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冻藏是牛肉长时间保藏的主要方式。设计组装了冻藏环境温度波动控制装置,应用低场核磁共振、质构分析等技术,研究冻藏环境温度波动幅度对牛肉水分分布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藏期间实测的冻藏环境温度波动范围与理论值一致。新鲜牛肉的横向弛豫时间T_2值范围分别为T_(2b)(0.1~10 ms)、T_(21)(30~60 ms)、T_(22)大于100 ms。冻藏环境温度的波动幅度((—18±0.1)℃、(—18±2)℃)显著影响解冻牛肉的横向弛豫时间T_2的峰总面积及结合水、不易流动水的峰面积占峰总面积的比例,以及结合水、不易流动水的峰值出现的时间。环境温度波动幅度直接影响冻藏牛肉核磁成像的水分含量分布。冻藏期间环境温度波动的幅度对牛肉的红度值影响不显著,而显著影响解冻后牛肉的黄度值。环境温度的波动幅显著影响牛肉解冻后汁液流失率、牛肉的咀嚼度,对解冻牛肉的pH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冷冻南极磷虾肉为研究对象,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及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结合解冻汁液损失率、离心损失率,分析南极磷虾肉在反复冷冻-解冻循环过程中水分的迁移规律。借助电子、光学显微成像和SDS-PAGE观察反复冻融后南极磷虾肉肌原纤维结构及蛋白质的变化,并通过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判断其脂质氧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反复冻融次数的增加,南极磷虾肉的解冻汁液损失率和离心损失率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MRI氢质子加权伪彩图亮度逐渐下降,表明南极磷虾肉内水分含量逐渐降低。LF-NMR结果显示:强结合水和结合水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不易流动水含量显著减少(P<0.05),自由水含量显著增加(P<0.05),表明冻融循环中南极磷虾肉的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迁移。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的NMR参数与解冻汁液损失率极显著相关性(P<0.01)。反复冻融后冰晶生长使南极磷虾肉的肌原纤维排列由整齐紧密变为杂乱,甚至发生断裂,SDS-PAGE分析表明南极磷虾肉经反复冻融后其肌球蛋白重链完全降解,肌动蛋白、肌钙蛋白T和肌球蛋白轻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而TBA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反复冻融使南极磷虾肉水分迁移、蛋白降解,而对脂质氧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低场核磁共振研究冻融过程中犊牛肉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探讨反复冻融过程中犊牛肉水分分布状态。研究横向弛豫时间T2变化规律与食用品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解冻损失率变化显著,加压失水率和剪切力在3次冻融后显著增加,亮度L先增加后减小,红度a*逐渐减小,黄度b*逐渐增加。核磁共振检测到犊牛肌肉中水分有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三种状态,横向弛豫时间三个峰分别为T2b、T21、T22,其中T21与解冻次数、解冻损失率、加压失水率和亮度均显著相关(p0.05),T21可作为考察解冻犊牛肉品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3):115-120
该文分别采用-15、-35℃冻融扇贝柱以未经冻融的扇贝柱为对照(CK),采用低频核磁共振分析扇贝柱横向弛豫时间(T_2);以膨化度、平均干燥速率、复水率、色差、硬度、脆度为指标,探究冻融对压差膨化扇贝柱水分分布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冻融降低了扇贝柱的T_2值不易流动水T_(23)值由73.18 ms减小至59.37、51.63 ms。预干燥后扇贝柱结合水随冻融增加,而膨化度和真空干燥速率呈降低趋势。冻融降低了扇贝柱的复水率、脆度增加了平均干燥速率、色差和硬度。一定条件下,冻融降低了扇贝柱压差膨化产品品质。扇贝柱品质与解冻后T_(23)和不易流动水比例(mT_(23))显著相关;膨化度、复水率、硬度、平均干燥速率与预干燥后单分层及多分子层结合水比例之和(mT_(21)+mT_(22))、mT_(23)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负压注液后鸡肉的水分含量,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测定其水分分布,检测到的3个峰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_(21)、T_(22)和T_(23),代表鸡肉中的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结果表明:负压注液可以使真空冷却鸡肉的水分含量增大,其中结合水几乎没有改变,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含量增多;随着真空冷却温度的降低,鸡肉水分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0℃时达到最大值72.90%;T_(23)峰发生后移,即负压注液后鸡肉自由水的自由度增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碱处理对蛋清蛋黄碱诱导凝胶水分的影响,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凝胶中水分变化。结果表明,0.6%和0.7%NaOH处理组蛋清凝胶的T_2弛豫时间图上仅有2个峰,说明在凝胶体系中,存在2种水相状态: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0.7%NaOH处理组蛋清凝胶不易流动水T_(22)为83.75±1.22 ms,显著高于0.6%NaOH处理组蛋清凝胶不易流动水T_(22)76.65±1.25 ms(p0.05):1.0%和1.2%NaOH处理组蛋黄凝胶的T_2弛豫时间图上有3个峰,说明在凝胶体系中存在3种水相状态: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T_(21)从0.46±0.02 ms,增加到0.69±0.03 ms;T_(22)从29.62±0.86 ms增加到36.80±0.53 ms;T_(23)从198.45±4.94 ms增加到370.19±10.29 ms。说明T_2可以反映蛋清和蛋黄碱诱导凝胶的水分状态和组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冻融过程对速冻汤圆水分分布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及成像技术研究速冻汤圆在冻结和融化过程、反复冻融过程及储藏期间的水分分布变化。结果 在冻结状态下,速冻汤圆中强结合水含量高达95.85%,随着温度的升高,强结合水向弱结合水转化,当温度高于0℃时,体系中的水分以不易流动水为主,T22发生右移,水分自由度增加;另外,反复冻融造成汤圆水分的迁移损耗,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进一步证实冻融循环导致汤圆体系中的结合水向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转化;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T21由0.62ms增加为1.97ms,说明样品体系中结合水与基质结合的紧密度减低,但储藏期间结合水、不易流动水等含量变化并未呈现出规律变化。结论 冻融循环增加了体系水分的自由度;但在冻藏的过程中,保持储藏温度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速冻汤圆体系中水分的稳定性。LF-NMR分析可以快速反映温度波动、反复冻融等对速冻汤圆水分分布造成的影响,进而评估速冻汤圆的品...  相似文献   

8.
以淡水鲤鱼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研究冰温(-2℃)及冷藏(4℃)条件对鲤鱼肌肉水分迁移的影响,并对鱼肉质构特性进行分析,考察水分迁移对鱼肉质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鲤鱼在-2℃与4℃贮藏时,结合水、不易流动水以及自由水含量(pT_(21),pT_(22),pT_(23),pT_(24))的变化趋势相似,-2℃下鲤鱼肌肉各水分组分含量的变化更为稳定。冰温及冷藏条件下,T_(21)和T_(22)对应的结合水变化不大,T_(23)和T_(24)对应的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迁移明显。不易流动水的结合程度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贮藏下鱼肌肉自由水的结合程度变化较平缓。4℃贮藏下,鱼肉质构特征参数与贮藏时间相关度高于-2℃,即4℃下贮藏鱼肉的质地特性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更为明显。-2℃时T_(22)对应结合水的水分活度对弹性影响较大,4℃时T_(21)对应结合水的水分活度对弹性影响较大。-2℃与4℃下鲤鱼肌肉中的不易流动水与自由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即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的迁移均很明显。4℃贮藏下鱼肉各水分指标间的相关度普遍高于-2℃,表明4℃贮藏下鲤鱼肌肉内部水分迁移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从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T2弛豫的角度探究不同解冻方式对冻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以冷鲜肉(半腱肌,宰后27 h)作对照,测定冷藏解冻、微波-1解冻和微波-2解冻3 种解冻方式下冷冻猪肉的品质特性(解冻损失、蒸煮损失、持水能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pH值、色泽、水溶性和盐溶性蛋白含量),T2弛豫时间的水分分布情况及感官品质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2解冻耗时最短,为5 min;微波解冻与冷藏解冻相比,具有更低的解冻损失率(P<0.01),其中微波-2的解冻损失率最低(5.31%);并且相比于鲜肉,微波-2具有更高的WHC(30.99%)和更低的剪切力(19.49 N);3 种解冻方式对肉样pH值无显著影响(P>0.05);微波解冻对肉样L*值、a*值、b*值、水溶性蛋白含量和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优于冷藏解冻,且与冷鲜肉更加接近;NMR T2弛豫的水分分布情况显示,冷藏解冻使冻猪肉中的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进行迁移,微波-1解冻则使冻猪肉中的自由水向不易流动水迁移,而微波-2解冻更倾向于使不易流动水向结合水迁移,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以上品质特性指标的差异性;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微波-2解冻肉样各项评估指标评分与鲜肉更接近。由此可见,微波-2解冻能够更好地保持猪肉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反复冻融对羊肉臊子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复冻融期间p H变化不显著(p0.05)。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羊肉臊子解冻汁液损失显著下降(p0.05),影响羊肉臊子的嫩度与色泽,最终导致羊肉臊子的全质构特性变差,硬度与剪切力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趋于稳定(p0.05),反复冻融后解冻损失率率、剪切力、TVB-N值、TBARS值、L*值、a*值、b*值、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与未冻融羊肉臊子差异显著(p0.05)。低场核磁共振T2弛豫时间分析显示,其不易流动水占比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说明反复冻融使羊肉臊子食用品质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采集襄阳大头菜不同部位的~1H信号,通过建立硫酸铜质量与~1H峰面积的线性关系方程,对大头菜中结合水、不易流动水与自由水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同时与直接干燥法测定的体相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之和)含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相对定量分析发现,自由水为襄阳大头菜中水的主要分布形式,其平均相对含量达到了3种类型水总量的93.8%。襄阳大头菜样品中自由水、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的含量分别占到大头菜的61.56%~69.38%、0.53%~4.26%和0.09%~1.62%。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襄阳大头菜体相水水分含量的测定结果极显著高于直接干燥法(P0.001)。由此可见,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襄阳大头菜水分含量测定中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冻融过程中调理狮子头脂肪氧化与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的相关性。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监测调理狮子头冻融过程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相对含量,比较冻融次数对酸价、过氧化物值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的影响,分析脂肪氧化指标与其相应低场核磁共振弛豫信号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结合水(T21)与不易流动水(T22)弛豫时间后移,不易流动水(P22)与自由水(P23)含量不断减少;酸价和过氧化值先增后减,TBARS值不断增加。冻融次数与T23(自由水弛豫时间)、P21(结合水含量)、T22、P22和TBARS值极显著相关(P <0. 01),与过氧化值显著相关(P <0. 05); TBARS值与T22、P22极显著相关(P <0. 01); TBARS值与弛豫特性的回归模型决定系数为0. 814,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该实验结果为肉制品脂肪氧化的监测及科学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冻结方式对冻结猪肉保水性的影响机制,以冷鲜肉样品为对照,对应用液浸冷冻处理和空气冷冻处理的冻结样品进行冻结损失率、解冻汁液流失率、蒸煮损失率、pH值、水分分布状态、蛋白降解等指标的测定和组织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在冻结3 d和3个月时,液浸冷冻处理样品冻结损失率显著低于空气冷冻处理的样品(P0.05),液浸冷冻处理样品的pH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冷鲜肉相比,不易流动水向结合水和自由水迁移,结合水含量显著增加(P0.05);空气冷冻处理样品pH值显著降低(P0.05),与冷鲜肉相比,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向自由水迁移,自由水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液浸冷冻处理样品的肌间空隙小于空气冷冻处理样品;以上均解释了液浸冷冻处理样品在冻藏期间的保水性优于空气冷冻的原因。该研究结果对猪肉冻结工艺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低场核磁技术、扫描电子技术及激光粒度分析等技术对冻融和超高压处理的豆渣进行水分分布变化、微观结构以及粒径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和超高压处理可以改变豆渣中不同水分的束缚程度,豆渣中的水分可以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发生迁移;豆渣中的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的束缚程度都发生显著变化(P0.05),分别与豆渣中亲水基团、微观机构和豆渣的粒径有关。冻融和超高压处理的豆渣挤压脱水后,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由原来的(80.5±0.1)%分别下降为(71.3±0.2)%和(76.5±0.1)%;挤压脱水后豆渣自由水的含量与含水量正相关,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含量与含水量负相关。冻融处理的豆渣网络结构收缩,豆渣对水的束缚能力提高。豆渣粒径分析显示冻融后的豆渣对自由水的束缚程度最弱。  相似文献   

15.
刺参体内会产生一种自溶酶,具有极强的自溶能力。本文运用干燥法和低场核磁共振研究了刺参自溶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刺参在离开海水之后,会自溶,呈水状,水分含量从90.60%增加至94.60%;自溶过程中的水分由自由水(T23,300msT23620ms),不易流动水(T22,16msT22160ms)和结合水(T21,0msT2115ms)三种状态组成。在自溶过程中自由水(T23)含量先增加,然后由于水分的蒸发后缓慢下降,自由水(T23)峰比例由92.60%增加至99.14%后降到95.38%;结合水(T21)含量不断下降,由开始时的峰比例0.12%降至0.01%;不易流动的水(T22)呈波浪形,变化规律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冻融 0(对照)、1、2、3、4、5 次的羊肉的解冻损失、蒸煮损失、pH、剪切力、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及水分状态的变化,探讨了反复冻融对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羊肉的解冻损失、蒸煮损失、TBARS、TVB-N和菌落总数均显著增加(P<0.05),pH显著降低(P<0.05),剪切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场核磁技术显示,随着反复冻融次数的增加,结合水(T21)比例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不易流动水(T22)比例呈上升趋势,自由水(T23)比例呈下降趋势,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间发生转变。这些变化表明反复冻融显著降低了羊肉品质,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羊肉品质破坏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7.
以暗纹东方鲀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微冻(-3℃)、冰温(-1℃)、冷藏(4℃)、10℃和15℃条件下鱼肌肉中水分迁移、质构(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和色泽的变化规律,以及水分迁移对鱼肉质构和色泽的影响,同时,构建了货架期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贮藏温度下鱼肉的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的相对含量(p T_(21),p T_(22),p T_(23))随贮藏时间分别呈上升、上升后下降和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鱼肌肉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弛豫时间(T_(21),T_(23))波动上升,T_(22)对应的不易流动水先上升后下降。总体上,不同温度贮藏组的不易流动水随着贮藏时间向自由水的迁移均较明显。不同温度组p T_(21)和T_(21)对应的结合水对鱼肉的弹性、硬度和白度有较大影响。相关性拟合结果显示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与感官评分的相关性最高(|r| 0. 95,R2 0. 90),并以此建立了货架期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结合Arrhenius方程构建的TVC和TVB-N的时间-温度-品质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3~15℃贮藏暗纹东方鲀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在65℃条件下对蚕蛹进行热泵干燥,测定不同干燥时间蚕蛹的含水量、脆度、硬度和亮度(L*),并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技术检测氢质子成像图、横向弛豫时间(T2)和T2反演谱的总峰面积(A2)的变化。结果表明,新鲜蚕蛹中存在结合水T21(0~2 ms)、不易流动水T22(2~100 ms)、自由水T23(100~1 000 ms)3种水分状态,其中含量最少的是结合水,其次是不易流动水,最多的是自由水。随着干燥时间增加,整个T2反演谱呈现出所有峰逐渐向左移动、总峰面积减少和峰融合的现象。蚕蛹的含水量和硬度显著降低(P<0.05),脆度显著增加(P<0.05),L*没有显著变化(P>0.05)。当干燥240 min时,含水量、脆度、硬度和L*值分别为7.79%、12.67个、5...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探究水分迁移对板栗品质的影响,以黔产仓更板栗为试验原料,运用LF-NMR、TPA检测技术,研究板栗采后贮藏期间水分含量、水分相态变化、质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黔产仓更板栗出仁率高;板栗含结合水、不易流动水、自由水,贮藏期间板栗不易流动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稳定板栗内部结构;板栗水分含量与板栗质构指标内聚性、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板栗水分中不易流动水与板栗内聚性、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板栗自由水与板栗弹性呈显著正相关;板栗结合水的变化对板栗品质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板栗脱水敏感性和安全含水量,促进板栗保鲜、保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不同冻融次数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冻融次数(0、1、3、5、7 次)对猪背最长肌肉品质特性的影响,分析猪肉冻融过程中食用品质特性、全质构特性、脂肪氧化(硫代巴比妥酸值)以及肌浆蛋白和全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反复冻融次数的增加,解冻汁液流失率、加压失水率和蒸煮损失率随之显著增加,到冻融7 次时解冻汁液流失率已达到13.24%,加压损失率达到36.77%,蒸煮损失率达到31.77%;亮度(L*)、黄度(b*)增加,红度(a*)减少,到冻融7 次时L*值达到58.46,b*值达到13.25,a*值降低到11.68;pH值和剪切力值先增大后减少。硫代巴比妥酸值随冻融次数的增加显著增加。猪肉肌浆蛋白和肌肉全蛋白含量在反复解冻-冻融过程中降低。反复冻融严重降低了猪肉的品质,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