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耐酸耐胆盐乳酸菌的鉴定及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发酵的酸奶中分离出2 株细菌,经16S rDNA分子鉴定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N1和Lactobacillusrhamnosus SN6,并对其生长曲线、产酸速率、耐酸耐胆盐能力进行了研究。L. plantarum SN1和L. rhamnosus SN6在2 h后进入对数期,16 h后达到稳定期,其OD600 nm值分别为8.47、7.43。L. plantarum SN1和L. rhamnosus SN6的产酸速率较快,pH值在8 h后就降到了4.2以下,48 h后降到3.3左右。L. plantarum SN1和L. rhamnosus SN6在pH 4的培养基培养16 h后,其相对OD600 nm值分别为49.29%、47.14%,具有较强的耐酸能力。L. plantarum SN1和L. rhamnosus SN6在0.3 g/L胆盐质量浓度下培养16 h后,相对OD600 nm值分别为57.7%、69.48%;在0.6 g/L胆盐质量浓度下的相对OD600 nm值分别为48.22%、29.56%,具有较强的耐胆盐能力。结果表明:L. plantarum SN1和L. rhamnosus SN6是生长性能好、产酸能力强、耐酸耐胆盐的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人源性的耐酸、耐胆盐的益生菌,利用含胆盐(0.2%)的5种选择性培养基(TPY、BHI、MRS、SL、乳酸杆菌选择性琼脂培养基),以溴甲酚紫为酸性指示剂,从婴儿粪便中初步筛选出42株耐胆盐的乳酸菌。根据菌株在pH5.0,4.0,3.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OD值的变化情况,筛选出3株具有较好酸耐受性的菌株。然后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测定筛选出的3株菌在pH 3.0条件下0~3h存活率的变化情况,筛选出对酸和胆盐耐受能力最强且最稳定的菌株经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能够作为潜在的益生菌菌株用于后期深入地挖掘其益生功能。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作为一种优良益生菌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对胃肠道的耐受性是其发挥生理功能的基本前提。乳酸菌耐酸特性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维持胞内外p H平衡,细胞膜组成变化,蛋白质、DNA损伤修复等;耐胆盐特性主要与自身的胆盐水解酶、表层蛋白有关。对于乳酸菌耐酸耐胆盐机制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本文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对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耐酸耐胆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作为一种优良益生菌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对胃肠道的耐受性是其发挥生理功能的基本前提。乳酸菌耐酸特性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维持胞内外p H平衡,细胞膜组成变化,蛋白质、DNA损伤修复等;耐胆盐特性主要与自身的胆盐水解酶、表层蛋白有关。对于乳酸菌耐酸耐胆盐机制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本文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对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乳酸菌,实验以抗人工胃液、胆盐中生长效率和细胞表面疏水性为筛选指标,对羊八井地区传统发酵牦牛酸乳中分离出的38株乳酸菌进行体外筛选。最终通过测定结果综合比较得出菌株编号为YBJ-3、YBJ-11、YBJ-15、YBJ-17、YBJ-30和YBJ-33乳酸菌的益生特性较好,其中4株乳酸菌抗人工胃液能力大于90%,在胆盐中良好生长。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编号YBJ-3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YBJ-11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YBJ-15为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YBJ-17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YBJ-30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YBJ-33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相似文献   

6.
26株分离自西藏羊八井地区传统发酵牦牛酸乳的菌株,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中18株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6株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2株为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乳酸菌的遗传多样性,并与其它地区牦牛酸乳中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比较,发现西藏羊八井地区传统发酵牦牛酸乳中乳酸菌多样性丰富,其优势乳酸菌株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四川红原、西藏羊八井地区传统牦牛酸乳中分离出的57株乳酸菌作为实验菌种,筛选出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方法:通过菌落拉丝法、硫酸-苯酚法的测定。结果:实验菌株胞外多糖产量在19.9591.08μg/m L之间,其中菌株代号为32-2、67-1、41-1和27的胞外多糖产量较高,分别为91.08、89.76、87.22、87.40μg/m L。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鉴定表明代号32-2菌株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代号67-1菌株为肠膜明串株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代号41-1菌株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代号27菌株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结论:为研究具有提高酸乳品质能力的发酵菌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传统泡菜中分离出的40株乳酸菌为对象,通过耐酸、抗人工胃液和抗胆盐试验,确定传统泡菜中具有良好抗性的乳酸菌,并使用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良好抗性乳酸菌的种属关系。试验结果表明,40株乳酸菌中编号MFR-28和MFR-30两株菌对人工胃液和胆盐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其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分别为85.21%和90.47%,在0.3%胆盐中的生长效率分别为11.84%和7.37%;经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MFR-28和MFR-30均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该研究筛选出的2株抗性干酪乳杆菌,可作为潜在益生菌进一步探索其生理功能,以期用于开发益生菌产品。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和耐酸耐胆盐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清除DPPH自由基和还原能力为指标,对实验室保藏的25株乳酸菌的菌体和无细胞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性研究;将抗氧化性强的10株乳酸菌,进行对模拟胃液酸度和肠道胆盐的耐受性研究,比较不同乳酸菌株的抗氧化和耐酸耐胆盐能力,为开发功能性乳酸菌食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不同属和同属的不同菌株的乳酸菌抗氧化能力和耐酸耐胆盐存在差异,且其抗氧化活性物质存在部位不同。比较发现干酪乳杆菌GL-2抗氧化性高且耐酸耐胆盐。干酪乳杆菌GL-2菌体浓度为109cfu/mL时,菌体和无细胞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7.22%、42.78%,还原活性分别相当于104.84、107.10μmol/L L-半胱氨酸;pH=3.0的酸性缓冲溶液处理2h后存活率均达100%,在改良MRS培养基(胆盐为0.5%(W/V))处理4h存活率为0.35%。  相似文献   

10.
以清除DPPH自由基和还原能力为指标,对实验室保藏的25株乳酸菌的菌体和无细胞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性研究;将抗氧化性强的10株乳酸菌,进行对模拟胃液酸度和肠道胆盐的耐受性研究,比较不同乳酸菌株的抗氧化和耐酸耐胆盐能力,为开发功能性乳酸菌食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不同属和同属的不同菌株的乳酸菌抗氧化能力和耐酸耐胆盐存在差异,且其抗氧化活性物质存在部位不同。比较发现干酪乳杆菌GL-2抗氧化性高且耐酸耐胆盐。干酪乳杆菌GL-2菌体浓度为109cfu/mL时,菌体和无细胞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7.22%、42.78%,还原活性分别相当于104.84、107.10μmol/L L-半胱氨酸;pH=3.0的酸性缓冲溶液处理2h后存活率均达100%,在改良MRS培养基(胆盐为0.5%(W/V))处理4h存活率为0.35%。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从青藏高原牦牛酸奶中分离的881株乳酸菌的H2O2耐受能力,从中筛选出了8株对H2O2具有较强耐受能力的乳酸菌,并对它们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O2-自由基的能力以及T-AOC活性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乳酸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都是活细胞体高于无细胞提取物;而在对OH自由基、O2-自由基的清除和T-AOC活性上恰好相反。菌株BX62、XS40和XM5在对自由基的清除中表现突出,在菌体浓度为109 CFU/m L时,BX62的活细胞体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33.53%),其无细胞提取物对O2-自由基的清除率同样最高(48.85%)。而在乳酸菌无细胞提取物对OH自由基的清除中XS40表现最好(52.12%)。此外,3株乳酸菌都具有较强的T-AOC活性。经16S r RNA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3株菌分别为Lactobacillus parplantarum BX62,Lactobacillus plantarum XM5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XS40。本研究从青藏高原牦牛酸奶中筛选的3株乳酸菌的确具有高抗氧化活性,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钙圈法对来自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区、四川阿坝、甘孜理塘的牦牛酸奶样品的菌株进行分离筛选,采用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测定筛选菌株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抑菌活性;考察筛选菌株上清液对蛋白酶的耐受性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确定细菌素种类。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6株菌(编号为A1~A2及G1~G4),其中菌株A1~A2被鉴定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菌株G1~G4被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G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20 mm,且对蛋白酶不耐受,表明该菌株产细菌素,对常见抗生素敏感,经细菌素基因鉴定证实,该菌株产肠球菌素A和肠球菌素P。综上,菌株G3可作为产细菌素益生菌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3.
耐胆酸盐、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乳酸发酵制品和发酵菌剂中分离纯化获得了25株菌,通过显微镜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反应和石蕊牛奶试验证实其中10株为乳酸菌。进一步比较了这些菌株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is,Lactobaccillus bulgaricus的胆酸盐耐受能力以及对牛奶中胆固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多数乳酸菌可耐受低质量分数(0.1%)的胆酸盐,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牛奶中的胆固醇含量;但在含有质量分数为0.3%胆酸盐时,只有少数乳酸菌对牛奶中降胆固醇的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耐酸能力强、能耐受人体胃肠环境在肠道中存活的乳酸菌菌株。方法对采集自内蒙古地区牧民家庭中45份传统乳制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和和纯化,共分离出104株乳酸菌,并进行形态观察、碳水化合物代谢分析、16S r DNA序列分析、高通量耐酸性优良菌株的筛选和人工胃液耐受性分析等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到8株耐受人工胃液极佳的乳酸菌,经鉴定这些菌株为4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WHH727、WHH730、WHH777和WHH1118)、3株Lactobacillum fermentum(WHH734、WHH778和WHH868)和1株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WHH729)。其中,耐受人工胃液最佳的是L.fermentum WHH734,经p H为1.5的人工胃液处理2 h,存活率在86.32%,经p H为2.5的人工胃液处理2 h后,存活率为96.85%。结论菌株的分离鉴定以及高耐酸性菌株的筛选,对我国益生菌资源的保藏和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甘肃藏区牦牛酸乳中5株性状优良乳酸菌间进行组合发酵筛选,得出最佳发酵组合,并进一步对其发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Q4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G4为最佳组合,且其发酵性能优于单菌,即在冷藏期间,组合菌株Q4-G4所发酵的酸奶的抗后酸化能力增强,活菌数(大于109 CFU/m L)、黏度(7.48.61 Pa·s)均大于单菌株且变化幅度小,产香能力增强、风味更佳,胞外多糖含量(129.28 mg/m L)显著高于单菌株Q4、G4(p<0.05);与商业发酵剂YO-MIX300的发酵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合菌株Q4-G4可以作为混合发酵剂投入到酸奶的工业化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以酸奶中乳酸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在酸奶的加工贮藏过程中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对乳酸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酸奶加工过程中可加入1%的食盐和5%的海藻糖,并且可适当提高脂类和蛋白质的含量,在酸奶装罐前应将其pH值调至4.0左右,将成品贮藏在2℃~7℃环境下,以求最大限度的保持酸奶中活乳酸菌的数目.  相似文献   

17.
赵岩 《中国酿造》2013,32(5):35
从传统发酵的酸菜汁中分离筛选到10株产酸能力较高的乳酸菌.通过形态特征、菌落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分析可知,其中3株为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3株为植物乳杆菌,3株为短乳杆菌,l株为乳酸片球菌.并对其中4株代表菌株做了生长曲线和产酸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红薯液、牛乳为原料,发酵制得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的红薯酸牛奶;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1∶1的比例3%的接种量接入原料中,结果表明:红薯液与牛乳以5:5混合、发酵温度39℃、发酵时间12 h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