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得到河蚬多肽螯合钙的最佳螯合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考察螯合温度、时间、河蚬多肽与钙离子的质量比以及pH对螯合率的影响,根据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得出最佳螯合工艺;并测定螯合前后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pH为8.0,河蚬多肽与钙离子的质量比为2.3∶1,螯合时间为39 min,螯合温度为40℃时,实际测得河蚬多肽螯合钙的螯合率为82.52%,预测值为83.63%;多肽螯合物对DPPH自由的清除能力增强。河蚬多肽螯合钙的制备为河蚬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确定锌离子螯合修饰河蚬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螯合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分析方法优化河蚬抗氧化肽螯合锌的工艺参数,确定最优螯合工艺条件:pH 5.07,抗氧化肽与锌离子质量比2.18︰1,螯合时间46.50 min,螯合温度52.65℃。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河蚬抗氧化肽螯合锌的螯合率为81.78%。  相似文献   

3.
以带鱼鱼糜为原料,研究带鱼蛋白多肽和亚铁离子的螯合工艺条件。分别以螯合反应p H、螯合温度、时间、Fe Cl2溶液与酶解液体积比、抗坏血酸添加量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进行螯合率测定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螯合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 H6.9,温度29℃,螯合时间30 min,Fe Cl_2溶液与酶解液体积比为1∶50,抗坏血酸添加量为酶解液质量的0.1%,该条件下得到的螯合率为80.46%。红外图谱研究表明,螯合前后结构发生改变,证明带鱼蛋白多肽和亚铁离子确实形成新的螯合物。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辣木籽粕多肽亚铁螯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结构特性。本实验以辣木籽粕多肽和氯化亚铁为原料制备多肽亚铁螯合物,同时以亚铁螯合率为指标对辣木籽粕多肽-亚铁螯合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螯合反应条件:肽铁质量比为4.1:1,多肽浓度为7.9 mg/mL,pH=4.70,反应温度为40 ℃,反应时间为20 min,在此条件下亚铁离子螯合率为(88.27±1.49)%。紫外、红外、荧光光谱以及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螯合物进行结构分析表明,亚铁离子能够与多肽氨基酸上C=O 、N-H、—COO-等官能团结合生成多肽亚铁螯合物,表面疏水性与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极性氨基酸能够在螯合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木瓜蛋白酶水解蓝圆鲹蛋白制得多肽,研究pH、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多肽与亚铁离子螯合反应的影响;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分子量多肽与亚铁离子螯合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最佳螯合条件为:pH6,温度25℃,时间10 min,螯合率达到95.6%;抗氧化试验表明,多肽分子量在1 570~4 100 Da和170~1 230 Da范围内,亚铁离子螯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_2~-·)和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0.41%, 40.35%和55.46%。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羊骨多肽亚铁螯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及结构的表征,本试验采用羊骨粉为原料,制备出羊骨多肽,并超滤分离得出螯合效果最好的肽段为0~3 KDa,再与FeCl_2进行螯合,得到羊骨多肽亚铁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优条件为反应的肽铁质量比为3∶1,底物浓度为30 mg/mL,pH为5.2,螯合时间为30 min,螯合温度为35℃,最终螯合率为78.00%。以羊骨多肽为参照,试验结果表明,定性检测确定了螯合物的形成,紫外光谱显示亚铁离子与多肽作用,红外光谱表明螯合位点为氨基,羟基和C=O,扫描电镜可看出羊骨多肽与亚铁离子发生了吸附作用,结构紧密。通过氨基酸分析可得出,氨基酸组成符合胶原多肽的成分特征,螯合后天冬氨酸与谷氨酸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酸溶性多肽得率(TCA-SN)为指标,研究河蚬多肽的制备工艺.比较了中性蛋白酶Neutrase、复合蛋白酶Protamex、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木瓜蛋白酶Papain对河蚬蛋白的水解效果,考察了加酶量、p H、温度、时间、底物浓度五种因素对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过程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法确定碱性蛋白酶Alcalase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加酶量3%,底物浓度2%,起始p H8.5,酶解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酸溶多肽的得率为29.65%。再利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河蚬多肽进行分离,比较SQD-67、DA201-A、DA201-DⅡ、DA201-M和DA201-H几种树脂对河蚬多肽的吸附性能,最终确定大孔吸附树脂DA201-C的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流速1 BV/h,上样浓度30 mg/m L,乙醇洗脱浓度为75%,洗脱液经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河蚬多肽,其纯度为82.19%。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亚铁离子与不同分子质量桃仁多肽和不同植物多肽形成的螯合物,以及亚铁、锌、钙和镁离子与桃仁多肽形成螯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比较,并对螯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小分子质量(小于5 000 Da)桃仁多肽PKP3组分与亚铁离子螯合后的抑菌活性强于大分子质量(大于10 000 Da)桃仁多肽亚铁螯合物,桃仁多肽与亚铁离子和锌离子螯合后有较强抑菌活性;4 种植物多肽与亚铁离子所形成的螯合物间的抑菌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桃仁多肽螯合亚铁和小麦多肽螯合亚铁的抑菌活性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均为5.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2.5、5.0 mg/mL;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亚铁离子与4 种植物多肽分子的—COO-、N—H、C=O形成配位键,多肽与亚铁离子能有效地螯合形成多肽螯合亚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猪血多肽与铁盐反应制备多肽螯合铁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物的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氯化亚铁适合作为多肽与铁进行螯合反应的铁源,制备猪血多肽螯合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螯合反应的pH为5.0,多肽与铁盐的质量比为3∶1,多肽溶液浓度为3.0%,猪血多肽螯合铁的主要成分是多肽和铁,其质量百分数分别为70.02%和14.23%。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开发利用驴骨资源,开发一种酶解驴骨蛋白从而得到驴骨胶原蛋白肽的方法,考察该酶解肽与亚铁离子的螯合能力,并将其产物进行表征。以亚铁离子螯合率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优酶种类,通过单因素实验和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实验优化确定驴骨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驴骨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为121 ℃蒸煮30 min,木瓜蛋白酶为最佳酶,优化过后的酶水解工艺参数为温度50 ℃、pH 7.0、酶底比1 000 U/mL、时间3 h,此时驴骨胶原肽和亚铁离子的螯合率为38.40%,可得到微观结构为片状的螯合产物。木瓜蛋白酶酶解驴骨蛋白可以制备有螯合亚铁离子能力的驴骨胶原肽,具有促铁吸收的潜力,对开发驴骨胶原肽相关产品具有科学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桃仁蛋白酶解分离所得多肽和氯化亚铁为原料,研究不同品种多肽、铁盐和不同分子质量多肽组分对螯合率的影响,以及对多肽螯合亚铁(PKP3-Fe)的结构表征和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桃仁多肽与亚铁离子的螯合率显著高于(P<0.05)大豆多肽、玉米多肽和鱼胶原蛋白肽,氯化亚铁和小分子质量桃仁多肽具有更高的螯合率。桃仁多肽与亚铁离子螯合前、后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图对比显示,螯合后紫外吸收峰位置、峰值均发生迁移,内源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有螯合物形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亚铁离子与桃仁多肽中的-COO-、N-H、C-N、O-H形成配位键;扫描电镜图显示,桃仁多肽螯合后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有光滑球状颗粒生成。在模拟胃部消化过程中,PKP3-Fe的铁离子释放率显著低于硫酸亚铁片和乳酸亚铁片(P<0.05),避免了大量氢氧化铁沉淀的生成,进入模拟肠液后,PKP3-Fe仍有相当部分成分在肠道中以离子态或与多肽以螯合物的状态存在,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以河蚬肉为蛋白源,添加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采用葡聚糖凝胶G-50分离纯化得抗氧化肽,根据螯合最佳工艺制备抗氧化肽—锌螯合物,采用茚三酮法和硫化钠法对螯合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紫外、红外、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螯合产物是一种抗氧化肽—锌螯合物;抗氧化肽中的羧基、氨基及酰胺键均参与了螯合反应,反应前后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已得图谱分析可初步预测河蚬抗氧化肽—锌螯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花生蛋白水解物和锌离子制备肽锌螯合物的工艺条件,以螯合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肽与锌的质量比、反应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螯合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法确定花生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工艺。最佳工艺条件:花生肽-锌质量比4∶1、反应体系pH 6.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锌的螯合率为57.04%。  相似文献   

14.
利用罗非鱼鱼排、鱼头酶解获得鱼骨粉和复合氨基酸液,然后以罗非鱼骨粉的酸解液为钙源,与复合氨基酸液进行螯合反应制备氨基酸螯合钙,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正交组合试验,以螯合率为指标,研究复合氨基酸液与罗非鱼骨粉的螯合条件。结果显示:pH7.0、反应时间90min、反应温度60℃、氨基态氮质量浓度1.6g/L,产品螯合率为57.22%。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体积范围内,氨基酸螯合钙浓缩液的还原力随着其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氨基酸螯合钙浓缩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率分别为6.60% 和51.67%。  相似文献   

15.
刘洪波  杨健 《食品科学》2012,33(14):142-145
以西太湖宜兴市水域产河蚬为材料,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其软组织中矿物质元素Na、K、Mg、Mn、Cu和Se的含量。结果表明:6种矿物质元素在河蚬体内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a、K、Mg、Mn、Cu、Se,其平均值分别可达1215.2、763.4、656.2、115.6、65.8、3.2mg/kg(以干质量计);太湖产河蚬的Cu、Mn、Se元素含量较高,Na-K、Na-M g、Na-S e、Mg-S e、Mg-K和K-Se等营养元素之间有协同积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河蚬汁是河蚬煮蒸加工过程中随水蒸气流出的一种工业副产物,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往往被作为废水直接排掉,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方法 本文首先对河蚬汁的基本成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三相分离法(TPP)从河蚬汁中提取河蚬汁多糖,以硫酸铵质量分数、叔丁醇与河蚬汁体积比、提取温度和时间作为单因素变量,以多糖提取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优化确定TPP提取河蚬汁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研究表明,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优化得到的TPP提取河蚬汁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铵质量分数26.0%(w/v)、叔丁醇与河蚬汁体积比1.4:1.0(v/v)、温度37.0 oC、时间30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河蚬汁多糖提取率的预测值为49.80%,实验值为48.05 ± 1.09 %,实验值和预测值相差1.75% ,表明响应面模型是正确、可行的。结论 TPP是一种绿色、高效分离多糖的方法,本研究对实现河蚬汁的综合利用,提高其工业附加产值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小麦胚芽的资源浪费,提高其附加值,同时解决居民缺钙的问题,对麦胚多肽与钙离子螯合的工艺进行研究。以小麦胚芽为原料,以螯合率为考察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温度、麦胚多肽与钙离子物质的量比、时间、pH值对螯合率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65℃、麦胚多肽与钙离子物质的量比3∶1、时间60 min、pH 9.5的条件下,螯合率达到最大,为86.21%。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麦胚多肽-钙螯合物进行结构分析,红外光谱表明麦胚多肽的氨基和羧基都参与了螯合反应;圆二色谱表明螯合物的二级结构由原来的无序结构向有序、紧密的结构转变;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螯合物的分子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Alcalase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多肽,并将大豆多肽与ZnCl2进行螯合反应制备多肽-锌螯合物。以锌螯合能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大豆多肽锌螯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5 ℃,pH5.5以及ZnCl2溶液浓度为450 μmol/L,此条件下大豆多肽的锌螯合能力为(26.96±1.22) mg/g。紫外光谱和傅利叶红外光谱表明,锌离子可以与多肽中的羧基、氨基和肽键结合,从而形成大豆多肽锌螯合物。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Zeta电位的结果表明,与锌离子的螯合使得多肽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折叠与聚集。 大豆多肽-锌螯合物为开发新型补锌制剂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选用胰蛋白酶为水解酶,以钙螯合活性为指标,对底物浓度、加酶量、pH值、温度和酶解时间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钙螯合肽的分子量分布,同时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法来表征最优酶解条件下的钙螯合肽和钙肽螯合物的结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底物浓度7%,加酶量0.8%,pH8.7,温度53℃,时间3 h,为最优酶解条件,其钙螯合活性为46.78μg/mL。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钙螯合肽中,分子量在3 kDa以下的肽组分占92.11%;氨基酸分析表明,谷氨酸、丝氨酸和天冬氨酸这几种具有较强螯合活性的氨基酸的含量明显增加;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的结果可得,钙螯合肽的结构在螯合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主要结合位点是-NH2、-COO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