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贵州花溪辣椒、遵义朝天椒、贵州灯笼椒3种干辣椒为主要原料;盐、姜、蒜、料酒、辣椒籽为辅料在传统糍粑辣椒制作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糍粑辣椒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配比。研究表明:贵州花溪干辣椒、遵义干朝天椒、贵州干灯笼椒配比为3:2:3(2.60 g:1.70 g:2.60 g),姜蒜比为1:1(2.14 g:2.14 g),辣椒籽炒制时间为30 s(0.83 g),盐含量为1.50 g,料酒含量0.50 mL,煮制时间为6 min,此条件下制作的糍粑辣椒感官评分为93.87±1.60,制作出来的糍粑辣椒不仅色泽鲜艳、香味浓郁、辣感适中、质地均匀,风味独特,各项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贵州糍粑辣椒的地方安全标准,具有良好的产品质量特色,为糍粑辣椒的工业化开发和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工厂实际生产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牛油麻辣味火锅底料配方中辣椒、花椒、郫县豆瓣酱、复合香辛料4个因素的最佳添加量,进一步通过全面试验研究了炒制糍粑辣椒的最佳温度和时间。确定了生产牛油麻辣味火锅底料的最优配方为牛油200 g、食用盐70 g、蒜6 g、味精6 g、白糖2 g、牛肉粉9 g、花椒9 g、辣椒14 g、郫县豆瓣酱45 g、复合香辛料3.6 g。选择温度110℃、时间2 h进行糍粑辣椒炒制。  相似文献   

3.
糍粑辣椒是贵州传统特色辣椒制品,为明确糍粑辣椒关键工艺对产品风味和品质的影响,以10种加工工艺的糍粑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舌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以及理化指标测定,分析不同工艺条件对糍粑辣椒风味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0种糍粑辣椒样品中共检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80种单体及部分物质的二聚体,即醛类22种、醇类15种、酮类12种、酯类10种、萜烯类8种、其它13种。样品的风味指纹图谱信息随着加工工艺的不同而随之变化显著,采用标准化工艺制作的糍粑辣椒电子舌滋味鲜度、丰富度指标、感官评分显著提高。其中,选用3种干辣椒搭配,高温煮制6 min,添加炒制金黄辣椒籽,镭砵捣碎制作的糍粑辣椒风味品质最佳,本研究结果为特色糍粑辣椒产品规模化加工和品质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传统的辣椒油炒制方法主要依靠经验操作,存在炒制过程中辣椒素类物质提取效率偏低的问题。文章采用果胶酶在炒制前对辣椒进行处理,旨在提高辣椒素类物质在炒制过程中的提取效率,降低原料的浪费。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果胶酶的添加量、酶处理温度和酶处理时间的最佳条件,然后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用果胶酶处理印度椒炒制辣椒油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7.08U/g辣椒的果胶酶、45℃恒温水浴4h,正交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4.72U/g辣椒的果胶酶、45℃恒温水浴4h,此条件下辣椒素类物质在炒制过程中的提取效率最大,相比不添加果胶酶的辣椒油,辣度从2951提高到5760,提高了95%。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辣椒籽进行粗粉碎,选择3个粉碎度对不同粉碎度辣椒籽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溶出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粉碎度对辣椒籽营养成分溶出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粉碎度对油脂和辣椒素的溶出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60目辣椒籽中脂肪溶出含量最高,可达到32.83%。40目辣椒籽黄酮溶出含量分别达到最高209.126mg/100 g。辣椒素溶出含量随着粉碎度的增大而增加,当粉碎度达到60目时,其辣椒素可达到10.26 mg/100 g,斯克维尔指数为1 583,辣度级别达到4级。  相似文献   

6.
发酵型糍粑辣椒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为探究发酵过程中糍粑辣椒挥发性风味的变化规律,文章以不同发酵时间段的糍粑辣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GC-MS与LC-MS对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来研究发酵前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糍粑辣椒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水分含量、盐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含量降低,总酸含量上升。不同发酵阶段糍粑辣椒的香气差异与构成它的化合物种类与相对含量有关,发酵型糍粑辣椒挥发性风味物质以酯类、烯烃类、烷烃类为主,发酵过程中酸类和醇类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酯类、烷烃类和烯烃类化合物与发酵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发酵可以赋予糍粑辣椒新的风味。  相似文献   

7.
但晓容  李栋钢  卢晓黎 《食品科学》2010,31(22):211-215
运用响应面法,对牛油火锅底料全自动炒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优工艺参数:郫县豆瓣用量16.8%(m/m)、炒制时间27min、炒制温度185℃、复合香辛料用量0.66%、转动频率31r/min,在此条件下对牛油火锅底料感官评分,其中组织形态90.44、色泽91.22、香味90、浑汤度88.44、滋味92,最佳综合指标为90.58。  相似文献   

8.
以复合糍粑辣椒中3种不同辣椒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其配比进行优化,并得出最优配比为新一代∶小米椒∶铁皮椒为5∶3∶4。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分为监测指标,确定了复合糍粑辣椒、复合香辛料和卤味增香膏调味料3个因素的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对3个因素的配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糍粑辣椒、复合香辛料、卤味增香膏的最佳添加配比为20%、3.3%和0.42%。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辣卤风味火锅底料形态规整、汤色红亮、香辣适口、卤味浓郁。  相似文献   

9.
研究60Co-γ辐照对市售干辣椒杀菌效果及辣椒素和辣椒红素含量的影响。分别采用0,2,4,6,8,10 k Gy 6个剂量辐照处理干辣椒样品,测定辐照前后样品中微生物的存活数、辣椒素含量以及辣椒红素的吸光度。结果表明:γ辐照对干辣椒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对红辣椒粉和野山椒粉中菌落总数的D10值分别为2.04,1.85 k Gy,霉菌的D10值分别为2.84,1.96 k Gy;对红辣椒碎和野山椒碎中辣椒素的总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对红辣椒粉和整椒以及野山椒椒粉和整椒中辣椒素的总含量有明显的影响(P0.05);对干辣椒中辣椒红素有明显的影响(P0.05),辣椒红素的含量与辐照剂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10 k Gy以内剂量γ辐照能有效控制干辣椒中污染微生物的含量,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采用辣椒素筛选培养基进行辣椒素降解菌株筛选,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筛选菌株鉴定后应用于糍粑辣椒发酵中,考察筛选菌株接种发酵对糍粑辣椒中辣椒素类物质含量及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共筛选出6株辣椒素降解菌株,其在辣椒素筛选培养基中辣椒素降解率在3.13%~28.34%。鉴定结果表明,筛选菌株B10、JP01、GJ02、GJ03、7B-5和28L-C分别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甲基营养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澄清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clariflavum)。其中,菌株28L-C和7B-5辣椒素降解能力较强,均可显著降低糍粑辣椒中辣椒素类物质含量(P<0.05)。菌株28L-C和7B-5强化发酵糍粑辣椒样品中重要香气、重要差异化合物分别为18种、10种。  相似文献   

11.
Scoville感官评定法测定辣椒辣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辣椒中辣味成分的组成、辣椒素的性质及功能、国内外辣椒辣度的研究概况以及评价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主要研究了辣度的Scoville感官评定法,并与HPLC法测定的辣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感官评定法测得干辣椒样品的辣度与HPLC法结果在同一辣度级别。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常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如龙眼肉、枸杞子、肉桂等为主要原料,以干辣椒、郫县豆瓣、食用油、香辛粉等为辅料制作药膳火锅底料。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药膳火锅底料的因素水煮时间、中药材添加量、辣椒、加水量等进行试验探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适当的因素和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此来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从而确定药膳火锅底料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在郫县豆瓣16%、盐2%、香辛粉3%、白糖2%、花椒2%、味精1%、酵母抽提物1%、食用油用量40%的基础上,选择水煮时间为60 min,中药材添加量为1倍,辣椒添加量为10%时所制得的药膳火锅底料品质最好。利用电子鼻对产品进行挥发性香气分析,发现炒制后的药膳材料较水煮工艺的香气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麻辣火锅底料中麻辣风味的物质含量与感官强度的关联性, 构建麻辣风味与咸度之间的数学模型。方法 采用理化及感官分析方法对6个麻辣火锅底料产品的麻辣鲜咸4种主要呈味物质含量及典型感官风味特性展开分析, 结合Stevens函数解析4种呈味物质的物理量与感官强度的关联性, 最后构建产品麻辣物质含量与咸度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 火锅底料产品中的辣椒素类物质、酰胺类物质含量与产品的辣度和麻度之间存在良好的Stevens函数拟合度, 同时构建了火锅底料产品咸度与产品中辣椒素类物质、酰胺类物质和盐含量自然对数值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R2≈0.96)。结论 麻辣火锅底料中麻辣物质含量与辣度和麻度间的关联性符合心理物理学模型, 同时对产品咸度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麻辣物质在食品复杂体系中减盐相关研究及后期低盐产品研制提供数据支撑和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干辣椒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含量,计算辣度和分级,并对30个品种的干辣椒的辣度进行了评价。色谱柱为Xbridge~(TM)C_(18)(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v(醇):v(水)=80:2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高效液相色谱法能有效地检测红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根据Scoville指数将辣椒辣度分为10级,测定结果显示所选择的样本辣度在7级到9级之间。辣椒样本经过几代的杂交之后辣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感官评价结果,采用SPSS中的Fisher判别分析方式,对火锅底料进行辣度分级,得到麻辣火锅底料的辣度分级模型;研究熬煮过程中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s,Cap-S)的含量变化,得到其影响辣度分级的规律。结果表明,仅用感官评价对火锅底料进行辣度分级受感官评价人员的影响较大,结论准确度不高;若以火锅底料中Cap-S含量为分级标准,其正判率界值为24%>20%,可以很好地将辣度分为5 个等级,分级模型较为合理。火锅底料熬煮过程会影响Cap-S的迁移,Cap-S在油相和水相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同时调味料中的Cap-S逐渐迁移到汤底中,使得熬煮过程中辣度总是不断发生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感官评价结果对火锅底料进行辣度分级,可以很好地区分火锅底料的辣度,指导消费者购买合适的食品。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通过设计红汤火锅底料炒制过程中的炒制温度、炒制时间、转动速度、香辛料的颗粒度和用量5个关键因素,并为该类因素建立了5个水平,对不同的因素和水平组合的试验结果进行形状、色泽、浑浊度、香味和滋味的评价,并对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用综合评价值T作为试验关键因素的响应值,构建了响应面模型,并对该模型推荐的最优方案进行验证,设置搅拌速度为15r/min,炒制温度为100℃,炒制时间为70min,香辛料用量为0.80%,香辛料颗粒度为15目,重复10次试验后,最后综合评价平均值为90.781,与模型预测值87.515基本吻合,可见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重点研究了麻辣火锅底料中辣椒的蒸制工艺和麻辣火锅底料的熬制工艺。麻辣火锅底料以多种调味料为原料,具有呈味成分多、口感复杂的特点,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调味料。通过试验确定辣椒蒸制工艺的最佳条件:用水量为15%,浸泡时间为20min,蒸制时间为10min,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和感官评定研究了熬制工艺的最佳条件:色拉油、葱、姜、蒜、豆豉、酵母膏、蒸辣椒、青花椒、冰糖、味精、食盐、牛膏在100~105℃熬制30min的条件下,制备麻辣火锅底料的麻辣风味突出,肉感醇厚,风味与传统火锅底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青稞糌粑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糊化度、色度和感官评分为主要指标,分别对糌粑粉的炒制工艺和即食糌粑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糌粑粉的最佳炒制工艺条件为:炒制温度110℃,炒制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其糊化度达85.86%,糌粑粉的L*值为74.92,a*值为0.41,b*值为17.42。配以40%的糖、20%的酥油和40%的牛奶调制成型后的即食糌粑形状整齐,组织细密均匀,口感绵软不粘牙,甜度适中,麦香味较浓,感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以公司采购的山东产地干小椒为实验材料,对该品种小椒切节炒制工艺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小椒节炒制质量的影响;并在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实验基础上进行不同烘制和炒制方式的优化实验,以确定最优的烘制工艺和炒制方式。结果表明,干小椒于90℃炒制50min质量最好;小椒切节后烘15min后关火烘制15min,分离去籽,利用滚筒电炒锅间断炒制方式,先于90℃炒制20min,冷却至常温;再于80℃炒制20min,冷却至常温,75℃炒制10min质量最好,炒制的小椒节水分含量为1.85%,色度红值为10.8,辣椒素含量为0.658g/kg,色泽红亮,香味浓郁。  相似文献   

20.
《粮食与油脂》2017,(6):40-4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川菜怪味调味酱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得到1种方便食用、味道正宗的怪味酱。结果表明,在30 g芝麻酱、1.5 g味精、5 g酱油、1.5 g精盐和1 g鸡精的基础配方上,添加15 g醋、1.8 g花椒粉、20 g混合红油和16 g白糖可以制得色泽棕红油亮、香气滋味协调的怪味调味酱。其中,混合红油的最佳加工工艺是将105℃提取得到的糍粑红油和160℃提炼的传统红油按体积此5:5的比例混合,经检测其辣椒素类物质含量为0.0472 g/kg,是制备怪味酱的理想辅料。研究结果可以为川菜怪味调味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