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提取方法研究对栀子籽油品质影响,以提高栀子籽的综合利用率.采用压榨法、正己烷浸出法和丁烷亚临界萃取法提取了栀子籽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出油率、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主要不皂化物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丁烷亚临界萃取法出油率最高;丁烷亚临界萃取法得到的栀子籽油理化性质最佳;提取方法对栀子籽油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冷榨法、索式提取法、亚临界丁烷萃取法对接骨木籽油得率、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接骨木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索式提取法和亚临界丁烷萃取法3种方式提取接骨木籽油,参考国家标准测定其理化指标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利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3种提取方式中,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的得油率最高(28.8%),索式提取法次之(27.6%),冷榨法最低(18.8%);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得的接骨木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最低,碘值最高;3种不同提取方式所得的接骨木籽油脂肪酸组成相似,主要成分为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得的接骨木籽油的亚麻酸含量最高,为46.94%;3种提取方式所得的接骨木籽油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但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冷榨法与索式提取法。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对接骨木籽油的品质存在一定影响,亚临界丁烷萃取法对接骨木籽油有较高提取率,所得油脂品质较好,是提取接骨木籽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孔凡 《中国油脂》2021,46(6):15-20
以黑水虻幼虫为原料,分别采用压榨法、浸出法以及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黑水虻油,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压榨和浸出制油的工艺条件,并比较3种方法的提油率、黑水虻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压榨法提取黑水虻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蒸炒温度140 ℃、蒸炒时间30 min、黑水虻幼虫粉水分含量5%,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54.10%;浸出法提取黑水虻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出温度60 ℃、浸出时间5 h、料液比1∶ 5,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78.95%。3种提取方法中,浸出法的提油率最高,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的次之;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得的黑水虻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最低,浸出法所得的黑水虻油的水分含量最低,压榨法的水分含量最高;3种提取方法的黑水虻油脂肪酸组成变化不大,黑水虻油饱和脂肪酸中月桂酸含量最高,为16%~20%,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和油酸含量较高,分别约为22%和20%。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米糠油原油品质的影响,以米糠为原料,采用己烷(6号溶剂)浸出和丁烷(4号溶剂)亚临界萃取提取米糠原油,分析研究浸出和亚临界萃取两种提取方法对米糠原油的蜡含量、脂肪酸组成、谷维素含量、维生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有害成分及理化特性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亚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CO2萃取、超声波提取和压榨4种方法对茶油提取率、感官品质、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两种方法的提油率高,超过96%;提取的茶油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基本符合国标一级压榨成品油质量指标,可以省去现有的精炼工序;并更好的保留了茶油中VE、多酚、黄酮、甾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而亚临界萃取比超临界CO2萃取具有压力低、设备投入相对较小的优势,是一种高效益、高品质的茶油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6.
四种方法提取光皮木瓜籽油及成分分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与油脂》2015,(8):56-61
以光皮木瓜籽为主要原料,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亚临界流体萃取、低温压榨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木瓜籽油得率的影响,利用GC–MS分析了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木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相对含量,并测定亚临界流体萃取的木瓜籽油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木瓜籽油得率有显著性差异,得率大小依次为:超声波辅助提取(环己烷)>微波辅助提取(乙酸乙酯)>亚临界流体萃取>低温压榨。而且亚临界流体萃取木瓜籽油脂肪酸组成与其它3种方法有较大的差异,亚临界流体萃取的木瓜籽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6.61%,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88.75%,明显高于其它3种方法,且油脂中多酚、黄酮、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7.
运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酸枣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及工艺参数优化,对其主要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等进行品质分析;并将酸枣仁油按不同剂量灌胃给药,观察酸枣仁油对小鼠自主活动、直接睡眠、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睡眠潜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酸枣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粉碎过80目筛、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次数3次,酸枣仁油的提取率为26.77%;所制备的酸枣仁油品质优良,脂肪酸组成以油酸(41.65%),亚油酸(27.97%),硬脂酸(18.96%)为主,并含少量的棕榈酸(4.88%)和花生烯酸(3.29%)等;高、中剂量的酸枣仁油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缩短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对小鼠无直接催眠作用;但具有一定的改善睡眠功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索氏提取法、亚临界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对杜仲籽油得率、主要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亚临界萃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杜仲籽油的油得率分别为34.47%、28.42%、18.68%。索氏提取法得到的杜仲籽油过氧化值((0.087±0.002) g/100 g)和酸价((1.64±0.02) mg/g)最高,相对密度(0.87±0.01)和碘值((190.4±0.8) g/100 g)最低,提取的杜仲籽油品质最差;与索氏提取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亚临界萃取法提取的杜仲籽油表现出较好的产品特性。不同方法提取的杜仲籽油的颜色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杜仲籽油亮度最高,颜色最好。气相色谱分析三种方法提取的杜仲籽油的主要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以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为主,但各种脂肪酸的含量有所差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超临界CO2萃取法 > 索氏提取法 > 亚临界萃取法。经综合评价得出,超临界CO2法萃取法提取的杜仲籽油品质较高,如果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和工业化操作方便程度,亚临界萃取法也是杜仲籽油提取的一种新型绿色工艺。本研究为杜仲籽油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提取的葡萄籽油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后同一批次葡萄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法、微波辅助法、超声波辅助法、超临界CO2萃取4种方法提取葡萄籽油。分别从提取率、油品理化性质、脂肪酸组分及含量方面对4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葡萄籽油各脂肪酸组分、含量及提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率最高,达16.85%;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葡萄籽油理化指标均优于其它方法;其中超临界CO2萃取的葡萄籽油亚油酸含量最高,达70.54%。  相似文献   

10.
不同提取方式茶叶籽油脂肪酸及V_E组成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脱壳茶叶籽为原料,分别采用超临界CO2选择性萃取、压榨法及索氏法从茶叶籽中提取茶叶籽油,采用国标方法分析了不同提取方式得到的茶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VE组成。结果表明:采用三段式超临界CO2选择性萃取,不同萃取阶段得到的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存在一定变化规律,随着萃取压力及温度的升高,超临界CO2萃取出部分微量脂肪酸,包括:C14∶0、C16∶1、C20∶0,而这些脂肪酸在采用压榨法及索氏法提取得到的茶叶籽油中未检出。茶叶籽油中VE以α-VE为主,采用三段式超临界CO2选择性萃取茶叶籽油,VE主要在第一阶段被萃取出来,后呈逐段降低趋势,而且第一阶段茶叶籽油中VE含量高于压榨法及索氏法。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方法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丝瓜籽为原料,对丝瓜籽油的不同提取工艺和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溶剂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选用石油醚(b.p.60~90℃),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8(g:mL),提取温度为6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率为17.93%.超声波辅助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选用石油醚.超声时间为40min,超声功率为120 W,料液比为1:12(g:mL),超声温度为5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率为18.76%.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丝瓜籽油提取率高于溶剂提取法的提取率,并且比溶剂法提取的温度低、时间短,是一种短时高效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红树莓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超声提取、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红树莓籽油,比较三种提取方法对红树莓籽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成分、籽油中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究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酸值、皂化值、过氧化值低,碘值高,在红树莓籽油中检测出19种脂肪酸,占红树莓籽油总成分的98.22%,其中亚麻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9.98%和48.07%;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中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含量高,分别为97.37 mg/100 g和18.88 mg/100 g,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与超声提取和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有极显著性差异;超声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最强,只与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有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采用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红树莓籽油,籽油品质好,活性成分丰富,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14.
干制方式对红枣部分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鲜枣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对干枣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制方式对红枣的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有较大的影响;果胶、总酸、还原糖、总糖含量在干制后均有所下降;35℃干制时果胶降解量较大,还原糖、总糖、总酸含量下降幅度较低;干制方式对干枣的香气成分影响较大,不仅表现在香气成分的种类上,也表现在香气成分的含量上;在加热干制条件下采用相对较低的干制温度,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营养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损失.在本实验条件下,35℃干制为最佳干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梁秀媚  胡卓炎  赵雷  王凯 《食品与机械》2017,33(3):155-159,173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溶剂萃取法(SE)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SFE-CO2)提取芒果皮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3种方法提取的芒果皮精油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芒果皮精油共鉴定出80种化合物,包括萜烯类22种、非萜烃类8种、醇类19种、醛酮类8种、酯类14种和酸类9种。其中,SD法鉴定出化学成分49种、SE法鉴定出化学成分56种和SFE-CO_2法鉴定出化学成分59种。SD法提取的精油主要为低沸点挥发性的萜烯类;SE法提取的精油酯类、酸类化合物比例较大;SFE-CO_2对芒果皮精油的提取最充分,是较理想提取精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复合酶法提取酸枣仁黄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提工艺为对照,研究了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复合酶法提取酸枣仁黄酮新工艺。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酶解温度为40℃,酶解液初始pH值为4.0,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比为1:1,30U/g酸枣仁,酶解时间为5h,提取。复合酶工艺的酸枣仁黄酮提取率比传统水提工艺提高了54.67%。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不同茶树品种茶叶籽油及不同工艺条件提取的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茶叶籽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约为1.0∶2.4∶1.3,其中棕榈酸质量分数为14.11%~16.99%、油酸为46.33%~55.48%、亚油酸为23.17%~29.40%,3种脂肪酸质量分数在90%以上,且品种对其质量分数影响较小;28个品种茶叶籽油中均检测到17种脂肪酸,主成分分析显示硬脂酸、异油酸、十七碳酸、棕榈油酸为特征脂肪酸,其质量分数可用于品种鉴别;茶叶籽油4种提取工艺对质量分数1%以上的棕榈酸、油酸、异油酸、亚油酸无明显差异,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质量分数低于1%的脂肪酸肉豆蔻酸、棕榈油酸、亚麻酸、花生酸、二十二碳一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山嵛酸、二十四碳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相对质量分数影响较大,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溶剂法提取茶叶籽毛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茶叶籽资源,探索最佳茶叶籽油的提取方法,本试验以茶叶籽出油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茶叶籽油索氏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茶叶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索氏提取法,脱脂溶剂为正己烷、提取温度75℃、料液比l:12(g/mL)的条件下出油率为31.23%,出油率高,油质清亮;测定其酸价和过氧化值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表明索氏提取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可行,茶叶籽油提取率高,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