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影响食品安全因素有很多种,这就要求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监测。液相色谱作为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技术,能够确定食品中各项成分的含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因此,本文通过对液相色谱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实践运用分析,充分肯定了液相色谱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酒根据酿造工艺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传统白酒通过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的生产工艺,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味酒。实现白酒生产过程中相关理化指标快速测量,对于指导白酒生产、提高白酒酒质、增加基酒产酒率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常规检测法中存在的不足,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其具有快速、无损、在线检测等优势在白酒生产中得到了一定应用与发展。文章通过对近红外分析技术原理及近红外分析模型建立步骤进行概述,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白酒生产中应用与发展,从酿酒原料、酿酒中间产物以及白酒理化指标检测及分类进行阐述。针对当前近红外分析技术难点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并对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白酒生产中应用发展进行展望,为白酒生产过程相关参数的快速检测技术发展及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凤丽  庞臻  曾英  路虎 《酿酒科技》2022,(5):103-107
白酒检测是保障酒质和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检测技术存在着耗时长、效率低、重复性差等弊端,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灵敏等优点,近年来在白酒快速检测中被广泛应用。文章概述了中红外光谱和近红外光谱在白酒的质量指标、食品安全指标、生产过程关键指标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并探讨了当前红外光谱在白酒应用中的技术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食品货源充足、品种繁多,食品安全事故也随之频繁出现,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分析研究各种食品组成,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是食品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气相色谱中高选择性色谱柱、高灵敏检测器及微处理机的运用,有操作简单、分离选择性好、速度快及检测灵敏度高等优势,广泛用于食品检验检测领域。本文对于气相色谱技术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探究食品质量检测中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推进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普及与应用,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白酒质量和安全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常用的白酒检测技术通常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损耗样品等不足,拉曼光谱技术因其快速、简单、无损伤检测等优点在酒类工业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总结了拉曼光谱机理与特征,拉曼光谱技术的衍生发展及其在白酒真伪判断、年份鉴定、农残和添加剂检测等应用,以期为促进拉曼光谱技术在白酒品质和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白酒检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酒检测是对白酒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必备手段,对控制白酒质量、指导生产、维持白酒市场稳定等有着积极作用。该文总结了色谱技术、光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以及仿生传感器技术在白酒检测中应用现状及研究成果,分别阐述了不同检测技术在品牌、产地、酒龄鉴别、品质监控,真伪鉴别以及风味物质测定,等级划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不同检测技术的建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目前白酒检测过程中的难点与不足,对白酒检测技术在白酒生产、质量控制、市场维护中的应用发展进行展望,可为白酒的数字化发展以及从业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在现有的检测技术中,光谱技术以其操作简单、快速无损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光谱数据融合技术是一种通过多光谱设备一体化或数据融合等方法来获得更全面更准确信息的新兴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单光谱优势互补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简介了光谱数据融合技术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如拉曼-红外光谱技术、近红外-中红外光谱技术、紫外-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今愈发成熟,拉曼光谱技术可应用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其有着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可重复检测与无损伤等优势。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望提升食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至关重要.快速检测技术因其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分析方法快速准确等优势成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及应急事件处理中.本文主要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概况及其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以期为食品...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拉曼光谱技术应运而生。拉曼光谱技术因自身操作流程简单、灵敏度强的特点,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石油化工、生物医学领域较为突出。拉曼光谱技术对极性物质的敏感性较弱,应用在食品质量安全的检测中具有显著效果。本文以此对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是当前"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食品安全的筛查力度,因此对食品安全筛查的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在食品安全快速筛查中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6种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拉曼光谱检测技术、X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及电子鼻检测技术在国内外食品安全快速筛查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难点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是食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指标,快速对其测定对于食品品质鉴定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脂肪酸的传统方法如色谱法及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定量准确性较高,但前处理繁琐、费时,消耗大量有机试剂且对样品具有破坏性。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极为重视,高通量、无损、快速的检测方法在食品检测领域快速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综述。快检法如近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及拉曼光谱与化学计量学、高光谱成像结合被广泛用于脂肪酸快速定量检测及可视化研究。直接质谱分析技术由于具有几乎无需样品前处理的特点,检测脂肪酸时在灵敏度、选择性、高通量及分析速率等方面具备很大优势。该研究介绍了脂肪酸的传统检测方法,并着重综述了光谱分析和直接质谱分析技术在食品脂肪酸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而为食品安全检测、真伪鉴别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畜禽肉品品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不光关乎我们身体健康而且影响着社会稳定,做好食品安全检测是防止有毒食品进入人体的关键步骤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为改善传统畜禽肉质检测方法费时费力的现状,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正趋于多样化,引入了许多高新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hyperspectral imaging,HSI)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将成像技术和光谱技术相结合,在不损伤产品外形的情况下得到产品外部图像特征和产品内部品质信息光谱图,本文从畜禽肉品品质安全角度出发,围绕畜禽肉品化学指标、物理属性和食用安全指标三个方面,综述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畜禽肉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归纳总结了预处理,变量筛选和建模方法。对目前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畜禽肉品检测中所暴露的缺点进行总结, 并就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乳制品是鲜奶以及所有以奶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产品的总称,乳制品的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为了对乳制品质量进行监控,目前已有的检测标准和方法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检测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周期较长。研究并开发灵敏、准确、便捷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近年来,一系列新的乳制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学、光谱学和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乳制品质量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展望了乳制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乳制品质量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料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食品污染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正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对其含量进行快速准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快速检测技术比通常的检测技术具有更快的检测速度,且装置便携、易于实现在线现场检测,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残留检测中的运用,包括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及饲料添加剂残留、重金属残留、生物性污染物残留等,对检测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做了透彻的分析,并展望其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快速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光谱技术在生鲜肉品质安全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光谱技术作为无损快速检测技术在肉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实现生鲜肉快速、在线、准确、无损检测,是各类生鲜肉品质安全分析的重要技术之一.文章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高光谱成像技术、荧光光谱等光谱技术在生鲜肉品质检测和安全评定上的重要应用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水分、蛋白质及脂肪等影响肉类营养品质的组成成分分析,肉品食用品质如嫩度、大理石花纹、肉色及新鲜度等指标的评价,肉品加工品质如保水性并由此实行肉类分级的检测以及生鲜肉在微生物污染等安全品质的评定.同时分析各种光谱技术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目前发展趋势展望了该技术的前景:光谱技术通过与机器视觉技术等新型无损检测技术的有机融合,将实现在线检测评价生鲜肉品质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酿酒行业中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近几年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具有无需预处理、速度快、成本低、无污染、不破坏样品化学性质、结果重演性高、绿色环保、多成分可同时分析等优点。目前,我国的酿酒企业多以品评作为酒体质量检测与等级划分的标准,随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引入,这为酒体的品评及成分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科学的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目前中国酿酒行业中的应用进展研究,涵盖了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并对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微流控纸芯片,又称纸芯片,是用纸张代替了传统的微流控基底材料并将生化反应微缩于几平方厘米大小的纸上,构成的微型实验室分析系统。由于其低成本、便携性、热稳定性等优势,在质量控制与快速检测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创新和潜力。本文综述了纸芯片近几年在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传统二维纸芯片制备过程中选择的纸质基材、微流控芯片亲水/疏水材料与技术和表面改性,深入三维结构纸芯片的流体通道构造,通道微阀、折叠等流体控制方式;重点介绍了2016—2022年纸芯片在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方面(农兽药残留检测、致病菌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和食品掺假鉴别)的最新应用进展,并讨论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纸芯片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闫宗科 《酿酒科技》2012,(8):124-126
中国白酒是传统蒸馏酒,其工艺独特,历史悠久,享誉中外。白酒标准体系多为1989年建立,产品标准过多,且均在要求中分为感官要求、理化要求和卫生要求三部分,感官要求描述普遍很抽象,各项理化指标重复较多,与健康和食品安全要求相关性不大,卫生要求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水平,与最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要求差距较大。只有充分依靠现代科技的优势,从目前白酒的发展实际出发,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研究制定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有利于公民健康的白酒国家卫生标准;研究制定有利于白酒行业发展的国家标准;研究制定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国家标准;研究制定白酒产品标准、检验标准,充分发挥中国各类蒸馏白酒的质量特色,生产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优美独特风味的中国名优蒸馏白酒,才是21世纪中国白酒标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建立快速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对控制农产品和食品从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口岸通关到销售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生物性风险至关重要.由于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耗时长且操作较繁琐,不能及时检测出食品中的病原菌.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对食品安全监测要求的提高,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