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免疫传感器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污染是造成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分析检测技术如色谱分析法、免疫化学法等用于真菌毒素检测中具有耗时长、样品前处理繁琐等特点。本文介绍了采用生物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真菌毒素的方法,主要综述了它们在各类粮食、食品等基质中真菌毒素检测的应用现状,并简要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不足,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生活中,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传统技术方法的限制,现有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为了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需要推动酶联免疫吸附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技术要求,对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础,本文结合时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对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应用特点和应用要点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应用和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很高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快速检测技术逐渐完善,弥补了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包括酶抑制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化学检测技术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类民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减少食品安全经济损失,迫切需要开发出针对食源性病原体、食物掺假、转基因作物的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快速的核酸检测技术。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 POCT)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检测手段,由于其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现场检查等特点,在食品检测领域应用广泛。本文首先介绍了POCT技术的发展历史,而后根据食品安全事件的特点,从食源性致病菌、食物掺假、转基因作物3个方向分析了食品检测的主要对象,阐述了分子POCT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的分子POCT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对食品检测分子POCT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分子POCT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并为分子POCT技术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聂成霞 《肉类研究》2010,(12):76-79
生物传感器作为新一代的分析工具备受人们关注,寻找一种优良的检测方法成为当前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当务之急。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简便等特点,详细介绍了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在食品品质、成分、安全性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生物传感器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生物传感器在食品中的细菌、毒素、农药残留等问题的应用进行综述,并简要探讨生物传感器在食品生物安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维生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其正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可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分析和评价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将对指导人群科学摄取维生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食品中维生素的前处理技术和常用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法、光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等,介绍了各种检测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着重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维生素测定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测定维生素的方法,应用范围很广,灵敏度也高,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样品用量少,分离速度快,可一次性分析多种维生素等优点。本文对目前食品中维生素检测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为今后维生素的高通量快速分析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缓解了因土地不足或病虫害导致的粮食减产和不足的现状。由于目前转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仍存在不确定性,随着其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转基因食品检测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建立简单、快速、适用性强的转基因检测方法对转基因食品监管、评估和风险防范等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三大类,分别为基于核酸水平的检测、基于蛋白水平的检测和基于代谢物水平检测的具体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相关的检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简单概括,对比不同检测技术的优势和劣势,指出了目前转基因生物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使人们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为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介绍生物传感器发展现状、组成及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生物传感器在食品成分快速分析、食品中农药、抗生素和有毒物质分析、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检测、食品新鲜度评价、食品感官评定以及食品生化过程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除去后再进行定量测定。主要分为夹心法、间接法和竞争法。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方法及其基本作用机制,详述了ELISA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具体应用及发展历史与现状,对其在食品中农药残留、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转基因食品、重金属残留、过敏性残留物及违规添加成分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出极大关注,因此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快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太赫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将其应用到食品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传统方法,分析其优缺点,然后介绍太赫兹光谱技术,分析太赫兹技术独特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着重对太赫兹光谱技术在食品中有害物检测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介绍了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并概述了该技术在医疗检测、食品检测和重金属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展现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所具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操作便捷及可快速判读结果等特点,同时也提出了此项技术目前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并探讨了其在未来研究应用中的发展方向,为我国食品安全快速定量检测技术发展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包括免疫学技术、酶抑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免疫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便、快速和经济等优点,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有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层析法两大体系,其中免疫吸附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最常用,而免疫层析法则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GICA)为代表。本文介绍了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应用的原理及特点,并对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近几年来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在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快速的监测,控制食品加工中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和建立食品病原快速检测方法对于食品质量控制和监管及人们健康也就越来越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传统检测方法繁琐复杂、周期较长,因而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比传统的检测方法更加敏感。本文主要从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技术、代谢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先进技术,并对这些在当前较为先进的主流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检测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国已建立起强大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测管理体系, 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到最终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 但却不能做到完全杜绝食品安全问题, 且目前的监管体系很难覆盖众多的食用农产品、散装食品、餐饮食品以及现场制售食品。食品快检技术主要针对这类食品, 采用快速检测方法, 对这类食品中某种特定物质或指标进行快速定性定量检测。基于此,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家发展食品快检技术的相关政策, 并从化学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生物发光几个方面, 探讨了近年来在食品快检技术的应用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快检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几个展望。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问题随着食品种类的丰富一直备受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耗时长、操作专业性强, 从而制约了现场应用。而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比率型荧光传感技术所构建的纸基传感器, 因其快速即时、低成本、高准确度且便携化的特点, 在食品安全的检测领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 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概括了分子印迹技术以及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重点对分子印迹比率型荧光纸基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可视化快检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归纳, 特别提出纸基纤维素材料功能化技术及其在快检中的应用, 改善其非特异性性能并提高检测灵敏度, 最后提出了食品安全快检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并对快检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分子印迹荧光纸基传感器的应用扩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技术支撑。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结合了荧光检测高灵敏度和免疫层析检测特异性强、快速便捷等特点的一项新型免疫检测技术,已成为食品安全快速定量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介绍了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有机染料荧光素免疫层析技术、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和上转换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其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快速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生活的头等大事,保障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技术在不断进步。传统的理化检测方法存在样品前处理复杂、耗时费力、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只能作为疑似样品的确证方法,不能满足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筛查的需求。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技术是建立在功能化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与抗原抗体特异结合的层析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使用便捷、检测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快速检测过程中。本文对上转换发光技术及免疫层析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对上转换免疫层析技术以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目前技术的优点与不足,根据目前的应用领域,提出了发展方向,为该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并且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品种类繁多,人们购买食品时,对于食品包装上的成分和含量的了解不充分,同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不到位,都可能间接导致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一定的威胁,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更可能造成心理层面的伤害。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免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威胁,建立和完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快速检测方法的特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快速检测产品的生产现状,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在食品流通过程中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Rapi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s caused by foodborne pathogens is one of the existing food safety regulatory issues faced by various countries and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rapid and reliable detection methods for foodborne pathogens remains a hot research area for food safety and public health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complex steps, time-consuming, low sensitivity, or poor selectivity of commonly used methods.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 as a novel spectroscopic techniqu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selectivity, rapid and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and has exhibite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this study, the enhancement mechanisms of SER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liquid-phase, rigid solid-phase, and flexible solid-phase are categorized. Furthermor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advances in label-free or label-based SERS strategies and SERS-compatible techniques for th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 is provid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are reviewed. Finally, the current challenges of SERS technology appli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re listed, and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trends of SERS in the field of foodborne pathogens detection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