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水利水电领域,我国建设了三峡等一大批世界瞩目的水利水电工程,但是在水利水电建设项目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关于资金管理方面就是一个热门的课题,随着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的问题也越来越被管理者重视,如何正确的管理好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资金,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越来越强调技术进步和管理的今天,水电水利建筑的施工也不例外,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每一项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都必然要和相应的技术相联系,同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本身的特点,其对技术及管理的要求也特别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以水利发电、防洪、农业灌溉等为目的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将会姗陕实施。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相当的影响。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目前,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等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识别、预测和评估,然而,对工程施工过程和运行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不足,不利于各项环境保护目标的制定和完成。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作者就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环境管理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袁博 《中国科技博览》2013,(27):397-398
边坡稳定性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而边坡的处理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工程作业人员不得不克服的一道难关。工程建设的安全运行与投资,甚至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都与边坡的稳定性息息相关。复杂的边坡地质结构使得其影响影响因素也有很多。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问题,其应对加固措施可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而采取各种加固方法,这样比采用单一的方法更加牢固,还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进而提高效益。本文简要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高边坡加固技术的种类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较为关键的一种施工技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的提升,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已经可以决定这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品质和质量的好坏。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初期,我国已经将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作为整个工程的基础,非常重视基础技术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我国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特点、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实施特点,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方法,提出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的目的、依据、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法,指出其环境监理要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资源利用率水平较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发展水利水电项目的空间较大,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争论制约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进展,但是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要想实现合理配置,满足水利水电在防洪中的作用以及解决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要求,仍然需要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这就要求在深入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具体的影响的基础之上,制定合理的水利水电发展战略,实现水利水电为人力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常旭  闫平 《中国科技博览》2014,(19):175-175
随着城市建设管理任务的不断加强,很多城市都加强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进而来提高城市环境管理的水平,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可以提高城市用水用电的管理状况,实现更大的生产目标。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和影响,所以城市主要的任务,就是在促进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要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使其形成协调发展的形式,并要加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方式,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提高工程建设的水平。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分析,探索其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边坡稳定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工程修建的可行性,影响着工程的建设投资和安全运行。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高边坡的加固和治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快速而又关键的发展时期。但是,如果在基础部分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必然会对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进地全面分析,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该文首先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技术特点,之后针对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相关建议及想法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利水电工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施工环节那就是大坝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工艺,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大对大坝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工艺的研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性能,让其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风险也同时出现,针对其除险技术本文研究了导致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对其的安全性评价、处置方案及应急技术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并且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抢险施工技术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基本阐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度过了用煤油取光的时代,用电代替了煤油或是蜡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电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比如,风力发电,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等等。本研究中,将对水利水电工程做详细介绍。会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工作过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与怎样控制施工成本,使工程效益最大化。在本研究中,将详细对其工程效益评估体系做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更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其不发生重大事故并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必要的研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关键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充分意识到施工技术重要作用的条件下进行写作的,对几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希望给读者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多目标开发的综合利用工程。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文章论述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已经和将要解决的一大批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并指出其将对水利水电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宾 《中国科技博览》2013,(23):485-48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深入研究,水利水电的筑坝施工技术也获得了显著的提升。现阶段,混凝土施工工艺已在我国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筑坝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而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已开始转变成现代化先进的混凝土筑坝技术。本文简要叙述了水利水电筑坝施工工艺的特点,并深入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碾压混凝土筑坝的施工工艺,以期为水利水电筑坝工程的建设提供强有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程,不仅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主要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强 《中国科技博览》2014,(10):202-202
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我国民生的工程,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并且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安全事故,这不仅仅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还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因此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者必须进一步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尽可能的消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以供有关认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水利水电工程在方便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并且对其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升高。但是受水利水电本身缺陷的影响,象投资量大、工期长以及较为复杂等,在工程建造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的质量问题,该文将围绕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展开一系列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电力与农业的大力支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对于确保电力供应与农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同时加大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的研究投入,从而使得大量的新技术得以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中,极大地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效率及建造质量。渗漏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施工缺陷,渗漏的存在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当做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渗漏问题的处理。本文将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渗漏现象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处理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