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产品中砷形态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海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所以海产品的安全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海产品特别是食用海藻含砷量较高,但是海产品中的砷大部分以低毒性的有机砷形态存在,而且不同种类的海产品所含有的砷形态各不相同。所以,对海产品中的不同形态砷化合物进行精准分析检测,对于科学、客观评估海产品中砷污染的健康风险以及保证海产品的安全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海产品的砷形态分析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第一在不改变砷形态的前提下把海产品中所有形态砷化合物完全提取出来;第二把各形态有机砷和无机砷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基线分离、并对各形态砷化合物进行高灵敏检测。近十多年来,有关海产品中砷的形态分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方法学上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主要针对近十多年来有关不同海产品中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食品检测机构或食品安全研究或评估人员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产品中砷的形态分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正确认识海产品中无机砷的来源,科学评价产品质量.介绍了海洋生物中砷的存在形式、化学形态、背景值、无机砷的测定及存在的问题.为修订海产品中无机砷的测定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工厂不断增加和扩大,一些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大海,已造成污染。了解海产品中的铅、铜、总砷的含量,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以及了解海水污染对海生动物的影响,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本市群众较常食用的四大类、32种、162个样品的海产品作了铅、铜、总砷的含量调查,其中:鱼类20种90个样品。  相似文献   

4.
有毒元素的形态和毒性是当下科学研究的前沿方向。砷是常见的有毒类金属,分为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种形态,一般认为无机砷毒性远大于有机砷,有机砷仅为低毒或无毒。但是随着研究技术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部分有机砷也存在较强的毒性。文章重点阐述海产品中砷的形态、分布特征、毒性评价以及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砷形态在化学、生物学、预防医学、毒理学等学科交叉下的发展前景,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砷的形态、毒性以及安全性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中的总砷和砷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总砷超标食用菌样品中砷的形态分布,对食用菌中总砷含量与食用安全性的关系及其限量规定进行探讨。方法从2010年深圳口岸进出口食用菌批量监测结果的各种食用菌样品中选择总砷超标的几类样品,采用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LC-HGAFS)分析了不同种类食用菌中的砷形态,准确测定了总无机砷与总砷含量。结果发现形态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定性定量食用菌中的总无机砷含量,而食用菌中总砷含量和总无机砷含量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干香菇中总砷和总无机砷含量均较高,有一定食用风险,而蘑菇中总砷含量高,总无机砷含量却很低,主要以一甲基砷等其他无毒的砷形态存在,可以放心食用。结论食用菌中砷形态分布测定更能科学体现砷超标和食用安全性的关系,我国现行食用菌卫生标准仅规定总砷限量指标,建议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6.
浙江沿海海产品无机砷污染调查及食用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光明  严国  常家琪  孟春英  顾捷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2):218-223,22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对浙江沿海地区采集的38个品种共679个海产品样本中的总砷及砷形态污染情况进行了检测。在掌握浙江省主要海产品砷污染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居民水产品消费数据对因海产品或总膳食消费带来的无机砷摄入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海产品中总砷平均含量为0.36~35.91 mg/kg,但主要以低毒或无毒的砷甜菜碱或砷糖等有机砷形态存在,有机砷占总砷含量的90%以上;66.4%的样品有无机砷检出,检出值范围为0.012~0.380 mg/kg,中位值为0.024 mg/kg,第95百分位数值为0.14 mg/kg,均低于GB 2762-2017中对水产品的无机砷限量值要求;风险分析结果显示浙江沿海居民食用一般海产品引起的无机砷安全风险较低,每周因水产品或总膳食消费引起的无机砷摄入值均低于JECFA推荐的人体无机砷每周可摄入值,但长期过多食用无机砷相对含量较高的海产品(如海藻、贝类)时,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在海产品无机砷检测及含量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国家海检局加大了检测监管和控制含量的力度,这是因为海产品中的无机砷过多,就会损害人的皮肤和诱发慢性肝脏病变,最终引起急性中毒或是致癌,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目前我国海产品无机砷检测方法主要是原子荧光法,但这些技术还只是处于初步发展与研究的阶段,依然存在严重的不足,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无机砷检测及含量控制技术对海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以便能够提高海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无机砷检测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烟台居民膳食来源总砷暴露量,评价其潜在健康风险。方法按照GB 5009.11-2014中第二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砷含量,采用危害商数判定其膳食暴露风险,依据美国环保总署给定的剂量-效应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烟台市居民摄入的主要食物中总砷的平均含量为0.75 mg/kg,其中藻类的总砷含量最高,居民膳食来源总砷的日均膳食暴露量为0.00166 mg/(kg·d)。藻类、水产品、鲜蔬菜,谷物及制品是烟台居民膳食总砷暴露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分别为28.16%、24.31%、7.64%、3.93%。居民膳食来源总砷暴露的HQ远小于1,参照无机砷致癌风险因子计算,膳食来源总砷导致的疾病负担高于10-6人/年的参考水平。结论烟台居民膳食来源总砷暴露量处在可接受安全范围,但其存在的风险、导致的疾病负担高于参考水平值。  相似文献   

9.
目前稻谷中总砷及形态砷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原子荧光光谱法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结果准确。本实验分别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和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LC-AFS)对稻谷中总砷与形态砷进行测定,根据检测结果比较总砷和形态砷含量,得知无机砷占比最大,无机砷酸含量占总砷含量的57.4%~71.3%,以亚砷酸为主,其次是以二甲基砷和砷酸形式存在,一甲基砷形态存在最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甲醇溶液和三氟乙酸(TFA)溶液对海产品中砷化合物的提取能力,提出海产品中无机砷测定方法,为修订GB/T 5009.11食品中无机砷的测定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比例的甲醇溶液和2mol/L TFA溶液为提取剂,超声提取或热浸提后,以正己烷萃取除去脂质成分,萃取液以N2浓缩或减压旋转蒸发至近干,以超纯水溶解残渣,过滤后进样。以20mmol/L磷酸二氢铵(pH6.0)为流动相,以Hamilton PRPX-100离子色谱柱分离,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LC-AFS)测定。结果不同比例的甲醇溶液和2mol/L TFA溶液对海产品中砷化物的提取能力存在差异。2mol/L TFA溶液热浸提对无机砷的提取效果优于50%和90%甲醇溶液,且在提取过程中保持样品中主要砷化物形态稳定。采用2mol/L TFA热浸提海藻样品,其无机砷测定结果的FAPAS国际比对考核Z评分为0.3。结论以2mol/L TFA溶液为提取剂,热浸提2h后,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无机砷含量,方法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对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海产品中总砷的前处理进行研究,探讨了微波消解、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微波-湿法消解四种前处理方法对原子荧光法测定海产品中总砷结果的影响。实验证明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样品结果有很大影响:微波消解不适于海产品总砷的前处理,干法灰化不适用紫菜类植物性海产品的前处理,硝酸-高氯酸-硫酸体系的湿法消解、微波-湿法消解(加高氯酸、硫酸)可以作为一般海产品的前处理,且两种前处理的回收率均大于9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湿法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海产品中总砷、总汞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取硝酸、高氯酸和硫酸混合体系的冷消解及热消解结合的方法,并采用电炉高温短时间加热的优化条件进行消解样品,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进行总砷、总汞的测定。结果砷在0~4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汞在0~12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砷的检出限为0.037μg/L,回收率为94.36%~96.62%,精密度为0.86%~1.36%,汞的检出限为0.048μg/L,回收率为93.33%~95.28%,精密度为0.88%~2.62%。通过对能力验证HMRL1601海鱼粉中总汞、总砷的检测,检测结果总汞为0.30 mg/kg,总砷为2.06 mg/kg,均为满意结果,黄鱼、紫菜质控样的检测值均在参考值允许范围内。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每一个实验室开展海产品中总砷总汞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前市售食用菌的砷污染情况,评价通过食用菌摄入暴露的砷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分析食用菌中的6种砷形态化合物;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分别基于非致癌风险和癌症风险临界值计算食用菌的安全消费水平(SCL)和安全摄入量(SIR)。结果表明:本批次新鲜食用菌和食用菌干制品中的总砷含量分别为0.0013~0.1240 mg/kg(以鲜重计)和0.0170~3.8488 mg/kg(以干重计),均未超过GB 2762-2017规定的总砷限量。除姬松茸干制品外,其它食用菌均为一级产品。不同品种的食用菌中存在的主要形态砷化合物存在差异。本批次新鲜食用菌和食用菌干制品的安全消费水平分别为5.33~104.38 g/(d·BW kg)(以鲜重计)和0.06~5.28 g/(d·BW·kg)(以干重计),除姬松茸干制品外均高于实际人均食用菌摄入量,对人体不存在非致癌的风险和癌症风险。  相似文献   

14.
海产品是人们的重要食物之一,其质量安全一直被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海洋污染越发严重,也影响了海产品的质量。本文对海产品无机砷的含量检测控制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相关海产品污染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云南茶叶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国家标准方法对云南省110份茶叶样品的总砷和无机砷含量进行测试,并就产地、包装、流通环节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经对采集的110个茶叶样品进行总砷检测,最高0.152 mg/kg,均值0.0325 mg/kg,仅1件检出无机砷,检测值为0.0591 mg/kg,均符合国家...  相似文献   

16.
砷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微量元素,摄入过量砷元素容易引起砷的急性中毒而致死,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砷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化学形态,形态不同毒性差异很大,所以选择适当、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是现代分析技术取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砷及其形态常用的测定方法,并且分析了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砷及其形态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大米中总砷和不同形态无机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大米中总砷含量和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大米中不同形态无机砷的含量,并研究了2种方法测定总砷和无机砷的条件。结果表明:大米中砷的存在形式有As(Ⅲ)、As(Ⅴ)、二甲基砷及一种未知的砷化合物;测定样品中As(Ⅲ)、As(Ⅴ)含量分别为3.4μg/kg和17.4μg/kg,其加标回收率为90%-106%,相对标准偏差为3.52%。而样品中总砷含量为88.13μg/kg,其加标回收率在94%-103%,相对标准偏差为1.2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嘉兴市经营环节海产品中砷的形态分布情况,评估食用海产品暴露的砷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对嘉兴市经营环节中采集的5种共105份海产品样品总砷及砷形态污染情况进行检测,结合嘉兴市居民水产品消费数据,对食用海产品带来的无机砷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分析。结果 105份样品中,5种海产品中总砷平均含量范围为0.85~41.85 mg/kg,主要以无毒的砷甜菜碱或砷糖为主,有机砷含量占总砷的90%以上。无机砷的检出率为45.7%,检出浓度范围为0.015~1.169 mg/kg,中位值为0.011 mg/kg,含量较高的海产品主要为海藻类、甲壳类,其中1份样品高于GB 2762—2022的水产品限量值,超标率为0.95%。暴露边界比值(MOE)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嘉兴市居民食用海产品的健康风险较低(MOE值均远大于1),城市居民风险程度略高于农村居民,女性风险程度略高于男性。结论 嘉兴市居民食用一般海产品暴露的无机砷引起的健康风险较低,但要避免长期大量摄入无机砷较高的海产品(海藻类、甲壳类)。  相似文献   

19.
砷是一种有毒类金属,已被确定为人类致癌物,砷中毒会造成人体多种健康问题。砷可以分为无机砷和有机砷,一般认为无机砷毒性大于有机砷。砷脂属于有机砷,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组织中。之前的研究认为砷脂毒性极低,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砷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砷脂的形态分析和毒性评价也逐步成为热点。目前已知的砷脂主要包括含砷脂肪酸、含砷碳氢化合物和含砷磷脂3种形态,且不同形态之间毒性各不相同。但由于其形态结构复杂、生物利用度低、含量低以及提取和检测难度高等原因,砷脂毒性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综述了海洋生物中砷脂主要形态的分析方法和毒性评价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阐明砷脂的形态、毒性以及对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中总砷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了解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中总砷污染水平,为开展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中砷污染状况的评价和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30种野生食用菌品种,按GB/T 5009.1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所采集的野生食用菌中的总砷,根据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评价。结果 30种171件新鲜野生食用菌中总砷含量范围为0.05~4.91mg/kg,其中楚雄松茸的总砷含量最高,为4.91 mg/kg;野生食用菌的平均超标率为11.1%,而松茸超标率为100%。结论本次调查选取的野生食用菌中大部分样品的总砷含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应加强对超标野生食用菌的监测,同时也要开展对野生食用菌干制品中污染物的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