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镧系纳米材料将镧系元素与纳米材料相结合,具有大的斯托克斯位移、高表面效应、多发射波长、发射可调性和长发光寿命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疾病诊断、环境保护等方面,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镧系纳米材料在食品中的细菌、农兽药、重金属等方面检测的研究进展,并对镧系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基于分子印迹仿生识别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瞩目的研究进展。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一种特异性高、稳定性强的仿生识别材料,在食品复杂基质净化、痕量目标物富集、新型仿生检测方法的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表面分子印迹识别材料,不仅克服了传统分子印迹材料吸附容量低、识别位点不均匀、传质速率慢等技术缺陷,并将纳米材料的荧光、高灵敏等优良特征与分子印迹专一识别、广泛适用等特征相结合,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成果,详尽解析了各类纳米材料对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的提升情况,以期为纳米材料、表面分子印迹在分析检测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碳量子点作为新兴的荧光碳纳米材料,因优良的荧光特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制备简单、廉价无毒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荧光检测机制,并综述了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以促进碳量子点的利用与发展,为进一步保护食品安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逐步发展,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备受推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因具有快速精确,对样品及操作限制较小且检测成本低等优势,在工业、医药、材料、食品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对NMR在食品品质分析、食品掺假检测和食品中微生物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对氢质子驰豫时间的分析,实现对样品中被检测项目定性或定量的检测,该技术以其无损、快速、精确等特点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中得到初步应用。通过对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水分检测、微生物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掺假识别的研究进行阐述,以推进其在食品安全领域中更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云雯 《中国调味品》2014,(3):115-119
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种纳米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包括了重金属、农药、兽残、食品添加剂、环境激素和抗生素等。综述了现阶段主要的几种纳米材料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了纳米粒子在食品安全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升化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效果,相关检测人员或机构应基于现行标准、要求,全面梳理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等内容,以提升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结合相关经验,分析化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优势、应用路径、应用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微生物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代谢产物、自动化仪器、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举例说明了食源性病原菌免疫学、核酸探针技术、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一些应用,通过对比指出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是今后微生物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使得检测技术成为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基于生物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同时,由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交叉衍生而来的新技术,也已逐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该文介绍了FTA-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核酸探针、基质分子印迹、生物芯片、免疫层析、生物传感器等新技术,并对这些新技术的优缺点及运用前景,予以系统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0.
金纳米簇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荧光性、手性、模拟酶性能等优点,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尤其金纳米簇具有极佳的荧光性能,主要表现为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可调、光学稳定性高等优点。此外,金纳米簇还具有类似天然氧化酶的催化特性,相较于传统天然酶,其稳定性更高,因此被应用于传感检测。本文主要从金纳米簇的荧光性能和类过氧化物酶性能出发,总结了近5年金纳米簇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检测原理及应用,包括对金属离子、微生物和生物毒素、农药和兽药残留等其他方面,最后对金纳米簇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讨论,以期为金纳米簇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重大问题,食品中的多种污染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由于食品基质复杂且污染物含量低,难以直接对目标污染物进行分析,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是痕量污染物分析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兴起促进了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本文全面综述了近3年(2018~2020)基于碳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共价有机框架、聚多巴胺衍生材料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等新兴纳米材料的固相萃取技术、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样品污染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基于以上纳米材料的食品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快速、灵敏、特异性的食品安全分析是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亲和型电化学传感器结合了亲和受体的特异性识别性能和电化学换能器的高检测灵敏度、短响应时间以及易于小型化等优势, 在食品安全分析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 二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带来了新机遇。二维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其独特的电学、物理、化学特性, 为电化学信号放大和传感策略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综述了基于二维材料的亲和型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总结了常见的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维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中的应用及基于二维材料的亲和型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危害因子检测中的应用, 讨论了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 食品安全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 二维材料; 食品安全危害因子; 亲和检测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食品卫生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需要对食品进行杀菌处理。如何更大限度保持食品天然色、香、味和一些生理活性成分,满足现代人生活要求,一些新型杀菌技术应运而生,较传统杀菌方法,其有着无可比拟优点。该文主要介绍当今世界食品领域杀菌高新技术原理及其发展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快捷、精准、灵活和直观的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AIE)材料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荧光材料,该材料具有可调节的光学特性、良好的光学性能及较好的抗干扰性,并以背景值低、信号强度高的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四苯乙烯(tetraphenylethylene,TPE)是最具有代表性的AIE分子之一,具有合成简便、易功能化及优异的AIE效应等优点。本文对TPE类AIE材料的发光机制,以及近年来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和分析TPE衍生物在真菌毒素、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致病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激发新的研究思路和兴趣,推进传感技术的发展,促进TPE类AIE材料的多元化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影响到国计民生的稳定,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灵敏高效的检测技术来严格把控。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和便于推广等一系列显著的优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且在医学、环境及食品安全检测等各个领域内均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和主要类型,重点探讨了该检测技术在食品中农药、兽药、生物毒素及病原微生物四类有害物检测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生物芯片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这类问题的根除依赖于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生物芯片凭借高通量、高灵敏度、自动化、样品用量少和检测结果快速直观等十分明显的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广泛。本文简要综述了生物芯片的原理和基本制作流程,重点探讨该技术在检测病原微生物、有害物污染或残留、转基因食品和过敏原食品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指出目前生物芯片依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成为了分析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其中电位滴定法由于操作简便,特异性好,且容易自动化,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领域。本文简单介绍了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装置组成,重点讨论了其在食品中碘、二氧化硫残留量、过氧化值、酸价、维生素C、脂肪酸值等的测定中的应用,以期为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并促进自动电位滴定仪在国标方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无损检测为手段、食品为对象、典型案例为导向,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本文案例多取自国内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内容。共涉及12个具体技术, 其中包括了最新的太赫兹、近红外显微、高光谱等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原料安全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对比我国、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原料管理模式,分析各个国家原料管理模式的优缺点,为我国原料管理模式的完善提供建议。结果我国目前的原料管理模式以聚合物为主,单体和起始物为辅,该管理模式存在管理方式不统一、对于特殊材料不适用、行政许可申报压力较大等问题。欧洲采用单体管理模式管理其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原料。美国和日本则主要采用聚合物管理模式。结论现阶段我国并不适合采用单体管理模式,因此建议原料的安全性管理应采用聚合物管理模式;通过针对特殊材料建立特殊管理方式以及科学界定"新品种"范围等方式解决现有问题;同时建议加快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加强监管,以更好地管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原料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