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小燕 《绿色包装》2023,(3):179-182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促进城市包装艺术快速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现代城市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除了具备艺术特征之外,其公共性、参与性是区别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正是基于这一特征,公共艺术在环境教育功能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要想实现这一功能,需要在设计、施行阶段将艺术形式、环境价值结合起来,起到教育、宣传的作用;需要在设计、实施阶段将公共艺术和环境教育结合起来。我国的公共艺术起步晚,城市的公共艺术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王锡金 《包装工程》2021,42(6):359-362
目的 探究现代公共艺术对传统纹样的应用方向与路径.方法 从现代公共艺术的具体内涵开始,结合现代公共艺术的设计主旨与方向,总结了现代公共艺术存在的无法兼顾城市设计和城市文化表达等问题,引出传统纹样融入其中所呈现出的展现地域特色和文化的重要价值意义,然后从文化、审美和可读性等层面展开具体的融合策略研究,探索两者的相互借鉴与促进,总结可行性发展策略.结论 公共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体,而传统纹样是文化领域的突出代表,两者的融合与共促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审美基础,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富文化内蕴的社会环境,还能够进一步凸显城市的独特地理环境、社会精神和文化内蕴,创新公共领域和空间,实现艺术美化城市环境和艺术引导城市生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装饰画是一门题材十分丰富,表现技法独特多样,具有很高审美内涵的艺术品种。制作装饰画是一项很有创意个性的工作,它强调内容与材料的完美结合,十分注重工艺制作,尤其是现代装饰画,几乎无所限制地利用人类创造一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从传统的木、布、石到现代的陶瓷、金属、塑料、光电都成为装饰画的物质载体。与材料应用相适应,装饰画的制作包括绘画、雕刻、锻铸、粘贴、镶嵌、编结、磨漆及计算机设计等多种表现手段,而相应的在设计与工艺材料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诸如重彩、沥粉贴金、喷绘、布贴、毛织、木雕、嵌石、陶艺、树酯或金属浮雕、漆画、电脑等各具特色的装饰画。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城市中发挥了不可思议的作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人们追求精致的精神生活的体现,越来越多的人会希望在城市生活中随时可以感受艺术的氛围、赏心悦目的艺术空间,这也反映出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所具有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吕杰 《包装工程》2002,23(5):73-74
装饰画是一个笼统含糊的概念,绘画及图形的装饰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美术创作和设计领域中。装饰画可以体现出绘画性,也可表现为图形,还也可应用为设计。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公共艺术承载着精英文化价值,延续了古典主义艺术承载的文化价值取向。近年来,随着卡通形象对公共艺术领域的影响,平民化的公共审美价值也开始进入了公共艺术的价值范畴之内。随工商业时代的发展,主流的传统精英文化逐步与流行文化形成互补,古典主义美学价值观和大众美学价值观的碰撞,在丰富了社会文化形态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阶层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卡通艺术是中世纪之后从与传统艺术的对抗中产生的,现代以来又以流行文化的面貌出现。卡通形象介入公共艺术,使其审美价值开始转向平民社会,扩展了公共艺术的参与性。本文通过国内外的卡通形象介入公共艺术的案例,分析卡通形象公共艺术文化的受众对象、心理因素、表现形式等,梳理了当代公共文化价值观的扩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沉寂后,多伦多市的公共艺术在 2019年终于重启,发布了公共艺术愿景规划——《多伦多公共艺术战略(2020-2030)》。该战略提出多伦多公共艺术未来发展设想,并展示了多伦多渴望成为该领域引领者的抱负。多伦多市希望以十年战略行动打破当前该市公共艺术发展的陈规,带来城市新的文化振兴和社区繁荣。本文以战略规划和政策条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多伦多公共艺术发展进程,分析了其发展弊病。用早前的规划为参考,解读十年战略“创造力”“公众”“无处不在”三项核心内容。评价十年战略对解决公共艺术发展问题的有效性,同时与国际同行城市的公共艺术战略比较,衡量该市战略是否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在社会矛盾加剧的趋势下,全球创意工作者正在尝试创新城市实践。本文指出了多伦多应该反思十年战略如何回应其日趋多样化且复杂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8.
装饰画艺术作为一种装饰手法,对被包装商品的形象特征、品牌塑造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装饰画视觉图形语言对用户的心理认知、装饰画艺术对商品质量的体现、应用独特装饰效果进行品牌塑造等方面进行研究。更好的提升商品价值,吸引观者注意,引起购买欲望,从而达到方便快捷促销商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艺术是公共艺术在城市特定功能空间的重要手段,跨越了整个轨道交通的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使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逐步承担起国家倡导的大美育的社会责任。当今,在公共艺术尤其注重公众参与性、互动性的诉求下,将公众参与引入轨道交通设计,将开启轨道交通公共艺术创作领域的新路径。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自然之丝”主题段公共艺术计划为例,深入探讨艺术家引领公众参与创作轨道交通公共艺术的新模式,积极推动深圳城市营造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市民与城市的情感连接,增进交流,激发全社会的艺术创作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鲁娟 《硅谷》2012,(5):69-70
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导向标识准确迅速的传达环境信息,系统化的导向标识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之一。在深入了解导向标识系统的概念、分类和功能、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公共导向标识系统在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并研究分析武汉公共导向标识现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1.公共艺术所指与边界 在艺术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公共艺术(Public Art)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依托公共空间的艺术.这里所指的公共艺术是源于20世纪欧美国家兴起的艺术创作活动.受墨西哥政府资助壁画运动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把艺术活动作为一项缓解经济危机的手段,资助艺术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创作大量壁画和雕塑[1];60年代前后费城的"百分比艺术项目"(Percent for Art Program)与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和美国公共服务管理局发起的"公共空间艺术项目"(Arts in Public Place Program,国内多译为"公共艺术计划")延续并强化了公共艺术的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我国艺术创作者逐渐将城市雕塑、大型壁画等艺术形式称为"公共艺术".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我国公共艺术的话语体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成为愈发重要的问题。从微观、中观到宏观有三条相互依存的实现路径:通过数字介入增进公共艺术作品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增强人民的文化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扩大城市空间中数字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应用,加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数字化展示和传播;全新构建我国公共艺术数字化的话语体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3.
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舒悦 《包装工程》2016,37(12):93-96
目的研究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重要作用、功能特性和设计策略。方法在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基础上,提出地铁空间中交互性公共艺术最本质的功能特性,结合案例分析交互性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结论地铁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交流窗口,在数字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和交互手段逐步成为现代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未来的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应结合便捷交通功能和交互媒介功能进行综合考量,并结合交互空间模式、全信息艺术设计、交互媒体叙事和数字情感体验等设计策略进行创新探索,在吸引乘客参与更多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地铁公共艺术的科技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这一概念逐步闯入我们的生活领域.在其影响下现代媒体也日趋数字化,并产生了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这个新兴行业,它源于传统的媒体行业但也有属于自己的数字化特点,本论文着重对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公共艺术发展日新月异,社区中的公共艺术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在一些社区公共艺术实践中,出现了速成化、消费性与环境不吻合等问题。本文从人文与环境关怀、技术手法等角度重新审视公共艺术介入老旧社区更新问题,总结了公共艺术柔性介入老旧社区更新的三个原则,在这三个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公共艺术柔性介入策略,并结合相关案例论述其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国内80年代以后,城市的大发展、大建设进程加速,促成了作为城市"包装艺术"的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是随着现代城市化的进程而出现的,除了具有一般艺术特征之外,公共性和参与性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主要特征。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公共艺术在环境教育功能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实现这些功能,则需要在设计与实施阶段切实地将艺术形式与环境价值相结合起来。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起步较晚,城市公共艺术的相关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包装"城市视野下,及时探析公共艺术与环境教育功能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说明:设计对象是不同脂肪含量的俄罗斯鲜牛奶,为了强调品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在视觉形象设计里选了历史最悠久的俄罗斯传统木制工艺品装饰画,就是梅津装饰画。通过在设计里创新应用梅津装饰画的元素及把它们跟现代英文字体、自己画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剪纸艺术在现代各个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挖掘现代设计与剪纸艺术相融合的设计要素。通过查阅非遗保护相关的文献及专利,搜集研究现有的各个设计领域所包含的剪纸艺术相关设计与文献,并且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从现代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融合多媒体技术四个角度的对剪纸艺术的运用进行逐个案例分析,进一步明确简直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对剪纸艺术元素进行整理、归纳、运用,理出和现代美学的共同点。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立在当今仍具有现代设计中的美学构成要素,这是现代设计与剪纸艺术的“共通”处。保护非遗应从设计研究与应用角度深挖,遵循设计美学等专业基础理论并付诸实践,让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更加充分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公共标识是影响环境整体形象的要素之一,其作用是指引所有使用者正确使用设施,促进人与环境的交流更加顺畅。文中介绍了公共标识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分析了福州市公共标识标准化的现状,提出了推进其发展的对策,希望供相关人士参考,以提升城市的标识功能。  相似文献   

20.
音乐文化在以严肃音乐为主线的历史发展中,求新的脚步渐露尴色,以计算机、多媒体等数字化方式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学中正在蓬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音乐学科的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正在改变着传统音乐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最为明显的体现是,数字化音乐环境的不断完善,这为音乐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在音乐领域不断产生新的音乐学科类型,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音乐艺术创新的不断追求,人们开始另辟蹊径,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来探索新时期音乐艺术发展之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由此衍生的MIDI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和音乐艺术的结合除了可以帮助作曲家创作音乐之外,它几乎渗透到音乐艺术实践的所有领域,以促进具体领域的发展。本文即主要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对于音乐学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