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丙烯酰胺是在高温油炸或食品烘烤过程中因美拉德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其在淀粉含量较高的食品(如薯条、饼干、麦片等)中含量较高。目前,欧美等国家普遍认为丙烯酰胺对人体有害,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且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均有暴露风险。在由食安中国网和《食品安全导刊》联合举办的《食安大讲堂》之"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操作  相似文献   

2.
柏杰  朱雨辰  陈芳 《食品科学》2022,43(21):332-340
丙烯酰胺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热加工食品中的危害物,咖啡是其重要的摄入来源之一。本文阐述了丙烯酰胺肝脏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在动物和细胞水平上的表现,总结了咖啡豆高温烘焙过程中生成丙烯酰胺的主要途径。在咖啡原料选择、烘焙加工至萃取冲泡的过程中,影响丙烯酰胺形成的因素包括咖啡豆种类、烘焙温度、烘焙时间、贮藏条件等,且不同品类咖啡的加工方式也会造成丙烯酰胺含量差异。本文归纳了抑制咖啡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有效措施,可为食品工业化生产中丙烯酰胺的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3月2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高等法院做出初步裁决,认定某咖啡企业没有能够按照加州65号法案(Proposition 65)的要求对其在加州出售的咖啡饮品上给消费者提供致癌警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知名咖啡公司也同被列为本案被告,一时舆论大哗。加州65号法案是什么?该法案对输美的食品企业意味着什么?咖啡又是否真的致癌呢?本文结合笔者作为美国食品安全律师的执业经验,针对以上3个问题分别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的一项研究称,薯片、炸薯条、蛋糕、派类以及速溶咖啡4类食物比香烟还致癌,原因是这几类食物中均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什么?如何降低致癌物摄入量?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薯片因可能致癌而值得我们注意的物质是"丙烯酰胺"。该物质据说存在于一些原材料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并将其加热到120毅以上的食物中。由于薯片充分满足了上述条件,因此,无  相似文献   

5.
正坐标:中国,南宁冬日午后,窝在咖啡馆里,咖啡香气氤氲,思绪天马行空,一种暖暖的自由就这样蔓延开来。对于很多人来说,喝咖啡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在一个环境尚佳的咖啡馆里面,点上一小杯咖啡,就能获得一份淡定和满足。遇·咖啡的总裁曾信华说:"喝咖啡,不是浪费时间,《大学》里有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觉  相似文献   

6.
<正>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最引人注目的是为剧毒、高毒农药的使用加了一道"紧箍咒":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这是食安法实施6年以来,首次明确提出在蔬菜、瓜果等的生产中禁止使用剧毒农药。这次上升到了全国人大立法层面,体现了我国对剧毒、高毒农药严厉监管的决心。蔬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一直是公众的巨大担忧,此次法律修订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呢?本刊对几位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7.
食安大讲堂     
正"食安大讲堂"是由《食品安全导刊》、食安中国网推出的食品安全知识在线分享平台,2017年将推出近60次课程,我们部分精彩课程主题有:《食品营养标签和标示成分检测》、《食品理化检测》、《微生物专题》、《虫害控制专题》、《特医食品专题》、《乳制品安全专题》、《互联网网络食品安全专题》等。  相似文献   

8.
食安大讲堂     
正"食安大讲堂"是由《食品安全导刊》、食安中国网推出的食品安全知识在线分享平台,2017年将推出近60次课程,我们部分精彩课程主题有:《食品营养标签和标示成分检测》、《食品理化检测》、《微生物专题》、《虫害控制专题》、《特医食品专题》、《乳制品安全专题》、《互联网网络食品安全专题》等。  相似文献   

9.
<正>外卖在送餐过程中有没有被动过手脚?记者从日前举行的"食安封签"外卖食品守护行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在前期部分区域试点食安封签的基础上,上海将在明年争取全面推广使用。2018年,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组织设计了防拆卸的一次性密封包装"食安锁",并于今年6月形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丙烯酰胺对人体有神经毒性和潜在的致癌性,在美国,咖啡烘焙、咖啡粉末和速溶咖啡中丙烯酰胺都有限量。目前测定咖啡中丙烯酰胺的方法较多,每种方法各有利弊。主要介绍测定咖啡中丙烯酰胺的4种方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总结在各种类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国家食药总局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抽检情况可以发现:食品中微生污染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35.6%,比第二季度高出10.1%。由此可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预防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食品安全导刊》和食安中国网于2016年12月15日联合推出了以"微生物控制"为主题的在线课程—"食安大讲堂"。本次课程分为四个主题,分别邀请了四位业内  相似文献   

12.
咖啡在高温(200~250℃)焙炒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潜在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实验研究表明,短期接触大量丙烯酰胺会对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造成损伤,人体长期小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无力。咖啡焙炒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丙烯酰胺除了通过天门冬酰胺途径生成以外,还可以由丙烯醛途径生成。其中影响咖啡中丙烯酰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咖啡类型、咖啡的焙炒温度和时间。本文对控制丙烯酰胺形成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阐述,并对焙炒咖啡中丙烯酰胺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方便食品安全从业人员、食品企业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并获得更多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与工作经验。由《食品安全导刊》和食安中国网举办的线上沙龙活动"食安大讲堂"借助腾讯课堂平台陆续开课。该课堂每期邀请一位经验丰富且权威的行业人士来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在该平台上也可互相交流。在7月的两次沙龙中,SGS食品安全领域资深技术专家和中食安信(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费洪涛分别针对BRC食品标准以及进口食品合规性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在沙龙中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咖啡因其独特风味和生物学功能成为世界三大饮品之首,较高的人均日饮用量使其成为丙烯酰胺摄入较高的食品来源之一。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咖啡饮品中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一直以来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咖啡饮品的所有制作加工阶段(包括生豆采集、焙炒加工、磨粉泡煮、罐装贮存等)都会影响最终产品中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作者综述了咖啡饮品制作各个环节中丙烯酰胺的减量措施,重点阐述了降低咖啡生豆中丙烯酰胺前体物质质量分数的方法、抑制丙烯酰胺生成的焙炒条件以及减少咖啡饮品中丙烯酰胺存留量的措施,为生产安全健康的咖啡饮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在齐鲁大地、在渤海之滨,"食安山东"的创建浪潮风起云涌,"食安山东"的创建步伐从未停歇。在这风起云涌的创建浪潮中,一大批优秀的食安建设先进企业正在齐鲁大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以"健康食品幸福生活"为企业愿景的山东亚太中慧集团,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璀璨熠熠、光彩照人。  相似文献   

16.
<正>7月31日起,台湾将实施"茶安"管理新规:手摇茶饮、现场冲泡咖啡等饮品必须强制标示产地、咖啡因或果汁含量。食品药物管理部门要求进口商、大型茶饮工厂强制检验农药或真菌。近期,花茶、手摇饮料接连检出超量农药,台湾"食药署"邀请380多名餐饮业者说明茶安管理新制,包括茶叶输  相似文献   

17.
正"星巴克咖啡致癌"?这则产生于国外的新闻瞬间漂洋过海,在国内掀起不小的波澜。"你的星巴克咖啡有强致癌物质,非常可怕。""美国加州政府要求星巴克标注‘咖啡致癌’。""隐瞒了8年的黑幕终于被揭露,星巴克被判‘死刑’"……近期,类似的文章在网络甚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记者蔚宏奎)6月18日,一年一度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拉开帷幕,"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成为2019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向成员单位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浙江省活动安排,并同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本届活动中,浙江省食安办在"浙江市场监管矩阵"公众号和《市场导报》上开设《专家话食安》专栏,就公开征集的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12日,记者从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公众号"药安食美诚信河北"获悉,河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的完成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任务的公示中,沧州有七个县市顺利通过。据了解,根据《"食药安全,诚信河北"行动计划(2013-2015年)》(冀政〔2013〕55号)及《河北省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自2015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咖啡豆在焙炒加工过程中产生丙烯酰胺的途径,分析影响咖啡中丙烯酰胺形成的焙炒时间、焙炒温度及咖啡豆类型等因素,进而研究降低焙炒咖啡中丙烯酰胺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