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了HPLC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采用色谱柱:THERMO C18(4.6×25 mm,5μm),检测波长:30 nm,流量:1.0 m L/min,进样量:20μL,流动相水-乙腈为65∶35。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在0~5μ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183 298X+15 201.8(0~5μg/m L)(R2=0.999 6)。平均回收率99.7%,RSD=0.75%。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作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为评价葡萄酒的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方法,考察直接进样法的检测波长、洗脱强度、流动相pH值、柱温、样品pH值等因素对酒样分离的影响,建立HPLC检测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方法,相关系数r为0.999 9,线性范围为1 mg/L~20 mg/L,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试验的RSD分别为1.16%、2.9%和1.25%,酒样检测发现白藜芦醇的含量随酒的年份和品种变化,品种间比较结果为:蛇龙珠最优,梅鹿辄、赤霞珠、霞多丽次之,贵人香最低,其中蛇龙珠含量高达6 mg/L。  相似文献   

3.
葡萄酒中柠檬酸的液相色谱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测定葡萄酒中柠檬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葡萄酒样品,甲醇+0.1%磷酸溶液(1+99)为流动相分离样品,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此法有很好的重现性,有效消除了样品中其他组分对目标峰的干扰,分离度好,线性范围宽,可用来准确分析葡萄酒中柠檬酸含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因素,如葡萄酒种类、葡萄品种和产地、浸渍工艺、过滤方法和贮藏条件,并就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五种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分析保健食品中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顺反结构(顺式白藜芦醇、反式白藜芦醇、顺式白藜芦醇苷、反式白藜芦醇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保健食品经80%乙醇于低温条件下避光提取,经液相色谱柱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果表明,液相色谱检测法具高重现性,可有效消除葡萄酒样本的其他组分对目标峰的干扰,具有较好的分离度,且线性范围宽。该法可用于准确地分析葡萄酒中的柠檬酸。  相似文献   

7.
用酒厂陈酿酒样以及新发酵酒样为材料,以反式白藜芦醇的含量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酒样中白藜芦醇提取方法效果进行比较,并确定最合适的HPLC色谱条件,得到最佳提取与检测反式白藜芦醇的条件与方法,对国内生产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从而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检测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实验表明,在流动相配比乙腈∶水=40∶60,流动相流速0.6 m L/min条件下分离度最佳,可作为检测条件进行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PLC法测定29种葡萄酒的顺反式白藜芦醇含量和总量,为研究开发高白藜芦醇葡萄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多为顺式结构;8种单品种干红酒平均白藜芦醇含量为8.04 mg/L,总量范围在1.29 mg/L~34.52 mg/L,其中美乐干红酒含量最高;11种单品种干白酒平均白藜芦醇含量为0.26 mg/L,总量范围在0 mg/L~0.83 mg/L,明显低于红葡萄酒;6种闪蒸干红酒平均白藜芦醇含量为9.59 mg/L,而6种传统干红酒平均含量为4.39 mg/L,同比提高了118.45%。  相似文献   

9.
山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洁 《酿酒科技》2004,(5):103-10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山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发现不同品种的山葡萄酒白藜芦醇的含量不同,陈酿期间白藜芦醇的含量下降,山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高于普通葡萄酒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植物抗毒素,对人体具有很多保健作用,它广泛地存在于葡萄属植物中,并且在葡萄酒中含量相对丰富。本文主要介绍了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研究得出葡萄酒生产时添加果胶酶、贝酵母发酵,温度28℃,明胶澄清,法国橡木桶陈酿,避光保存,所得白藜芦醇含量较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最佳测定条件为检测波长306nm,流动相为28%乙腈水溶液,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g,柱温25℃,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为0.0158%~0.0212%,变异系数为5.20%~6.18%,加标回收率为99.2%~99.7%.  相似文献   

12.
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影响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浆果中的白藜芦醇主要分布在果皮上;发酵温度及酵母菌、乳酸菌种类对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而果胶酶对其几乎没有影响;产地、年份等生态条件的差异导致了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差异;国产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银杏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25%HCl添加量4 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90 min。分析方法采用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体积比60∶40),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360 nm。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在浓度20μg/mL~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分别为5.0、8.6、6.7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n=6)。本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银杏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运用固相萃取纯化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A:87%水、10%甲酸和3%乙腈的混合液,流动相B:40%水、10%甲酸和50%乙腈的混合液,检测波长为520 nm,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葡萄酒中红米红色素含量的方法。研究发现,葡萄酒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极低,如果在其中掺入红米红色素,会使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大幅增加,当超过200 mg/kg即可认为添加了红米红色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西地区几个酿酒品种和野生品种的单品种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及其糖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巨峰冬葡萄酒以及两个野生品种G203和A3051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其糖苷含量较高,其总含量分别达到1.505 mg/L、1.1728 mg/L和0.9389 mg/L。  相似文献   

16.
影响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葡萄品种、年份、酿酒酵母、果胶酶、SO2、澄清剂等对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品种对白藜芦醇含量有显著影响,年份的影响不显著。以2005年梅鹿辄葡萄为原料,用3号酿酒酵母发酵酿制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果胶酶有利于白藜芦醇的浸出,SO2可防止白藜芦醇的氧化,明胶处理白藜芦醇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7.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跟踪2005年河北沙城、昌黎、天津蓟县和宁夏御马葡萄产区的干红葡萄酒生产过程,分别采集以赤霞珠葡萄为原料的不同发酵时期的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白藜芦醇含量,研究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尽管不同产地在发酵过程中生成的白藜芦醇含量有所不同,但都随着果胶酶添加和酵母发酵的进行,白藜芦总醇含量逐渐上升,至主发酵时白藜芦总醇含量达到最高,进入苹果酸-乳酸发酵后,白藜芦醇含量有所下降并维持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检测酵母菌对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以天津产区的不同葡萄品种为原料,分别用两种筛选出的本土酵母CS18、GS10和商用酵母QA23进行红、白葡萄酒的发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酒中的四种白藜芦醇异构体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由本室筛选的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CS18菌株酿造的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液相色谱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数学模型。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分别对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重复性,其次为量器校准、标准物质纯度和进样针。  相似文献   

20.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江峰  王帅 《酿酒科技》2009,(9):102-106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药理、生物活性,葡萄酒酿造工艺过程中白藜芦醇含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上述研究领域今后预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