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片状银颗粒具有独特的电性能、光性能等优良性能,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液相化学还原法具有反应条件可控、利于量产的优势,被广泛用于片状银颗粒的制备中.本文首先介绍了在液相化学还原法中片状纳米银颗粒的生长机理,分析了各反应条件,例如pH值、晶种、表面活性剂、硝酸银浓度等对生成片状银颗粒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片状银颗粒的研究进展;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种基于DNA-银纳米颗粒(DNA-AgNPs)高灵敏比色传感器检测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的方法。在DNA保护下,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合成DNA-AgNPs,加入过氧化氢后其溶液颜色由黄褐色变为无色,从而实现过氧化氢的比色法检测。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利用此方法可间接测定葡萄糖的含量。在优化试验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的检测限为分别为0.36μmol/L和1.13μmol/L。以梨汁为实际样品,通过标准加入法测定葡萄糖含量,加标样品的回收率范围在87.00%~96.02%。该方法实现了食品中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的快速、可视化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和灵敏度,为构建食品中目标物的检测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使用热水橄榄叶提取物(OLE)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的银纳米颗粒(AgNPs)的工艺,并评价抗药性细菌分离物的抗菌活性。并研究了萃取浓度、接触时间、p H和温度对银纳米颗粒对Ag NPs的反应速率和形状的影响;结果显示, AgNPs的形成速率在基础培养基中随温度升高而显着增加。AgNPs的平均尺寸为20~25 nm,并且大部分为球形。结果表明,水性橄榄叶提取物对用于制备AgNPs的浓度没有影响。AgNPs在较低浓度下显示广谱抗菌活性,可能是未来良好的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纳米TiO_2和Ag NO_3为添加剂,通过静电纺丝装置,成功制备了一种高性能抗菌复合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和琼脂平皿扩散法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纳米粒子的分布、化学态、抗菌性能等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Ag NO_3和TiO_2的质量分数都会对纤维的形貌产生影响,需选择合适的添加范围;在纤维中,醋酸纤维素中的氧原子与Ag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银纳米颗粒的存在,使纤维在可见光区出现明显的吸收峰;银纳米颗粒和TiO_2良好的协同作用使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花生蛋白作为大宗优质的植物蛋白质,资源丰富,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能。以花生分离蛋白为基质材料制备花生分离蛋白纳米颗粒,并优化其最佳制备工艺。通过纳米激光粒度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颗粒的粒径及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颗粒球形圆整,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94.66±0.53)nm。以花生蛋白为原料制备纳米颗粒,不仅可拓宽花生蛋白应用领域,也为开发蛋白纳米颗粒新剂型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离子凝胶法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负载熊果酸的壳聚糖纳米颗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熊果酸包埋率为考察指标,优化负载熊果酸的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并评价最佳工艺下熊果酸纳米颗粒的粒径和体外溶出度。结果表明,熊果酸纳米颗粒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壳聚糖溶液质量浓度为2.0 mg/mL,壳聚糖与熊果酸质量比为4∶1,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为4∶1,在此条件下的包埋率为79.52%。负载熊果酸的壳聚糖纳米颗粒的粒径在180 nm左右,且分布较窄。与未包埋的熊果酸相比,熊果酸纳米颗粒在模拟胃肠液中的溶出度分别增加至4.7倍和1.1倍。该研究为提高熊果酸的溶解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们已经提出了很多用于合成银纳米粒子的化学方法,其中绿色合成银纳米粒子的方法由于其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而受到更多关注。该研究报道了以百香果果皮提取物为原料绿色合成银纳米粒子的方法并研究其抗菌性能。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在420 nm处出现峰值来确定银纳米颗粒的形成,以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其粒径大小及表面形态,纳米银(AgNPs)多呈球形,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2.1 nm;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AgNPs结晶性质并证明了AgNPs的存在;使用光电子能谱仪分析Ag价态为0价;热重分析仪测定结果表明了AgNPs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拉曼散射光谱测试结果显示,百香果果皮提取物具有还原和稳定银纳米粒子的双重功能,其中具有该作用的活性物质可能是蛋白质、多酚、黄酮和果胶等。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33、66μg/mL。综上所述,利用百香果提取液可以绿色制备较为理想的AgNPs,有望在制药、工业等抑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群体感应(QS)是细菌间的一种通讯机制,抑制细菌QS系统可作为控制腐败菌的一种新策略,且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本研究以AgNO3为银源,蒲公英植物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蒲公英-银纳米颗粒(D-AgNPs)。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动态光散射、Zeta电位、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D-AgNPs为球形、平均粒径13.9 nm、Zeta电位值(-14.07±0.25)mV,主要含Ag(68.96%)和Cl(15.27%)两种元素。测定D-AgNPs对两株哈夫尼亚菌生长和受QS系统调控的生物被膜、N-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AHLs)、蛋白酶、胞外多糖、群集和泳动等毒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D-AgNPs对哈夫尼亚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128μg/mL,在1/16~1/2 MIC(8~64μg/mL)时可抑制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在1/128~1/32 MIC (1~4μg/mL)时促进其生物被膜形成。对AHLs、蛋白酶产生、群集和泳动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对胞外多糖的产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本研究证...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枇杷花多酚的稳定性,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ι-卡拉胶为壁材,通过热处理制备枇杷花多酚纳米颗粒。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对最佳工艺制得的纳米颗粒进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枇杷花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多酚含量和DPPH·清除活性均高于其它有机溶剂萃取物,可将其作为芯材。最佳制备工艺为:PBS pH=6.6,ι-卡拉胶与BSA质量比4 ∶ 15,BSA与芯材质量比15 ∶ 1,BSA质量浓度1 mg/mL,热处理温度80 ℃,在此条件下对多酚包埋率为(82.12±0.48)%。制得的多酚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26.0±5.38)nm,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43±0.02,Zeta电位为(-31.1±0.42)mV,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颗粒呈球形。经包埋处理的枇杷花多酚能更好地保持DPPH·清除活性,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0.
以水为溶剂,茶多酚(TP)还原AgNO3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研究了TP的还原性以及纳米Ag颗粒的形貌。为了制备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的银纳米颗粒,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纳米纤维负载的银纳米颗粒,并通过琼脂平皿扩散法研究了银纳米颗粒/PAN纳米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水相合成的银纳米颗粒相比,负载于PAN纳米纤维上的银纳米颗粒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且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工业生产中鲜榨柠檬原汁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确定了鲜榨柠檬原汁的R6大孔树脂脱苦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大孔树脂添加量、作用时间和吸附温度对鲜榨柠檬原汁中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脱除具有重要影响。在树脂添加量4 g/100 g,作用时间47 min,吸附温度31℃,摇床转速120 r/min,p H值为柠檬汁自然p H条件下,柠檬原汁中柚皮苷和柠檬苦素实际脱除率分别达84.50%和40.62%,与模型预测值接近。脱苦条件优化后,鲜榨柠檬原汁中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含量均显著降低,口感上无明显苦味。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study, temperature-concentration related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sour lemon juice concentrate (SLJC) were investigated. Lemons were squeezed, and lemon juices were obtained. SLJC samples were produced by two methods: atmospheric and vacuum conditions.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SLJC at 10, 20, 30, 40, and 50°C for each 31, 36, 41, 46, 51 °Bx were measured with rheometer. Firstly,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SLJC showed Newtonian flow behavior at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and temperatures. Then, viscosity of SLJC produced under vacuum conditions was determined higher than SLJC produced under atmospheric conditions. This difference was calcula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5). Furthermore, activation energy values of samples produced under atmospheric and vacuum conditions ranged between 13.6–24.0 kJ/mol and 9.0–17.9 kJ/mol, respectively. Finally, temperature-concentration dependent viscosity variations were modeled by surface equations, and the data predicted were transformed into images to provide visual analysis. It was determined by images that the viscosity change is proportional to concentration whil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emperature. Ascorbic acid value was found higher under vacuum conditions than atmospheric conditions. In contrast, the HMF value was detected in low quantities under vacuum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甘蔗汁的透光率,研究了用改性柠檬渣对甘蔗汁进行澄清。利用单因素考察改性柠檬渣的用量、振荡时间、振荡温度和振荡速度对甘蔗汁透光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L9(34)振荡正交实验和离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改性后的柠檬渣能明显提高甘蔗汁的透光率;最优振荡组合:振荡时间为70 min,振荡温度为30℃,振荡速度为100 r/min,40 m L甘蔗原汁中加入改性柠檬渣用量为0.1 g;最优离心组合为:离心机转速为7000 r/min,离心时间为15 min,离心次数为1。在此工艺条件下的甘蔗汁的透光率可达到94.7%。 相似文献
14.
15.
以柠檬汁为保鲜材料,以1-MCP为阳性对照,在4℃条件下(相对湿度95%)将武隆猪腰枣低温贮藏40d,贮藏期间每5d测定猪腰枣果实的腐烂指数、质量损失率、VC、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等果实品质和生理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保鲜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MCP与柠檬汁都能不同程度地延长猪腰枣采后货架期,降低果实的腐烂率、质量损失率、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果实硬度、VC、有机酸和糖类物质的较高水平,增加果实内的抗氧化物酶活性,与综合评价得分结果一致。用柠檬汁处理更有利于保持猪腰枣的品质,维持更高的营养价值,可以显著延长枣果的保鲜周期。 相似文献
16.
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同时冰水浴制作急性血瘀模型,测定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凝血四项、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 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均显著缩短,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增加,6-酮-PGF1α和eNOS表达量降低,TXB_2和ET-1含量升高;柠檬汁粉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和红细胞沉降率,延长PT,增加6-酮-PGF1α活性,降低TXB_2水平,增加eNOS表达和活性,降低ET-1的含量。柠檬汁粉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柠檬汁饮料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调节温度的方法对维生素C的热降解进行动力学研究。在建立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来探究柠檬汁饮料中赤藓糖醇的加入对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柠檬汁饮料在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其热力学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本次实验中,1%~3%赤藓糖醇浓度的加入均有助于减缓维生素C的降解速率。其中,当赤藓糖醇添加浓度为2%时,维生素C降解反应活化能达到最大,为75.47kJ/mol,比对照高出了9.79kJ/mol。因此,赤藓糖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对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柠檬汁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实验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两种方法研究美国加州和中国广西柠檬汁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EPR方法测得加州和广西柠檬汁的半数清除率EC50值分别为54.53%和32.73%;UV-Vis方法测得加州和广西柠檬汁的EC50值分别为46.41%和30.41%,并且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柠檬汁浓度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实验方法的实验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测试方法对实验结果无显著性影响,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柠檬汁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柠檬绿茶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柠檬汁、绿茶粉和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为发酵剂,对柠檬绿茶酸奶的工艺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确定该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柠檬绿茶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汁和绿茶粉添加体积比例为1:3、柠檬绿茶汁添加量为3%、发酵剂添加量为2%、蔗糖添加量为4%、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4 h。结论该加工工艺简单,操作灵活,制备的柠檬绿茶酸奶产品香甜适口,组织均匀,口感稠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香蕉汁中苯甲酸、柠檬黄和日落黄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定制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均匀性, 线性回归趋势分析稳定性, 多家实验室合作定制, 并计算其不确定度。结果 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k=2): 苯甲酸(209.96±7.52) mg/kg; 柠檬黄(302.18±4.98) mg/kg; 日落黄(41.52±0.66) mg/kg。结论 研制的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较好, 可用于食品安全监测及相关饮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