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羟基酪醇的方法。方法样品用二甲基亚砜进行超声提取后,采用Waters Spherisorb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进行分离,以0.12%甲酸水溶液-0.12%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羟基酪醇在12.45~49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03g/100g;定量限为0.12 g/100 g;平均回收率为99.5%~100.6%,相对标准偏差值为0.55%~1.1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高效、准确,适用于保健食品中羟基酪醇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盐酸和β-葡萄糖苷酶分别水解橄榄叶提取物制备羟基酪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了酸水解的较优参数为:时间6h、温度80℃、盐酸浓度为0.2mol/L、液料比为50∶1(mL/g)。酶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50℃、时间5h、pH7.0、加酶量25U/mg。通过酶解的方法羟基酪醇最高含量为3.91%,而酸解的羟基酪醇最高含量为7.83%。从生产成本和提高羟基酪醇含量考虑,盐酸法优于酶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比较了超声辅助水解与振荡水浴水解提取橄榄果渣中羟基酪醇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盐酸浓度、料液比和水解时间为因素,以羟基酪醇提取量(mg/g)为指标,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羟基酪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8 ℃、盐酸浓度1.2 mol/L、料液比 1:36 g/mL、水解时间86 min,此时羟基酪醇的实际提取量为(3.38±0.12) mg/g,与理论值无明显差异。经UPLC检测方法学考察,羟基酪醇在1.28~203.40 μg/g内线性范围关系良好,精密度与稳定性均达到检测要求。本研究对橄榄果渣中羟基酪醇提取工艺条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亚东  马涛  杨光宇  熊春媚  张萍 《食品科学》2006,27(11):447-448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长鞭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和酪醇含量的方法。色谱柱AgilentRP-C18(3.9×50mm,3.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80:2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76nm。红景天苷和酪醇在1.5~30μg和0.8~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和98.2%。实验3min即可完成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用于优良单株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5.
羟基酪醇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羟基酪醇(hydroxytyrosol)是从橄榄油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氧化荆.基于它的强抗氧化性,羟基酪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等行业之中.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关于羟基酪醇在防癌抗癌、抗炎症、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防治冠心病、保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等方面的研究,探究了国内外研究羟基酪醇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4):227-232
对油橄榄叶中的羟基酪醇进行提取及分离纯化。采用酶法对油橄榄叶中的羟基酪醇进行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酶法提取羟基酪醇的最佳工艺为:酶解时间80 min,pH值为7,温度40℃,酶浓度为30μg/m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羟基酪醇含量为3.72 mg/g。静态吸附实验筛选出DA-201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纯化羟基酪醇的最佳树脂,动态吸附-脱附实验得到羟基酪醇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60μg/mL,上样流速为3 BV/h,脱附剂为体积分数80%的乙醇,脱附流速为3 BV/h,脱附剂用量为2 BV。按照以上最佳实验条件操作,1 g油橄榄叶可得到羟基酪醇总油状物为3.85 mg,纯度为87.01%。  相似文献   

7.
酪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橄榄油、酒及绿茶中的酚类化合物。由于酪醇具有抗炎症和抗氧化的生理活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等工业领域。传统的酪醇生产方法是化学合成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着工艺复杂、得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另外,植物中较低的酪醇含量也限制了酪醇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因此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酪醇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在大肠杆菌内异源表达酿酒酵母中的丙酮酸脱羧酶基因ARO10,成功构建了合成酪醇的重组大肠杆菌。通过敲除预苯酸脱水酶编码基因pheA和苯乙醛脱氢酶编码基因feaB,提高了酪醇的合成能力。在最适的培养条件下,过表达ARO10基因的重组菌利用10 g/L葡萄糖作为碳源,发酵48 h酪醇产量可达4.15 mmol/L。研究发现,发酵培养基中外源添加酪氨酸能够提高重组大肠杆菌的酪醇合成能力。同时,研究还发现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存在能够催化酪氨酸合成酪醇的前体物质4-羟基苯丙酮酸的酶。为工业水平微生物发酵法合成酪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水-甲醇-冰乙酸溶液为流动相,选用C18柱,建立了HPLC法同时检测啤酒中的酪醇和色醇.采用的多极校正标准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5%~98%,RSD均小于1.5%(n=5),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5 mg/L(酪醇)和0.01 mg/L(色醇).该法可以实现啤酒中酪醇和色醇的分离,进行同时检测,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孙悟)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建立检测牛奶中氟哌啶醇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酸化乙腈(0.2%甲酸, V:V)提取, 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 经过氮吹浓缩以及0.45 μm滤膜过滤, 使用安捷伦ZORBAX SB-C18色谱柱进行色谱分析, 色谱条件: 流动相A-乙腈与流动相B-甲酸水溶液(0.2%甲酸, V:V)比例为1:1 (V:V), 流速0.3 mL/min, 柱温为30 ℃。结果 紫外检测波长: 254 nm, 回归方程: Y=205.8X+3.34, 相关系数: 0.999, 回收率: 81.73-95.57%, 相对标准偏差1.97%, 检出限为7.58 μg/L, 定量限为25.27 μg/L。结论 此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回收率高、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等优点, 适用于牛奶中氟哌啶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羟基酪醇是一种标志性多酚,其油溶性差且容易降解,将羟基酪醇修饰为油酸酯是提高其油溶性的有效途径。对羟基酪醇油酸酯的酶法合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脂肪酶种类、酶添加量、醇酸摩尔比、溶剂(2-甲基-2-丁醇)用量、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的响应面设计优化了羟基酪醇油酸酯的合成反应条件。另外,采用质谱和核磁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羟基酪醇油酸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羟基酪醇500 mg、油酸2.474 g(醇酸摩尔比1∶2.7)、脂肪酶Novozym 435添加量2.2%(以整个反应体系的质量为基准)、溶剂用量2.6 mL、反应温度37℃和反应时间7 h,在此条件下羟基酪醇转化率高达89.6%;质谱和核磁分析证明成功合成了羟基酪醇油酸酯。脂肪酶催化合成羟基酪醇油酸酯的技术突破,可为延伸油橄榄产业链及副产物高值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腈饱和正己烷除去植物油中大部分油脂,并用正己烷饱和乙腈数次提取苯并芘,采用HPLC系统在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4 nm,发射波长406 nm下检测,用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显示:苯并芘在4.0~80.0 n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2.7%~98.2%,方法定量限为2μg/kg。该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蜂蜜中百里香的残留量的检验方法。用40%乙腈-水溶液提取蜂蜜中的百里香酚,经离心、上清液过滤后,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Accucore aQ色谱柱(150 mm×2.1 mm,2.6μm)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74 nm,发射波长297 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在0.01~3.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为0.9999,在蜂蜜基质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7.4%~106.9%之间,变异系数在0.7%~7.3%之间,定量限为0.10 mg/kg。利用该方法测定了48份市售蜂蜜样品,仅有1份样品存在百里香酚残留。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迅速、可靠,适用于蜂蜜中百里香酚残留的批量筛查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皂化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先皂化油茶籽油,经萃取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的检测方法.采用2 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皂化,石油醚萃取,中性氧化铝净化柱净化后,再在下述条件下测定:多环芳烃(PAH)C18柱,流动相为体积比95∶5的乙腈-0.5%磷酸水溶液,流速1.0 mL/min,荧光激发波长384 nm,发射波长406 nm,柱温30℃.在2.00 ~ 20.0 μg/kg的添加水平,加标回收率在93.0%~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59%~9.57%,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 μg/kg.该方法对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提取完全,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检测灵敏度高,对阳性样品判断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Hydroxytyrosol and tyrosol, the strong antioxidant present in large amount in virgin olive oil have been assayed by LC-MS/MS under MRM condition and isotope dilution method, using d(2)-labelled internal standards obtained by simple synthetic procedures. The assay has been performed under MRM condition monitoring two transitions for each analyte to improve the specificity. This paper deals with a modern approach for assaying the content of this polyphenols in virgin olive oil down to a limit of a few hundreds of parts per billion. Tyrosol and hydroxytyrosol ranged from 10 to 47ppm and from 5 to 25ppm in commercial olive oil, respectively. The accuracy (98-107%) and analytical parameters values confirm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method can be extended to any natural matrices, including mill wastes, after a simple step of sample prepar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缓解视疲劳片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原花青素经铁盐催化降解为花青素离子后进行HPLC分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降解条件为:1.0 mL供试品溶液加10 mg/mL硫酸高铁铵溶液0.2 mL和正丁醇-盐酸混合液(97:3,v/v)8.8 mL,100℃水浴加热1 h。色谱条件: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45:55),流速0.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530 nm。结果原花青素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4),检出限9.33μg/mL,定量限31.12μg/mL,平均回收率95.56%。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氟虫腈代谢物-氟虫腈亚砜的柱前荧光衍生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鸡蛋中的残留检测。优化后的柱前荧光衍生化反应主要条件如下:催化缩合剂为EDC/DMAP;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氟虫腈亚砜与荧光衍生试剂的用量比为1:8;45 ℃水浴中反应75 min。衍生产物为N-(3-氰基-1-(2, 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硫代)-1H-吡唑-5-基)-4-(2-(9-乙基-9H-咔唑-3-基)-1H-菲并[9, 10-d]咪唑-1-基)丁酰胺(DX1),具有很高的荧光强度。衍生化产物DX1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的主要条件如下:C18色谱柱;等度洗脱;流动相:乙腈/水(80/20,v/v);流速:1.0 mL/min;λex=310 nm,λem=404 nm;进样量20 μL;柱温40 ℃。在上述检测条件下,氟虫腈亚砜HPLC-FLD检测方法的检测限为0.033 μg/L,定量限为0.092 μg/L。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鸡蛋残留氟虫腈亚砜提取和检测的HPLC-FLD方法,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达到了0.052和0.132 μg/kg,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在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上的RSD分别小于0.04%和2.7%,上机检测可在20 min内完成。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精确性和可靠性,可应用于鸡蛋中残留氟虫腈亚砜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HPLC法分别定量测定大苞荆芥中木犀草素、芹菜素及其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GCRP)、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AGCRP)的方法。方法:采用 C18 柱(250 mm×4.6 mm, 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0.1:99.9,v/v)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7 nm,流速1 mL/min,柱温30 ℃;优化了提取溶剂、溶剂加入量、提取时间等药材前处理方法;通过系统适用性试验,线性关系、检出限及定量限考察,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标回收率试验,验证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木犀草素、芹菜素和LGCRP、AGCRP分别在3.080~12.321、4.753~19.010、5.67~22.68、9.97~39.86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93;检出限分别为0.11、0.08、0.03、0.03 μg/mL,定量限分别为0.35、0.23、0.09、0.10 μg/mL,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8.8%~102.8%、92.9%~98.1%、93.9%~97.9%、93.7%~97.3%。结论:两套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准确度高、适用性强,可用于大苞荆芥中2个黄酮及其糖苷类成分的定量测定,从而为大苞荆芥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MIL-101(Cr)的基质固相分散进行食用油样品前处理,并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荧光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or, HPLC-FLD)对苯并[a]芘进行定量检测。方法吸附后将体系装填于6 mL固相萃取空柱,以丙酮洗脱,氮气吹干定容。色谱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 V:V),流速0.3 mL/min,激发波长369 nm,发射波长404 nm,外标法定量。结果苯并[a]芘在1~50ng/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7,加标回收率为96.0%~99.9%。方法检测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33ng/g和1.09ng/g,实际样品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8.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同时克服了常规固相萃取法易堵塞、渗漏、过载及负压过高等问题,可用于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动物组织中9种多肽类抗生素残留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0.1 mol/L盐酸(7:3,v/v)混合溶剂提取,酸性氧化铝除杂、正己烷去除油脂,亲水-亲脂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2%的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经过C8色谱柱(100A, 150 mm×2 mm, 3 μm)梯度洗脱分离,使用电喷雾正离子化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恩拉霉素A、恩拉霉素B、太古霉素在2~200 μg/L范围内,粘杆菌素A、粘杆菌素B、杆菌肽A在5~500 μg/L范围内,维吉尼霉素M1在0.1~20 μg/L范围内,各化合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和样品质量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方法的定量限(S/N=10)为1~20 μg/kg,检出限为0.3~6 μg/kg;以鸡肉、猪肉、猪肝、猪肾为基质,在加标水平为1~200 μg/kg时,各个化合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2%~96.3%,相对标准偏差为4.3%~14.6%。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动物组织中多肽类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