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鳙鱼鱼鳞提取明胶后的残渣为原料,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羟基磷酸钙(HAP)。考察工艺条件煅烧时间和煅烧温度对羟基磷酸钙的钙、磷含量的影响,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羟基磷酸钙产品进行红外、XRD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煅烧时间2 h和煅烧温度900℃下,制备的产品为羟基磷酸钙,且纯度高,结晶度好,钙回收率为95.24%。产品HAP的钙磷比为1.62 mol/mol,钙质量分数为53.12%(以CaO计),磷质量分数为39.42%(以P_2O_5),达到HG/T 3583—2009 (B型)的标准要求。试验证实鳙鱼鱼鳞提胶残渣制备羟基磷酸钙的工艺可行,从鱼鳞中提取明胶和羟基磷酸钙,能更有效地利用鱼鳞资源,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一定摩尔比的氢氧化钙与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钙,与适量的纤维素纤维成孔剂分散混合均匀后,经120℃烘箱烘干至不流动,然后送入950℃马弗炉烧结,得到比表面积为50.57m2/g的多孔磷酸钙。实验就多孔磷酸钙的粒径、吸附时间、温度和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多孔磷酸钙表面微孔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多孔磷酸钙表面块状结构体上出现不规则的表面微孔结构,有很多的蜂窝状孔洞,外形呈珊瑚状;在温度20~30℃,吸附时间12d时,对氨气吸附量为743mg/g,甲醛吸附量达426mg/g。  相似文献   

3.
以具有自然分级的甘蔗渣为原料通过炭化和KOH活化制备了高比表面积和丰富微孔结构的多孔碳。对多孔碳制备工艺以碳得率和比表面积为综合考查指标,对活化剂量和活化温度进行优化,并研究蔗渣基多孔碳的孔径分布和表面有机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蔗渣基多孔碳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活化温度700℃,KOH︰炭化蔗渣(CB)剂量比例为4︰1,制备的蔗渣基多孔碳比表面积高达2220.2m2/g,有丰富的微孔结构,且含有部分羧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骨制备活性钙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非鱼骨中钙、镁等营养物质丰富,是一种很好的钙源。研究罗非鱼骨的煅烧条件及罗非鱼骨制备活性钙的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罗非鱼片加工废弃物中鱼骨的脂肪含量为5.83%,钙26.5%;罗非鱼骨煅烧最佳条件是950℃,煅烧120min;在罗非鱼骨制备液体钙的工艺优化中,乳酸提取钙效果最好,其最优条件为固液比1:20,温度80℃,16%乳酸,反应2h.此时,钙提取率为8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柑橘皮渣的改性增强其对嘌呤的吸附与脱除效果,制备新型天然高效吸附剂。以柑橘皮为原料,比较不同改性方法所制备吸附剂的脱嘌呤效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结合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吸附模型进行方程拟合,以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现代表征技术来综合评价改性柑橘皮对嘌呤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碱法改性所制备的材料吸附性能最好,碱法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柑橘皮粒度80目、改性温度40℃、时间40 min、转速250 r/min。在此条件下,测得嘌呤吸附量为49.17 mg/g,吸附率为43.13%。碱法改性柑橘皮对嘌呤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碱法改性柑橘皮对嘌呤吸附作用最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改性后柑橘皮比表面积增大,活性位点增加,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经改性后柑橘皮羟基和游离羧基含量增多,使改性吸附材料对嘌呤出现了选择性吸附。碱法改性处理能有效提高柑橘皮渣对食物中嘌呤类物质的吸附与脱除能力。  相似文献   

6.
玉米多孔淀粉对茶多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α-淀粉酶与葡萄糖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备多孔淀粉,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其表面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并向内部延伸,比表面积增大,说明多孔淀粉可以作为良好的吸附载体。研究探讨了玉米多孔淀粉作为载体吸附茶多酚的性能,确定了多孔淀粉吸附茶多酚的最佳条件为茶多酚初始浓度4mg/mL、温度20℃、吸附时间60min、pH值为7,在此条件下,多孔淀粉对茶多酚的吸附达到饱和,最大吸附量达到68.65mg/g,比原淀粉提高了2.1倍。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8):121-127
采用搅拌-陈化法制备了多孔碱式MgCO_3,在500℃下灼烧3 h,得到了多孔MgO。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探讨多孔MgO对赤砂糖回溶糖浆的脱色性能,并以脱色率为指标,考察了多孔MgO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p H值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量为0.1g、吸附时间为60min、吸附温度为60℃、p H值为8.00时,多孔MgO对糖汁的脱色率为84.7%。用多孔MgO进行静态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多孔MgO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R2值最高(R2=0.999),说明其能更好的模拟多孔MgO对糖汁中非糖物质的吸附行为。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稻米生产大国,稻壳资源非常丰富,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本研究采用微波磷酸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多种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得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功率400 W,磷酸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600 W。在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 865.3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615.2mg/g,比表面积为1 638.5m~2/g。该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蒜黄根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并分析提取的蒜黄根TDF理化性质,首先对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蒜黄根TDF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对提取得到的蒜黄根TDF持水性、持油性、膨胀性、吸附葡萄糖和胆固醇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蒜黄根TDF得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pH7.0、酶解温度62 ℃、酶解时间2.3 h。在最优条下蒜黄根TDF得率为72.47%±0.08%,与模型预测值72.59%基本一致。提取后的蒜黄根TDF持水性(8.63 g·g-1)、持油性(6.57 g·g-1)、膨胀性(6.27 mL·g-1)以及对葡萄糖和胆固醇的吸附能力(8.00 mg·g-1和10.52 mg·g-1)均显著高于蒜黄根粉(P<0.05)。然而蒜黄根TDF的抗氧化能力和总酚含量较蒜黄根粉显著降低(P<0.05)。因此,蒜黄根TDF可作为肉类和粮油类食品的优质添加剂,开发新型健康食品,提高蒜黄种植产业的资源利用率与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法制备大米多孔淀粉,研究以其作为药物载体吸附VB2的性能,建立一种荧光法测定大米多孔淀粉吸附VB2的方法,分别考察温度、吸附时间、pH对多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影响。多孔淀粉对VB2的最佳吸附条件:温度20℃,时间60 min,pH4.00。  相似文献   

11.
以乌饭果花色苷含量为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乌饭果花色苷的复合酶法提取工艺,并分析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乌饭果花色苷复合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34 U·g-1原料,纤维素酶:果胶酶配比2:1,pH4.0,料液比1:30 g·mL-1,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180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乌饭果花色苷的含量最高,为136.08 mg·100 g-1。同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乌饭果花色苷对·OH、O2-·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92.23、23.93和303.1 μg·mL-1,与同质量浓度抗坏血酸相比,其·OH、O2-·清除能力弱于抗坏血酸,但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优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2.
刘宁  戴瑞  刘涛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9):201-206
以香蕉皮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氯乙酸为醚化剂,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考察了NaOH用量、醚化时间、醚化温度、碱化时间、乙醇用量对羧甲基纤维素取代度的影响。通过PB筛选,确定NaOH用量、氯乙酸用量和醚化温度为继续优化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了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m(纤维素):m(NaOH)=1:1.5 (g·g-1)、m(纤维素):m(氯乙酸)=1:1.9 (g·g-1)、醚化温度80 ℃。羧甲基纤维素取代度的平均值为1.23。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羧甲基纤维素制备完成。  相似文献   

13.
实验采用罗非鱼带肉鱼骨作为加工原料,研制营养价值较高、风味较好的即食食品。通过对去腥、高压蒸煮、油炸等工艺进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确定了相应的最佳参数:去腥:复合去腥剂中红茶和CaCl2的浓度分别为1g/L,去腥温度30℃,浸泡时间2h,鱼骨与去腥剂的比例1:15;高温蒸煮:蒸煮温度121℃,压强0.1MPa,蒸煮时间25min;油炸:油炸温度200℃,油炸时间3min,鱼骨与炸油的比例1:15。  相似文献   

14.
以酪胺为模板分子,分别以羧基化葡聚糖和硅烷偶联剂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成功合成两种酪胺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dex-MMIPs和MPS-MMIP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两种磁性纳米粒子均成功制备。动态吸附中dex-MMIPs在2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而MPS-MMIPs在6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通过对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进行Scatchard分析,得到Qm分别为7.4、6.4 mg·g-1。以上结果证明以羧基化葡聚糖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合成的dex-MMIPs在吸附性能,传质效率要优于MPS-MMIPs。  相似文献   

15.
以高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菌株MA-25和产降脂色素菌株MP-19为研究菌株,通过单因素、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筛选提高MA-25的GABA产量的红曲米培养条件,并筛选MP-19的色素对α-淀粉酶有最佳抑制效应的氨基酸,然后综合考虑代谢产物GABA产量、α-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最佳抑制率,设计正交实验分别选出四组MA-25和MP-19双菌联合发酵的最佳组合,最后考虑降脂能力的最大化。结果表明,优化培养条件是谷氨酸1.18%,葡萄糖+麦芽糖是1.16%,pH为6.08,MA-25红曲米的GABA最高得率5.608 mg·g-1,比优化前(4.651 mg·g-1)提高了20.58%,MP-19最佳降脂氨基酸为L-色氨酸(L-Trp)。双菌联合发酵最佳组合为:粳米20.0%,初始pH为6.5,硫酸铵1.0%,葡萄糖+麦芽糖为0.50%,谷氨酸为1.50%,L-Trp为1.0%,NaH2PO4 1.0%,水57.0%,GABA产量为5.400 mg·g-1,α-淀粉酶抑制率为57.15%,蛋白酶抑制率为28.14%,脂肪酶抑制率为29.67%。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莲花白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采用4因素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试验,并通过静态吸附-解吸附试验对5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并确定大孔树脂纯化参数。结果表明:(1)最佳提取条件:液料比78∶1(m L·g~(-1)),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时间40 min,温度60℃。(2)筛选出AB-8树脂,最佳纯化条件为:上样浓度0.463 mg·m L~(-1),上样量100 m L,乙醇体积分数60%(pH=7),洗脱剂用量40 m L。在该条件下纯化倍数接近4倍,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莲花白多酚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吴警涛  田亚平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8):194-200,206
构建一种根据原料特点步步可控且有放大前景的集成工艺路线制备高F值酵母寡肽。以活性干酵母为初始原料,超声破碎匀浆后从几种常见蛋白酶中筛选出酵母抽提酶;利用纳滤浓缩粗肽并去除其中少量游离氨基酸,最后采用α-胰凝乳蛋白酶和羧肽酶A双酶依次定向酶解,使酵母粗肽中的多肽不仅能水解为分子量更小的寡肽且能使肽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大量游离出来,而通过选择性吸附除去游离的芳香族氨基酸而获得高F值寡肽。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作为酵母抽提酶来获取酵母蛋白,抽提酵母细胞条件为料液比1:6、温度50℃、加酶量1000 U·g-1干酵母、pH8.0、酶解时间6 h;纳滤操作条件为采用500 Da纳滤膜在0.3 MPa下浓缩液体积降为原来的1/3;对α-胰凝乳蛋白酶和羧肽酶A这两种酶进行单因素实验,获得α-胰凝乳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6000 U·g-1酵母粗肽、温度40℃、pH8.0、时间4 h;羧肽酶A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4 U·mL-1酵母粗肽、温度40℃、酶解pH7.5、时间4 h;活性炭吸附脱芳条件:吸附时间2 h,吸附温度30℃,吸附pH2.5,吸附炭液比1:10。在此集成工艺下成功获得了数批F值在30~40的高F值酵母寡肽产品,证明此集成工艺能够高效稳定制备高F值酵母寡肽,对于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多糖多肽联产的酶解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酶解时间、酶配比、料液比对水解度、多肽含量、酸性糖含量以及总糖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面试验建立数学模型,以多肽含量、酸性糖含量和总糖含量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法联产制备近江牡蛎多糖多肽的最佳工艺为时间2.0 h,添加配比为3:1的alcalase和胰蛋白酶(总质量分数为0.8%),料液比1:3.6 g/mL。此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得到近江牡蛎酶解液中多肽含量(251.70±5.73) mg·50 g-1,酸性糖含量(8.17±0.29) mg·50 g-1,总糖含量(380.66±15.14) mg·50 g-1。并按此工艺酶解近江牡蛎全脏器匀浆,得粗多糖21.29%±0.77%,含85.18%±1.00%总糖,20.02%±0.38%酸性糖以及10.84%±0.12%多肽;粗多肽得率为31.41%±0.47%,含84.03%±0.85%多肽,0.11%±0.01%酸性糖以及5.68%±0.15%总糖。与回归方程预测值相近,说明近江牡蛎多糖多肽联产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比较三种包装对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 L.)果实在低温贮藏下品质的影响,获得实用的绿色保鲜技术。以海南红毛丹‘保研-7号’为材料,在(6±1) ℃下,以不包装作为对照CK,研究聚乙烯袋(PE)、硅窗袋(SW)、复命袋(FM)3种包装及CK对红毛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16 d,PE、SW、FM包装及CK果实褐变指数分别为0.67、0.62、0.64和0.92,好果率分别为45.56%、53.33%、65.56%和5.56%;PE、SW、FM包装的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7.60%、18.47%、19.80%均高于CK 16.70%,可滴定酸分别为0.47%、0.56%、0.60%也高于CK 0.40%,可溶性蛋白分别为29.29、29.53、31.92 mg·100 g-1高于CK 27.75 mg·100 g-1;PE、SW、FM包装的红毛丹果皮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增长速率小于CK,FM包装的果皮相对电导率40.88%和丙二醛10.21 mmol·g-1·FW为最低;贮藏后期红毛丹果皮总酚含量均减少,PE、SW、FM包装的红毛丹总酚7.82、8.81、9.87 OD280·g-1均高于CK 6.22 OD280·g-1;果皮花青素在贮藏期间也不断下降,FM包装红毛丹果皮花青素下降速率最慢,贮藏后花青素含量0.75 U·g-1为最高;贮藏第16 d,PE、SW、FM包装的红毛丹多酚氧化酶活性(354、313、290 U·g-1)均小于CK(367 U·g-1),过氧化物酶活性(13.22、13.78、12.19 U·g-1)同样也小于CK(21.19 U·g-1)。与CK相比,3种包装均能有效抑制红毛丹品质劣变并保持其新鲜品质,FM包装红毛丹果肉和果皮在低温贮藏中11个指标变化均最小,保持新鲜品质最好,是3种包装中保持品质最佳的包装,可为红毛丹采后包装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