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细支卷烟燃烧锥落头倾向的影响因素,采用自行研发的卷烟燃烧锥落头倾向测试仪和测试方法,对细支卷烟燃烧锥落头倾向进行评价,分别从单因素角度考察了细支卷烟烟支单支质量、卷烟纸助燃剂含量、烟丝含水率和烟丝中梗签含量4个因素对细支卷烟燃烧锥落头倾向的影响规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考察了4个因素对细支卷烟燃烧锥落头倾向影响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①细支卷烟燃烧锥落头倾向随烟支单支质量减小而急剧增加,随卷烟纸助燃剂含量增加而有较大程度的增加,随烟丝含水率的降低而明显增加,随烟丝中梗签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②所考察的4个因素与细支卷烟燃烧锥落头倾向线性关系显著,烟支单支质量对细支卷烟燃烧锥落头倾向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卷烟纸助燃剂含量、烟丝含水率、烟丝中梗签含量。③在某品牌卷烟生产过程中借鉴上述研究结果,适当提高烟支单支质量,卷烟燃烧锥落头倾向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3.
为探究异地配送烟丝特性对C牌号细支卷烟物理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重点就配送含水率及烟丝结构对细支卷烟物理指标及卷烟自由燃烧速率的影响进行考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配送烟丝含水率对烟支硬度有显著影响且呈负相关性,整丝率对烟支吸阻和硬度有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性;随卷烟含梗量的增加,烟支吸阻和硬度呈上升趋势;卷烟自由燃烧速率受卷烟含梗量和含水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卷烟自由燃烧速率=11.9-0.806×卷烟含梗量-0.319×含水率。 相似文献
4.
5.
6.
目前细支卷烟燃烧锥掉落率偏高,达到了5.1%的掉落率。通过对制丝工艺和卷接工艺的优化和改善,主要包括对卷烟机削减圆盘、卷烟机回丝量、送丝风速的调整,分析结果表明,对细支卷烟燃烧锥掉落率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削减圆盘宽度>削减圆盘深度>卷烟机回丝量>送丝风速,其中削减圆盘宽度和削减圆盘深度有显著的影响。综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削减圆盘宽度和削减圆盘深度的最佳数值分别为16mm和2mm。按照最佳削减圆盘尺寸进行调整后,有效减少了燃烧锥的掉落率,使掉落率下降至0.5%,并对烟支主流烟气、物理指标和卷烟感官质量进行了验证,调整和改进措施并未对烟支的物理、化学和感官质量产生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8.
为研究烟丝形态特性与细支卷烟填充密度均匀性的关系,测定烟丝的结构分布(长丝率、中丝率、短丝率等)、形态参数(长度、宽度、卷曲度)等指标,并根据前述数值对烟丝总体形态进行表征,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烟丝形态特性与烟支填充密度均匀性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通过求取模型最优解以寻求烟丝结构的最佳调控方向,并进行生产验证。结果表明:再造梗丝宽度设定为0.8~1.0 mm时,与实际生产符合性较好,且中丝率、短丝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再造梗丝的宽度符合性;烟丝的总体长度、总体宽度、总体卷曲度、中丝率、短丝率与细支卷烟填充密度均匀性系数的回归方程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再造梗丝掺配比例为2%~8%时,模型的线性度较好;依据模型最优解对烟丝结构进行生产调控,烟丝总体长度降低了5.9%,总体卷曲度降低了4.4%,中短丝率上升了57.9%,烟支填充密度均匀性提高了45.5%。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梗丝在细支卷烟中的应用比例,采用新型复切设备对梗丝进行复切,将制得的辊切梗丝以不同比例掺配至细支卷烟中,以不掺配辊切梗丝卷烟为对照,对比分析辊切梗丝对卷烟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①随着辊切梗丝掺配比例增加,烟支总通风率增加,吸阻标准偏差、硬度标准偏差和密度降低;与对照样相比,掺配辊切梗丝烟支物理质量稳定性提高,吸阻标准偏差降低8%以上。②烟支静态燃烧速率、动态燃烧速率、燃烧锥平均特征温度随辊切梗丝掺配比例增加而增加,中心温度范围逐渐扩大;掺配辊切梗丝烟支动态吸阻标准偏差、一致性、落头倾向以及燃烧锥体积低于对照样,燃烧锥体积降幅达到23.4%以上,且当掺配比例为5%时,烟支燃烧锥形态、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卷烟燃烧过程稳定性更好。③烟支主流烟气各项指标随辊切梗丝掺配比例增加而降低,且均低于对照样,其中TPM量降低0.77 mg/支以上。④刺激性、杂气和余味随掺配比例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当辊切梗丝掺配比例为5%时,烟气协调、蓬松,感官质量较好。适当提高辊切梗丝掺配比例,可以提高细支卷烟物理质量稳定性、燃烧状态和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为降低细支卷烟烟丝中的梗签含量和在线剔除梗签中的烟丝,改善烟丝结构,提升细支卷烟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基于现有二级叶丝风选系统,设计了适应细支卷烟大流量叶丝风选的三级柔性风选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进料机构、梳丝辊、三级风选箱体、旋风落料器(沉降式落料器)、输送机构、出料机构及除尘管道等部分组成,通过一级、二级风选最大程度地\"丝中选梗\",三级风选\"梗中选丝\",实现成品烟丝中梗签含量的有效降低,同时增加被剔除梗签中合格烟丝的回收利用。以黄鹤楼某细支卷烟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叶丝柔性风选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烟丝中梗签含量及剔除梗签中的烟丝含量,风选剔除梗签含丝率降低20%以上,烟支含梗率由1.06%降低至0.74%;烟支物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烟支刺破等外观质量缺陷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该系统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可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卷烟端部落丝量不合格时烟丝含末率较高的问题,对卷烟端部落丝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找到有效降低卷烟端部落丝量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随着卷烟含末率的不断加大卷烟端部落丝量有不断加大的趋势,通过适度降低成品烟丝含末率可使卷烟端部落丝量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加热卷烟吸湿特性,采用化学分析法、图像分析技术及感官质量评价,研究了利用稠浆法和造纸喷粉法制备的两种加热卷烟烟草薄片的面积、厚度及相应烟支圆周随环境相对湿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烟草薄片的面积、厚度及烟支圆周均随环境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且烟支圆周增加与烟草薄片厚度增加正相关。受烟草薄片制备工艺的影响,稠浆法烟草薄片面积和厚度增加幅度显著大于造纸喷粉法烟草薄片。其中,稠浆法烟草薄片面积增加主要归因于纵向长度增加,厚度增加归因于疏松部位吸水后体积润胀。烟草薄片含水率随环境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进而影响感官质量,体现在口腔灼热感随环境湿度增加而增加。当环境相对湿度在40%~50%之间时,烟草薄片和烟支的各指标稳定性较好,有利于烟草薄片及烟支的存储。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卷烟机针辊回丝量电压值、大风机压力、小风机压力等卷烟机关键工艺参数对细支烟机台运行情况和烟支物理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针辊回丝量、大风机压力、小风机压力对细支卷烟机台设备运行情况和细支烟物理质量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②回丝量对平整盘位置和空头率影响显著(P<0.05);③随着回丝量的增大,平整盘位置减小,压实量增大,空头率减小;④大风机压力对平整盘位置影响显著(P<0.05);⑤随着大风机负压的增大,平整盘位置减小。综上,增加回丝量可以减小细支烟空头率,改善细支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成品烟丝含水率、梗丝的形态、储存时间以及掺配物的含水率对烟丝揉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品烟丝的含水率、烟丝储存时间以及掺配物的含水率与烟丝的揉和度呈正相关;而梗丝至条状别有利于烟丝揉和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单支质量标准差、吸阻标准差、总通风率标准差、端部落丝量、含末率等为指标,选取选丝针辊电机频率、断丝针辊电机频率和选丝针辊间距3个参数设计正交试验,研究针辊式烟丝结构调控设备参数变化对细支烟卷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选丝针辊电机频率是影响细支烟单支质量和总通风率标准差的关键因素,断丝针辊电机频率是影响吸阻标准差和端部落丝量的关键因素,选丝针辊间距是影响含末率的关键因素;调控设备最优参数为选丝针辊电机频率33 Hz、断丝针辊电机频率45 Hz、选丝针辊间距45 mm;调控后烟丝长丝率降低了14.39 %、中丝、短丝率增加了26.01 %和20.09 %,碎丝率变化较小。卷制后细支烟物理指标无显著变化,但单支质量、吸阻、总通风率等标准差均下降30 %以上,端部落丝量、含末率分别降低了61.79 %和36.42 %,细支烟卷制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