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建立一种牛乳中沙门氏菌的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沙门氏菌invA基因序列和荧光定量PCR要求设计了合适的特异性引物,然后提取菌体DNA,对目的基因进行克隆,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绘制标准曲线,以沙门氏菌DNA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确定其扩增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与志贺氏菌等致病菌无交叉反应,且方法的灵敏度高(为0.1 ng/L)。以掺入沙门氏菌的牛乳为样品,可检测到牛乳中44.2 mL~(-1)的沙门氏菌。该方法适用于快速、准确检测牛乳中的沙门氏菌,为实验室快速检测致病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羊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与其他乳相比营养组成最接近母乳。羊乳中的脂肪球小,乳糖含量低,并含有丰富的腺苷三磷酸促进乳糖的分解,更适于具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亚洲成年人和婴幼儿饮用。国内外对羊乳及羊乳粉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由于羊乳产量过低,价格高,不法商家在羊乳及羊乳制品中容易掺入一些价格低廉、方便易得的牛乳及牛乳源成分不时有报道。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规范市场,避免进出口贸易损失,鉴定纯正的羊乳及制品,检测其中的掺假牛乳源成分十分迫切。从免疫学法、色谱法、电泳法、基因检测法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羊乳及羊乳制品中牛乳源成分鉴别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为辨别出口商品和国内市场中谎报香菇成分、以次从好的菌菇产品,准确核定菌菇产品的价格,打击出口骗税等不法行为,特应急研究开发本方法。【方法】选取香菇基因组单拷贝核基因Hydrophobin Protein基因,设计香菇种属特异性引物,扩增107 bp的片段,用于荧光PCR定量检测。分别以3种香菇作为阳性对照和14种非香菇菌种、植物产品作为阴性对照,测试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以香菇标准DNA进行8个浓度梯度稀释,测试本定量方法绝对定量限。制备12个梯度含量的香菇DNA样品,测试香菇相对含量的标准曲线。【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香菇荧光PCR定量检测方法对香菇物种的特异性好,与其他食物物种无交叉结果,荧光PCR扩增效率为0.90,绝对定量限LOQ为0.01 ng和含量检测LOQ为0.05%。【结论】本方法重复性和实用性好,可以满足食品和调味料中香菇含量定性定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肉制品中掺杂掺假是我国食品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现阶段,对于肉制品的鉴别有以下几种:DNA分析法、显微镜观察法和特异性蛋白质检测法等,但这些方法工作量较大,需要通过凝胶电泳、转化以及测序等流程,并且成本比较高。基于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其通过荧光信号积累,从而做到监测整个PCR的进程,在日常的应用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量范围宽和实时监测结果等优点,在很多物种鉴定中得以应用。本文就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别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做简要的分析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5.
根据羊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构建标准曲线,建立灵敏、可靠的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鉴别方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可有效地进行肉制品中羊肉成分的鉴别,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达16pg/μL;标准曲线扩增效率达98.561%,R2=1,符合《实时荧光定量国际化标准-MIQE指南》要求;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测结果与国标GB/T 20190-2006方法结果符合率达100%,且不需电泳、酶切和测序等步骤。通过对市售肉制品样本的鉴别验证了方法的实用价值,为肉制品质量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别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羊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构建标准曲线,建立灵敏、可靠的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鉴别方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可有效地进行肉制品中羊肉成分的鉴别,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达16pg/μL;标准曲线扩增效率达98.561%,R2=1,符合《实时荧光定量国际化标准-MIQE指南》要求;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测结果与国标GB/T 20190-2006方法结果符合率达100%,且不需电泳、酶切和测序等步骤。通过对市售肉制品样本的鉴别验证了方法的实用价值,为肉制品质量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陈晨  史国华  张瑞  张涛  李永波  贾文珅  陈佳  周巍 《食品科技》2024,(3):307-311+319
为实现粉丝中红薯、木薯源性成分的量化研究,实验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粉丝中红薯、木薯源性成分进行定性检测。针对目前市场上粉丝标签混乱的现状,分别在红薯及木薯的特异性基因上设计引物。该方法的建立能有效区分标签与实物不符的情况。根据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市场上标签显示为红薯的粉丝存在着木薯掺假现象。针对粉丝掺假现象目前还尚未建立标准,缺少该方面的监管。实验中建立的红薯木薯检测方法能对市场上存在的掺假现象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为市场监管部门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芝麻酱营养丰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调味料之一。芝麻酱中是否含有或仅含有芝麻成分一直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芝麻酱成分的方法,检测成分包括芝麻、花生、水稻、大豆和玉米。应用该方法对来自餐饮环节的49份芝麻酱样品进行成分检测,并对非单一成分的样品进行成分相对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3份样品中仅检出芝麻成分,2份仅检出花生成分,所有样品均未检出水稻、大豆和玉米成分。该方法为芝麻酱中成分检测提供了检测方法,以满足食品监管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蛋白粉中转基因成分的方法。通过提取DNA,优化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条件,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蛋白粉中转基因成分的方法,具有良好特异性和灵敏度,检出限为0.05%。该方法检测条件稳定,样品前处理简单,是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适合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的方法,本文根据羊特异性线粒体DNA片段,设计合成引物,通过检测引物的特异性及方法灵敏性,建立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一直饱受世界争议,作为占据转基因作物最大份额的转基因大豆主要用来加工成食用油。通过传统CTAB法和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大豆油基因组DNA,并结合实时荧光技术检测内源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CaMV35S。结果表明:改良法Lectin扩增的Ct值小于传统CTAB法,且均检测到外源基因CaMV35S的扩增,改良法提取到的DNA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食用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可对目标DNA分子起始拷贝数精确定量。因其检测方法精确、灵敏、污染途径少,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核酸分子定量的标准方法,在食品中安全微生物的鉴定也有重要应用[1]。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最为常见的致病菌,因此,建立食品中沙门氏菌中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材料与方法 1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C77-31)有中科院微生物所提供,肉类、奶  相似文献   

13.
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条件,运用此技术检测从腐乳中提取的DNA来判定腐乳样品是否含有大豆转基因成分。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法检出限为0. 1%,而且操作简便,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定量肉及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的含量,建立了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系统。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羊肉质量与DNA含量、DNA含量与DNA拷贝数之间均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选择DNA含量作为中间换算值,计算出羊肉的质量与拷贝数之间的关系为M_羊=0.03C+0.69。应用建立的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已知质量分数的羊肉模拟混合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无论在两两混合还是多肉样混合的情况下,其含量偏差最大为1.52%,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对市售样品的检测,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不同样品中羊肉的含量,并发现可能存在掺假现象,说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本实验建立的微滴数字PCR定量方法在肉及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检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肉制品日常检测及是否掺假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可靠地对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进行定量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到猪细胞核单拷贝基因(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2-like,CACA).以CACA基因为扩增靶标,设计了特异性引物、TaqMan探针,建立了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定量肉及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的含量,建立了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系统。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羊肉质量与DNA含量、DNA含量与DNA拷贝数之间均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选择DNA含量作为中间换算值,计算出羊肉的质量与拷贝数之间的关系为M=0.03C+0.69。应用建立的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已知质量分数的羊肉模拟混合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无论在两两混合还是多肉样混合的情况下,其含量偏差最大为1.52%,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对市售样品的检测,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不同样品中羊肉的含量,并发现可能存在掺假现象,说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本实验建立的微滴数字PCR定量方法在肉及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检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肉制品日常检测及是否掺假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FAM和BHQ1两种荧光素分别标记为报告染料和淬灭染料,建立了转基因发酵豆制品中抗草甘膦转基因EPSPS、大豆凝集素Lectin基因的Taqman荧光PCR定量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为0.1%,重现性良好,特异性强,可作为发酵豆制品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的供选方法。在霉千张和臭腐乳(青方乳)等发酵豆制品中检出抗草甘膦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榛果过敏原成分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将此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进行比对实验。方法根据榛果成分oleosin特异性基因设计并筛选合适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榛果过敏原成分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荧光定量PCR方法与ELISA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榛果过敏原成分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良好,可用于榛果过敏原成分的定量检测,但检测灵敏度低于ELISA检测方法。结论所建立的榛果过敏原成分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到10 mg/kg,具有较好的实用性,ELISA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法,但当榛果过敏蛋白被破坏后有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检测肉制品中的致病菌是保障肉制品质量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手段。PCR技术作为一种同时检测多种病原菌的技术,是检测肉制品中致病菌的重要手段。此次主题由刘磊老师对肉制品致病菌的各种知识和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讲解。食源性致病菌及其危害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据不完全统计,约66%的食源性疾病由食源性微生物引起。据WHO(世界卫生组织)  相似文献   

20.
低温乳制品保质期短,对运输、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如果储存温度未达到要求,就会增加微生物增殖的风险。沙门氏菌作为乳制品必检项目需要重点关注,但现有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操作较烦琐,耗时长,无法满足快速检测需求;国内现行有效的沙门氏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行业标准方法,操作环节复杂,对人员操作要求较高。本研究通过优化增菌培养基以及实时荧光PCR方法,建立了一套更严格、简单、适合企业操作的沙门氏菌实时荧光PCR方法体系,并经过科学的验证评价,以满足低温乳制品生产加工过程及终产品快速放行、及时纠偏的需求,提高致病菌检测技术能力,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