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稻因营养丰富、口感好,但优质稻的储藏期限明显低于普通稻谷,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安全储藏期通常不超过一年半。针对常规储藏条件下易变黄、生霉结块、品质口味变差等突出问题,通过对优质稻储藏品质特性的研究,探索优质稻黄变的环境条件,建立优质稻黄变的检测方法,研发新型粮堆结露结块防控和处理技术,明确不同储藏条件下优质稻的保质储存周期,并将优质稻低温储藏工艺集成示范。  相似文献   

2.
基于稻谷粮堆内部流动和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结合稻谷黄变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全年自然储藏与分阶段自然储藏工况下,浅圆仓内部稻谷温度和水分分布的演化规律以及稻谷黄变规律。在温湿度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黄变对稻谷大跨度周期储藏的保质研究,结果表明:储藏365 d结束时,有通风条件的分阶段自然储藏的平均温度比全年自然储藏低约18 ℃,平均水分低约0.5%,平均黄度值低约0.8;低温空气通入高温粮仓既可以降低温度,又可以降低粮食水分,缓解稻谷黄变的进程,分阶段自然储藏更有利于稻谷的长期保质储藏;仓壁附近的稻谷极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可在仓壁外侧刷涂层,降低太阳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稻谷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人们历来对稻米的品质非常重视。但稻谷贮存时间过长或保管不善,极易出现黄变现象,从而使大米的外观及食用品质受到很大的影响。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稻谷的黄变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综述了稻谷黄变的影响因子以及黄变速率的预测、黄变稻谷品质评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技术及进展。  相似文献   

4.
稻谷储藏是保证稻谷品质与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对于稻谷储藏环节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的理化性质及应用组学技术对稻谷储存过程中各组分之间变化的探究。介绍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稻谷储藏过程中的应用进展,为稻谷储藏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稻谷具有后熟期短、容易发芽、不耐高温容易陈化、易发热霉变、容易黄变的储藏特性,大米加工厂稻谷的储藏仓容量小、仓房条件差、稻谷质量参差不齐、进出仓频繁、仓库管理专业性、专职性不强、稻谷生虫、损失严重,提出了大米加工厂稻谷储藏的相关技术措施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危害真菌孢子计数法和便携式储粮危害生物快速检测仪法,研究了稻谷储藏过程中危害真菌生长与CO2浓度的关系。选择不同水分的稻谷样品,在不同温度下储藏60 d,采用两种方法对各稻谷样品真菌生长与CO2浓度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9 1(25℃)和r2=0.943 9(30℃)。在我国南方某地,选择了3个储藏稻谷的平房仓作为实验仓,每仓设30个采样点,采样深度为0.35 m,对各采样点的真菌生长与粮堆和仓内环境中CO2浓度进行了研究,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98 4和r2=0.988 7。研究表明,稻谷储藏过程中危害真菌的生长与CO2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蔓延,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粮食安全遭遇重要挑战,保障粮食储藏安全事关国家和社会稳定。气调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储粮技术,不仅可避免化学药剂对稻谷的污染,也能有效防治虫霉害对稻谷的影响,减缓稻谷品质的劣变。本文综述了我国现阶段气调储藏的技术要点,以及对稻谷在气调储藏中和启封后的品质变化进行了归纳总结,为稻谷绿色优质储藏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真菌被认为是影响稻谷安全储藏的重要风险因素,明晰真菌在稻谷中的生长规律,有效监测储藏过程中真菌的动态变化,并研发应用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是减少真菌危害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稻谷储藏中真菌生长特性、监测方法及防控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储藏稻谷中真菌危害的进一步研究及实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真菌被认为是影响稻谷安全储藏的重要风险因素,明晰真菌在稻谷中的生长规律,有效监测储藏过程中真菌的动态变化,并研发应用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是减少真菌危害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稻谷储藏中真菌生长特性、监测方法及防控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储藏稻谷中真菌危害的进一步研究及实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GC/MS的储藏粳稻谷挥发物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稻谷样品挥发物质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不同稻谷样品间挥发物质的差异,进而找出能够反应稻谷储藏品质的特征性挥发物。测定结果表明,共检测到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稻谷样品挥发物质117种,从中筛选出贡献较大的83种成分进行分析,其中烃类29种,醛类17种,酮类10种,醇类8种,酸酯类10种,杂环类9种。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储藏期间稻谷的酸酯类、醇类、醛类、酮类、烷烃类、烯烃类挥发物质下降明显,且温度越高下降程度越大;苯类挥发物质随储藏时间的延长有上升趋势,温度越高上升的越明显;杂环类挥发物质受储藏时间以及温度的影响较小。各类挥发物质受储藏条件影响大小顺序为酸酯类 > 醇类 > 酮类 > 醛类 > 烃类 > 杂环类,同时得到评判稻谷品质的特征性挥发物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不同储粮温度及储藏方法稻谷的发芽率、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等品质指标随储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定了不同储藏温度下常规和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当储藏温度较低时,常规和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检测指标较为接近;而高温储藏时,气调储藏稻谷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常规储藏。因此,稻谷储藏时,低温储粮应是首选方案,当低温不易实现时,可选择气调储藏以减缓温度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稻谷储藏过程中其品质的变化深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外界因素包括温度、水分、空气比例以及虫害和微生物等,尤其是在储粮温度较高且稻谷水分偏大的条件下,稻谷霉菌生长较快,导致稻谷品质下降。综述储粮条件对稻谷品质的影响以及稻谷储藏期间储粮害虫和有害微生物和对稻谷的危害,讨论现有的稻谷储藏技术以及新型储粮技术的研究,目前低温储粮、气调储粮、利用CO2法检测稻谷霉菌以及天然防霉剂的研发等新型技术的开发为我国稻谷的安全储藏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保障,只是一些新型技术对粮仓的要求较高,实现全国性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黄珊珊  张东  段晓亮  孙辉 《食品科学》2023,44(7):324-330
由于稻谷本身的消费特点以及国家粮食战略储备要求,稻谷储藏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脂质是稻谷的一类重要营养组分,对稻谷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稻谷储藏过程中脂质的降解是造成稻谷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本文对稻谷中脂质的分布、存在形式、结构与组成、脂质降解对食用品质的影响、脂质稳定化以及脂质检测方法进行概述,旨在为稻谷储藏过程中脂质的降解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检测手段,并为调控稻谷储藏过程中的脂质降解、抑制稻谷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带负电荷的银纳米粒子(Ag)和带正电荷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硅藻土复合物(PDDA/Diatomite)相互之间层层自组装合成银-硅藻土(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在培养基条件下研究不同物料比的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明确其对四种稻谷常见真菌的抑制效果,并做空白组和添加纯硅藻土(Diatomite)作为对照;在人工气调箱中进行稻谷模拟储藏实验,验证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价值,稻谷水分15.6%,储藏温度为30℃,相对湿度恒定为60%,模拟储藏时间为5个月;并检测不同条件下的霉菌生长繁殖状况并进行鉴定;监测稻谷质量指标,检测蛋白质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淀粉含量及糊化特性变化,并评价Ag的释放和在稻谷中的残留。结果表明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成功并在稻谷储藏过程中有效的抑制霉变,并维持稻谷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初始水分含量分别为15%、17%、19%、21%的稻谷置于三种不同动态温湿度条件下,进行为期150 d的模拟储藏实验。每30d测定β-胡萝卜素含量、L值、a值、b值等指标的变化,研究动态温湿度、水分含量对稻谷中β-胡萝卜素含量及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稻谷中β-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温湿度对β-胡萝卜素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水分含量对色度三个指标(L值、a值、b值)具有显著影响,偏高的初始水分(21%),稻谷储藏期间易发生黄变。稻谷色度L值与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正相关,a值、b值与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负相关。在高温储藏条件下,β-胡萝卜素含量和L值降低,a值和b值升高,稻谷易发生劣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稻谷会发生黏度下降、酸度增加、色泽变暗、口感变差等现象,稻谷这些品质的变化可以用新鲜度来衡量。目前,稻谷新鲜度检测方法有愈创木酚显色法、酸度指示剂显色法、近红外法、电子鼻法、拉曼光谱法等。根据检测方法依据的基本原理不同,对稻谷新鲜度分析检测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初始含水量分别为15%、17%、19%、21%的稻谷置于3种不同动态温湿度条件下,进行为期150d的模拟储藏实验。每30d测定β-胡萝卜素含量、L值、a值、b值等指标的变化,研究动态温湿度、含水量对稻谷中β-胡萝卜素含量及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稻谷中β-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温湿度对β-胡萝卜素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水分含量对色度3个指标(L值、a值、b值)具有显著影响,偏高的初始水分(21%),稻谷储藏期间易发生黄变。稻谷色度L值与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正相关,a值、b值与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负相关。在高温储藏条件下,β-胡萝卜素含量和L值降低,a值和b值升高,稻谷易发生劣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臭氧处理稻谷在不同温度储藏过程中水分、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臭氧处理能明显降低稻谷微生物含量。臭氧处理的稻谷水分在储藏初期40d内略有上升,之后基本呈下降趋势,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臭氧处理的稻谷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在15、20℃时基本稳定,而在25、30、35℃时,比储藏前下降较多。另外臭氧处理的稻谷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在储藏初期出现反弹现象。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和时间都是储藏稻谷细菌总数或霉菌总数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因素;进一步的SPSS软件分析表明稻谷细菌总数或霉菌总数与储藏温度、时间呈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糙米储藏过程品质劣变机制及储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储备粮品。一般认为采用糙米为主的储藏形式替代传统的稻谷储藏,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仓容,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但糙米储藏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因此,研究糙米的安全储藏技术以及储藏过程中糙米的品质变化规律,对确保糙米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综述了糙米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机制,展望了我国糙米储藏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糙米安全储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稻谷储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1年储藏期内稻谷脂肪酸值、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的变化,探索储藏时间对7种稻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谷脂肪酸值在储藏期间逐渐升高,直链淀粉含量变化较小,而蛋白质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不同品种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差异明显,仅以脂肪酸值作为稻谷新陈度的评价标准不合适。在所研究的稻谷中,中优208的品质最稳定属耐储藏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