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易翠平  周素梅  潘艳艳 《食品科学》2010,31(10):129-132
采用胃蛋白酶对大米蛋白进行水解以改善其功能性质。结果表明,酶添加量7U/g(以蛋白质干基计)、pH1.5、时间5h、温度30℃时,胃蛋白酶对大米蛋白溶解性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水解后大米蛋白的乳化稳定性与乳化性分别为33.28min、0.456,高于大豆蛋白和鸡蛋清蛋白;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比未经过任何处理的大米蛋白分别提高了25.0%、82.4%;持水性和持油性为2.80、3.30g/g,是未经处理的大米蛋白的2.09、2.92 倍。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米蛋白质因较低的溶解度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受到制约,研究以溶解度为主要指标,采用不同温度的热处理、不同压力的高压微射流处理以及不同温度的冷冻研磨组合处理对大米蛋白质进行改性,同时考察其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起泡性与起泡稳定性。大米蛋白质经200 ℃热处理后,溶解度从4.4%提高到17.4%,乳化性和起泡性分别为原来的3.2,1.9倍;经100 MPa高压微射流处理后,溶解度提高到9.5%,乳化性和起泡性分别为原来的3.4,1.7倍;经 60 ℃冷冻研磨组合处理后,溶解度提高到34.3%,乳化性和起泡性分别为原来的4.2,2.3倍;但是3种方法处理后,乳化稳定性和起泡稳定性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大米蛋白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但较低的溶解特性限制了大米蛋白的应用范围,为提高大米蛋白的溶解性,该研究采用酸法脱酰胺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处理条件为料液比1∶25(g/mL)加入0.4 mol/L HCl 溶液,95 ℃水浴加热搅拌4 h,分析改性前后蛋白的溶解性、起泡及起泡稳定性、乳化及乳化稳定性、表面疏水性、持水性、持油性等功能性质,以及亚基分子量、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酸法脱酰胺处理改善大米蛋白溶解性效果显著,中性环境(pH7)中由0.58%提高至56.60%,碱性环境(pH 值为12、13)溶解性达到90.00%以上。pH 值为3、7 时起泡性、乳化性改善效果较好,起泡性分别由22.50%、80.40%提高至78.50%、151.70%,乳化性分别由4.4、6.6 m2/g 提高至14.3、16.5 m2/g,过度的水解也会导致表面疏水性的降低,进一步影响界面性质的改善效果。酸法脱酰胺改性对蛋白质的持水性、持油性改善效果不明显。改性后蛋白亚基分子量大幅度降低,主要分布在6.5~20 kDa 之间,有序的β-折叠结构转变成无序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蛋白微观结构由聚集变得松散,致密的球状结构变为不规则块状结构,表面由粗糙变得光滑。  相似文献   

4.
大米谷蛋白的碱致变性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江兰  常静  李传雯  康旭 《食品科学》2017,38(21):43-48
为探究强碱处理大米谷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差示扫描量热法、表面疏水性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脱酰胺分析等方法表征碱处理大米谷蛋白的结构变化,以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为指标表征其性质变化。SDS-PAGE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当NaOH溶液浓度大于等于0.08 mol/L时,谷蛋白发生完全变性,亚基明显降解,并且形成大分子聚集物;当pH≥12.0时,谷蛋白溶解度显著提高,pH值为13.0时溶解度达到80%;NaOH溶液浓度大于等于0.1 mol/L时造成大米谷蛋白脱酰胺,分子中谷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并且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和脱酰胺度具有相关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碱处理导致大米谷蛋白解聚,结构变松散;碱处理改善了大米谷蛋白乳化性和起泡性,以0.5 mol/L NaOH溶液处理120 min为最佳,过度碱处理会破坏谷蛋白乳化能力和起泡能力。碱处理改变了谷蛋白结构,从而改善了谷蛋白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使其有望在食品或相关领域中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热处理温度及时间对大豆分离蛋白(SPI)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将2%(W:V)的大豆分离蛋白(pH 7.0)在80,90,100℃下分别热处理15,30,60,100,180 min后,测定其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疏水性、变性程度以及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2%SPI经80℃热处理,除乳化稳定性有所下降外,其它功能特性无显著性变化;在90,100℃热处理1 h后,起泡性显著提高,但泡沫稳定性及乳化特性损失较大.因此,高温热处理适当时间,有利于SPI溶解性的改善.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起泡性与溶解性呈中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HCl对大米蛋白进行脱酰胺处理,比较了脱酰胺处理前后大米蛋白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及表面疏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脱酰胺处理过程中大米蛋白脱酰胺度和水解度均随反应时间增加而逐步增加,其功能性质均得到显著提高;中性条件下,脱酰胺处理4 h的大米蛋白溶解性提高了约7.86倍,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4.67倍和3.39倍;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在脱酰胺2 h后达到较佳,分别提高了5.92倍和1.92倍。此外,脱酰胺大米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发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对大米蛋白组分结构性质和乳化性质的改善作用。方法:以乌饭树树叶为原料制备蓝黑色素,以乌米饭中大米蛋白为研究对象,模拟乌米饭染色过程并分析染色前后大米蛋白结构性质和乳化性质的变化。结果: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可与大米蛋白形成二元复合物,导致色度L*值和b*值降低,复合物颜色向蓝黑色转变。色素—蛋白复合物溶解度增加,而持油性显著降低。利用圆二色光谱分析大米蛋白二级结构,发现其α-螺旋与β-折叠的相对含量下降,β-转角和无规卷曲的相对含量上升。当色素质量分数低于1.5%时,起泡稳定性升高,而起泡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降低。当色素质量分数高于1.5%后,起泡稳定性下降,起泡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升高。结论: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通过改变大米蛋白二级结构可改善其乳化性质。  相似文献   

8.
以山苍子提油后的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山苍子蛋白,以浸提p H、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考察因素,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山苍子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了山苍子蛋白的起泡性、乳化能力、持水能力等功能性质。结果表明:在碱液pH 11、料液比1∶15、浸提温度35℃、浸提时间60 min时,山苍子蛋白的提取率达到31. 03%,粗蛋白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为75%。山苍子蛋白等电点在4. 0左右,酸性pH范围溶解性较低,中性至碱性p H范围溶解性较高,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偏碱性pH范围较高,山苍子蛋白持水力在温度低于60℃时高于大豆分离蛋白。  相似文献   

9.
碱法与酶法提取大米蛋白工艺及功能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对大米蛋白的提取工艺和功能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大米蛋白的提取采用碱法和酶法分别提取。研究结果衣明.碱法提取大米蛋白的工艺条件为在室温下,用0.1mol/L的NaOH以1:7的同液比提取4h。提取得到的大米蛋白纯度达到90%,提取率55%。酶法提取大米蛋白的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为8,E/S为5%,液固比为3:1,酶解时间为4h。提取的大米蛋白提取率为40%,蛋白质纯度为45%。碱法提取的大米蛋白持水性、吸油性和起泡性优于酶法提取的大米蛋白,而酶法提取的大米蛋白的溶解性、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优于碱法提取的大米蛋白。两种方法提取得到的产品乳化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10.
苏现波  尚会霞 《食品科学》2016,37(17):115-120
以碱提酸沉法制备的马铃薯淀粉废水蛋白为原料,分别考察了pH值、NaCl浓度和温度对蛋白功能特性(溶解性、持水能力、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NaCl浓度和温度对蛋白的功能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等电点(pH 4.0)时,马铃薯蛋白表现出最低的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及起泡性,而泡沫稳定性最好。在较低NaCl浓度(<0.2 mol/L)时,蛋白溶解性、持水能力、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而高浓度的NaCl(>0.2 mol/L)对上述性质具有抑制作用;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NaCl浓度为0.4 mol/L时具有最大值。在4~80 ℃范围内,蛋白质的各项功能性质随温度的升高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溶解性、持水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在40 ℃时最佳,乳化性在60 ℃最佳。  相似文献   

11.
许钰芳  陆暄 《丝绸》1989,(9):41-43
在方型练槽中进行涤纶碱减量处理,工艺趋于稳定,它可针对不同织物的织造风格,使之达到仿真丝、仿麻、仿毛的效果。文中对影响涤纶碱减量处理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以玉米醇溶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加热和碳酸钠碱处理对玉米醇溶蛋白提取率和组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和碳酸钠碱处理分别使醇溶蛋白的提取率降低23%和37%.用反相色谱方法研究了加热和碳酸钠碱处理对玉米黄粉中醇溶蛋白组分的影响.图谱分析表明,加热处理可以使醇溶蛋白各组分的疏水性能和相对提取率增加.而碳酸钠碱处理未分离出疏水性强的组分.  相似文献   

13.
木材纤维是用于生产优质、高效的纸和纸板的重要造纸原材。文章列举了近年来我国造纸工业在木材制浆、碱回收、水处理方面典型生产线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李长龙  常桑  周磊 《纺织学报》2015,36(4):20-0
采用质量浓度分别为4、6、8、10、12 g/L的Na OH溶液对木棉纤维进行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碱处理对木棉纤维的表面形态、质量损失率、力学性能、浸润性能、热性能以及化学组成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可去除木棉纤维表面的胶质,是纤维素的净化过程;经过适当质量浓度的碱处理,木棉纤维的断裂强力、浸润性能均有所增加,但当碱液质量浓度增加到一定范围时,木棉纤维的断裂强力、浸润性能会出现下降;碱处理对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以蔗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碱性过氧化氢、乙酸溶液依次处理蔗渣获得蔗渣纤维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优化提取工艺,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及热重分析仪(TGA)对各处理阶段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处理时间为15min,液固比为30∶1、NaOH质量分数为4%、H2O2体积分数为0.8%、温度为80℃、碱处理5h,酸处理4h时,提取的纤维素纯度最高为92.8%。提纯后的纤维素仍保持纤维素Ⅰ型结晶结构,结晶度为68.7%;其最大热解速率时的温度为353℃。  相似文献   

16.
选用不同线密度和混纺比例的4种黄麻/棉混纺纱线,测试了黄麻/棉混纺纱线的拉伸性能、柔软性能和毛羽,探讨了碱处理工艺中NaOH浓度对混纺纱线拉伸断裂强力和毛效的影响,以及生物酶柔软处理对混纺纱线失重率、拉伸性能、柔软性和毛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黄麻/棉混纺纱线刚度大,柔软性较差,毛羽多;对黄麻/棉混纺纱线进行NaOH碱处理和生物酶柔软处理后,黄麻/棉混纺纱线的柔软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以可溯源性猪皮为原料,设计7组不同的工艺对猪皮进行纯化处理,通过观测体积变化、组织学观察,对猪皮内胶原纤维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检测分析废液中羟脯氨酸及总氮含量表征皮胶原的破坏情况,优化出猪皮的最佳脱毛碱处理工艺为滚酶脱毛-碱处理。研究表明:观测体积变化和组织学观察发现,处理过程中胶原纤维得到了充分地分离和松散,纯化猪真皮中不存在细胞及非纤维成分,有利于纯化猪真皮的医学应用。废液中胶原含量和非胶原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表明,最佳纯化工艺在充分松散胶原纤维的同时,皮内的胶原成分得到较为完整的保留。  相似文献   

18.
采用湿法成形工艺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纸,并分析了不同酸、碱处理条件对UHMWPE纤维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碱质量分数及相应处理时间的增加,UHMWPE纤维纸的抗张强度保留率呈现下降趋势,质量分数30%H_2SO_4和质量分数20%NaOH分别处理6 h后,UHMWPE纤维纸抗张强度保留率均在90%以上,处理48 h后,UHMWPE纤维纸抗张强度保留率保持在80%以上,且质量分数30%H_2SO_4处理48 h后UHMWPE纤维纸被氧化出现了羰基、羟基等活性基团,质量分数20%Na OH处理48 h后活性基团出现不明显,表明酸处理更适合做UHMWPE纤维纸的改性处理。  相似文献   

19.
克服苎麻类平针织物纵行歪斜的纱线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苎麻类平针织物产生歪斜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行碱处理试验,寻找能克服苎麻类平针织物纵行歪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Three protein sources, casein, soya bean and rapeseed concentrates, were subjected to alkali treatment (0.2 M, 60° C) for 2 or 6 h. The impact of these treatments on protein digestibility and on release of amino acids, especially lysinoalanine, was evaluated by an in-vitro enzymic digestion method with simultaneous dialysis of digestion products. The impairment of digestibility was higher for casein and soya bean concentrate than for rapeseed concentrate. Whatever the amount of lysinoalanine produced in each protein, it was poorly released by proteolytic enzymes. The rate of release of other amino acids was reduced by the treatments, but to different levels for each protein. Arginine and lysine were particularly affected. As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release of the target amino acids, the hydrolytic capacity of chymotrypsin was not specifically impaired, in contrast to that of trypsin for casein and of elastase for all protein sources. This technique was useful to evaluate quickly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on the digestibility of prote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