求解,降低了配电网的有功损耗。采用IEEE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电力市场中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力市场体制中,分布式电源(DG)一般由用户所有,具有削峰、紧急功率支持等诸多作用。在电力市场的背景下,为了使得配电网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最大程度的得到优化,将DG视为可调度设备,将DG注入功率作为优化变量,加入配电网重构综合优化的过程。提出把DG注入功率、网络损耗、效益分配按电价转换成综合费用,以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提出的改进量子进化算法(IQEA)进行求解。该改进算法采用改良策略,提高了搜索效率,结合基于环路的量子坍塌策略避免了不可行解的产生,提高了重构效率。采用IEEE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双碳”目标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系统,造成了系统运行成本过高、弃风量过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碳交易机制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系统动态重构方法。首先,将垃圾电站以分布式电源的形式接入配电系统,改善系统能源分布结构,提升配网系统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其次,分别引入碳交易机制和需求响应,构建考虑碳交易机制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动态重构模型;再次,利用二阶锥松弛的方法简化非凸条件,降低求解难度;最后,基于改进后的IEEE33节点配电网模型进行验证,分析了所提方法对系统总运行成本、弃风量以及节点电压等因素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碳交易机制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系统重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系统总运行成本和弃风量。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以其清洁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接入配电网中,但是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所以本文主要考虑了DG与负荷的不确定性对主动配电网重构的影响。针对DG与电力负荷的不确定性,通过信息熵与场景划分法相互结合,根据负荷曲线将负荷划分为多个场景,并且以Wasserstein概率距离指标对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的场景进行划分。提出“无重复”的环路编码与初始种群生成策略,提高了优化效率。建立基于有功网络损耗期望值的多场景配电网重构模型,最后使用改进的烟花算法对制定场景的重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
需求响应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给主动配电网的运行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为此本文从各类需求响应行为的特征出发,构建了考虑需求响应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针对价格型需求响应,利用消费者心理学原理和价格修正系数来描述经济因素所引起的需求响应不确定性,进而利用不确定参数和范数约束条件来表示非经济因素对需求响应的影响,从而更精细化地刻画了价格型需求响应的不确定性并能够引导用户更好地参与需求响应;然后针对激励型需求响应,构建了可中断负荷与可激励负荷的融合机制及其相应的机会约束来减小负荷峰谷差;最后本文以运行成本和多种需求响应成本的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计及多种系统约束和需求响应约束条件,建立了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结合算例分析证明了本文所提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实际配电网的负荷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使得配电网重构难以用传统的模型来描述。为此,提出根据负荷变化的模糊特性,建立以供电质量最优和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的模糊化多目标配电网重构模型。采用量子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提高配电网络的经济性和供电质量;计算过程中采用支路前推回代法得到通应度函数的模糊区间,并通过区间评价函数进行模糊区间的比较来衡量方案的优劣。采用含分布式电源的IEEE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计算,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考虑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配电网重构这一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差分进化和模拟退火混合算法来进行寻优计算.首先,建立了以系统功率损耗、电压偏移度和负载平衡度为目标的DG配电网重构模型;然后,在传统差分进化算法中的交叉过程中引入了线性递减权值策略对其进行改进,进而加快了算...  相似文献   

8.
线路发生故障或出现功率缺额时,配电网需快速切除部分负荷以保障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有源配电网分层分区精准切负荷方法:首先定义电气距离,结合社区发现方法将配电网划分为若干子区域;其次,建立以用户满意度最大和全网需求响应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子区域内安全运行、用户响应意愿等约束的有源配电网本地切负荷模型,并采用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算法对该线性模型进行高效求解;最后,基于事件触发机制思想构建有源配电网多区域协调控制架构,利用有限通信资源实现区域内/区域间切负荷信息的有效交互与精准执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切负荷方案相比,所提切负荷方法不仅能够改善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系统电压水平、减少切负荷成本、提高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满意度,还可以缓解配电网多层级通信传输压力,提升复杂配电网切负荷方案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配电网重构是配电系统优化运行的重要手段,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投资,只需改变内部开关状态就能达到降低网络损耗,改善电能质量等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配电网静态重构模型,指出多目标重构普遍做法,然后将当前动态重构时段划分方法分类,列举了当前重构中对分布式电源出力等不确定因素的处理方法,接着分析了各种重构算法的优缺点,最后指...  相似文献   

10.
合理利用需求侧资源是延缓配电网规划和促进风电消纳的有效方式之一,但需求响应的不确定性会对配电网规划产生重要影响。为分析该影响,首先,针对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不确定性,引入了分时电价机制下的用户响应模糊模型,阐述了用户响应率误差的变化机理。然后,基于用户响应模糊模型,建立了考虑需求响应不确定性的配电网模糊可信约束规划模型;针对传统模糊模拟结合确定性潮流在校验可信性约束时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内嵌增量潮流配合模糊模拟的遗传算法,降低了模型的求解难度。最后,建立了配电网潮流越限风险评估指标,用以评价需求响应不确定性对配电网安全性的影响。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模型和算法能有效提高配电网规划的安全性,降低由需求响应不确定性引起的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越限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反映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问题,建立负荷均衡度、系统网损及电压质量协调最优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重构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理论,将含DG配电网多目标重构问题转换成单目标优化问题。鉴于传统蝙蝠群体易聚集于局部极值,导致早熟,将混沌优化以及自适应调整策略融入到蝙蝠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多目标蝙蝠优化算法,并提出利用其对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重构模型进行求解,选取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通过算例验证所提算法的良好实用性和适应性,并且验证所提模型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Bender's分解的含DG配电系统网络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含分布式电源(DG)的配电系统网络重构算法,用于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由DG构成孤岛系统以实现关键负荷的不间断供电,同时保证这一过程中整个配电系统网损最小。基于Bender's分解技术,该优化过程被分解为容量和重构2个问题:容量问题用于解决DG给定时孤岛系统最优供电容量的确定;重构问题用于在孤岛确定后对整个系统网损进行优化。重构问题的开关 — 网损相关因子反馈到容量问题,实现整个网络重构方案的优化。由IEEE 33节点系统和PG&E 6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考虑需求侧响应(DR)和智能软开关(SOP)的配电网重构策略.首先,构建了配电网重构下的DR和SOP模型;然后,综合考虑网损费用、弃风费用、弃光费用和开关费用,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构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多时段配电网重构模型;接着,通过大M法和二阶锥松弛将配电网重构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网络重构中反映负荷的不确定性并考虑负荷间的非独立性,用正态分布反映单条件负荷的不确定性,并用相关系数反映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流过电源点的负荷的置信区间并进行安全评判.在考虑多条件负荷的不确定性时,可以将其转化为多个单条件正态分布负荷的叠加.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将安全检验有机地加入到启发式优化算法的各个步骤中的网络重构方法,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在满足安全要求前提下获得最优网络重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的反映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重构的问题,本文建立网系统网损、负荷均衡及电压质量协调最优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重构优化模型,能够比较实际、科学的反映配电网网络结构调整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用自适应权重系数法,明确各目标函数的权重组合方案,将含DG配电网多目标重构问题转换成单目标优化问题。鉴于传统萤火虫算法具有容易早熟、过度依赖控制参数的缺陷,提出了FA算法与变邻域搜索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并利用其对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重构模型进行求解,选取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通过算例验证所提算法的良好实用性和适应性,并且验证所提模型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能源技术在配电网领域的发展,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配电网的研究成为热门。与传统配电网相比,含DG的配电网会出现弱环网和非PQ节点,而传统潮流计算方法只能解决PQ节点和辐射状网络。为解决配电网接入DG后重构的问题,采用叠加定理解决开关倒换过程中产生的弱环网,同时改进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使得接入DG的节点可以正常参与潮流计算。同时结合纵横交叉算法(crisscross optimization,CSO)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优势,提出混合算法(crisscros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CPSO)优化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问题。仿真部分是以典型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为例,在考虑DG接入方式为PI节点、PV节点和PQ(V)节点的情况下进行仿真,结果证明了配电网合理的接入DG后,可以起到降低网损和提高电压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涛  王倩  谭又宁 《电力学报》2012,27(3):199-202,206
分布式电源因其独有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在电力系统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对配电网络的运行控制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了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重构,采用了一种适合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重构的改进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建立了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辐射状运行判定依据。最后对IEEE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表明本文所用的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在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配电网重构中,综合考虑网络经济性、电能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等因素,通过基于模糊满意度的多目标处理方法将多目标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将精英策略思想引入到万有引力搜索算法中,并采用此改进引力搜索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以IEEE 33标准节点系统为例进行网络重构,仿真结果表明,多目标重构后系统的网损有较大的降低,同时节点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也得到提高,从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比其他算法,所提算法有效避免了结果陷入局部最优解,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且具有较强的寻优性能。  相似文献   

19.
杨承再  何希定  符少华  冷开先  李可 《电力学报》2012,27(3):186-188,198
重点研究了基于简化策略简化策略的二进制编码的遗传算法编码规则,引入退火的罚因子设计动态罚函数处理约束条件,由此建立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络重构优化的数学模型。算例研究表明,可以快速有效地得到配电网络重构的全局优化方案,降低网损,提高运算效率。同时本文方法对其它领域最小生成树问题的求解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