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调包装的调理啤酒鲈鱼片在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调理啤酒鲈鱼片气调包装和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规律及其腐败本质,为优化产品工艺和推广产品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解析调理啤酒鲈鱼制品气调包装和-3?℃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比较其与真空包装4?℃贮藏鲈鱼片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区别。结果表明:鲈鱼制品在贮藏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真空包装的未调味鲈鱼片在4?℃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比在-3?℃贮藏的气调包装调理啤酒鲈鱼丰富,且在贮藏第4天时,开始出现了索丝菌属(Brochothrix)等常见的腐败微生物,到第10天时,索丝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迅速增大,出现了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造成鲈鱼片彻底腐败变质;气调包装的调理啤酒鲈鱼片在第20天时才开始出现假单胞菌属和希瓦氏菌属等腐败菌,之后在CO2的抑制作用下,腐败菌丰度逐渐减小,直到货架期终点时,假单胞菌才迅速增长,且出现了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造成了鲈鱼制品的彻底腐败变质。这说明气调包装联合啤酒调理的加工方式及-3 ℃贮藏可以有效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2.
探究酸性电解水(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AEW)处理后鲈鱼片4 ℃贮藏期间品质指标、微生物多样性及 其菌群动态变化。分别采用AEW浸泡3(AEW1)、5(AEW2)、7 min(AEW3)的方式对鲈鱼片进行处理,测定 鲈鱼片的感官评分、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与pH值,采用高通量测 序技术分析4 ℃条件下贮藏鲈鱼片中全部微生物的16S rDNA序列,比较各组鲈鱼片菌群的物种组成和丰度,通过 Alpha多样性分析和主坐标分析考察AEW处理鲈鱼片的微生物菌群组成。结果表明:AEW处理对鲈鱼片有一定的抑 菌效果,其中AEW2组的保鲜效果较为明显,且感官评分较高;贮藏0、3 d的8 组样品中共有27 个门、576 个属的 微生物,基于门水平,鲈鱼片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Proteobacteria);基于属水平,鲈鱼片的优势菌为不动杆菌属 (Acinetobacter),AEW2组鲈鱼片贮藏末期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上述结果表明,AEW能有效抑制鲈鱼 片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尤其是优势菌不动杆菌属。 相似文献
3.
以感官特性、色差、质构、K值、pH、硫代巴比妥酸(TBA)值以及菌落总数(TVC)为评价参数,研究冷却保鲜(4 ℃)、冰藏保鲜(0 ℃)以及微冻保鲜(-3 ℃)对高白鲑鱼片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至第6 d,各实验组的感官品质、色差和质构均逐渐降低,K值、TBA值和菌落总数均持续增加,且4 ℃实验组上升程度明显快于其他组(p<0.05)。综合分析不同指标的数据发现,微生物数量、K值和TBA值能够准确地反映出高白鲑鱼片的品质变化,同时也发现4 ℃和0 ℃贮藏条件下高品质保鲜期分别为1 d和2 d,而-3 ℃微冻能将一级鲜度延长至3 d,有效维持良好鲜度品质。研究结果为高白鲑高品质保鲜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研究冰鲜贮藏对鲈鱼品质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以不去内脏的整条鲈鱼为原料,将鲈鱼分为真空包装和未包装放置于0-4℃碎冰包埋条件下进行冰鲜贮藏,研究贮藏过程中鲈鱼的菌落总数、TBA值、pH、持水率、色度、气味、感官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结果表明,在冰鲜贮藏过程中,鲈鱼的菌落总数呈上升趋势,真空包装组在第9天达到6.55log CFU/g,未包装组在第6天达到7.30log CFU/g,同时TBA值总体呈上升的趋势;鱼肉中的pH值在贮藏过程中先降后升且真空包装组pH值下降程度大于未包装组。真空包装与未包装鲈鱼的剪切力、白度值、持水率、感官等指标均呈下降的趋势,并在贮藏后期有一定的波动;经电子鼻分析发现,冰鲜贮藏过程中真空包装组与未包装组的气味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整体而言,鲈鱼经真空包装处理后冰鲜贮藏期可以延长3天,更有利于保持鲈鱼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捻转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捻转为研究对象,采取PE普通包装、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70% N2+30% CO2)3种不同包装方式处理,在4℃下贮藏,并隔天测定感官、水分、pH、色泽、菌落总数、质构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方式对捻转品质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气调包装贮藏效果最佳;PE普通包装和真空包装的样品在贮藏6 d后感官评分就明显下降,而气调包装的样品在贮藏10 d后仍有较高的评分;同时气调包装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延缓样品pH、水分下降速率,硬度、咀嚼性也低于另两种包装方式,弹性、内聚性则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比较分析,PE普通包装、真空包装、气调包装样品的货架期分别为4、6和10 d。因此,将气调包装应用于捻转,能较好维持样品的色泽和风味,保证产品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7.
本试验旨在为调理牛排的贮藏保鲜提供数据参考,以生鲜牛里脊为原料,经整形、腌制等工艺制成调理牛排,并对其进行托盘包装和真空包装,将包装后的成品贮藏于0~4 ℃及0~-1.5 ℃两种环境下,即托盘组冷藏条件(ST)、真空组冷藏条件(SZ)、托盘组冰温条件(BT)以及真空组冰温条件(BZ),并定期检测汁液流失率、感官评价、感官总评分、TBARS值、菌落总数、TVB-N值以及pH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托盘包装下,BT组的货架期为20 d,与ST组的12 d相比能将货架期延长8 d;真空包装下,BZ组贮藏的货架期为32 d,与SZ组的20 d相比将货架期延长了12 d。在同种贮藏温度下,除汁液流失指标外,真空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都低于托盘组,能够较好的维持调理牛排的品质;在贮藏期间,真空包装方式下,汁液流失较严重,且显著高于托盘组(p<0.05);BT组色泽变化较缓慢,BZ组气味变化较缓慢。相关性分析发现,SZ组、BZ组以BT组,汁液流失率、感官总评分、TBARS值、菌落、TVB-N值以及pH与调理牛排的贮藏时间显著相关。ST组,仅感官评分、菌落总数以及TVB-N与调理牛排品贮藏时间显著相关。因此,在贮藏过程中,冰温贮藏和真空包装方式均能有效改善调理牛排品质,且两者结合效果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不同贮藏容器(玻璃油壶、塑料油壶PET)、不同贮藏方式(油壶密封、油壶开盖)来研究菜籽油(无抗氧化剂、添加TBHQ)在食用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菜籽油在不同的贮藏容器中和不同的贮藏方式下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过氧化值的上升速度远大于酸价。密封条件下,玻璃油壶中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在6周之内均合格,塑料油壶则是5周;开盖条件下,所测指标均比密封时提前1周超过国家标准;添加TBHQ可以使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晚2周超过国家标准。当家庭购买充氮包装的食用菜籽油进行分装时,分装贮藏容器应选择玻璃油壶,用完之后立即密封,并且在6周之内食用完毕。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劣变快、货架期短的问题,本研究探讨45℃热处理3 min联合真空包装和30%CO2+70%N2气调包装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联合气调包装可延缓鲜切马铃薯呼吸速率的上升,显著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上升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力(P<0.05),有效维持总酚、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和淀粉含量,抑制细菌菌落总数的增长,保持马铃薯原有挥发性风味和感官品质。综上,热处理联合气调包装可以使鲜切马铃薯保持较好的感官和营养品质,抑制微生物生长以及褐变酶活性,从而延长鲜切马铃薯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
选用同一批次的搅拌型酸奶分别在6℃、20℃、30℃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贮藏,每隔2d测定酸奶的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从而确定搅拌型酸奶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在贮藏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导致酸奶品质发生一些列的变化。比如,酸味太重,乳清析出,产品有不良风味等。 相似文献
11.
12.
Bianca Maria Poli Anna Messini Giuliana Parisi Federico Scappini Valentina Vigiani Gianluca Giorgi & Massimo Vincenzin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06,41(4):444-454
Quality changes and shelf‐life in European sea bass fillets packed under 40% CO2: 60% N2 (MAP) and air (AIR) or prepared from the whole ungutted fish stored in ice (ROUND) were compared. Raw and cooked sensory scores, pH, colour, expressible water, malonaldehyde, total viable count, Pseudomonas spp., H2S‐producing bacteria, Lactobacillus spp., Streptococcus spp., Staphylococcus spp., coliforms and proteolytic counts, were determined until AIR and MAP raw fillet spoilage. Raw ROUND fillets had the best quality and shelf‐life (10 vs. 8 vs. 7 days after slaughtering in ROUND, MAP and AIR, respectively), while the MAP fillets had better sensorial scores, lower pH values and better microbiological counts, but greater lightness values than the corresponding AIR fillets. MAP fillets also had the highest malonaldehyde levels. The higher correlation between Streptococcus spp. and odour scores (r = ?0.971, P < 0.01) compared to the other species could suggest that it is a 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 in the MAP condition used. 相似文献
13.
14.
冷却肉的保鲜方法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冷却肉因其新鲜、味美、营养、卫生逐渐成为肉类消费的主要趋势。本文主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冷鲜肉保鲜方法及其安全性,同时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空气、气调和真空3种不同包装方式对存在温度变化的冷链物流过程中金枪鱼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大目金枪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冷链物流贮藏(-55℃)、运输(-18℃)、销售(2℃)以及消费者家用冰箱贮藏(4℃)等过程中感官指标、菌落总数以及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空气、气调(60%CO2,15%O2,25%N2)和真空包装对金枪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和真空包装对冷链物流中温度变化导致的金枪鱼品质的劣化均具有缓冲作用,其中气调包装的效果较好。气调包装能使鱼肉保持良好肉色、维持较低的TVB-N值,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组胺生成,保证金枪鱼肉在贮藏末期仍处于可生食的安全范围。因此,在我国超低温冷链物流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采用气调包装能够有效减缓鱼肉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6.
充气包装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延长小包装蔬菜货架期的保鲜技术。目的是选择最合适的环境气调贮藏包装青菜,研究贮藏在4℃,不同的气体浓度(空气对照组、10%CO2+20%O2+70%N2、10%CO2+5%O2+85%N2、10%CO2+1%O2+89%N2、5%CO2+5%O2+90%N2、15%CO2+10%O2+85%N2)对其感官品质、叶绿素、亚硝酸盐、可溶性固形物、电导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下,延长青菜货架期和保持其营养品质的最佳的气体组成为10%CO2+5%O2+85%N2。 相似文献
17.
不同CO_2比例气调包装对冰温贮藏鲜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气体组成A(50%CO2/10%O2/40%N2)、B(60%CO2/10%O2/30%N2)、C(70%CO2/10%O2/20%N2)和空气(对照)分别包装鲜罗非鱼片,在-0.5±0.2℃贮藏,研究不同CO2比例气调包装在冰温贮藏条件下对鲜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罗非鱼的冰点在-0.8~-0.9℃之间,贮藏7d以后,与对照相比,气调包装能显著抑制产品细菌菌落总数和嗜冷菌数的增长(p<0.05)。在冰温贮藏期间,气调包装样品的肉汁渗出率要高于对照产品,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四组样品的TVB-N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是贮藏10d以后,对照的TVB-N值开始高于三种气调包装样品;包装方式对产品pH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对照的pH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基本呈上升趋势,四种处理的罗非鱼片在整个贮藏期间TBA值几乎都没有变化。三组CO2比例气调包装样品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在冰温条件下,气调包装处理能明显延长鲜罗非鱼片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具有不同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透过率的包装膜对西兰花采后自发气调包装保鲜过程中包装袋内气体成分及西兰花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采用预冷后的新鲜西兰花,经4种不同O2和CO2透过量的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装,包装袋尺寸为30 cm×25 cm,调查了不同包装处理在1±0.5 ℃下冷藏60 d包装袋内气体成分、组织电导率、色差、感官指标、Vc和叶绿素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O2和CO2透过率的包装膜对包装袋内气体成分、色差L*值和西兰花贮藏品质及货架期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O2和CO2透过率分别为16398.3 cm3/m2?24 h?0.1 MPa和68644.9 cm3/m2?24 h?0.1 MPa的包装膜从贮藏第1 d开始即可维持包装袋内O2(11.86~15.78 kPa/500 g)和CO2(2.61~4.25 kPa/500 g)水平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直至贮藏期结束袋内西兰花仍保持较好的新鲜度和总体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自发气调包装对火龙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火龙果为试验材料,采后通过4种不同的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贮藏期品质指标进行定期测定。结果表明:自发气调包装能够有效地抑制火龙果贮藏期失重率、腐烂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增加,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VC含量,能较好地维持高CO_2低O_2的贮藏微环境,且PE40的保鲜效果好于PE20和PE30。总之,自发气调包装延缓了火龙果采后果实的衰老进程,保持较好地果实品质,其中,PE40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