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优化紫果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通过Box-Benheken响应面分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脱色p H、流速、高径比为自变量,分别以多糖保留率与脱色率为响应值,将D301R大孔树脂对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p H 3.34,流速1.36 BV/h,高径比11.8,此时多糖保留率为83.59%,混合脱色率为75.90%。响应面法优化西番莲果皮SDF脱色参数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酸枣仁多糖的脱色工艺。首先通过静态吸附法选择具有较好脱色工艺的树脂类型,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结果,将上样质量浓度(mg/mL)、上样量(mL)及洗脱流速(BV/h)作为工艺优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多糖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综合得出的归一值(OD)作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优化酸枣仁多糖脱色工艺。结果表明:选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当上样质量浓度为2 mg/mL,上样量为3.5 mL,洗脱流速为4 BV/h时脱色效果最佳,此条件下多糖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61.32%和87.05%,二者综合得出的归一值OD值为0.56(模型预测值0.55),说明该工艺可行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紫果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脱除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脱色试验,考察几种常见脱色剂和大孔树脂对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常见脱色剂中双氧水氧化法脱色效果最佳,可快速的吸附色素物质,脱色1 h后,脱色率达60%以上。硅胶、硅藻土、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4种脱色剂对西番莲果皮SDF脱色效果不明显,脱色率不高于20%。5种大孔树脂对西番莲果皮SDF的脱色效果差异较大,阴离子树脂D301R的脱色作用最为明显,4 h后脱色率达到稳定,此时的脱色率为60.65%,另外四种树脂的脱色效果较差。在综合考虑脱色率,多糖保留率,蛋白脱除率的基础上,大孔树脂普遍高于常规脱色剂的脱色评价指数(≤50%)。大孔树脂中,阴离子树脂D301R脱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灵芝多糖树脂法脱色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大孔树脂对灵芝多糖进行脱色。比较10种大孔树脂在脱色方面的性能,以灵芝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结果发现D303树脂的脱色效果最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D303树脂的灵芝多糖脱色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D303树脂静态脱色的最佳参数为在样品上样质量浓度15mg/mL、pH6、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7h条件下,灵芝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1.89%,多糖保留率75.28%;D303树脂动态脱色的最佳参数为上样流速3BV/h、每毫升树脂上样量150mg,此条件下灵芝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2.01%,多糖保留率71.85%。研究表明D303树脂适合应用于灵芝多糖的脱色工艺。  相似文献   

5.
研究D-900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巴戟天多糖的最佳脱色工艺。采用D-900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巴戟天多糖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不同温度、树脂用量、流速和pH值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综合评价其脱色效果。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动态吸附,柱溶液温度45℃、流速1.0BV/h、上样液pH6.0。使用D-900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巴戟天多糖脱色可以获得较好的脱色率以及较高的多糖保留率。  相似文献   

6.
以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及脱蛋白率为指标,筛选合适的树脂对巴戟天多糖脱色脱蛋白,并进行静态及动态的工艺研究。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是:采用D941树脂,室温下(25℃),巴戟天多糖液pH值5.96(原液),以流速2 BV/h进行动态吸附。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为89.87%,多糖保留率81.08%,脱蛋白率50.75%,表明D941树脂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和一定的脱蛋白能力。  相似文献   

7.
车前草多糖的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采用活性炭和大孔吸附树脂两种方法对车前草多糖脱色。结果表明,活性炭脱色的最佳条件为:在60℃下,加入0.75%(m/V)的活性炭,脱色3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为76.22%,多糖保留率为65.31%。大孔吸附树脂脱色的最佳条件是:以蒸馏水为洗脱剂,样pH值为8.0,洗脱流速为2mL/min,洗脱液体积为3BV(1BV=20mL),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为79.78%,多糖保留率为89.76%。大孔吸附树脂脱色效果优于活性炭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聚酰胺对龙胆草多糖的脱色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龙胆草多糖脱色过程中的上样体积、上样流速和上样浓度为影响因素,以龙胆草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的综合评分(OD)为响应值,由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龙胆草多糖的脱色工艺进行响应面分析,对龙胆草多糖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脱色条件为:上样体积为5 BV,上样流速为2 BV/h,上样浓度为3.50 mg/mL。在此条件下,龙胆草多糖的脱色率为80.60%±0.91%,多糖保留率为86.28%±0.67%,其综合评分(OD)为0.8344,而模型预测的OD值为0.8756,两者误差较小。聚酰胺的重复利用实验表明,经过5次重复使用后,脱色率降为76.85%±0.59%,多糖保留率有所增大到98.32%±0.37%,循环使用效果较好,该优化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9.
树脂法同时脱除虫草粗多糖中色素与蛋白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综合吸附效应指数反映树脂的脱色、脱蛋白以及多糖保留能力,并以该效应指数评价了8种树脂对虫草粗多糖的脱色、脱蛋白效果。结果表明,D113树脂具有理想的脱色、脱蛋白效果。在优化的静态吸附工艺条件下,D113脱色率可达79.5%±1.7%,脱蛋白率达82.2%±1.7%,多糖保留率达75.0%±1.8%。对D113树脂的动态吸附性能研究表明,流速为1.5BV/h,树脂床径高比为1∶15,树脂处理量为8.4mg/mL时,D113脱色率为85.1%±1.9%,脱蛋白率为85.0%±2.0%,多糖保留率为80.2%±2.2%。50%乙醇盐酸溶液以12BV/h流速洗脱1h后,树脂再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对猴头菇子实体多糖进行纯化研究。采用树脂吸附法对猴头菇多糖脱色并利用超滤法进行分级除杂。结果表明:猴头菇多糖适宜采用HD-3树脂进行脱色;静态脱色工艺为pH4.5、每100mL添加树脂量15.0g、脱色2.5h,脱色率和多糖得率分别达到84.9%和83.2%;动态脱色工艺控制流速为5BV/h时,脱色率和多糖得率都较高,平均达83.9%和82.3%;最佳超滤工艺为选择截留分子质量为10kD 和100kD的两种膜对猴头菇多糖进行超滤,超滤温度45℃、压力0.16MPa、溶液pH7~9。此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得到的猴头菇多糖纯度达74.2%。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大孔树脂纯化地黄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以多糖保留率、脱色率、蛋白质脱除率的加权综合评分为指标选择具有较好纯化效果的大孔树脂,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根据响应面试验来优化地黄多糖的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HPD-400和LS-700B型大孔吸附树脂混合纯化地黄多糖效果最好,最佳纯化工艺为:树脂质量比(HPD-400:LS-700B)为1.20,上样浓度6.0 mg/mL,温度30℃,上样速率1.5 BV/h,上柱体积1.5 BV。纯化后的多糖保留率为90.25%,脱色率为83.15%,蛋白质脱除率79.75%,综合评分为84.97%。本研究得到的纯化工艺适用于地黄多糖纯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6种大孔吸附树脂和2种离子交换树脂对银杏果多糖溶液色素脱除的影响,筛选出3种树脂: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1号、D900和非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DA-201C。通过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效果较好的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果多糖中的色素可能以带负电荷的非极性小分子色素为主,在采用脱色1号树脂,pH值为4.5,温度为25℃,上柱速度为1.5mL/min,上样浓度为选择4 mg/mL,柱容量为2BV的条件下,多糖的脱色率为82.37%,多糖保留率为79.12%,蛋白去除率为88.39%。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索适宜分离和纯化桑白皮多糖的大孔树脂,研究其最佳纯化工艺参数。方法:通过静态吸附-洗脱试验对十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H103、HP20、AB-8、X-5、D-101、DM301、DA-201、NKA-9、HPD-722、HPD300)的吸附量、吸附率及解吸率进行考察,优选最佳纯化树脂,并研究了上样液pH、上样质量浓度、上样速度、洗脱剂体积分数、洗脱剂用量及洗脱流速对其纯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纯化工艺参数。结果:D-101型为最优树脂,最佳上样条件为:pH=3.0、上样浓度为4.0 mg/mL、上样速度为2.0 BV/h;最佳洗脱条件为:75%的乙醇洗脱液、洗脱剂用量为3.5 BV、流速为1.0 BV/h。经过该工艺纯化后,桑白皮中多糖的纯度由16.12%±1.20%提高到了74.45%±1.15%。结论:D-101型大孔树脂能够很好的富集、纯化桑白皮中的多糖,为更高效的利用桑白皮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AB-8大孔树脂法去除车前草粗多糖中蛋白质的适宜条件。采用动态吸附和解析实验对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40mg/mL,上样流速0.5 mL/min,上样液pH值7.0;以蒸馏水为洗脱剂,洗脱速度2 mL/min,洗脱体积2.5BV(1BV=20 mL)。纯化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车前草粗多糖中的蛋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蛋白去除率为84.83%,多糖保留率为88.32%。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大孔树脂分离和纯化桑叶多糖的最佳工艺及抑菌活性。以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桑叶多糖为原料,考察8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的比吸附量、吸附率及解吸率,筛选出最佳纯化树脂类型为AB-8,对其吸附和解吸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经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纯化工艺参数,并用牛津杯法考察桑叶多糖纯化前后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最优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浓度为3.0 mg/mL、pH 4.0、上样流速为1.5 BV/h;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为65%、pH 6.0、洗脱流速为1.5 BV/h、洗脱体积为90 mL(3.0 BV)。此工艺可将桑叶多糖粗品的纯度由11.34%提高到57.46%,提高4.07倍。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大于1.0 mg/mL桑叶多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纯化后抑菌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