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对推动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已有印刷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足,依据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有关产业竞争力的国家钻石模型,结合浙江印刷产业集群的特性,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机会、政府等六个方面对浙江印刷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分析提出了提升浙江印刷产业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剑  王树恩 《工业工程》2011,14(1):47-52
针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在研发中创新和模仿的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和模仿的博弈模型,分不同的时间区间计算出企业在创新和模仿策略下的收益,解出了企业创新选择的混合策略解,从而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并对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助推河南省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的核心路径便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当前,河南省数字经济整体规模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稳步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加速实施。同时,也面临数字经济规模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产业数字化转型速度较慢、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数字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数字信息技术对实体经济赋能作用不强等众多挑战。本文提出了因地制宜提升河南省数字经济规模、多措并举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用创新驱动推进数字技术应用、用龙头效应带动数字企业集群发展、探索提升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赋能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鹏远 《硅谷》2008,(8):139
产业集群是企业创新的有效载体,企业创新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的保证.因此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我省中小企业创新是一条既适合集群企业特点,又切实可行的创新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粉体技术》2016,(3):90-95
为了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国内重质碳酸钙粉体产业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的升级发展,结合创新驱动"质的增长"要求和市场应用的个性化需求等产业现状,研究重质碳酸钙加工装备大型化、工业生产技术精细化和功能化等技术创新方向,及重质碳酸钙的产品结构完善与企业优势重组等产业结构调整模式,提出国内重质碳酸钙企业应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产业技术创新路线与结构调整模式,打造出中国的产业品牌。  相似文献   

6.
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集群建设的突出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外先进制造业集群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产业发展阶段特点并针对基础产业、关键战略产业和前沿技术产业,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制造业集群及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梳理发展方向并提出不同类型制造业集群现代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路径。研究认为,基础产业集群应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集群智能化水平;关键战略产业集群应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建设重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与中试平台;前沿技术产业集群应打造环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生态圈,加大新技术的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7.
技术标准创新对制造业具有重要影响。技术标准创新是“辽宁制造”向“辽宁创造”转变的必由之路。创新的重点内容包括观念创新、质量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4个方面;基本思路是基于产业集群,以技术标准联盟为核心平台,以联盟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为基本手段,打造区域集群技术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8.
技术标准创新对制造业具有重要影响。技术标准创新是"辽宁制造"向"辽宁创造"转变的必由之路。创新的重点内容包括观念创新、质量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4个方面;基本思路是基于产业集群,以技术标准联盟为核心平台,以联盟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为基本手段,打造区域集群技术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新材料企业孵化机构是集新材料技术创新、初创企业孵化、企业金融和投资服务、货物仓储及物流、商业会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研发创新区、产业孵化活跃区和未来高技术企业起步区,其发展意义在于实现新材料领域创新人才、科研资源、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的高效整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后备企业,形成一流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但是我国新材料企业孵化机构存在区域发展不平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集群”概念越来越多地被关注。所谓产业集群,就是指众多企业围绕一类产品的产业链在相对集中的地域上集聚,以获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一种产业组织创新模式。它是作为提高生产力的商业环境以及区域竞争力和创新的决定因素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综合一体化物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冠新  代永立 《工业工程》2012,15(2):54-58,114
产业集群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石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其物流支持体系的发展相对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产业集群的物流服务企业的功能单一,服务质量跟不上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无法提供综合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本文从我国物流企业的历史以及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产业集群发展综合一体化物流的3种组织模式,并运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这3个交易维度角度对产业集群综合物流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产业集群的综合一体化物流服务网络的构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硅谷》2014,(2):I0015-I0015
正近日,宁夏科技厅新批准组建了20家技术创新中心,至此,全区技术创新中心超过100家,达到105家。这些技术创新中心主要分布在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其中工业领域33家,农业领域54家,社会发展领域18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宁夏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遵照市场运作机制、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基层技术创新组织,是推动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要基地,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科技平台。近年来,创新中心主要依托具有一定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以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化发展不同环节关  相似文献   

13.
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应用型IE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温州区域产业集群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特征,构建了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应用型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创新教学模式,阐述了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3个方面: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创新、面向区域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优化、支持创新学习的网络课程平台开发.  相似文献   

14.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是立足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高区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本文以滨州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例阐述了我市产业技术联盟工作,望与业内人士共勉。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建筑安装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创新对企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瓶颈、促进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安装为例,提出其在管理创新、运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褚盈 《硅谷》2011,(13):177-178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企业把握技术创新的本质和规律,在竞争中检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总结创新经验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策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减少创新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介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做简要分析,并提出完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产业,中国新材料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新材料产业集群也随之逐步形成。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呈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2种发展模式,即在政府主导的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内形成产业集群模式与企业由于资源、市场等原因自发形成的区域内的产业集群模式,其中新材料产业基地内生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产业集群日益成为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特别是各国政府,往往以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为手段,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区域管治。一般说来,创新型产业集群多出现在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及创  相似文献   

19.
正新材料基地召开《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专家评审会6月18日,新材料基地组织召开《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专家评审会。来自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创新战略研究室、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首先听取了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汇报,随后对《行动方案》提出了意见建议,就下一步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群发展与基地管委会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要追赶世界发达国家,必须加快发展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要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更多的高技术工业园区,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