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甘薯淀粉酯,详细研究了淀粉乳质量分数、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温度、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实验发现,在6%以下,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增加,产品取代度几乎成线性增加.固定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为3%,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乳质量分数35%、温度35℃、反应pH 8.5、反应时间6 h,产品取代度0.016.  相似文献   

2.
以芋艿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芋艿淀粉酯。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DS)为指标,研究芋艿淀粉浓度、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辛烯基琥珀酸芋艿淀粉酯制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芋艿淀粉酯制备的适宜工艺条件:淀粉质量分数40%、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为2.0%芋艿淀粉干重、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 h。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辛烯基琥珀酸芋艿淀粉酯颗粒结构发生变化,糊化温度由原淀粉的最高温度85.49℃变为82.15℃,红外光谱图中1 710~1 740 cm-1,1 550~1 610 cm-1区间分别出现酯羰基(C=O)伸缩振动吸收和RCOO-特征吸收,可断定辛烯基琥珀酸与淀粉酯化生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相似文献   

3.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醇法制备的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原料,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的合成工艺条件。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碱用量、辛烯基琥珀酸酐、淀粉乳的浓度、水分含量对取代度(DS)和反应效率(R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乳浓度为0.25g/mL,乙醇溶剂含水35%时,pH为8.5,反应温度为35℃时反应2h为最佳反应条件,得到取代度为0.0166。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搅拌式球磨机对西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预处理,以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制备辛烯基琥珀酸西米淀粉酯。探讨活化时间、反应时间、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反应温度和pH等因素对辛烯基琥珀酸西米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西米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反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活化淀粉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显著上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活化1.0 h西米淀粉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2.0 h,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为3%,pH为8.0,反应温度为35℃;在此条件下酯化得到的淀粉酯取代度为0.02294,反应效率为98.01%。FTIR、XRD、SEM测试结果表明,西米淀粉经过辛烯基琥珀酸酐处理后,产品的红外光谱在1570 cm-1和1712 cm-1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淀粉结晶度下降,淀粉颗粒表面受到破坏,颗粒中间出现较大孔洞,进一步证实西米淀粉发生了酯化反应。取代度为0.02294的辛烯基琥珀酸西米淀粉酯的乳化性为26.43%,乳化稳定性为24.10%,均优于原西米淀粉酯。  相似文献   

5.
以银杏淀粉为原料,对水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质量分数为3.0%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淀粉乳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 H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银杏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工艺参数:银杏淀粉质量分数40.0%,反应温度45.0℃,p H 8.0,反应时间4.0 h。在此工艺条件下,银杏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可以达到0.019 36,反应效率74.42%。淀粉消化性能试验表明银杏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对胰淀粉酶水解作用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慢消化及抗消化特性显著。  相似文献   

6.
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碎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确定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为3%,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淀粉乳质量分数30%、pH8.5、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35℃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取代度可达0.01445。  相似文献   

7.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选取乙酸酐和辛烯基琥珀酸酐对其进行双重酯化改性,以取代度为衡量标准,确定了蜡质玉米双重酯化淀粉的制备顺序是先进行乙酸酐的乙酰化再进行辛烯基琥珀酸酐的酯化,得到产物乙酰化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按照确定好的酯化顺序,以实验室自制取代度为0.0768的乙酰化淀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制备乙酰化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辛烯基琥珀酸酐加入量为3%的情况下,淀粉乳初始浓度30%,反应体系pH8.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h。采用最佳工艺条件所得产品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取代度为0.0197,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乙酰化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并对产品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透明度、表观黏度等性质做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其酶法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亲核试剂,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工艺参数,着重研究了酯化反应条件对反应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淀粉干基重的3%)不变的条件下,淀粉乳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反应时间对反应取代度均有较大影响。对制备的淀粉酯中的辛烯基琥珀酸酐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制得的淀粉酯辛烯基琥珀酸残留量低于规定标准。利用α-淀粉酶对制得的淀粉酯进行了降解处理,探讨了利用不同的酶解时间,获得不同DE值样品的酶解条件。利用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中试放大并获得了预期产品。  相似文献   

9.
黄杨  杨华  许聪 《食品科技》2013,(1):303-307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以取代度为衡量标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从淀粉乳的初始浓度、体系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酐浓度5个方面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最佳制备工艺。其最佳条件为:淀粉乳浓度35%、pH8.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5h、酸酐加入量为4%,采用最佳工艺所得产品取代度为0.02。在同类研究中,降低了淀粉乳初始浓度,提高了产品取代度。利用红外分析方法和差示量热扫描仪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与木薯淀粉的结构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行星式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机械活化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探索了机械活化时间、淀粉乳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对机械活化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机械活化10h、淀粉乳质量分数为14.7%、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33.9℃、pH8.5,在此条件下制得复合改性淀粉的平均取代度为0.019 8。机械活化、交联、辛烯基琥珀酸三者复合改性得到的淀粉抗凝沉性优于单独改性或二者复合改性的。  相似文献   

11.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均志  银鹏 《食品工业科技》2003,24(10):128-130
对水相体系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工艺过程中,淀粉乳农度、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体系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并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确立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孔浓度30%,OSA用量5%(对淀粉干重),体系pH8.5~9.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8h。  相似文献   

1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轻度水解淀粉为原料,以取代度为衡量标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从淀粉乳的初始浓度、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酐浓度五个方面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最佳制备工艺。其结果为,淀粉乳浓度50%、pH8.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h。采用最佳工艺所得产品取代度为0.0495。利用红外分析方法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结构进行了验证。以合成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乳化剂应用在DHA藻油的微胶囊化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化反应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红外光谱仪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是含水量、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的用量、碱(Na2CO3)的用量;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5倍;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45 ℃;Na2CO3的用量1.5%;OSA的量3%,水分含量为18%。此条件下制得取代度为0.022 1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红外谱图分析表明,原淀粉的基本结构未被破坏,在1 720 cm-1、1 576 cm-1出现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4.
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辛烯基琥珀酸酐作酯化剂,采用湿法工艺合成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探讨了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和沉降积对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确定制备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乳浓度35%,酯化pH 8.0,酯化温度35℃,酯化时间3 h.交联淀粉的沉降积对酯化取代度影响较小,在生产中可根据最终产品的用途选用合适沉降积的交联淀粉进行酯化复合变性.复合变性淀粉符合食品行业标准,可以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观察显示淀粉中受侵蚀颗粒增多,颗粒表面的小凹痕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响虚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RSA)软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4℃,时间1.5h,pH值为8.7,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为淀粉干基的3%,反应取代度(DS)可达0.0144.  相似文献   

16.
以奉化芋头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为酯化剂,制备了辛烯基琥珀酸芋头淀粉酯(Octenyl Succinicmodified Taro Starch,OSTS)。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淀粉酯的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并以DS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酯化条件,然后测定了OSTS的疏水性、X射线衍射、微观形貌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淀粉浓度40%(w/v),pH8.5,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41 ℃,在此条件下获得的OSTS的取代度为0.02069。经酯化后,奉化芋头淀粉的表面疏水性增加,接触角从86.2°变为120.9°;淀粉晶型未受影响,即OSA与芋头淀粉的酯化反应优先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相对结晶度由19.04%降至15.20%。该研究可为小粒径淀粉的高效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了由疏水性辛烯基琥珀酸酐制备淀粉酯,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影响淀粉酯取代度的反应因素,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pH值、反应时间对其取代度的影响。工艺优化后,产品最终取代度约为0.017。  相似文献   

18.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在醇水相中进行预处理,在醇相中进行预处理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的酯化反应,制备了不同取代度的OSAS,研究了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反应pH、OSA用量及反应时间对产物取代度(DS)和反应效率(RE)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得出醇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为35 ℃,OSA用量为30%,pH为8.5,淀粉乳浓度为35%,此时产物DS为0.0889,RE为38.47%。以原木薯淀粉为原料,在该条件下制备的酯化淀粉DS为0.0323,RE为13.98%,表明该预处理能显著提高RE。FT-IR分析表明淀粉分子上成功引入辛烯基琥珀酸基团;XRD测试表明原木薯淀粉经过预处理后结晶度由21.48%下降至8.61%,A型结晶结构部分转化成V型,酯化反应首先发生在淀粉的表面及无定形区,其次进攻淀粉内部及结晶区进而导致结晶度有所下降;淀粉经酯化改性后,糊液粘度、抗凝沉性和透明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张正茂  阚玲 《食品科学》2015,36(8):86-91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再与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发生酯化反应制备OSA淀粉酯。研究机械活化时间、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淀粉乳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因素对玉米淀粉酯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和响应面分析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OSA酯化反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且反应不受pH值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机械活化10 h、反应温度33.1 ℃、pH 8.45、淀粉乳质量分数12.2%、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制得机械活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平均取代度为0.020 3。  相似文献   

20.
在β-环糊精衍生物中,酯衍生物占有重要地位。该研究以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在弱碱条件下与β-环糊精酯化合成β-环糊精辛烯基琥珀酸酯,考察酯化剂用量、反应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合成β-环糊精辛烯基琥珀酸酯取代度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合成β-环糊精辛烯基琥珀酸酯适宜条件为:酯化剂用量为β-环糊精质量4%、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10 h、pH值为7.5;在此条件下,β-环糊精辛烯基琥珀酸酯取代度为0.05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