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蔓越莓、越橘、玫瑰茄复合提取物作为保健食品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方法分别以0.26、0.52和0.78 g/kg剂量连续灌胃小鼠30 d后,通过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抗体生成细胞测定、血清溶血素检测、迟发型变态反应、小鼠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测定等试验,评价其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蔓越莓、越橘、玫瑰茄复合提取物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加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增强NK细胞的活性。结论蔓越莓、越橘、玫瑰茄复合提取物可以增强小鼠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玫瑰茄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玫瑰茄的植物学特性、营养成分、保健功能以及玫瑰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同时也指出玫瑰茄资源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玫瑰茄金银花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茄和金银花为主要原料,水浴后取浸提液,与柠檬酸、白砂糖按照适当比例进行混合配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玫瑰茄浸提液添加量、金银花浸提液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四个因素对玫瑰茄金银花复合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玫瑰茄浸提液20%、金银花浸提液14%、白砂糖6%、柠檬酸0.02%;四个因素的影响顺序为玫瑰茄浸提液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金银花浸提液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玫瑰茄桑椹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玫瑰茄、桑葚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营养丰富、色泽美观的玫瑰茄桑椹复合饮料,对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玫瑰花(Rose rugosa Thunb),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一般都是直立生长,少许有弯曲生长,其长度最长可达到2米,枝杆上有针刺,小叶为5-9片.作为玫瑰花的原产地,我国绝大多数的省份都有栽培,例如广东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区.玫瑰在我国的用途大多是制作精油和用于观赏,此外还有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玫瑰茄提取物多酚含量与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玫瑰茄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玫瑰茄40%乙醇提取物(粗提物),得到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然后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粗提物以及各萃取物的多酚含量,同时应用DPPH法、试剂盒法、ABTS法分别测定粗提物和各萃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Fe3+能力以及ABTS自由基抑制能力。DPPH法、试剂盒法、ABTS法测定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结果为粗提物>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氯仿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玫瑰茄提取物具有较高的多酚含量和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玫瑰茄提取物的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吸烟的危害,对添加前胡、矮地茶、槐米复合提取物卷烟的燃吸品质及其烟气的危害性分别进行了感官评价和毒理学评价。结果表明:①含2‰该提取物的卷烟,香气丰满,烟味谐调,余味舒适;②含2‰该提取物的卷烟烟气急性毒性、染色体损伤的遗传毒性、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均明显低于未加提取物的卷烟;没有阳性致突变反应;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毒性和染色体畸变稍低于未加添加提取物的卷烟,但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桑葚和玫瑰茄为主要原料,研究采用控温发酵技术酿造玫瑰茄桑葚复合果酒的工艺流程,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L9(34)正交组合设计,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桑葚汁和1%玫瑰茄提取液质量比为2∶3,SO2添加量为60 mg/L,发酵温度为26℃,酵母接种量为0.03%,初始糖度调整为20%,主发酵时间为10 d。在此条件下酿造,可得到色泽好、风味佳、酒度适中的水果型玫瑰茄桑葚复合果酒。  相似文献   

9.
玫瑰茄红色素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云南省保山地区潞江坝产玫瑰茄萼片的红色素利用层析法、高压液相色谱法、光谱等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证明: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是飞燕草素-3-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双葡萄糖苷和微量的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玫瑰茄、玫瑰花、草莓、甜叶菊为原料制成复合果茶袋泡,并以感官评价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法综合评定并与感官评价相比较,确定了复合袋泡茶的最佳配方及冲泡条件,即玫瑰茄:玫瑰的原料配比为1.5:1,冻干草莓、甜叶菊添加量分别为茶袋内容物总质量的50.0%和1.4%,冲泡热水温度为70℃,冲泡热水量...  相似文献   

11.
杨华  刘亚娜  郭德军 《食品科学》2016,37(9):175-180
以红豆越橘果汁为原料,在24 ℃的恒温条件下自然发酵,从中筛选出一株优良的降酸菌株,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并研究其降酸性能。结果表明,菌株BY-9降酸性能最好,适合对红豆越橘果酒进行生物降酸处理。对菌株BY-9进行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鉴定以及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解析,鉴定出菌株BY-9为酵母属中的二孢结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isporus)。将菌株BY-9接入酒精发酵结束的红豆越橘果酒中,发现其使红豆越橘果酒总酸含量降低了12.26%。  相似文献   

12.
13.
越桔果渣中黄酮类成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越桔果渣黄酮类成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越桔果渣黄酮(FFV)可有效降低大鼠肝肾中自发性和Fe^2+-VC、H2O2诱导的MDA生成,抑制H2O2诱导产生的红细胞溶血和肝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及阻止Fe^2+诱导卵黄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作用。显著的降低小鼠的肝、肾、脑的MDA含量,提高肝和血浆中SOD和CAT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玫瑰茄花色苷为原料,研究了花色苷纯化的条件,以及添加不同稳定剂下花色苷溶液的热降解稳定性。结果表明:纯化花色苷的优化条件为上样浓度为600 mg/L,平衡3 h,上样体积为183 mL;洗脱剂为60%乙醇,洗脱流速为1 mL/min。纯化后的玫瑰茄花色苷冻干粉末,其色价为43.10±2.17,回收率为83.62%±5.72%,花色苷含量为216.50±1.83mg/g。添加1.0%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和β-环糊精的三组玫瑰茄花色苷溶液在80、90和100℃三个温度下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衰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β-环糊精具有很好的延缓花色苷降解的潜力,随着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花色苷的降解速率越来越小。80℃下加热150 min后,花色苷溶液中a*值减小,b*值增加,β-环糊精的浓度增加有利于维持花色苷的红度,其中1.5%β-环糊精组的护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许立松  马银海 《食品科学》2009,30(12):120-122
对使用大孔树脂吸附提取玫瑰茄红色素的条件和方法进行研究。通过7 种树脂对玫瑰茄红色素的吸附及不同洗脱剂的解吸比较表明:HPD-100 树脂对该色素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用90% 的乙醇洗脱,使用20 次后其吸附性能无明显减弱,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6.
红豆越橘果汁及发酵果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刘亚娜  郭德军 《中国酿造》2014,(12):133-138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红豆越橘果汁及其发酵果酒中的香气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这些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红豆越橘果汁中含有41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在发酵的红豆越橘果酒中含有57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18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是二者所共有的.在红豆越橘果汁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其含量为17.96%.在发酵的红豆越橘果酒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3-甲基-1-丁醇,其含量占11.47%.  相似文献   

17.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玫瑰茄中的花色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以玫瑰茄花萼为原料,建立高速逆流色谱法制备分离玫瑰茄花色苷的方法。玫瑰茄花萼经40%乙醇浸提,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初步纯化,然后水-正丁醇-甲基叔丁基醚-乙腈-三氟乙酸(6:3:1:1:0.001,V/V)为两相溶剂系统进行HSCCC分离纯化,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0 mL/min,上样量120 mg,经一次分离得到花色苷1粉末21.8 mg,HPLC面积归一法计算纯度为97.8%,回收率为95.3%;花色苷2纯度为84.5%,经相同溶剂体系二次分离,得到5.3 mg纯度为96.2%的花色苷2,回收率为92.3%。通过质谱、核磁等技术鉴定所分离得到的两个花色苷类化合物分别为飞燕草素-3-O-桑布双糖苷以及矢车菊素-3-O-桑布双糖苷。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适于玫瑰茄中高纯度花色苷大量制备,为花色苷进一步药理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郭宏  彭义交  吕晓莲  贾建会  田旭 《食品科学》2011,32(14):341-345
通过超滤和反渗透技术集成,在常温条件下实现对玫瑰茄色素的提纯和浓缩,以实现对色素这一热敏性物质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提高色素的品质。采用切割相对分子质量50000的聚砜超滤膜对玫瑰茄浸提液中的果胶进行分离,操作压力0.3MPa、操作温度30℃、料液流速1.375m/s、加料液1/4的水量洗滤后,色素和果胶分离率分别大于96%和90%;采用HR95PP聚酰胺反渗透膜将玫瑰茄超滤透过液浓缩至20°Bx,操作压力4.5MPa、温度30℃。  相似文献   

19.
The antioxidant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effects of two fractions of the ethanolic extract (HSCF, chloroform soluble fraction and HSEA, ethyl acetate soluble fraction) obtained from the dried flowers of Hibiscus sabdariffa L were investigated. The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extracts was estimated to be 4.6 and 8.6 mM of vitamin C for HSCF and HSEA, respectively. Both HSCF and HSEA scavenged hydrogen peroxide (H(2)O(2)) (79-94%) at the dose of 500 microg. Similarly, the extracts showed inhibitory (70-80%) effects on superoxide anions radicals (O(2) (- *)) at a dose of 1000 microg. The concentrations required for a 50% scavenging of hydroxyl radical (OH) (IC(50)) were 380 and 200 microg for HSCF and HSEA, respectively. HSEA and HSCF were better scavengers of O(2) (- *), *OH and H(2)O(2) as compared to BHA, quercetin and alpha-tocopherol. At a concentration of 25 microg/mL HSCF and HSEA exhibited 32 and 38% inhibition on CCl(4)-NADPH-induced lipid peroxidation, respectively, while both extracts exhibited 80 and 89% inhibitory effects at 100 microg/mL. Pretreatment with H. sabdariffa extracts orally with 100 mg/kg and 250 mg/kg simultaneously with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FeCl(2)-ascorbic acid-ADP mixture reduced (p < 0.01) the formation of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Treatment of rats with HSCF, HSEA and vitamin C (standard antioxidan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induction of micronucleated 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 by sodium arsenite (2.5 mg/kg) (p < 0.001) after 24 h by 60, 70 and 50%,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xtracts of H. sabdariffa showed strong antimutagenic activity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effects on active oxygen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