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孔树脂纯化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果腺肋花楸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纯化黑果腺肋花楸中多酚类物质。通过对比6 种大孔树脂对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吸附-解吸效果,筛选出XAD-7大孔树脂作为最佳纯化材料,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XAD-7大孔树脂纯化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静态吸附-解吸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4 h、解吸时间2 h、上样液质量浓度3.6 mg/mL、上样液pH 4、乙醇体积分数95%、乙醇溶液pH 7;其对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动态吸附-解吸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流速2 mL/min、上样量560 mL、蒸馏水洗脱用量350 mL、洗脱流速2 mL/min、洗脱体积300 mL。在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纯度由11.62%提高到64.37%,表明XAD-7大孔树脂对于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对5种细菌和2种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稳定性。采用双层平板打孔法,根据抑菌圈直径判断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抑菌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对5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以脂环酸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研究Na Cl浓度、温度、紫外线对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对脂环酸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5种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2种真菌基本无抑菌效果。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对脂环酸芽孢杆菌(DSM 3922,AAT-92)、阴沟肠杆菌(20051)的MIC为0.40 g/L,对枯草芽孢杆菌(10034)和产气肠杆菌(10017)的MIC分别为0.05 g/L和0.10 g/L。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抑菌活性显著下降。多酚溶液经热处理后,抑菌活性有微弱下降趋势,经紫外线处理后抑菌活性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3.
XAD-7型大孔树脂纯化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XAD-7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条件进行研究。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采用Folin-Phenol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含量,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试验,考察了上样液浓度和pH值、上样流速、上样量、洗脱剂体积分数和pH值、洗脱流速、洗脱体积等因素对多酚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XAD-7型大孔树脂静态吸附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2.67 mg/mL,上样液pH值4.0,吸附时间2 h;静态解吸工艺条件为: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95%,pH值7.0,解吸时间1 h。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动态吸附-解吸工艺条件为:上样量430 mL,上样流速1 mL/min,洗脱体积210 mL,洗脱流速1 mL/min。通过动态吸附-解吸后,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粗提物的纯度由9.56%提高到74.26%,表明XAD-7型大孔树脂法是纯化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得了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最佳酶解制备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酶解制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0.06%,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比例为4:5(m:m),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3.5 h,在此条件下,果汁中原花青素含量为(1679.85±6.11)mg/100 g,果实出汁率为78.65%±1.05%。酶解工艺制备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数抑制浓度为0.232 mg/mL,同时对α-淀粉酶、酪氨酸酶以及黄嘌呤氧化酶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326、22.587、30.722 mg/mL,表现出质量浓度依赖性。研究结果可为黑果腺类花楸果汁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其抑菌性质。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2%,液料比25∶1 m L/g,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的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含量为3.32%;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原花青素含量提高约4倍,为14.29%;抑菌性实验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抑菌作用随原花青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且纯化前的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具有更强的抑菌性。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豆多糖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大豆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黄青霉和黑曲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pH6的条件下大豆多糖抑菌活性最强;大豆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产黄青霉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8.0、6.0、1.0mg/mL和1.0mg/mL。  相似文献   

7.
甘薯多酚提取液的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及抑菌率为指标测定甘薯多酚提取液对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抑菌活性,并研究温度、pH等对提取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甘薯多酚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几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而对枯草杆菌、啤酒酵母、产黄青霉、黑曲霉等仅在高浓度时才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甘薯多酚提取液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pH为4~5时,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确定了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以超声波辅助提取,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以提取量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通过对DPPH、ABTS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评价其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44∶1(m L∶g)、乙醇浓度55%、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提取量达19.549 mg/g。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对DPPH、ABTS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较强清除作用,并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了体外胃肠道消化模拟对黑果腺肋花楸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福林酚法和硝酸铝显色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消化前后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来验证胃肠消化处理对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体外消化过程中,黑果腺肋花楸的多酚和黄酮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在胃消化模拟过程中稳定性较好,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模拟肠液消化过程中,多酚和黄酮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是提高了1.33、1.38倍(p<0.05),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降低了36.84%和8.55%。胃肠道中胃蛋白酶、胃酸、胰蛋白酶对黑果腺肋花楸中多酚和黄酮的释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胰蛋白酶会降低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这可能与有机酸的分解有关。本研究结果为黑果腺肋花楸天然产品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菜籽多酚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菜籽多酚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0.05%~0.80%的菜籽多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显示浓度-效应关系。最佳抑菌浓度在0.4%左右。菜籽多酚对3种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大肠杆菌是1.00 mg/100 mL,枯草杆菌是0.50 mg/100 mL,金黄色葡萄球菌是0.25 mg/100 mL。以上结果表明:菜籽多酚有抑菌能力,可望用于食品贮存与加工。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黑果腺肋花楸为原料,β-环糊精为提取介质,探究了β-环糊精辅助提取黑果腺肋花楸中多酚类物质的可行性,并对β-环糊精所提取的多酚物质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β-环糊精提取的最佳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最佳提取条件的多酚类物质进行HPCL分析。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66℃、提取时间93min、β-环糊精浓度33g/L,在该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12.93 mg/g。对β-环糊精辅助提取所得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提取液进行HPLC分析,结果显示提取液中含有的多酚种类有香草酸、表儿茶素、阿魏酸、绿原酸及咖啡酸,它们的含量分别为239.80μg/g、613.00μg/g、17.48μg/g、30.93μg/g和16.11μg/g。本研究表明β-环糊精可辅助提取黑果腺肋花楸中多酚类物质,为黑果腺肋花楸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黑果腺肋花楸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C8-1对其发酵,研制具有特殊果香风味和营养价值的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发酵黑果腺肋花楸果汁进行条件优化,以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总酸含量作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饮料最佳发酵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9 lg CFU/mL,发酵温度35 ℃,发酵时间22 h,黑果腺肋花楸料液比为1:3(v:v),在此条件下,总酸含量达到6.60 mg/mL;发酵后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的总酚含量增加10.51%,总酸含量增加74.60%,还原糖含量降低4.4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6.15%;对色泽研究可知,发酵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亮度、红色色调和黄色色调均有增强作用;抗氧化实验表明,经发酵处理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极显著高于鲜榨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p<0.01)。感官评分较鲜榨果汁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8-1可以在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进行正常的生长代谢活动,并能够提高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品质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法对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条件,并通过pH值示差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花色苷的提取量,得到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59%乙醇、液料比29∶1(mL/g)、提取温度48℃、提取时间11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花色苷提取量为10.298 mg/g。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寒地果树资源果实中的营养价值及体外活性,本试验测定了软枣猕猴桃、黑果腺肋花楸、草原樱桃、白穗醋栗和蔓越莓五种果实的总酚、总花色苷含量,比较了其抗氧化及抗α-淀粉酶活性,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寒地果实的总酚、总花色苷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酚含量为13.21~66.43 mg GAE/100 g,其中黑果腺肋花楸含量最高,白穗醋栗次之;总花色苷含量为0.15~46.45 mg C3G/100 g,黑果腺肋花楸含量最高,草原樱桃次之。另外5种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也有所差异。用DPPH法、ABTS法、ORAC法、FRAP法测得白穗醋栗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用高通量淀粉浊度法测得白穗醋栗的抗α-淀粉酶活性最强,IC50为0.122 mg/mL,高于阿卡波糖(0.16 mg/mL),其AE值为2034.18 mmol AE/g,高于阿卡波糖(1550 mmoL AE/g),且是其他果实的42~127倍。相关性分析发现五种寒地果实的总酚、总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抗α-淀粉酶活性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香椿叶中提取分离多酚,研究多酚对糖尿病关键酶(猪胰腺α-淀粉酶、鼠小肠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的影响。采用活性追踪法,运用多种分离纯化技术和色谱学分析,逐级筛选活性强的部位以及单体化合物。研究发现香椿叶多酚粗提物具有显著的酶抑制作用,猪胰腺α-淀粉酶、鼠小肠蔗糖酶和麦芽糖酶的半数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0.45 mg/mL、1.29 mg/mL和1.41 mg/mL。乙酸乙酯萃取后的70%乙醇洗脱部位为主要活性部位,其对猪胰腺α-淀粉酶、鼠小肠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抑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0.091mg/mL、0.97 mg/mL和1.00 mg/mL。从活性部位分离出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和没食子酸乙酯(EG),其中PGG具有显著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IC50值为0.069 mg/mL;EG对蔗糖酶和麦芽糖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0.82 mg/mL和0.81 mg/mL。研究表明多酚化合物是香椿叶的有效降血糖功能成分之一,PGG和EG是主要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黑果腺肋花楸果的活性成分,重点讲述了黑果腺肋花楸果的生理功能,阐述了黑果腺肋花楸果的开发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黑果腺肋花楸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葡萄酒中生物性来源有害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桦褐孔菌多酚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抑菌谱、抑菌影响因素、细胞电导率、细胞渗漏、扫描电镜(SEM)等试验分析,探究pH、温度、紫外照射、盐浓度对桦褐孔菌多酚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酚具有广谱抑菌效果,且对革兰氏阳性菌G+的抑制能力优于革兰氏阴性菌G-,对大肠杆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G+)、单增李斯特菌(G+)、沙门氏菌(G-)和枯草芽孢杆菌(G+)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0 mg/mL、1.25 mg/mL、2.50 mg/mL、5.00 mg/mL和5.00 mg/mL。在pH值为6、盐浓度为0.8%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36 mm、18.66 mm。桦褐孔菌多酚抑菌在40~121 ℃热稳定性较好,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10 mg/mL时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9.5±0.15) mm,比同浓度下枯草芽孢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别高23.4%、8.9%、18.2%和40.2%。  相似文献   

18.
廖霞  李苇舟  郑少杰  石芳  明建 《食品与机械》2017,33(7):145-148,174
为评价不同品种黑腺肋花楸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以3种黑腺肋花楸为原料,采用Folin-Ciocalteau比色法、pH示差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法分别测定其多酚、花青素和黄酮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法评价3种花楸多酚、花青素、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黑腺肋花楸多酚含量变化范围为11.916~14.550mg GAE/g·FW,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力,尼罗多酚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较强,克蓝还原力较强;花青素百分含量为3.094%~3.771%,尼罗花青素抗氧化能力最强;黄酮含量为19.519~23.399mg RE/g·FW,克蓝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强,尼罗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较强,而维金还原力较强。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黑腺肋花楸花青素含量与DPPH~+·、ABTS~+·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黄酮含量与ABTS~+·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黑果腺肋花楸是目前含有花青素、多酚含量最高的植物,其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然而,其中的花色苷稳定性差,利用率低,在各行业的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壳聚糖与聚谷氨酸经离子凝胶法对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进行包埋,来提高其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3个影响显著的因素。以花色苷纳米微胶囊包埋率为指标,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佳条件为:花色苷添加量36 mg、壳聚糖质量浓度1.3 mg/mL、搅拌时间60 min、壳聚糖∶聚谷氨酸质量比2∶1、pH 4.5。在此条件下所得纳米微胶囊包埋率为59.54%,粒径317.5 nm,Zeta电位36.7 mV。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纳米微胶囊外表光滑,呈规则的球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结构和稳定性,有利于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树莓、蓝莓、黑果腺肋花楸及蓝靛果四种小浆果浆汁进行初步活性评价,测定了四种小浆果浆汁的多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花色苷及总黄酮含量,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蓝靛果的多酚(4.659 mg/mL)、SOD(115.38 mg/mL)及总黄酮(10.717 mg/mL)是其他三种小浆果含量的1.5~7倍,花色苷(3.768 mg/mL)则是黑果腺肋花楸含量的14倍左右。以VC作阳性对照,蓝靛果体外抗氧化效果最优,对·OH、DPPH·自由基的清除及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2.066 mg/mL、61.342 μg/mL和181.590 μg/mL,对O2-·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并没有明显优势。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四种小浆果浆汁中多酚、花色苷、SOD及总黄酮含量与对·OH、O2-·、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均呈正相关性,且相关性显著。四种小浆果浆汁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蓝靛果显示了最佳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