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粒度分析仪以及扫描电镜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聚丙烯酰胺对氧化锌水热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对水热反应所得氧化锌粉体的粒径以及粒度分布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向水热反应过程中引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或是聚丙烯酰胺可有效减小所得粉体粒子的尺寸。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体系可得棒状的氧化锌微晶,而添加聚丙烯酰胺的体系所得粉体粒子则是矩形的片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硫酸浸出和添加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浸出从Yahyali非硫化浮选尾矿中回收锌和铅。在酸浸阶段,研究pH值、固液比和温度对尾矿中锌溶出的影响。在pH值为2、温度为40℃、固液比为20%、浸出时间为2 h的条件下,锌的溶出率达到82.3%,而铁和铅的溶出率低于0.5%。硫酸消耗量为110.6 kg/t(干尾矿)。浸出温度对尾矿中锌的溶出无有益的影响。酸浸液的电积试验结果表明,阴极产物含99.8%的Zn和0.15%的Fe。在碱浸阶段,添加酒石酸钾钠时铅的溶出率略有增加,浸出温度从40℃升高到80℃时,超过60%的Pb进入浸出液中。利用XRD和XRF分析最终的浸出渣。XRD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衍射峰来自针铁矿和石英,次要衍射峰属于菱锌矿和白铅矿。XRF分析结果显示,浸出渣含有70.3%的氧化铁。基于顺序浸出实验结果,浮选尾矿中的锌和铅可以被很好地浸出,而大量的铁留在浸出渣中。  相似文献   

3.
利用CHI630电化学分析测试仪测试了在浸锌溶液中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及加入不同含量的最优表面活性剂后试片活化电位随浸锌时间的变化曲线和浸锌后的试片在3.5%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对其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浸锌后试片的稳定电位,提高浸锌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并确定了表面活性剂A是较适宜的浸锌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其最佳用量为0.1 g/L~0.15 g/L.同时,利用SEM、EDS对浸锌层、断面、镀镍层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镀层结合力合格.  相似文献   

4.
利用嗜温混合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和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s对低品位复杂Cu-Zn-Pb-Fe-Ag-Au硫化精矿在曝气生物浸出反应器中进行生物浸出。该菌种为从塞尔维亚Bor地下铜矿的酸性溶液中筛选出一种嗜热嗜酸菌。营养液为p H 1.6的9K营养液。87%的矿物粒度大于10μm,矿浆密度为8%(w/v)。在测试条件下,锌、铜和铁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9%、83%和68%。动力学分析表明,浸出过程与Spencer-Topley模型相符,受局部反应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沉积法在四边形锌酸钙表面包覆一层金属锡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阻抗谱、Tafel曲线以及充放电循环(用做锌镍电池的负极材料)等方法,对包覆前后的锌酸钙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包覆物化学组成为CaSn(OH)6,该包覆物在锌酸钙的表面分布均匀,沉积较为致密:包覆后的锌酸钙材料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且其电化学循环性能良好,经过135次循环后,电池放电容量仍保持设计容量的65.5%.  相似文献   

6.
揭示热浸镀锌铝合金镀层表面Cr(Ⅲ)化学转化膜(TCC)的构建过程,对比研究阴极和阳极方波电位(φp)改善转化膜性能的作用效果。通过EIS和极化曲线测试获得TCC在含氯离子介质中的耐蚀性。结合表面宏/微观3D形貌观察和XPS、AES、FTIR以及拉曼光谱等化学组分分布分析,系统讨论耐蚀性提升与表面组织结构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阴极方波电位φp相较阳极电位在提高TCC耐蚀性和降低TCC表面Cr(Ⅵ)含量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另外,由于微纳结构的重构,TCC的疏水性以及与环氧底漆之间的结合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