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的非蛋白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微生物体中。作为动物体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现已证实GABA具有安神、调节食欲、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和改善脂质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GABA主要通过植物富集法和微生物发酵获得。文章基于国内外文献资料调研,系统综述了GABA的生化代谢途径、生理功能、生产工艺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会学者更方便地了解GABA的研究动态,为进一步攻关GABA研究难点问题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氧胁迫下发芽时间、低温胁迫与回温解冻下的温度及时间对发芽玉米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影响,对其低氧和低温胁迫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胁迫期间发芽玉米籽粒中GABA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经低氧胁迫发芽72 h后,在-18℃冷冻6 h和25℃回温4 h条件下,发芽玉米中GABA含量增加29.9倍,达到1.52 mg/g(以干质量计);低氧胁迫下发芽玉米籽粒主要是通过GABA支路富集GABA的。玉米籽粒是富集GABA的良好原料,且低氧与低温胁迫是富集发芽玉米中GABA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ABA是一种四碳非蛋白氨基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重要的神经传递抑制素。该文介绍了γ-氨基丁酸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在植物中的代谢途径以及生理功能。阐述了GABA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桑叶中γ-氨基丁酸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γ-氨基丁酸(GABA)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本文对植物中GABA的分布、代谢、生理功能及桑叶中的GABA研究进展作一归纳与论述,以供读者更方便对GABA的了解,为研究和开发富含GABA的食品和饮料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是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一种功能性成分,具有治疗焦虑、降血压、抗糖尿病、抗癌、治疗癫痫、哮喘等多种生物活性,GABA在天然谷物中含量普遍较低,但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可有效富集。该文综述了GABA的作用机理、代谢途径、合成方法及生理功能,并对富含GABA的谷物发酵食品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后期开发更多富含GABA的谷物发酵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外源因子胁迫芸豆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探究外源因子添加对萌发芸豆中GABA含量的影响,同时初步对芸豆中GABA积累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除氯化钠外,谷氨酸钠、氯化钙、抗坏血酸和磷酸吡哆醛均对芸豆萌发富集GABA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盐胁迫(3.00 g/L谷氨酸钠、5.37 mmol/L氯化钙)协同0.17 g/L抗坏血酸处理下,萌发24 h的芸豆GABA含量最高为303.60 mg/100 g,是芸豆籽粒和去离子水萌发芸豆的4.39倍和2.12倍;萌发过程中,芸豆GABA积累量与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活性呈正相关,底物水平以及Ca2+和H+浓度的提高对胁迫处理促进芸豆积累GABA有积极作用。该研究利用盐胁迫协同抗坏血酸处理有效提高了萌发芸豆中GABA含量,可为开发富含GABA的芸豆食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γ-氨基丁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食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富含γ-氨基丁酸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GABA,也称氨酪酸)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非蛋白质氨基酸,他具有增进脑活力、安神、调解激素分泌、改善脂质代谢、降血压等生物学功能,因此,GABA在食品上的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阪崎克罗诺杆菌是婴幼儿配方奶粉(Powdered Infant Formula,PIF)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非蛋白氨基酸,而gabT控制的氨基丁酸转氨酶是GABA代谢旁路的关键酶。该研究通过构建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 29544 gabT基因敲除菌株(ΔgabT),探讨gabT控制的GABA(γ-氨基丁酸)代谢旁路对阪崎克罗诺杆菌抵抗干燥的作用。结果表明,ΔgabT在干燥胁迫下处理一周后存活率可达到28.64%显著高于野生型菌株(WT)的存活率1.57%。此外,GABA在ΔgabT中累积量高于WT,与存活率结果呈正相关,表明GABA累积能帮助阪崎克罗诺杆菌抵御干燥胁迫。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也显示ΔgabT菌株具有较完整的细胞形态,进一步验证了GABA积累有助于阪崎克罗诺杆菌在干燥环境胁迫下的生存。该研究为阪崎克罗诺杆菌中基于GABA旁路的靶向调控奠定了基础,为阪崎克罗诺杆菌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重要的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新陈代谢、降血压、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被应用于食品医药领域。目前,GABA 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植物富集及生物合成等方式获取,其中生物合成因安全性高、绿色环保、周期短、成本低而备受关注。但是生物合成GABA 仍存在一系列瓶颈问题限制其产量进一步提升,如缺乏高效底盘菌株、限速酶酶活性低、菌株与限速酶最适pH 值不兼容、从头合成底物利用率低、代谢压力影响菌株生长等。随着GABA 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解决生物合成GABA 产量不足的问题迫在眉睫。该文聚焦当前GABA 生物合成及其产量提高策略,从筛选高产野生型菌株及诱变育种、构建辅酶因子回补途径、限速酶定向改造、代谢流重塑、多菌株共培养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GABA 生物合成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植物中γ-氨基丁酸的代谢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存在于大部分真核和原核生物组织中。它在植物体中开启了一个信号传递途径,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而备受重视。GABA的累积主要是受谷氨酸脱羧酶(GAD)的调控,也需要其他酶(GABA转氨酶和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作用以及胞内和胞外GABA的运输。数据表明,应激条件可引起植物中GABA的积累,因为应激条件可激活信号转换通道,在此通道内,逐渐增加的胞液Ca2+会激活受CaM调控的GAD和进而催化GABA的合成,同时H+也能激活植物中的GAD。生物体中GABA的合成涉及到pH的调节、N的贮藏、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兼容性渗透以及谷氨酸盐的选择性利用。本文综述了GABA的代谢途径及代谢中的关键酶,并讨论了GABA在pH调节、储存氮源、植物生长和保护以及谷氨酸的转换利用中的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NaCl胁迫下Ca~(2+)对发芽大豆主要生理指标和γ-氦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富集的调控作用,利用CaCl_2和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thylene glycol tetraacetic acid,EGTA)处理发芽大豆,研究NaCl胁迫下外源和内源Ca~(2+)对发芽大豆主要生理代谢和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芽大豆经NaCl联合CaCl_2处理,其芽长和呼吸速率显著增加,表明CaCl_2缓解了NaCl对发芽大豆生长的抑制,同时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提高,说明CaCl_2可能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来缓解NaCl胁迫下发芽大豆的抑制效应,而施用EGTA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NaCl联合CaCl_2处理后发芽大豆中GABA含量与单独NaCl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在NaCl联合CaCl_2或EGTA基础上施用氦基胍,发芽大豆子叶中GABA含量分别下降17.1%和9.8%,胚中分别下降26.5%和8.5%,表明NaCl胁迫下施用CaCl_2在促进发芽大豆中GABA富集的同时还可保证生物产量,且CaCl_2和EGTA处理下多胺降解途径对GABA富集贡献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对Na Cl胁迫下发芽大豆生理代谢和γ-氨基丁酸(GABA)富集的影响,通过Na Cl联合质膜钙离子通道抑制剂(La Cl3)和内膜钙离子通道抑制剂(Heparin)处理大豆籽粒,分析发芽期间主要生理生化和GABA代谢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发芽大豆经Na Cl联合La Cl3处理后,其生长发育较单独Na Cl处理进一步受到抑制,芽长显著降低,经Heparin处理芽长无显著性变化,而二者呼吸速率均显著增加。相较单独Na Cl处理,Na Cl联合La Cl3或Heparin处理后其子叶中GABA代谢酶活力均显著下降,La Cl3处理后子叶和胚中GABA含量分别为Na Cl处理的50%和79%,而Heparin处理则分别为70%和66%,表明抑制内源钙库的释放对Na Cl胁迫下GABA富集的影响小于抑制质膜钙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13.
为缩短糙米的发芽周期、提高发芽糙米的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研究了通气胁迫、金属离子胁迫以及双重胁迫处理对糙米(镇糯19号)发芽效果(GABA含量、发芽率和芽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程通气胁迫处理能显著加快糙米萌发速度并提高发芽后期糙米中GABA的含量,但是会导致芽体过长;发芽21h后进行通气胁迫处理(9h)能在提高GABA含量的同时,有效控制芽长在0.2cm左右;采用钙离子(Ca~(2+))或铝离子(Al~(3+))进行胁迫萌发能大幅度提高发芽糙米中GABA的含量,当Ca~(2+)浓度为35 mmol/L时,GABA增长率达到44.3%;双重胁迫萌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糙米在35mmol/L的Ca~(2+)溶液中浸泡发芽21h后以1.5L/min的通气量通气9h,共发芽30h;在该条件下,镇糯19号胁迫萌发后γ-氨基丁酸含量达到28.18mg/100g,比正常发芽36h的样品提高了64.42%,发芽率提高了2.65%。可见,通气和金属离子双重胁迫可显著提高GABA含量并缩短发芽周期。  相似文献   

14.
以蚕豆(启豆2号)为原料,研究了低氧联合NaCl胁迫下培养条件对γ-氨基丁酸(GABA)富集的影响。结果显示:非胁迫培养时间、培养pH和胁迫培养时间显著影响发芽蚕豆GABA积累。蚕豆发芽富集GABA最佳培养条件是非胁迫培养1.5 d、培养液pH 3.5和低氧联合NaCl胁迫4 d,在此条件下其GABA含量可达1.06mg/g DW,为原料蚕豆的7.57倍。  相似文献   

15.
γ-氨基丁酸(GABA)——一种新型的功能食品因子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GABA(γ-氨基丁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功能性氨基酸,研究表明,它具有降低血压、改善脑功能、增强长期记忆及提高肝、肾机能等生理活性。本文概述了GABA的分布和制备方法,同时对GABA在降压、健脑等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GABA(γ-氨基丁酸)——一种新型的功能食品因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GABA(γ-氨基丁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功能性氨基酸,研究表明,它具有降低血压、改善脑功能、增强长期记忆及提高肝、肾机能等生理活性.本文概述了GABA的分布和制备方法,并对GABA在降压、健脑等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2):227-233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天然氨基酸,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利用谷氨酸脱羧酶催化法合成GABA因其反应条件温、对环境友好和原料易得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该研究论述了催化合成GABA关键酶谷氨酸脱羧酶的分子改造、基因工程菌构建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物转化技术富集大豆制品γ-氨基丁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大豆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开发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功能性大豆食品前景广阔。文中综述了大豆富集GABA的方法、途径及采用生物转化技术富集大豆GABA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介绍了GABA的生理功能、制备方法、技术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市场需求分析以及在产业链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米糠进行深加工,制成富集GABA食品,实现了米糠资源的综合利用。作为新资源食品,对GABA的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NaCl胁迫联合Ca~(2+)调控下糙米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培养条件,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考察NaCl浓度、Ca~(2+)浓度、发芽温度及发芽时间4个因素对GABA含量的影响,得出糙米发芽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芽糙米在NaCl胁迫联合Ca~(2+)处理下富集GABA的最佳培养条件为NaCl浓度7.50 mmol/L,Ca~(2+)浓度15.0 mmol/L,发芽温度29℃,发芽时间2.3 d,在此条件下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为144.98mg/100g。研究结果为糙米健康食品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