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基于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和金纳米颗粒(AuNPs)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抗原抗体的识别作用构建了Cd~(2+)的免疫检测平台。制备水溶性UCNPs表面修饰Cd-抗原作为能量供体探针,同时在AuNPs表面修饰Cd-抗体作为能量受体探针。抗原-抗体的免疫结合使得UCNPs和AuNPs发生FRET过程,引起UCNPs荧光猝灭;当检测体系中存在Cd~(2+)时,Cd~(2+)与UCNPs-抗原竞争性地结合AuNPs-抗体,从而抑制了FRET过程,荧光信号值随着Cd~(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范围为0.01~10 ng/mL,检出限可达0.01 ng/mL。将该方法应用于自来水样品中Cd~(2+)的检测,当加标水平为0.1、1、10 ng/mL时,回收率为98%~109%,相对标准偏差为3.4%~4.1%。  相似文献   

2.
基于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构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快速检测食品中四环素类药物。通过将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作为能量供体,金纳米粒子作为能量受体,建立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四环素类药物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通过荧光量的恢复量来定量游离抗原,得到体系中荧光的恢复量与四环素类抗原浓度(范围在1 ng/mL~100 n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检测到四环素类药物的最低检出限为0.1 ng/mL。同时,该方法可用于牛奶中四环素药物的检测。通过建立能够检测四环素类药物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为四环素类药物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稳定的方法,也为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运用于检测食品中更多的有害物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快速合成无标记核酸适配体(aptamer,Apt)模板金纳米簇(gold nanocluster,AuNCs),并以核酸Apt部分互补的单链DNA修饰的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结合,构建新型荧光复合纳米生物传感器.利用检测靶标与核酸Apt之间更强结合力,使已荧光猝灭的Apt-A...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了氧化锌@金纳米复合材料/玻碳电极(Zinc oxide@Gold nanocomposites/Glassy carbon electrode,ZnO@Au/GCE)传感器,对双酚A进行检测分析。方法 合成了氧化锌纳米花(Zinc oxide nano flower,ZnO)并在ZnO上面生长纳米金(Gold Nanocomposites,Au)制备了新型的ZnO@Au纳米复合材料。以ZnO@Au为修饰材料,采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构建了ZnO@Au/GCE)传感器。通过对缓冲液、ZnO@Au的优化,确定ZnO@Au/GCE的最佳工作条件,对双酚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ZnO@Au不仅导电性、稳定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可有效提高ZnO@Au/GCE的灵敏度。双酚A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分别在0.05~1.0 μmol/L和1.0~240 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21 μmol/L,加标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且该传感器重复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较好对常见干扰物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结论 ZnO@Au/GCE操作简便、快捷且准确度高可用于双酚A的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磁控双色上转换荧光法同时检测玉米和燕麦粉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与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含量。方法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油酸封端的核壳型上转换纳米材料,通过表面改性法和戊二醛法制备了表面分别偶联OTA、ZEN适配体的核壳型上转换荧光探针。同时制备了表面原位生长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作为淬灭剂。OTA、ZEN和适配体特异性结合后,通过磁分离后检测溶液的荧光强度值,从而实现OTA和ZEN的检测。结果 在最佳检测条件下,OTA与ZEN的质量浓度在0.05~500.00 ng/mL范围内与两种上转换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9和0.9972,对OTA的检出限为3.97×10-2ng/mL,对ZEN的检出限为3.11×10-2ng/mL,应用于玉米粉和燕麦粉中OTA和ZEN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1.7%~109.4%。结论 该方法检测灵敏度较高,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用于玉米和燕麦粉中OTA和ZEN的高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制基于上转换颗粒(up-conversion particles, UCNPs)和适配体探针的试纸条, 检测一次性纸杯热溶出的双酚A(bisphenol A, BPA)。方法 制备高发光效率的UCNPs, 对其表面进行氨基和链霉亲和素修饰并连接适配体制备荧光探针, 通过优化加样体积和硝酸纤维素膜(cellulose nitrate membrane, NC)种类成功组装试纸条。结果 未修饰的UCNPs粒径约为73 nm, 表面成功修饰氨基和链霉亲和素之后的粒径约为85 nm, 在测试样品体积为200 μL, 以Sartorius CN 140作为硝酸纤维素膜的最优检测条件下, 试纸检测范围为50~ 800 ng/mL, 最低检出限达12.5 ng/mL。该方法应用于纸杯溶出的BPA检测, 加标回收率在94.53%~103.78%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75%, 与国家标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本实验研制的试纸条检测一次性纸杯热溶出的BPA, 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时间短, 适用于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7.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是一种均相分析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基本原理,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在食品中各种安全危害因子包括真菌毒素、抗生素、重金属等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建立了一种灵敏、稳定的检测食品中含五元杂环磺胺类药物的方法。利用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作为能量供体,金纳米颗粒作为能量受体,构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通过荧光量的恢复量来定量游离抗原以达到快速检测含五元杂环磺胺类药物。结果表明,与抗体相偶联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和包被抗原的金纳米颗粒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荧光的恢复量与磺胺类抗原浓度(范围在0.08~100ng/mL)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71,可以检测到磺胺类药物的最低检出限为0.08 ng/mL。同时,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牛奶中,能够识别出含五元杂环磺胺类的药物,且操作简单、特异性好。基于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构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检测含五元杂环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方法可为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阳离子-π非共价作用力制备石墨烯-金纳米复合材料(graphene-AuNPs),研究基于该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建立电化学传感定量检测水样中双酚A的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EM),EDS能谱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同时制备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raphene-AuNPs/GCE),研究双酚A在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并将该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双酚A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结构稳定,分散无团聚现象,粒子尺寸大小均匀;所修饰的纳米材料电极对双酚A有明显的电催化性能,双酚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流响应是裸玻电极的6.3倍。在优化条件下,双酚A在浓度为5.7~570 ng/m L和570~2280 ng/m 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检测限为1.9 ng/m L(S/N=3)。将该修饰电极应用于水体样品中双酚A的检测,回收率在78.91~115.54%。  相似文献   

10.
为方便现场检测农产品中抗生素残留情况以及解决实验室检测样本量多时导致检测耗时长等问题,本文结合免疫层析技术和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研制了一种可快速定量检测豆芽中甲硝唑残留量的试纸。通过对抗体偶联pH值优化,标记颗粒粒径筛选,包被浓度的确定,在最优条件下制备了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试纸,该技术的方法检测限可达1.01 ng·mL-1,加标回收率为90.6%~99.7%,变异系数为3.5%~19.4%,检测时间为10 min。  相似文献   

11.
以磁性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作为捕获探针,免疫功能化纳米金作为信号探针,建立一种纳米金比色法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最适条件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可视化检出限为1.2×103 CFU/m L,紫外光谱检测结果在1.2×101~1.2×108 CFU/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0.519-0.043X,R2=0.978),检出限低至0.45 CFU/mL,各浓度梯度的批内变异系数在0.31%~1.30%之间。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接种到鸡胸肉上进行检测,其加标回收率在91.1%~108.7%之间,变异系数不高于7.4%,且结果与平板计数法一致。本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等特点,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罗倩  鲁迨  黄晨涛  石星波 《食品科学》2022,43(8):303-309
建立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吸附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比色传感方法特异性检测组胺的方法。利用组胺的双重作用,1)能与其适配体特异性识别,暴露AuNPs表面;2)多余组胺中的咪唑环结构能取代AuNPs表面的柠檬酸根离子,破坏AuNPs间的相互静电作用,导致聚集现象,进而引起从红到蓝的颜色变化,从而实现组胺的定量检测。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度计考察AuNPs的吸光度变化,得出比色方法的检测限为8.89 nmol/L,线性范围为50 nmol/L~1.2 μmol/L(R2=0.999)。同时,利用手机成像样品,并利用Image J软件分析各样品的红(R)、绿(G)、蓝(B)各通道的值,选用G/R作为检测信号,得出RGB方法的检测限为24.91 nmol/L,线性范围为150 nmol/L~1.0 μmol/L(R2=0.997)。此外,该方法对组胺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两种信号输出方式在水样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82%~102.27%、98.96%~102.89%;在鱼肉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77%~108.92%、88.96%~109.82%。本方法简单、快速、便携,尤其RGB方法无需借助精密仪器,即能实现现场即时分析样品的需求,以期该方法能推广于高灵敏监测动物源性食品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双酚A(BPA)的方法,本论文建立以胶体金为基础的免疫层析法(GICA)。首先通过BPA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然后利用正常的杂交瘤技术制备BPA的单克隆抗体,所制备的抗体经过辛酸-硫酸铵(CA-AS)沉淀法纯化后并鉴定为IgG2b亚型。胶体金是由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而制得,通过紫外扫描光谱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表明胶体金在530 nm有单一吸收峰、粒径约为30 nm。用其标记BPA单克隆抗体,制备金标抗体。本研究所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限为100 ng/mL,检测时间为10 min,交叉反应表明,试纸条和BPA的结构类似物双酚酸、任基酚和辛基酚无交叉反应,有良好的再现性。该方法能够方便、快捷、有效的检测环境中的BPA,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为BPA进行现场快速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基于生成胶体金的光学信号快速检测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在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柠檬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协同作用下,H2O2可还原氯金酸,并且在不同H2O2浓度下生成不同颜色的纳米金。通过肉眼观察生成纳米金的颜色,可以定性检测H2O2,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8μmol/L。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6μmol/L,检测线性范围为0.2~1 000μmol/L。对牛百叶中添加10,25和100μg/g的H2O2,经过简单的样品处理,其检测回收率可达到75.2%~82.5%,相对偏差小于13%。通过肉眼观察,对牛百叶中过氧化氢检测限可达到25μg/g。因此,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快速简便等优点,可用于各类食品或生物基质中H2O2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双酚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生产制造业中应用广泛,因其具有典型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对人体健康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引发社会密切关注,各种双酚A检测方法也纷纷建立.荧光检测由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备受青睐,在众多检测方法中脱颖而出得以迅速发展.该文介绍双酚A荧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食品中铅(Pb2+)污染的快速检测,该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Pb2+依赖型脱氧核酶(DNAzyme)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效应的“Turn on”型铅离子检测传感器。荧光猝灭基团BHQ1可以作为FRET受体猝灭EvaGreen的荧光。当Pb2+存在时,底物链的特异性切割反应可以减弱BHQ1对EvaGreen的猝灭效果,BHQ1随底物链的断裂而释放,远离供体EvaGreen,因此FRET效应减弱,供体EvaGreen的荧光得以保留。该研究利用Pb2+诱导的FRET效应的减弱及EvaGreen荧光信号的增强可以对铅离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当脱氧核酶臂长为15 nt~5 nt、EvaGreen浓度为1×、底物链与酶链的浓度分别为400 nmol/L与100 nmol/L时,探究了该方法的检出限及线性范围。该反应可在室温条件下3 min内完成,同时对铅离子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以区分不同的金属离子,并且成功应用于新鲜鸡蛋及自来水中的铅离子定量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6.79%~113.32%。该研究设计的“Turn on”型铅离子检测传感器可于室温条件下进行一管混反应,无需扩增,反应迅速,为检测食品中的铅污染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识别-纳米金显色的盐酸克伦特罗可视化检测方法。通过合成纳米金、适配体、适配体互补链以及适配体-纳米金探针和互补链-纳米金探针,利用纳米金的变色效应,构建了盐酸克伦特罗的简单、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当待测物中含有目标物时,适配体与目标物结合,纳米金呈现游离状态,在一定的盐浓度下,纳米颗粒发生聚集,纳米金颜色发生变化;当待测物中不含目标物时,适配体与适配体互补链互补杂交,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分别对适配体、互补链与纳米金连接的陈化盐浓度、适配体与互补链浓度、显色体系盐浓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盐酸克伦特罗在1~10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23x+0.362(R2=0.991),最低检测限为1ng/m L。对猪肝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3.5%~101.8%。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