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对夏黑葡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熏蒸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对夏黑葡萄低温下(4±0.5)℃保鲜的效果,以新鲜夏黑葡萄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CK组、0.5、1.0、1.5 μL/L和2.0 μL/L 4种浓度的1-MCP处理组,在低温(4±0.5)℃贮藏的66 d期间取样对果实的感官品质、腐烂率、V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多酚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在整个低温贮藏期间有效地延缓了夏黑葡萄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多酚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的腐烂率。相对较低或较高浓度的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均不利于夏黑葡萄在低温下的贮藏,以1.0 μL/L 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尚艳双  刘亚敏  刘玉民  李力 《食品科学》2015,36(14):212-217
为追踪枫香叶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果品的采后贮藏保鲜效果,以枫香叶正丁醇提取物(枫香叶依次经醇提、正丁醇萃取、大孔树脂层析、50%乙醇溶液洗脱后所得产物)为材料,分别研究其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的体外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并用不同质量浓度(10、30、50 mg/100 mL)的枫香叶正丁醇提取物对金橘果实进行浸泡处理,室温(14~16 ℃)贮藏,每3 d测定金橘果实的质量损失率、腐烂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solids,TSS)含量、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VC含量等果实的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枫香叶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OH、O2-·能力和还原力较强;可以减少金橘果实腐烂、质量损失和MDA含量,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和TSS、TA、VC含量的降低,增强SOD的活性,在金橘果实的贮藏应用上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无籽刺梨果实为试材,分别贮藏在(4±0.5)℃、(8±0.5)℃、(12±0.5)℃和室温条件下,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无籽刺梨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条件能显著降低无籽刺梨失重率和腐烂率,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VC含量的下降,同时有效抑制无籽刺梨果实呼吸作用,保持其较好的营养成分。不同贮藏温度对无籽刺梨贮藏品质影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对可滴定酸含量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贮藏温度对无籽刺梨保鲜效果顺序为:(4±0.5)℃(8±0.5)℃(12±0.5)℃室温,贮藏温度为(4±0.5)℃时无籽刺梨的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阿拉尔地区圆脆鲜枣为试材,研究不同薄膜袋包装对低温冷藏条件下圆脆鲜枣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0℃~4℃)贮藏时,不包装的圆脆枣果实皱缩严重,易失去鲜食品质,包装处理较好地保存了枣果的外观品质、降低了果实失重率、减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保持了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增加了枣果的腐烂率;在枣专用保鲜袋、保鲜袋和普通袋3种包装处理中,用专用保鲜袋装枣有利于减少果实腐烂、保持其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但在降低失重率、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方面优势并不明显;综合考虑,贮藏圆脆枣时以枣专用保鲜袋包装为佳。  相似文献   

5.
不同保鲜剂对米枣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鹏  蒲有能  秦文  李传桂 《食品科学》2012,33(10):301-305
探索不同保鲜剂对米枣贮藏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影响。以绵阳“米枣”为试材,采后用复合保鲜剂涂膜、壳聚糖涂膜和1-MCP处理后,置于温度(4±1)℃的冷藏库贮藏,测定贮藏过程中转红率、腐烂率、质量损失率、硬度、V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各项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能不同程度的保持米枣的硬度,延缓成熟进程和品质下降。复合保鲜剂处理组贮藏至30d时,硬度为13.54kg/cm2,转红率、腐烂率和质量损失率分别为69%、16.3%和1.21%,VC含量为270mg/100g,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1%、0.2%和20%,各项品质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为了延长蓝莓的贮藏期,本研究以蓝莓为原料,研究了丁香酚缓释保鲜、丁香提取液、乙醇熏蒸、气调保鲜、丁香酚缓释结合气调保鲜5种不同保鲜剂对其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这5种保鲜剂能显著抑制蓝莓果实腐烂和质量损失率,有效缓解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Vc含量的降低,抑制MDA含量的上升,同时,可使蓝莓果实保持较高的SOD活力。贮藏49 d时,经丁香酚缓释结合气调包装的蓝莓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为50.13%和2.71%,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Vc、花色苷含量分别为7.06%、7.26 g/kg、4.14 g/100 g、0.93 g/100 g和117.48 mg/100 g,MDA含量为26.84 nmol/g,SOD活力为176.34 U/mL。与对照组相比,丁香酚缓释结合气调包装能延长蓝莓14 d贮藏期。结果表明,5种保鲜处理对蓝莓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其中丁香酚缓释结合气调包装保鲜方式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柠檬汁为保鲜材料,以1-MCP为阳性对照,在4℃条件下(相对湿度95%)将武隆猪腰枣低温贮藏40d,贮藏期间每5d测定猪腰枣果实的腐烂指数、质量损失率、VC、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等果实品质和生理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保鲜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MCP与柠檬汁都能不同程度地延长猪腰枣采后货架期,降低果实的腐烂率、质量损失率、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果实硬度、VC、有机酸和糖类物质的较高水平,增加果实内的抗氧化物酶活性,与综合评价得分结果一致。用柠檬汁处理更有利于保持猪腰枣的品质,维持更高的营养价值,可以显著延长枣果的保鲜周期。  相似文献   

8.
李玉娟  尹明安  任小林 《食品科学》2015,36(14):244-249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7.5 kJ/m2剂量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苹果常温和低温条件下贮藏性和品质的影响。供试苹果经7.5 kJ/m2 UV-C照射后,分别贮藏在20 ℃和0 ℃条件下,定期测定果实质量损失率、呼吸强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可滴定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表明,不论是常温还是低温条件下,整个贮藏过程中,UV-C处理组果实质量损失率、呼吸强度均较对照低;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处理组高于对照组;SSC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处理组较对照组下降缓慢;SOD活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UV-C处理组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果实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处理组上升缓慢。可见,采后苹果经适宜剂量UV-C照射能减轻质量损失,降低呼吸强度,减缓果实硬度、SSC及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保护膜完整性,延缓衰老,对保障品质,延长贮藏保鲜期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褪黑素处理对百香果采后贮藏期间生理特性以及品质的影响,以‘福建百香果3号’为材料,将百香果浸泡在浓度为(0、0.05、0.10、0.20 mmol/L)的褪黑素溶液中1 h后置于保鲜盒中,在常温(25±1 ℃)下进行贮藏,分析其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CK组的百香果在贮藏第12 d时超过77%的果实已经腐烂,褪黑素处理组的质量损失率在8.22%~12.81%之间,腐烂率为22.22%~38.89%,均显著低于CK组(P<0.05),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含量都显著高于CK组(P<0.05),保证了果实的品质;贮藏16 d时,CK组果实已经全部腐烂,0.20 mmol/L褪黑素处理的百香果硬度为9.95 kg/cm2,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处理组(P<0.05);质量损失率为15.52%,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处理组(P<0.05),其他品质指标和另两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0.05、0.10、0.20 mmol/L褪黑素处理都可以延长百香果的贮藏时间,使得其果实品质维持在较高水平,而0.20 mmol/L褪黑素处理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朱通  徐俐  刘涵玉  莫妮  沈佳奇 《食品科学》2014,35(22):330-335
为了延长刺梨鲜果的贮藏期,分别以盛花后85(七成熟)、95 d(八成熟)及105 d(九成熟)的‘贵农五号’刺梨鲜果为试材,经保鲜膜包装,于(1±0.5)℃、相对湿度80%~85%条件下贮藏105 d,定期观察刺梨鲜果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七成熟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保持在较高水平,还原糖和VC含量在贮藏后期下降最快,感官品质较差;八成熟果实硬度下降缓慢,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较低,VC、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损失较少,呼吸速率受到抑制,未出现早衰现象,保持了果实的正常品质和风味;九成熟刺梨果实贮藏期间成熟衰老过程较快,硬度下降、膜透性上升、质量损失和腐烂率较高。不同处理间过氧化物酶除第15及45天外,活性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多酚氧化酶除第45天外差异显著(P<0.05)。除贮藏15 d和90 d外,不同处理间MDA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八成熟的刺梨鲜果耐藏性优于七成熟、九成熟,能保持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延长贡柑贮藏期,探究邻苯基苯酚结合果蜡涂膜处理对采后贡柑果实的保鲜效果,本研究以采后德庆贡柑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了0.2%浓度邻苯基苯酚结合果蜡涂膜处理对采后贡柑在常温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观察和测定了贮藏期间果实的腐烂率、硬度、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VC)、细胞膜的通透性、丙二醛(M...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冬枣绿色保鲜新技术,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与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ClO2)单独及复合处理[3μL/L 1-MCP与100μL/L ClO2熏蒸、4℃条件下贮藏]对冬枣采后生理和贮藏特性的影响,贮藏过程中每10 d测定转色、腐烂、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维生素C(vitamin C,VC)、总酚、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MCP或ClO2单独处理都能有效延缓果实转色,减少果实腐烂,保持果实较高的含水量、硬度、TSS含量、TA含量、VC含量、总酚含量、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采后冬枣果实的贮藏品质。与单独1-MCP及ClO2处理相比,1-MCP复合ClO2处理的保鲜效果更佳,可作为采后冬枣保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李静  张子德  张晓娜  王磊  张贞亮 《食品科学》2011,32(10):252-255
以雪青梨果实为试材,研究CO2高传导保鲜膜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对雪青梨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高传导保鲜膜处理可推迟雪青梨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PPO活性的升高,降低MDA含量,从而减缓果实的衰老;处理组可明显延缓雪青梨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从而较好地保持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4.
以‘红颜’草莓为实验原料,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olide,EBR)对草莓果实的贮藏品质 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μmol/L的EBR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腐烂指数的上升(P<0.05)。同时 EBR处理减少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下降,增加了总酚、花色苷和类黄酮的积累量。EBR处理还 诱导草莓果实3 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增加,并抑制H2O2的积 累(P<0.05)。研究表明EBR处理可提高草莓的耐贮性和贮藏品质,这可能与其维持草莓果实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有关。  相似文献   

15.
1-MCP 与植酸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美云  白欢  魏征  李雅善 《食品科学》2011,32(24):296-300
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和植酸对草莓进行不同处理,通过追踪测定其贮藏期间的质量损失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呼吸强度、维生素C(V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和相对电导率等指标来研究不同处理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和植酸处理可有效降低草莓的质量损失率和呼吸强度,推迟SSC出现峰值的时间,延缓其后熟衰老过程,抑制其硬度、TA和VC含量的下降;同时,1-MCP 和植酸复合处理比两者各自的单独处理都具有更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草莓在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李江阔  张鹏  陈绍慧  张平 《食品科学》2014,35(10):246-251
为了探讨自发气调结合冰温贮藏蓝莓果实的贮后货架效果,研究不同处理的两个品种蓝莓(伯克利(Berkeley)和北陆(Northland))冰温贮藏40 d后10 ℃货架期间果实品质、生理指标以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果实贮后货架期间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自发气调结合冰温处理能够有效延缓果实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并维持了较高的谷胱甘肽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歧化酶活性,有效控制了果实质量的损失与腐烂,延长了果实贮后货架寿命。蓝莓果实在贮后货架期间醇类和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萜类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相同货架期的自发气调结合冰温处理果实醇类和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则高于冰温处理,而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低于冰温处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龙眼"立冬本"果实在采后(25±0.5)℃和(3±0.5)℃温度下的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果实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在(25±0.5)℃下贮藏4天,果实呼吸强度下降,之后明显上升;果实采后果皮细胞膜透性快速增加,果实易失重、衰老、腐烂和果皮褐变,贮藏后期果肉自溶;果肉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快速下降,总糖和蔗糖含量下降,还原糖含量先升后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前期下降而后期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比值先升后降;贮藏后期果肉可滴定酸含量增加。而(3±0.5)℃低温贮藏可显著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抑制病原菌生长,延缓果实衰老和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加,延迟果皮褐变,减少果实失重和果肉营养成分变化,抑制果肉自溶,保持果实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18.
采后失水是百香果果实在贮运流通和销售环节最显著的品质劣变特征之一,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本文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研究采后黄金百香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失水过程,并解析失水规律与品质劣变的关系。LF-NMR结果显示,黄金百香果在贮藏过程中,果浆和果皮的质子密度大幅下降,与外观严重失水表现一致;此外,果实失水以自由水为主,其含量下降了14.98%,结合水在贮藏后期显著减少,失水程度与果实采后成熟和衰老进程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黄金百香果采后成熟期有两个呼吸高峰,此时失水及其引起的失重较小,果皮叶绿素减少和类胡萝卜素增加促进了亮度和色调升高,果浆可溶性固形物保持在较高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均下降,果实正常完成后熟,极少出现腐烂;而在果实衰老期,呼吸速率下降,失水和失重加剧,果皮类胡萝卜素的迅速减少降低了表面亮度和色泽,果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以及果实硬度下降,腐烂率迅速升高。因此认为,黄金百香果完熟后严重失水,不仅造成果实失重、失鲜,还可加剧其生理代谢以及细胞和组织结构变化,降低果实耐贮性,加快品质劣变。本研究可为百香果采后失水劣变机制和相应保鲜控制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果蔬采后水分状态的无损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通过对不同处理方式果实在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探讨冰温贮藏(-0.5~-0.2℃)条件下,1-MCP和ClO2处理对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0μL/L1-MCP结合1.0μL/LClO2处理比1.0μL/L1-MCP、1.0μL/LClO2单独处理更能有效保持葡萄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并降低与衰老相关的生化反应,贮藏45d时1-MCP+ClO2处理的腐烂率和果梗褐变指数分别比对照低36.23%、12.50%,果实硬度仅下降了2.93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分别高于对照0.50%、2.52mg/100g;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5.86μmol.g-1,POD、SOD活性较对照增强,有效延缓了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