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碱蓬籽粉末为原料,石油醚(60~90℃)为提取剂,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碱蓬籽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碱蓬籽油的提取工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碱蓬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测定了其酸值、碘值、皂化值及过氧化值。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碱蓬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268 W、提取时间12 min、液料比33∶1(m L/g)。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碱蓬籽的出油率为19.79%±0.29%。碱蓬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其中亚油酸含量达71.04%,油酸含量达13.86%,表明碱蓬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各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为:酸值1.90 mg KOH/g,碘值149.9 g I/100 g,皂化值192.1 mg KOH/g,过氧化值2.55 mmol/kg,均符合食用植物油标准,表明碱蓬籽油可用于开发高级保健食用油。研究结果为碱蓬的深度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碱蓬籽粉末为原料,石油醚(6090℃)为提取剂,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碱蓬籽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碱蓬籽油的提取工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碱蓬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测定了其酸值、碘值、皂化值及过氧化值。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碱蓬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268 W、提取时间12 min、液料比33∶1(m L/g)。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碱蓬籽的出油率为19.79%±0.29%。碱蓬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其中亚油酸含量达71.04%,油酸含量达13.86%,表明碱蓬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各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为:酸值1.90 mg KOH/g,碘值149.9 g I/100 g,皂化值192.1 mg KOH/g,过氧化值2.55 mmol/kg,均符合食用植物油标准,表明碱蓬籽油可用于开发高级保健食用油。研究结果为碱蓬的深度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翅碱蓬籽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翅碱蓬籽中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完整而丰富,且组成合理,符合FAO提出的参考模式。此外,翅碱蓬籽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   相似文献   

4.
对翅碱蓬籽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翅碱蓬籽中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完整而丰富,且组成合理,符合FAO提出的参考模式。此外,翅碱蓬籽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  相似文献   

5.
以辣椒籽为材料,采用碱法提取辣椒籽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DF);以辣椒籽IDF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并分析最优条件下提取的IDF成分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26 mol/L、碱解时间94 min、碱解温度40℃、料液比1∶18(g∶mL),此时IDF提取率可达68.01%,与理论值67.83%相比,差异不显著;IDF的持水力、持油力以及膨胀力均随目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膳食纤维是辣椒籽IDF的主要组成成分,含量达80.93%,IDF具有典型的膳食纤维网状结构。以上结果说明碱法提取的辣椒籽IDF提取率高,品质优良,此工艺可有效地从辣椒籽中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该研究将为辣椒籽IDF的开发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碱蓬黄酮的提取工艺。以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碱蓬黄酮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9.0%,料液比1∶35(g∶mL),提取时间3.1 h,提取温度67.0 ℃,碱蓬黄酮得率理论值为3.52%。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碱蓬黄酮得率实际值为3.50%,说明该优化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以盐城滩涂湿地物种碱蓬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选用超声辅助的提取方法研究碱蓬籽中的总酚提取工艺并对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确定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乙醇的体积分数四个主要因素,研究对响应值总酚的提取量。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 Design中心组合法设计实验工艺,通过方差分析确定回归模型及分析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80%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时间为80min,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23g/m L,此时理论预测提取量为996.94μg/g。在此条件下进行三次平行验证实验测得碱蓬籽中的总酚提取率为986.03μg/g,RSD%为1.41,说明实验得到的回归模型用来研究碱蓬中的总酚含量是准确的和科学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粮食与油脂》2016,(5):54-57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葫芦巴籽油脂工艺,最佳超声波辅助提取葫芦巴籽油脂工艺参数是液固比7.5(m L/g)、超声波功率250 W,提取时间100 min,温度52℃。在该条件下,葫芦巴籽油脂提取率为7.92%。提取时间、温度、液固比与温度交互作用对葫芦巴籽油脂提取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碱蓬植物盐提取工艺,测定碱蓬植物盐矿物质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以碱蓬植物盐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碱蓬植物盐中元素含量。结果 优化的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205 W、微波功率126 W、提取时间9 min、液料比82 mL:g,植物盐平均得率为31.50%±1.92%。不同生长阶段的碱蓬植物盐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均呈现Na>K>Mg>Ca>Fe>Cu>Se的趋势,重金属元素Pb、Hg含量低于GB 2762-2021要求,未检测出As、Cd元素。结论 优化的工艺能够有效指导碱蓬植物盐的提取,碱蓬植物盐低钠高钾,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作为营养保健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奇亚籽为原材料,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奇亚籽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5(g/mL)、浸提温度90 ℃、pH8.2。对奇亚籽胶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奇亚籽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其优异的持水/油、乳化、起泡等性质使其在肉制品、烘焙产品、乳制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较广。  相似文献   

11.
蒸汽爆破麦胚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小麦麦胚多糖提取得率,本文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小麦麦胚进行前处理,再结合响应面法对蒸汽爆破麦胚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出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5(g/mL),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的多糖的平均提取得率达到18.72%。该条件下提取的多糖其重均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26×105、5.91×105和1.76×106Da,其峰面积比分别为14.56%、17.73%和67.71%,其表面结构呈片状不规则破碎结构,且具有良好的持油性能。这些结果初步揭示了蒸汽爆破麦胚多糖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蒸汽爆破麦胚多糖的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龙爪粟为原料,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龙爪粟淀粉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进一步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龙爪粟淀粉的结构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爪粟淀粉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酶解温度51.55℃,酶解时间4.23 h,pH 9.99,此条件下龙爪粟淀粉提取率为76.41%。龙爪粟淀粉颗粒较玉米淀粉小,平均粒径为7.7μm,属于C型淀粉晶型;其溶解度与膨胀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属于典型的二度膨胀淀粉;凝沉性及冻融稳定性较玉米淀粉差;龙爪粟淀粉的糊化起始温度及糊化焓变均显著高于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13.
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滨锦葵籽仁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及中心组合实验研究了固液比、提取温度、酶用量、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油脂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海滨锦葵籽仁油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酶用量>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水酶法提取海滨锦葵籽仁油的优化工艺参数为:酶用量0.024 mL/g,提取温度63℃,固液比1∶6,提取时间23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海滨锦葵籽仁油提取率达到24.281%。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分析法优化茶叶籽淀粉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形态结构进行表征。以茶叶籽淀粉提取率为指标,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及超声温度对茶叶籽淀粉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确定茶叶籽淀粉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茶叶籽淀粉最佳提取工艺为:茶叶籽粉处理量10 g、超声功率120 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液料比6∶1(ml/g),在此条件下茶叶籽淀粉提取率达到98.28%,比传统的水提法提高了16.35%。在最优条件下提取的茶叶籽淀粉蛋白质含量为0.54%,灰分0.17%,溶解力22.19%,膨胀力40.75%;SEM图像表明,茶叶籽淀粉颗粒呈规则的球形,平均粒度大小为1718 nm;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茶叶籽淀粉处于缔合状态的氢键较多。  相似文献   

15.
水酶法提取紫苏籽油脂和蛋白质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对水酶法提取紫苏籽油和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H值、温度、酶添加量、时间为影响参数,油和蛋白得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试验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拟合得到的方程显著,可以用以预测不同条件下油与蛋白质提取率,水酶法提取紫苏籽油及回收蛋白质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g/mL)、pH8.94、温度61.3℃、酶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5%、时间4.47h,在此条件下,油脂及蛋白质提取率分别为85.59%、73.43%。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茶籽油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服油脂水相萃取时乳化严重而清油得率低的问题,通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建立茶籽油清油得率与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数学模型,并得到了茶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液料比3.13:1(mL/g)、提取时间1.26h、提取温度61.56℃,相应的清油得率为98.02%。实践证明该工艺条件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苦豆子多糖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水料比为自变量,以苦豆子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做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优化得到苦豆子多糖的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80 W,提取温度50℃,水料比50:1,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8.51%,与理论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苦豆子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超声波提取苦豆子多糖与传统热水提取苦豆子多糖工艺相比,提取时间明显缩短,提取温度降低,多糖得率提高。采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以及气相色谱对多糖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确定苦豆子多糖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枳椇子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开发和利用枳椇子资源,以枳椇子为原料,利用响应面设计对超声波法提取枳椇子总黄酮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60min条件下,影响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波功率,最佳超声波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74.4W、液料比69.4:1(mL/g)、乙醇体积分数64.5%。验证总黄酮得率达到(0.819±0.003)%,接近于预测值0.823%。研究表明,优化得到的回归模型是可行的,具有良好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蒜黄根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并分析提取的蒜黄根TDF理化性质,首先对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蒜黄根TDF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对提取得到的蒜黄根TDF持水性、持油性、膨胀性、吸附葡萄糖和胆固醇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蒜黄根TDF得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pH7.0、酶解温度62 ℃、酶解时间2.3 h。在最优条下蒜黄根TDF得率为72.47%±0.08%,与模型预测值72.59%基本一致。提取后的蒜黄根TDF持水性(8.63 g·g-1)、持油性(6.57 g·g-1)、膨胀性(6.27 mL·g-1)以及对葡萄糖和胆固醇的吸附能力(8.00 mg·g-1和10.52 mg·g-1)均显著高于蒜黄根粉(P<0.05)。然而蒜黄根TDF的抗氧化能力和总酚含量较蒜黄根粉显著降低(P<0.05)。因此,蒜黄根TDF可作为肉类和粮油类食品的优质添加剂,开发新型健康食品,提高蒜黄种植产业的资源利用率与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20.
以牡丹籽为原料,优化牡丹籽油的微波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出油率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进行考察。以出油率为指标,对三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微波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正己烷、液料比9:1(ml/g)、微波功率825W、提取时间8min。在该工艺条件下,牡丹籽油的出油率为24.52%。GC-MS 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24.57% 和67.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